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方鳴:冰凌的無花果(四)

全文3萬字,共26節,本次發表16至20節
謹以此文,紀念冰凌先生從事小説創作和文學活動五十周年(1972~2022)。


16.
   從此,冰凌外出打工更加辛苦了,他需要掙更多的錢來維持聯誼會的日常運轉,做更多的實事:聯絡全美華人作家,接待國內作家訪美,開新聞發佈會,辦文學講座,向國內文壇和媒體推介美國華人文學作品,向美國文學界和出版方宣傳中國當代文學……
   好在冰凌精力旺盛,不知廢倦,又辦事高效,才華超群,在短短的時間里,冰凌就已把聯誼會的工作搞得風生水起,成績斐然。遇到麻煩,他依然總是説:“不要緊”。
   而且,冰凌這一顆無花果,還是一顆幽默果,開心果,大家開心一刻,忙點累點又算什么!便常常聽到聯誼會里,歡聲笑語,歌聲四起。
   冰凌又要做聯誼會的工作,又要打工,稍有空閑,他便去耶魯大學圖書館借書看,順便也贈給圖書館一些中文圖書,這其中,有一些是聯誼會的作家們送來的書籍,還有一些是國內的作家朋友寄贈給他的簽名本,如梁曉聲的《雪城》,劉紹棠的《豆棚瓜架雨如絲》,他都轉贈給了耶魯大學。
   不過,冰凌贈送耶魯的第一本中文圖書,卻是他自己的一部簽名小説集,小説集的開篇之作便是《無花果》。這一次,冰凌總算把無花果種在了耶魯的校園里。
   從此,冰凌的捐書便如涓涓流水,一有機會,他就捐捐;再找機會,還要捐捐。其捐捐也涓涓,其涓涓復捐捐。時至今日,我看到他在國內也是到處捐書。冰凌的書事四則,無非是讀書,寫書,做書,捐書,只不過,做書那是稍後的事情了。
   冰凌又想出了一個捐書的好主意。
   1997年中國作家代表團訪美,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便向代表團提出聯合捐書的意向。代表團回國後,隨即向全國作家發出了捐書倡議。一時間,無數的作家簽名珍本,像一陣陣鴻雁,飛越過太平洋的上空。
   最後,鴻雁都落到了冰凌在康州的家中,很快,在臨時兼做聯誼會辦公室的房間里,已到處堆滿了書籍。冰凌與家人和朋友忙着給圖書分類整理,登記造冊,然後裝箱搬運,讓涓涓細流,變成滾滾巨浪,匯入人類的文明之海。
   在第一波捐書潮中,冰凌便向耶魯大學捐贈了二十九箱圖書,向哈佛大學捐贈了三十多箱圖書,其餘的書籍,就都捐給了哥倫比亞大學。其後又有了第二波,第三波……
   在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回復給冰凌的受贈書單上,拉出了一個長長的書目,全是八九十年代出版的中國當代文學作品。其中,我看到了陳忠實的名著《白鹿原》,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修訂本。
   若要認識中國當代文學,不可不讀《白鹿原》。《白鹿原》是一部講述渭河平原滋水縣白鹿原三代人的長篇小説,更是中國傳統社會的一部長篇史詩。在《白鹿原》里有一個地方叫白鹿原,白鹿原里有一個族長叫白嘉軒:
   白鹿原橫在我的眼前,也橫在我的心中,這個地理概念上的古老的原,又具象爲一個名叫白嘉軒的人,這個人就是這個原,這個原就是這個人。
   如今,這一冊陳忠實的簽名本,已成爲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珍貴典藏,而《白鹿原》也早已成爲中國當代文學的一處風景高原。儘管陳忠實已經去世了,但是,他的文學影像依然站立在高原之上。
   雖然陳忠實並不是白嘉軒,卻還是可以借用他寫白嘉軒的這句話,來説一座文學高原,來説他自己:
   這個人就是這個原,這個原就是這個人。

