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永樂的水,宣德的沙

方鳴

1.
   明天啊,我就要重返西沙群島訪古了。
   西沙群島由南海中部的兩片島礁群組成。西南海域的島礁群又叫永樂群島,東北海域的島礁群則叫宣德群島。永樂與宣德,明早期由朱棣和朱瞻基開創偉業的王朝,雖己遠逝,卻又把鎸有自己名字的天珠,遺落在這一片片璀璨曼麗的玉宇瓊島之上。
   自永樂三年,鄭和率天朝之師六下西洋;宣德五年,鄭和又第七次張帆遠航,經佔城、渤尼、暹羅、爪哇、蘇門答刺、古里等地,終抵非洲東海岸。在前後二十多年的時間里,鄭和龐大的遠洋船隊,一定是一次又一次途經了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的海域,讓大明林立的旗幡,在碧藍色的海天之間豬獵飄颺!
   其實,中國的先民們,早就在這一片島礁上生息和勞作了。在西沙群島的主要島嶼上,都發現了中國古廟的遺存。僅趙述島、永興島、琛航島、廣金島、甘泉島、南島、北島、東島,就有古廟十四座。甚至在琛航島的一座古廟里,至今還供奉着一尊明代永宣時期龍泉窰的觀音瓷像~~這眞的是一尊南海觀音啊!
   而在著名的甘泉島上,還曾出土有唐代的靑釉雙耳罐和卷沿罐,宋代的靑白釉瓶、四系小罐、靑釉碗、劃花大碗、蓮花紋大碗、突唇碗、粉盒等各種古瓷。
   歷史上,至遲在唐宋時期,南海諸島就已在中國政府的主權管轄之下了。而到了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的大明,當鄭和船隊那漫無邊際的帆影略過茫茫南海時,中國的西沙群島,更是進入到了永樂的年號和宣德的紀元!


2.
   永樂朝時間不算太長,總共二十二年;宣德朝時間更短,經世僅僅十年。區區三十多年,除了其間斷續二十多年的鄭和七下南洋之外,還發生了一些什么大事呢?
   永樂元年七月,明成祖下詔始修《永樂大典》,並于永樂五年十一月編修完成,終成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部類書。
   永樂五年,明成祖又下詔始建北京皇宮,直至永樂十八年建成,並于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遷都北京。
    永樂七年動工修建長陵,永樂十一年完工。
    永樂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大敗倭寇。
    宣德三年六月,在大學士楊士奇、楊榮的輔佐下,明宣宗懲治貪吏,掃除腐敗,實施仁政。
    宣德五年,朝廷派工部右侍郞周忱巡撫江南,實施改革,減輕稅賦。
    宣德九年,明宣宗驅僧逐道。
    永樂和宣德,眞是發生了許多驚天動地以至影響歷史的大事,以至人們根本不會記起有兩個小人物,更不會知道他們在當時做了些什么。
    這兩個人,一個是永樂朝的工部使祈鵬,一個是宣德朝的中官張善,都曾被派到景德鎮御器厰督造宮廷用瓷。他們的名聲,雖遠不及二、三百年之後清廷的督陶官郞廷極和唐英的名重一時,卻也理應和當朝七下西洋的鄭和、《永樂大典》的總編纂解縉、天安門和三大殿的設計師蒯祥、長陵的總監工勛臣、大敗倭寇的遼東總兵十軍左都督劉榮以及朝廷重臣楊多奇、楊榮、周忱等人一道,靑史留名,因爲他們奠立了大明王朝的瓷都宏業,開啓了中國瓷器史上一個偉大的永宣時期!
3.
