12月21日午夜從多倫多出發,在大風雪和冰雨的陪伴下,經過一路的艱難行駛,終于在22日的下午6點30分到達了《伊利華報》舉辦十周年慶祝活動的地點:位于克利夫蘭市內的AGORA劇場,此時,伊利華報創刋以來最大的一次慶典活動已經開始了。這次我和家人是受到《伊利華報》浦瑛社長的邀請專程從加拿大到美國來參加報慶十周年活動的。作爲與伊利華報長期合作的版面和網頁編輯,我是從第5期開始接手華報的,沒想到十年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報紙也已經出版到了第220期,而且從勢頭上來看,無論有什么事情發生,感覺華報還一定會繼續向前走下去!在前往克利夫蘭的路上,開車非常不易,天空的黑雲快速漂移並且壓得很低,仿彿傳説中的2012年12月21日應該發生的“世界末日”災難正在到來,大部分地段由於下雨和低溫使得高速公路上都覆蓋了暗冰,再加上大風和飄雪,路面的能見度非常低,陣陣強風不時吹得車身有瞬間失控的感覺,路况可以説是非常危險。公路兩旁不時可以看到有車輛滑下路溝等待救援,這一切景象都警示着路人,駕車稍有不愼,就會有意外發生。
一路上我儘量保持最安全的車速,謹愼駕駛,但眼前路上的困難使得我聯想起《伊利華報》的發展和成長過程,可以這樣説,伊利華報就象是一輛行駛在充滿險境公路上的車,一路顛簸拼搏,今天終于開到了一個標有“10年”的里程碑旁,是成功了嗎?當然是!一份報紙能夠堅持10年,本身就是一件値得驕傲的事情,但今日成就來之不易,一輛車能夠在如此險惡的路上行駛,其中的艱辛只有駕車的人自己最清楚,旁人都不可能有深入和切身的感受。作爲伊利華報的社長和主編,浦瑛女士正是靠着一份執着和堅持,用毅力和全身心的投入,使得華報走過了十年並成爲周邊華人讀者朋友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華人社區中的一種文化象徵。但是十年辦報所經歷的承受和擔當,榮辱和忍耐,堅持和奉獻,這一切只有浦瑛本人最有體會。
浦瑛和車有緣分 送報忙時吃飯都是在車上
從一件小事可以體會到浦瑛的韌性。我本人經常喜歡調侃,一次看到浦瑛剛剛來美國時的照片,覺得和現在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就問道:你原來的形象是個“上海小嬌娘”,怎么變成現在這么魁梧了?後來和浦瑛一起在網絡上討論版面問題時,經常可以聽到讀者和廣吿客戶給她來電話,浦瑛的標準結束語句通常是:我們能不能一起吃個飯,再把事情商量一下?我猛地恍然大悟説;你不知道總陪人吃飯的後果嗎?連自己的個人形象都奉獻給伊利華報了!浦瑛最應該受到表揚。雖然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是可能正是這句話刺傷了浦瑛的一顆追求完美的心,在籌辦十年報慶的同時,浦瑛也開始了自己的纖體計劃。之後的出報期間,在網絡的另一端可以常常聽到浦瑛抱怨説快餓得受不了了,但是現在正在進行纖體計劃,不能隨意吃東西。此時我通常會縱容説,趕快吃一點什么吧,今天特殊,你如果眞是餓暈了,連本期出報都受影響了!即便是此時此刻,浦瑛還是一直堅持着自己。直到這次參加報慶活動,當我走進AGORA劇場時,從舞臺上的幾個輕盈的身影當中,開始居然沒有看出其中就有浦瑛!此時我明白了,當舞臺上的浦瑛享受着十年報慶成就的同時,也在享受自己個人計劃的成功!當然所有的成功都是源于一份難能可貴的執着和堅持。
有一句話説:失敗一千次也沒有什么,只要有一次成功就夠了!當伊利華報走到10年的里程碑前時,浦瑛和朋友又注冊了一個“環球華人服務公司”準備大干一場了!回想以前浦瑛也多次設想和籌劃過要辦這樣那樣的事,但相信是由於計劃大多受限于種種條件限制無疾而終。但是我想,辦報十年的今天應該與以往不同了,因爲漢字中的“十”,除了象徵一件事情的向前發展,又增加了橫向發展的契機,再加上浦瑛修煉多年而得到的漸近平和的心態以及衆人的支持,應該到了有更大建樹的時候了。華報的十年成功,只是從時間的軸線上和自己的進步相比,但是橫向和華人精英中其他成功人士的業績相比,浦瑛一定看到了更多的差距與努力方向,這也是一種激勵的動力。
願伊利華報和浦瑛以十年報慶作爲一個新的起點,在崎嶇坎坷的路上向着心中的目標和方向不斷前進取得更大的成就。 (By Be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