  2017年,60集電視連續劇《宋詞演義》總顧問冰凌和著名旅美詩人、劇作家、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執行會長、《宋詞演義》總編劇褚成炎先生在《宋詞演義》啓動大會上合影。

   1998年,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常務副會長沈世光和冰凌先生,開車將30箱中國作家的簽名著作送到波士頓的哈佛大學,一箱一箱搬進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的書庫里。(攝影:沈世光)

   1996年,冰凌爲江蘇經濟代表團講授《中美文化異同的比較》。

   2011年,冰凌向福建著名作家黃國敏先生(右)組稿。從2002年,冰凌主持的出版社在美國先後出版了黃國敏先生的五部著作。

   1997年,冰凌在紐約參加香港回歸祖國大型慶祝遊行活動。

17.
   在這一份受贈書單上,我還看到了徐開壘的《巴金傳》和彭新琪的《巴金的世界》,這是兩本硏究巴金的最有價値的專著,吿訴了世界一個眞實:巴金的巴金和巴金的世界。
   早在三、四十年代的孤島文學時期,徐開壘就已在上海陸續發表文學作品,刋登于《魯迅風》、《宇宙風》、《文彙報》、《譯報》等報刋雜誌,原來他也是一個文化老人。根據巴金的口述和文獻資料,徐開壘在八十年代末寫作了《巴金傳》。
   彭新琪曾擔任巴金主編的《收穫》雜誌的編輯,也是巴金日常的文字助理,與巴金有過很長時間的交往,是最瞭解巴金生活的人,得以從親情、友情、愛情三個方面以情入筆,寫出了一個閃亮的巴金的人生。
   這兩本書都寫到了巴金曾説過一句閃亮的話,熱愛巴金的人們不會忘記:
我不配做一盞燈,那么就讓我做一塊木柴吧!
   我在看受贈書單時,冰凌還曾特意向我推薦了王旭烽的長篇小説《南方有嘉木》,浙江文藝出版社,1997年出版。故事的背景是晩清民國時期杭州的忘憂茶莊,作者講述了四代茶人的命運人生。這部小説極具歷史情感和文化意藴,2000年榮獲第五屆茅盾文學奬。
   “南方有嘉木”一説,源自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我贊《南方有嘉木》,享有一個多么美妙的書名!不禁,眼前似浮現出一片詩意的畫境:日落川長,煙雲滿幅,林木叢雜,危峰障目,江晩正愁予,山深聞鷓鴣。
   由《南方有嘉木》,我又想到了漢代的一首古詩《庭中有奇樹》:
庭中有奇樹,緑葉發華滋。
攀條折其榮,將以遺所思。
馨香盈懷袖,路遠莫致之。
此物何足貴,但感別經時。
   受贈書單上還見有一部《王蒙文集》,1993年華藝出版社出版。文集共十卷,編入了王蒙最重要的著作,居然,隱在書頁深處,有一篇我先前未曾讀過的小品《無花果》:
   小時候院子里有一株無花果,只記得葉片挺大,別的沒有印象。倒是它的名稱——無花而有果,叫人一下記住了。
   王蒙曾在新疆度過十六年的滄桑歲月,他總要在文字中憶起新疆,這正是:曉看天色暮看雲,河上秋風雁幾行,昔人已逐東流去,一枝一葉總關情:
   新疆阿圖什一帶,以盛産無花果而著名。那里的無花果,成熟到金黃色,由一位姑娘來摘下,吃以前放在手心里啪地一拍,然後再敬給你。這種吃法好誘人。
   不論王蒙經歷了多少風雨和磨難,他存下的時光永遠是美好。他珍藏的回憶里,也有那一點靑緑的顔色:
   新疆已經闊別,無花果也只保存在回憶里。
   原來,無花果是冰凌和王蒙共同的文學影像。無花果在冰凌的記憶里,也在王蒙的回憶中。無花果是舊日的夢中之花,代表着過去曾經的希望。這個希望,一直橫亙到今天,便成了對舊日長久的眷戀,夢中之花時而又變幻成了一朶記憶之花。