    在祈鵬的躬親下,永樂朝的御器厰宏大規整,設作坊二十三個,有專做大碗的大碗作,還有碟作,杯作,盤作,瓶作,罐作……其中,杯作生産的一種靑花壓手杯,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世名物。僅燒造這么一只把玩于股掌之中的精製小杯,就要經過七十二道工序。如此精工細作,只能令後世任一仿品都望其項背。
    前些年北京故宮曾定制了二百只高仿永樂靑花壓手杯,雖己是最項級的摹制,卻也不過是東施效顰罷了!永樂壓手杯的外壁是八朶精巧柔媚的纏枝蓮花,釉色沉鬱濃艷,泅暈流散,其內底有三種紋飾,分別是雙獅紋、鴛鴦紋和團花紋,均環裹着“永樂年制”的篆書四字款,其中團花紋堪爲珍罕,鴛鴦紋更爲珍罕,雙獅紋至爲珍罕。人生一世,金玉散盡,只求三杯!可乎?
    正是因爲永樂朝的御器厰打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基礎,所以,才有了後來“大明宣德年制”的輝煌。宣德靑花與永樂靑花難辨雄雌,遑論仲伯,以至史上一直有“永宣不分”的説法。
    張善在宣德朝的御器厰同樣是兢兢業業,恭謹從事,讓瓷器的生産在永樂朝的基礎上又有了新的發展,以至史上統稱之爲“永宣時期”。宣德八年,僅一次爲宮廷燒造各式用膳的餐具就達四十四萬餘件。宣德瓷器,是歷史上的一個旗標。如果歷史可以以十年爲一個單元的話,那么,宣德的煌煌十年,則是中國瓷器史上登峰造極而又無以倫比的一個單元!
   幾年前我曾遇到過一只宣德靑花纏枝蓮紋大鉢,品相精尙,神貌瞭然,卻幾欲求之而終不可得。雖然這只靑花大鉢早已離我遠去,但其纏枝蓮紋的逸筆在我的腦海中卻是拂之不去,常憶常新。
   然,一杯,一鉢,又何以能盡現永宣之瓷華?當鄭和的船隊浩浩蕩蕩地駛經永樂群島和宣德群島時,雲蒸霞蔚,海鳥翻飛,卻也正是千里之外永宣御器厰的開窰時分,火氣陞騰,窰煙漫捲。幾個時辰之後,煙氣散盡,窰工們便鑽進一個個瓷窰里,捧出數不清的各式瓷珍來,釉彩琳琅,熠熠閃亮,眞如那美麗的南海~潔白的礁貝,寶石藍的海水,晨暮的紅日,金色的海岸,還有那綺麗多彩的虹影。


4.
   永樂瓷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白瓷。永樂白瓷旣不同于宋代的定窰白瓷,也不同于元代的樞府白瓷,旣不是那種微微泛黃的秋之白華,也不是那種稍梢閃靑的冬之白露,卻是純之又純、凈而又凈的這般白色,只可放到南海之水藍天靑中方能顯現其白之純美。但見風涌碧波,浪拍銀岸,佛天梵海,天珠撒落。那永樂一朝的白瓷啊,眞若千里白沙凈雅無盡,惟有萬年珠貝不惹塵埃。然而,面對着這般白若糖色的純凈之美,明人卻是用一聲極簡的嘅嘆直抒胸臆:“眞甜啊!”由此人們便把永樂白瓷稱之爲“甜白釉”。
    在史上所有的窰口中,惟甜白釉佳器的瓷土淘洗得最爲澄凈,其所使用的高嶺土含鐵量最低而富含三氧化二鋁,使瓷胎潔白凝膩。又敷以糖汁般的透明釉,燒制出的白瓷至精至純,朗潤如玉,甚至能薄如蟬翼,映透光影,史稱“玲瓏瓷”,堪爲明清白瓷帝師。其後雖成弘、嘉萬等各朝白瓷都曾着意傚仿,然均不得其妙而無門以入,以至甜白釉終成天下孤賞~~空谷幽蘭,花期不再;曠世稀音,化爲絶響。
    如此的永樂名物當然要夢寐以求!我雖然敗絮自擁,卻也藏有一件永樂甜白釉蓮紋大盞,歷經歲月,不見滄桑,但只見釉面已全然玉化,仙靈之物,寶光藴籍,只待盛裝瓊漿玉液,便勝似崑崙瑤池。
    宣德白瓷依然是好,永樂白瓷通常無款而宣德白瓷通常有款,其胎體也略微厚重些,因而其器型更加莊典。雖名氣略遜于永樂甜白釉,惟因其一脈相沿且更加稀見,故愈加珍貴。
5.
