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披沙瀝金慕華夏 文海探淵尋巨龍:

記陽光熱情酷愛中國文化的女博士龍莎夏

 

 

她的中文名字叫龍莎夏(Alexandra Draggeim)。去年十二月七日,在辛辛那提召開的“全美中文學校協會第九屆全國代表大會曁全美華文敎育硏討會”上,龍莎夏用中文作了“‘體演文化’敎學法在對外漢語中的應用”的演講,一開始她的自我介紹就很吸引人:“我叫龍莎夏,中國龍的龍,莎士比亞的莎,夏天的夏,我的英文名叫亞歷山大。名副其實,我一個外國人,今天在這里用中文演講,確實‘壓力山大’。”字正腔圓的發音,適當地運用中外典故及當今流行的網絡語言,她的演講,立刻贏得了聽衆的掌聲。在演講中,她談到在俄州大,怎么運用吳偉克(Galal Walker)老師創立的“體演文化”敎學法來學習中文,學習怎樣和中國人交流、共事,怎樣在中國實習,怎樣用中文寫碩士論文《語域與影響:網絡流行語言與中國社會文化》,怎樣用中文答辯。她流暢、地道的中文演講,給聽衆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聽到俄州大中文旗艦工程有這么優秀的的學生,我趕到俄州大去採訪她。我問她是怎樣喜歡上中文的,她説因爲在讀高中的時候開始接觸中文,一學就喜歡了。她在讀大學期間有機會去中國一年,那一年她在中國除了學習外,她喜歡到處看看走走,她去過許多地方,最喜歡的是南京,最遠到過內蒙古。這位坐在我身旁在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中文博士的龍莎夏小姐,她一口流利加上沒有口音的中文讓我十分吃驚,她的謙和、熱情中國化的待人接物方式我很欣賞。你的對中文文化理解得這么好是誰敎的,她不假思索説了吳偉克老師。她現在是吳偉克老師的博士生。在吳老師的指導下,她不僅努力學習中國當代語言文化,硏究當代中文與文化的關係,還跟悉心鑽硏學習古代漢語。在貴州實習期間,她參與了貴師大老師“師德師風”演講比賽,作爲唯一的一個外國人參賽選手,她榮獲二等奬。碩士畢業後,她在美國國務院語言服務辦公室翻譯處實習兩個月,然後在俄州大讀博士。這位勤奮自信,熱情陽光的龍莎夏,她是如何看待她的天賦與勤奮努力的。

龍莎夏和妈妈弟弟

     她的老家在俄羅斯,今年24歲,她的語言天賦和她的成長離不開她的母親和她的導師,在她5歲那年,因她母親到美國工作便把她帶着身邊讀了一年書,後來她在9歲正式就在美國定居了。“也許小孩子容易學習語言吧,也許是我母親她對語言有天賦,我像她,我會説英文,德文,法文,中文,當然還有俄文,不過德文學了不用也就説的不好了。學語言就是要説,對嗎?”龍莎夏這位自信陽光的女博士短短幾句開場白,就能讓人感觸她今天的成功,是她渴望學習和對自己未來目標與方向的把握。
     我與龍莎夏只聊了一個小時,因爲她還要去上課,對她我瞭解不深,但她對學習的態度和對生活的熱情打動着我,她讓我思考:一個人自我期望,啓開成功之門靠自己,但一個人的成長有一個好家長的引導和一個好導師的帶領可以成就一個人,助推一個人走向成功!
     以下将她的一篇課程論文與演講稿與大家分享,我們可以從她的字里行間感受到這位勤奮向上熱情陽光的女博士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對中國的關心,勤于思考,對學習中文的執着! 浦瑛

   
   
 
 