   2012年,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在耶魯大學舉行歡迎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代表團訪美演講宴會,世界首席刑偵大師李昌鈺博士(右)向福建省原常務副省長張家坤團長頒發了嘉奬狀,表彰他爲中美文化交流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2015年,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在耶魯大學舉行歡迎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演講宴會,世界首席刑偵大師李昌鈺博士(中)向茅盾文學奬獲得者、著名作家王旭烽院長(右)、冰凌先生頒發了嘉奬狀,表彰他們爲中美文化交流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世界首席刑偵大師李昌鈺博士(左)曾對浙江省僑商會秘書長、著名詩人姜敏達先生説:“冰凌是國際大好人,是好人中的好人。”

   2018年,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紐約商務傳媒集團聯合在美國耶魯 紐黑文飯店19樓景觀宴會廳隆重舉行中國著名漆藝家連旭雲女士《漆語 我語——連旭雲作品集》畫冊耶魯首發式、贈書儀式和演講宴會,冰凌先生主持。

   1996年,冰凌陪同中國科學家代表團訪問耶魯大學,爲大家忙前忙後拍照片。著名物理學家、後任北京大學校長的王恩哥院士見狀後對冰凌説:“我來幫你拍一張照片。”回國後,王院士寄來這張照片。照片拍得很好,這是一件小事,足見王恩哥院士的爲人。
 


18.
   冰凌的長篇人生小説又翻開了新的一頁,冰凌時間進入到了1998年。
   對於冰凌來説,1998年太不尋常。給美國著名高校圖書館的捐書活動還在繼續,冰凌隨即又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創建中國作家之家,給中國作家一個美國的家。
   家是什么?巴金最著名的小説是《家》;冰凌的《無花果》里講的故事也是家;魏晉的流浪詩人四處尋家:“我獨何命兮未有家,時將暮兮可奈何”;北宋文學家范仲淹筆下的徵夫涕淚思家:“濁酒一杯家萬里”。
   也是在1998年,台灣女歌手潘美辰唱紅了一首《我想有個家》: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華麗的地方……
我想有個家
一個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還是在1998年,美籍華人女歌手順子又唱紅了一首《回家》:
回家……
回家……
   自古中國的傳統文人,詩書繼世,忠厚傳家,無不是書香清味,花香靜寂,所謂“三間書屋年年在,一點禪燈夜夜明”(宋·張紹文)。可是,中國的當代作家群體,在美國就沒有家。
   1998年春節除夕,沈世光先生請冰凌吃年夜飯。沈世光是冰凌原來打工的飯店老闆,兩人後來卻處成了朋友。沈世光問冰凌在忙什么,冰凌説,他忙來忙去,就想建一個中國作家之家,他在找一處大房子。