    在大自然的法界中,如果説,與白相生的一定是藍色,那么,與永樂白瓷和宣德白瓷相映的自然是永樂藍瓷和宣德藍瓷。以海景喩之,如果説,永宣白瓷就是那西沙海島的白沙灘,那么,永宣藍瓷便是那南海瑩澈的湛藍。
   我所藏的永樂藍瓷中,最珍視的當數一只藍釉十棱水洗。標準的桔皮釉,典型的糯米底,棱線蒼古,釉光沉鬱,莊樸曼麗,風雅無邊。只因偏好文房佳器,水洗一直是我古瓷收藏中的專項,各個窰口、各種胎釉的水洗幾可擺滿茶台書案,琳琅雜陳。但這只水洗卻不一般,只因其永樂,只因其藍釉,只因其獨有的風神,只因其幾可演繹出爵士風的藍色迷情……
   但宣德藍釉的盛名,又要超過永樂。宣德之藍雖出于永樂之藍,卻更加明麗濃艷,滋潤醇厚,故世人稱之爲“寶石藍”,堪爲歷代藍釉之冠。君不見,藏于我的書室櫃頂上的那只宣德藍釉六棱輔首大罐,便浸滿了我于宣德藍釉的多少痴愛!我屛息地叩擊着其密致堅挺的瓷骨,又不禁忘情地撫摩着那閃爍着熠熠釉光的藍色瓷衣。這極致的藍色之美呀,投射出古代瓷人的身影,又勾攝着今世藏家的心魂;似精靈般飄逸,又如海水般盪漾;讓綿綿的思緒伴着化不開的濃鬱之藍蔓延開來,幻化爲一片遼遠無際的海平線,又在這海面上張開千杆桅帆,與先人一起乘槎浮于海……
6.
    然而,海之紅,終會從海水之藍中翻滾涌動,噴薄而出。曾幾何時,那是升挂在海天之間的永樂初日之紅。待滄海紅遍,那又是懸浮在雲水之際的宣德落日之紅。自不必言,在三十多年的瓷釉時光里,永宣之紅才是最爲瑋燁的瑰麗天景。
    永樂的紅釉己是最好。元代的紅釉近乎赭色,明初洪武的紅釉依然發昏發暗。只是到了永樂年間,紅釉才突然艷麗起來,鮮亮起來,如紅日之突然躍出海面,晨光萬丈,紅霞漫天。
    宣德的紅釉卻是更好。宣紅更紅,紅得澄澈,紅得濃烈,紅得超邁,紅得壯闊。那是一種潮汐之上的余暉之美,更是一種暮雲之下的海天大美。宣德之後,各朝紅釉竟再也無法與永宣之紅媲美。
    宣德的紅釉與永樂的紅釉都是寶石紅,如出一爐,同鍾神秀。但天地造化,和而不同。永樂爛漫而宣德沉鬱,永樂飄逸而宣德藴藉,永樂嫵媚而宣德古穆,永樂鮮活而宣德厚樸。永樂是平而宣德是仄,永樂是揚而宣德是抑,永樂是近水而宣德是遠山,永樂是朝霞而宣德是暮雲。永樂是紅釉映在光華里,宣德是光華掩在紅釉里。永樂的紅釉是略過水面的風聲,風生水起;宣德的紅釉是飄過水面的樂聲,波瀾不驚。
    如此美瓷,竟奈若何!“余情悅其淑美兮,心振蕩而不怡”!我有一只宣德仰鍾式紅釉碗,那器型恰似一只仰翻的古鍾,碗底施有白釉,卻並無宣德瓷常見的靑花款識。然側光細細辨識,竟能隱約發現“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暗刻楷書款。碗的內壁外壁均敷滿紅釉,惟碗邊留有一圈靑白色的口沿,或謂之“燈草口”。那融融的紅釉,瑩潤而沉鬱,靈動而凝結,又遍布橘皮紋,似乎是附麗了世間的風雅與滄桑。碗中雖空無一物,卻貯藏了多少己經逝去的旖旎時光。只是,花非花,物非物,這只靜置了六百餘年的宣德紅釉碗呀,大音稀聲,白水脫塵,清雋高古,無關花事,卻己全然是我心相的觀照。
7.