龍莎夏在中國貴州體驗當地文化民風
 
 
龍莎夏(蘭裙)和石林等一起主持俄州中國節互動
吳偉克(Galal Walker)老師和他的得意門生龍莎夏
 

中國的現代敎育弊病和孔子思想
--淺析孔子敎育思想在解決敎育問題的作用引言

龍莎夏

 本文主要對中國現代敎育問題、其原因和後果進行分析,然後討論我們怎么能夠實踐孔子敎育思想來解決這些問題。最後,筆者會提到孔子和西方敎育思想相似之處,提出對現代敎育改革的建議。
現代中國敎育制度問題簡介
    衆所周知,現代中國敎育出現了一些問題。主要可以總結爲以下三個方面:一、以應試敎育爲主,導致被動學習、學用脫節的現象嚴重;二、以背誦爲主,學生缺乏很好的訓練創造能力的機會;三、對學生道德敎育的重視不足,導致學生形成一些不健康的價値觀,不少學校學生考試舞弊。
      以下我們來具體討論一下上面的問題。第一中國的敎育問題過分重視考試。中國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是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中國人口很多,考試是較容易評價學生能力的統一個辦法,所以從小學生到初中生,從高中生到大學生,所有的中國學生都必須通過考試來進入更好的學校。其結果是,很多學生的學習目的並不是爲了加深自己對世界的瞭解,或獲取新的知識,而是在考試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第二個問題是對背誦過分的重視。其實,這個問題跟應試製度有關,因爲準備像高考或託福這樣的標準化考試必須背誦很多東西。並且,學生不但要揹東西,而且要學會各種試題的解題技巧。北京大學一名副校長在《華爾街日報》上刋文説,中國的敎育制度過于強調考試,學生在適應高等敎育和知識經濟時的能力不足,缺乏好奇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1。連小學生都要參加考試,而且來自家長和學校的壓力讓這些小學生失去童年生活,阻礙他們將來的發展。這個問題影響到所有的學生。
    第三個問題是對學生道德水平的重視不夠。最近學校里作弊成風,抄別人的論文也比較流行。要進行更徹底的道德敎育才能解決學生作弊問題。
孔子的敎育思想和解決問題的辦法
    上面的問題都影響中國學生的成長,學習和工作效率,以及個人發展和心理狀態。詳細地考慮孔子提出的敎育概念可以作爲我們進行敎育改革的關鍵。我們先來談談孔子的一些很長時間被忽略的,跟上面的問題有關的敎育思想。
首先,孔子強調好學的重要性:“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論語●學而》)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學習,然後及時實踐學到的東西,不是很快樂的事嗎?”孔子也説,“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也就是説“對於學問,瞭解它不如喜愛它,喜愛它不如以它爲樂。”從此可見,孔子主張老師鼓勵學生學習,鼓勵學生對學習這個過程感興趣。這個跟上面第一個和第二個問題有關:如果現代敎師強調學習的興趣,講課時討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激勵他們努力地學習,就會更能提高他們的學習成效。
      可以説,上面的一句話是啓發敎育的重點。孔子在《論語》很多地方都提到啓發敎育的敎學方式:“不憤不啓,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換句話説,孔子認爲老師舉一個例子時或者提到一個話題時,學生應該主動地想到更多的相關的話題,這樣就會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此外,孔子也主張學習是一種自主建構的實踐活動,學生要發揮自己的主動性:“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論語●衛靈公》)。也就是説,對不想一下如何學,怎么辦的人,孔子對他們也不知道怎么辦了。目前,敎師也應該多鼓勵學生自己思考問題,課上進行討論,上課時促進學生和老師,以及學生之間的交流。通過舉一反三的敎育,學生可以學會獨立思考,也可以收到更全面的敎育。這個方法跟今天的“塡鴨式”方法正好相反。
     除此以外,孔子還提出“因材施敎”:“孔子敎人,各因其材”(《論語集注》),也就是依照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况來敎育他。現在,如果一個學生在音樂或者畫畫方面很有天才,普通高考無法考察這個能力。因爲敎育制度要培養高考能夠取得好成績的學生,所以數學等不好學生的能力無法得到足夠培養和賞識。而且,參加高考等考試時只有一個答案是對的,而孔子認爲,有時候同樣的一個問題按照每一個人地具體情况是可以有不同的答案的:
     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在這里,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聞斯行諸”的問題,即“得到眞理就馬上干起來嗎?”孔子的答案是完全相反的,引起公西華的疑問。孔子解釋,冉求平日做事,過分謹愼,所以給他壯膽;仲由的膽量卻有兩個人的大,勇于作爲,所以我要壓壓他。這是孔子“因材施敎、因人而敎”思想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如果我們進行因人而異的敎育,我們就可以培養更多的人才,令學生對他們學的領域很有興趣,以及有明確的學習意識。比如,每一所大學都可以進行招生考試來代替高考,這樣會減少高中生死記硬背的學習壓力。
    最後,孔子在道德敎育方面也有很好的意見。他認爲,敎育制度不應該僅以知識爲主,而應該以道德敎育爲主,應該多重視“以四敎,文、行、忠、信”(《論語述而》)這四個基本方面。孔子認爲,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比學習具體的東西有用得多。現在課堂上老師較少討論這些概念,同時很少提到作弊等問題的道德方面。如果老師進行道德敎育,這一點會有助于第三個問題。懲罰學生不如影響他們的對學習的態度。
     孔子還有更多的現代社會中可以考慮的建議,如“有敎無類”、“言行一致”、“學以致用”,但是因爲時間的限制我們只能討論上面幾個。孔子弟子總結了孔子好的敎學方式:“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論語●子罕》),也就是説“老師循循誘導我,使我廣博地學習知識,用禮儀約束我的行爲,想停止學習也不能了”。如果老師多多引導學生自己思考問題、鼓勵學生以學爲樂、重視對學生素質的全面培養,就會有助于培養學生創造力,推陳出新、搞好敎學改革。
孔子敎育思想與西方敎學
    從上面的討論我們注意到,孔子敎育思想跟現代西方的敎學其實有很多相似之處。西方敎育和孔子都重視啓發敎育、平等、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多樣性。所以可以説,現代敎育制度要追求一種新舊平衡,也要追求東西平衡。我們可以向我們的祖先學習,也可以通過跟西方互相學習來促進國內敎學發展。
結論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上,敎育一直都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全社會最關注的問題之一。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龍成鳳,而敎育是成功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渠道。不過,現代中國敎育存在很多問題,其中包括體制問題,也包括觀念問題。
   如果我們對孔子的敎育思想進行詳細的審視,我們能夠看出,孔子思想可以引導我們找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筆者認爲,如果要使上面的問題得到解決,那么就要多學習孔子的敎育思想,多考慮西方跟孔子思想相似之處。在現代社會中,兩千多年前的思想家能夠給我們帶來新鮮的意見。
龍莎夏:俄州大旗艦工程《古代漢語在現代漢語中的運用》課程論文2011年3月8號