   沈世光雲淡風輕地説道:在我家怎么樣?
   冰凌眼前一亮。
   沈先生的家是一棟三層赭色小樓,飛檐翹脊,古樸典雅,蔣子龍日後曾有過如此的描寫:
   沈先生的小樓離高速公路不足200米,有專線通到他的車庫,卻仿彿坐落在原始林區。房子四周是碧緑的草地, 每到清晨,草尖上就頂着一層晶亮的露珠,草地外面是野樹林,有高可參天的橡樹,也有一片片一蓬蓬已經開始轉爲深紅的楓樹,林子中間有一深溝,溝底流淌着一條小溪……
   當然,蔣子龍不可能不寫這個房子的主人:
   沈先生直而不激,誠而不淺,有一種可信賴的成熟。他的夫人,清澈潔凈,充滿靈性,心如晴空朗日,活力充沛。他們都已經無須任何奢華的僞飾,有着一種極爲樸素的生活姿態。惟其樸素,所以自然;因爲自然,所以自由。
   這樣的房子,這樣的主人,把中國作家之家建在此處,自然是再好不過了。冰凌馬上張羅起了“家務事”,他更加忙碌了。不過,“家”里“家”外,冰凌都是一把好手,何况還有沈先生夫婦的扶助。
   三個月後,1998年5月3日,最是一年春好處,美國“中國作家之家”在沈世光的康州別墅正式挂牌。在隆重的成立儀式上,王蒙和著名美籍華裔學者趙浩生親臨剪綵。趙先生已經離國五十載,一朝回“家”,不禁長嘆:“有家可歸了!”中國作家終于有了美國的家,冰凌也終于有了自己的夢想之家。
   冰凌要把這個夢想之家辦成中美文化交流之家,中美民間交往之家,爲中美兩國的文化交流和民間友好往來做一些實事。他做到了。
   “做一些實事”,是除了“不要緊”之外冰凌的另一句口頭禪。冰凌有一顆實實在在的心,便要做實實在在的事。特別是風雲變幻的中美關係,尤其需要像冰凌這樣的文化大使和民間外交官。
   在此後的日子里,作家之家接待了一個又一個中國作家代表團,先後迎接了幾百個中國作家、學者和文化人士回“家”。回家,回家,讓我免不了又要借咏古人的詩句,拼詩一首: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説着遠行人。(白居易)
倦聞子規朝暮聲,不意忽有黃鸝鳴。(柳宗元)
   那廂,潘美辰在歌聲里哭泣:“我想有個家”;順子在歌聲中呼喚:“回家,回家……”;這邊,來訪的作家舒乙先生提筆贊嘆:“我愛這個家”;中國作協副主席翟泰豐又獨有詩吟:“天下同胞知多少,康州有家係我心。”
   許多訪美的中國作家,都向往作家之家,不管走多遠的路,都特意要轉回“家”來看看:或參加一場文學講談,或寫上一篇情景文字,或送來幾本書籍,或約見幾個朋友,哪怕只是吃上一餐飯,睡上一夜覺,在一個異國的家里做一個故鄉夢,夢里不知身是客,醒來還在家里臥。
   蔣子龍訪美期間就住在作家之家,每日夢醒後,便早早就爬起來到林中跑步,難怪他的小説寫得那么活力四射,神采飛颺。2001年11月1日,王蒙再次來到作家之家,冰凌有一段幽默的文字,寫了王蒙夜宿早起之後——
   丁芝仙老媽媽弄好了早餐,還特地燒了一鍋稀粥,稀粥熬得很溫柔,王蒙先生喝完咖啡後,又喝了一小碗溫柔的稀粥。
   王蒙曾寫過一篇小説《堅硬的稀粥,這一早,他喝了一小碗溫柔的稀粥,似乎人也要變得溫柔起來。冰凌高大威猛,但他的文字卻是如此溫柔,想來在這個清晨,他也一定是喝了溫柔的稀粥。喝粥,這才是家的感覺。