    都説嘉靖的黃釉已是最好,殊不知永宣的黃釉才是最早,只是永宣的黃釉已極稀見。我在台北故宮曾訪得三件宣德黃釉美瓷,一件是黃釉仰鍾式碗,一件是黃釉碟,一件是靑花黃釉枙子花紋大盤,見其釉色澄凈而柔美,釉質溫潤而嬌嫩,始知黃釉器中,永宣之黃不僅最早,更是最好。
    都説永宣的五彩已是最早,君不見永宣的五彩還是最好。從明中期至明晩期,成化五彩和嘉萬五彩名震一時,到清康煕時五彩器更是至臻至美。而早在宣德之年,五彩器就已花落瀛寰。明《博物要覽》中就已有記載:“宣窰五彩,深厚堆垜”。十個甲子,風水輪轉,海桑陵谷,世事變幻,君知否,唯有兩只宣德靑花五彩蓮池鴛鴦紋碗,一直靜靜地供奉在西藏薩伽寺的佛台上,只參佛事,不惹凡塵。這是目前已知僅存于世的宣德五彩美瓷,永宣遺珍,莫過于此!
    要論永宣兩朝的古瓷美器孰爲最佳?説永宣的靑花已經足矣,道永宣的白釉已是足矣,品永宣的藍釉已然足矣,賞永宣的紅釉已盡足矣。更不必説還有永宣黃釉,又遑論永宣五彩?永宣美器,儘是天下珍賞!
    只是,尋永宣瓷珍,難於上靑天!有一位藏家曾凄悽然與我有言,曰:我收藏了一生的古瓷,爲何竟不可得一件永宣眞品?我至今都能記得他當時的黯然神傷。其實,許多藏家也都有着相同的謂嘆!只是因爲,永宣最少,可欲不可求;而永宣最好,更是可遇不可得!這也正應了唐代詩人陳子昂的千古絶唱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8.
    其實,世間萬物,皆是空相。一切的古瓷佳器,一切的奇世珍寶,終會失色,終會湮沒,能夠超越時空、化度衆生者,唯有琛航島古廟里,那一尊永宣時期的龍泉南海觀音!佛陀世界,那是一個無常、幻化、空性、自在的世界。永樂群島、宣德群島,原本竟是一片慈航普渡的佛法之地。
    靜夜已深,明日已近。靑燈黃卷,梵音繚繞。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天色啓明後,我就要遠行了……再上美麗西沙,再回永宣前朝。我直想汲一瓶永樂群島的泉水,再掬一捧宣德群島的白沙。待我訪古歸來吧!我要把永樂的水注滿那只永樂藍釉十棱水洗,觀水中乾坤;我要把宣德的沙覆滿那只宣德紅釉仰鍾式碗,看沙里道場。
永樂的水,映天耀日,水漫無極。
宣德的沙,聚沙成塔,諸生浮屠。

佚文。初寫于2010年。前日失而復得。終稿于20160628。

中华文化专栏第一期
北京中华文化促进会 伊利华报 合办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