龍莎夏在做碩士畢業論文答辯

參加貴州師範大學敎師“師德師風”演講比賽講稿

龍莎夏與與貴州師範大學的敎師一起參加中文演講

百年大計,敎育爲本;敎育大計,敎師爲本。”這是溫家寶總理今年在第25個敎師節到來前夕説的一句話。我認爲,他的這一説法很有道理:對敎育的重視有助于推動中國經濟的發展,給普通民衆一個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機會,甚至有助于提高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而敎育制度的核心在于敎師的資格。
     初爲人師的我深知“正人先正己”的道理。我知道,要想成爲一名合格的敎師,對中國社會、中國學生做一點貢獻,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什么叫有道德修養,什么叫爲學生服務。我如何能夠成爲一名更好的敎師?我想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新的敎學方法來討論這幾個核心問題。正所謂“知行合一”,只有我知,只有我行,我才能夠自豪!
    大家好,我叫龍莎夏,是俄亥俄州立大學漢語旗艦工程的硏究生。從小,我的生活就跟語言、跟不同文化有着密切的關係,這也使我對語言學習、敎學有着與生俱來的興趣。
    我雖是美國人,卻來自另外一個國度,而這個國度我們已經在地圖上找不到它的名字,所以我仿彿是另外一個時代的人,從一個已經改過名字的城市走來,甚至出生在一家已經被拆除的醫院,那是蘇聯列寧格勒的一家産科醫院。我的外婆和阿姨都是外語敎授,媽媽是翻譯,所以我從小就有幸聽到一些陌生的語調、接觸一些不曾見過的詞語,我也是在那時悄悄萌生出了對外語的興趣。
    9歲搬到美國以後我開始意識到語言能夠爲我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機會,於是我從初中開始學習法語和德語,高中則開始學中文,大學里學習了兩年拉丁語。通過對語言的學習,我發現,語言跟其他國家的文化和國民有着不可分割的聯繫。學會一種語言就像打開一扇新的窗戶:你可以看到新的風景,嗅到新的氣息,甚至有一些新的刻骨銘心的經歷。
    我個人的外語學習經歷使我注意到,只有一個愛崗敬業的老師才能眞正地爲人師表、誨人不倦。具體來説,我發現敎師敎學的成敗在于他對自己職業興趣的深淺和他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能力。在貴州師範大學敎旅遊英語課時,我儘量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我問自己:“莎夏,你爲什么喜歡學外語?”得到答案後我就能有更好的辦法激發學生對我的英語課的興趣,這樣來實現有效的敎學。作爲語言敎師,我們要熱愛其他的語言,熱愛他國的文化,並隨時把這些熱情與自己的學生分享。
   我課上使用的敎學方法叫文化體演敎學法,是俄亥俄州立大學吳偉克敎授發明的,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敎學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在課堂上讓學生用外語表演一些場景,而老師在一旁強調語言和文化的關係。一方面,這樣的表演讓學生覺得有意思,他們感受到學以致用的過程,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語言能力,學會與不瞭解甚至萍水相逢的人進行溝通。另一方面,將新學到的詞句或語法結構眞正用于情景之中,能幫助學生深切體會它的奇妙用法。可以説,這種敎學法是一種對師生而言都能一舉兩得的方法。
    中國有句俗話:“一日之計在于晨”。我則認爲,一生之計在于大學之體會。因爲大學是職業生活的開始,敎師不能錯過在大學里培養學生好奇心和興趣的絶佳機會。大學時期是人一生中最美的時間,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對我的學生們的語言學習産生一點的影響,使他們擁有一個極盡美好的大學生活!那將是我一生最難忘的美好經歷!謝謝大家!
龍莎夏 2011年11月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