   2017年,冰凌拜訪著名外交家、新中國第一位博士大使袁南生大使(左),達成了出版《袁南生全集》事宜。


《袁南生全集》第一卷出版。精裝本,600頁。

   2021年,冰凌和著名外交家袁南生大使(左二)、《清風》雜誌原總編輯、著名學者汪太理敎授(右二)前往長沙白沙液酒業集團,策劃白沙液國際作家記者村。

   2012年,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在耶魯大學舉行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代表團福建茶文化展示會,福建茶香驚艷全場。

   2015年,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在耶魯大學舉行歡迎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代表團演講宴會,冰凌接受紐約媒體記者採訪,介紹紐約商務出版社和光明日報出版社聯合出版的著名作家王旭烽女士散文著作《王旭烽論茶》。
 

19.
   1998年底,冰凌又在籌備提名中國作家參評諾貝爾文學奬的活動。冰凌的大腦里,一定裝有一台電子計算機,可以同時運轉不同的程序。每個程序,相對獨立,又互聯互通,形成一個網絡系統,一鍵登録,使命必達。
   其實,早在1940年和1950年,由賽珍珠和斯文·赫定提名,林語堂就曾先後兩度成爲諾貝爾文學奬候選人。雖然最終林語堂與諾奬失之交臂,但是,《生活的藝術》曾被譯成法、德、意、荷、西、葡、丹麥、瑞典等十幾種文字,《京華煙雲》在美國多次再版,銷量達25萬冊,也是中國作家曾經的榮耀與輝煌。
   然而,中國文學走向世界,終究還是需要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里程碑。作爲一個國際性的文學團體組織,向諾奬評委會推薦中國當代作家和作品,應是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的一項重要工作,冰凌對此抱有堅定的信念。
   美國諾貝爾文學奬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終于正式成立,冰凌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王海龍先生擔任共同主席。王海龍是著名人類學家,同樣是在1998年,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了他的著作《哥大與現代中國》,書中講述了胡適、徐志摩、馮友蘭與哥大的過往恩怨,甚至還寫了慈禧太后和哥大的一段緣分。
   世間的緣分總也説不清,卻最是神奇。冰凌與諾貝爾文學奬評選會也頗有緣分。不久,評委會主席等五位評委來信,邀請冰凌主持的提名委員會正式提名中國作家候選人。
   提名委員會按照評委會的要求,首先進行了一個全面的讀者調查,篩選並確定最有資格獲奬的中國作家的排位。調查顯示,巴金排名第一,王蒙排名第二。
   提名委員會隨即聯繫了巴金的家人,並準備進行下一步申報程序。遂後,上海作家協會來信,對提名巴金錶示感謝,但同時又轉達了巴金本人的意願,希望提名委員會推薦年輕一代的作家。
   顯然,巴金的意願,雖是個人的辭讓,但更深層的原因,在于巴金寬廣豁達的胸懷。巴金最重要的文學創作期,是在三十年代,他本人所代表的,是中國現代文學。而巴金更加期待的,是中國當代文學能夠摘取諾奬的桂冠。
   冰凌和王海龍尊重巴金的意願,並在紐約的新聞媒體上,向這位可敬的老人致敬。在一篇講演辭里,冰凌分享了巴金的眞情文字:
   理想,是的,我又看見了理想。理想是那么鮮明,看得見,而且同我們血肉相連。它是海洋,我好比一小滴水;它是大山,我不過一粒泥沙。不管我多么渺小,從它那里我可以吸取無窮無盡的力量。
   冰凌也是一小滴水,也是一粒泥沙,也是如此渺小,卻同樣能從理想中吸取無窮無盡的力量。空水際天,雲平野闊,且看,冰凌爲中國當代文學兵團衝擊諾貝爾文學奬,擊鼓升帳,以壯行色。這正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唐·王翰)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

   2007年,冰凌將一千多冊中國作家贈給他的簽名著作贈送給布朗大學東亞圖書館。該館將這批珍貴的贈書做爲中國著名作家簽名著作特藏保存起來。

   1999年,冰凌陪同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先生(右二)拜訪耶魯大學校長雷文先生(左二)。左一爲耶魯大學電機系主任、美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馬佐平講座敎授。

   2012年,冰凌在天津向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當代文豪蔣子龍先生(左)頒發首屆美國東方文豪奬。

   2021年,《紐約商務》雜誌社舉行編委會。左起:《紐約商務》雜誌社常務副社長沈世光先生、常務副社長凌文璧女士、執行社長秦芳女士、冰凌先生。

   2007年,冰凌應邀出席耶魯大學東亞圖書館新館啓用儀式,在儀式上致詞並贈送著名作家蔣子龍、賀敬之、柯岩、王火、董鼎山、袁鷹、海笑、陳世旭、秦文君、王炳根等簽名著作和著名畫家周光漢贈送給布什總統的國畫。墻上所挂的蔣步榮先生書法作品,是1998年中國作家向耶魯大學贈書時,蔣子龍團長贈送給該館的禮品,一直挂到現在。
 

20.
   更有一首李白的《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2000年,美國諾貝尓文學奬中國作家提名委員會決定提名王蒙,冰凌開始啓動具體的申報程序,向諾奬評選委員會發出了提名信函,並收到了對方的回復和正式確認書。
   與此同時,一百多位紐約、耶魯、哈佛大學的學者和各界著名人士聯合簽名,支持提名王蒙;又有幾十家海外華人文學社團共同發聲,表示聲援。王蒙先生,您聽到太平洋彼岸的滾滾濤聲了嗎?
   元代有一個大畫家與王蒙同名,字叔明,號黃鶴山樵,吳興人。他曾寫有一詩,也許恰合了王蒙此時的心境:
白雲本無心,每與仙人期。
   如果王蒙是一朶自在而無心的白雲,那么,他也許眞的是遇到了一個仙人呢!
   王蒙本人也曾提出過十幾個中國作家的名單,認爲他們都有實力獲得諾奬提名。冰凌當然爭取王蒙能夠獲奬,同時,他更是希望借此機會,引起評委會對中國作家的關注,打開一扇中國作家通往諾貝爾文學奬的大門。
   冰凌曾做過一場演講,題目是《中國離諾貝爾文學奬有多遠》:
中國有一批作傢具備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實力。中國作家離諾貝爾文學奬就一步之遙,已經站在諾貝爾文學奬的大門口了。
   2000年7月28日,冰凌在紐約一碟鹽飯店舉行了一場新聞發佈會,正式宣佈提名王蒙爲諾貝尓文學奬候選人。會場上勝友如雲,掌聲如潮,著名歷史學家唐德剛敎授慷慨淋灕,擲地有聲:
   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歷史,出過那么多的作家,諾貝爾文學奬一百年來沒有評出一個中國作家,怎么也説不過去!無論提名哪一個中國作家,我都舉雙手贊成!
   這一年,著名作家莫言訪美,冰凌在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的歡迎酒宴上,又明確表示支持莫言和其他中國作家參加諾貝爾文學奬的評選。冰凌説,不論最終哪位中國作家入選,都是中國作家群體閃爍的光芒,都會奠定中國當代文學在世界文學中的崇高地位。
   時間會證明冰凌,冰凌會證明歷史。
   2012年,莫言終于獲得諾貝爾文學奬。
   2019年,王蒙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最高榮譽稱號。
   祝賀莫言!祝賀王蒙!但是,不要忘記,我們還要最熱烈地祝賀冰凌,他在遠方的天際久久地伫望,竟如一片孤帆,一抹遠影,漸漸地融化在碧空里。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2018年,在中國溫州市洞頭區隆重舉行“中國溫州洞頭·國際作家之家”揭牌儀式。在洞頭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溫州洞頭區白迭汐語文化産業公司和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聯合創辦的“中國溫州洞頭·國際作家之家”,正式落戶在溫州洞頭區白迭汐語藝術村。

   2018年,在中國溫州市洞頭區隆重舉行“中國溫州洞頭·國際作家之家”揭牌儀式上,中國作家協會榮譽副主席、當代文豪蔣子龍先生發表演講。

   2019年,烏魯木齊遇見藝術莊園董事長、中國遇見國際作家村村長何靜先生、新疆元素廣吿傳媒硏究中心董事長劉陽先生、全美中國作家聯誼會會長冰凌先生一起爲中國遇見國際作家村揭牌。當代文豪蔣子龍先生爲中國遇見國際作家村題字。

   美國“中國作家之家”第二家住家。(攝影:冰凌)

   美國“中國作家之家”後院的希思湖。(攝影:姜衛國)


作者簡介
 


方鳴,編審、散文大家。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畢業。曾任職12年中國華僑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並兼任中國人民大學博物館館長。此前曾在人民出版社、人民日報社任職24年。出版有個人專著《裁書刀》《曾是洛陽花下客》,新近由故宮出版社出版《庚子讀畫記》和《秋之所望》,即將出版《今夕何夕》。
作者自述
   幼承家學,傳繼文脈;文學少年,哲學靑年;今以文字爲生涯,惟以心靈爲歸依。
   清水浮院,不媚時人;風雨屛門,靜讀春秋;數點寒香本無迹,天閑萬馬是吾師。
 


社長:冰凌
總編輯:欣聞
副總編輯:白玥 程挺松
本期責編:程挺松 白玥

 
 

 
 

方鳴:冰凌的無花果(三)

方鳴:冰凌的無花果(二)

方鸣:冰凌的无花果(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