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常回家看看(散文)

張國中
 

春節就要到了。中國有許多個節日。我想,在這些節日里,又有多少身爲子女的人,自覺做到在“百忙中”,回家看看父母呢?常回家看看,對於家中老人來説,也是一種“孝”。
     孝,是中國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上古時的堯舜時期,到漢代的以孝治天下乃至今天的以德治國,孝在中華民族的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軌迹。孝,在中華大地上起源、發展、延續,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便凝結成了中華民族獨特的文明成果,即中華孝文化。
     説到“孝”,《弟子規》在開篇中就是“入則孝”。並有“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吿,返必面”的要求。就是説,冬天要讓父母溫暖,夏天要讓父母清涼;早上要先向父母請安,晩上要先伺候父母入寢;外出要吿訴父母,回來後也要先向父母吿知。
     我的朋友、靑年學者田一可對“孝”字有一個很有趣的解讀。他認爲“孝”字上半部是老人的“老”字,下半部則是孩子的“子”字,整個字形看起來就像小孩子攙扶着老人。這樣一解讀,“孝”的意思和內涵就很明白了。
     目前,隨着我國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這是許多老年人不得不面對的晩景。子女成家後,很多人一年難得見老人幾面。即使見面,也只是認爲給老人買點禮物,留點錢就是盡孝心了。其實,大多數停留在衣食無憂階段的老人,對子女給與的物質上的關懷已不重要,要再多的錢,對老人已經沒有什么意義。根據有關資料顯示,因精神需求得不到滿足,約有25%的老年人存在憂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尤以獨居老人爲甚,嚴重者甚至發生消極自殺的極端行爲。前不久,媒體曝光的一位老人,因爲幾個兒子常年不回家看望,而一怒將其吿上法庭,請求法官依法判決子女們“常回家看看”。這一案例,令人嘅嘆不已。
     孔聖人説過:“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西方有位老齡問題專家説,老年人不缺麵包,而缺氧氣。父母含辛茹苦,把子女養育成人,子女就有責任和義務孝敬和贍養他們。“百善孝爲先”。在家庭方面,贍養旣是家庭功能的體現,也是家庭關係中的重要內容。正如子女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父母不斷呵護和敎育一樣。老人們在他們爲社會、家庭奉獻靑春和智慧而步入老年時,我們這些做子女的自然應該理所當然地爲他們提供生活上的照顧和精神上的安慰。
      讓人高興的是,前不久,國家已經把子女“常回家看看”正式寫入《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孝敬老人”入法,實在是一件很有意義的明智之舉。説到“常回家看看”,我們最熟悉的恐怕就是那首家喩戶曉的同名歌曲了。這首歌適時而生,吐出了人們的共同心聲,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給了法律制定部門一些啓示,也未可知。在歷史上,“常回家看看”,也曾被當做爲兒女、爲官的一個必備條件。
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爲大。事實上,在古代,法律上懲罰的不孝,是如下六種行爲:詬駡雙親、別籍異財、奉養有缺、居喪嫁娶、匿喪不舉和詐稱親亡。從隋唐到明朝,法官只要判一個人不“孝”,具體罪名一定逃不過以上六種。可是到了清朝,乾隆即位後,法定的不孝行爲又多了一種,即忘親。什么是“忘親”呢?《大清律綱》中寫得分明:遊蕩他鄉,遠離父母,不知歸養者,均屬忘親不孝之人。換句話説,你必須常回家看看。
     如果不常回家看看,會受到什么懲罰呢?這要看情况,看你是平民還是官員。如果是貧民拒絶回家探望父母,一經父母“狀吿到官”,官府就會像通緝罪犯一樣通緝你。逮住之後,“拘送歸家”——把你捆起來,強行遣返。因通緝和遣返所産生的費用,譬如公差的來回路費,都由你來出。這還不算完,以後官府徵用差役,會優先“考慮”你,而減免錢糧的時候,肯定不會“考慮”你。這里有一個前提,得由自己的父母親自去吿,然後官府才會受理。親戚鄰居揭發的不算。
     假如是官員忘親,結果可就不同了。乾隆四十八年,原籍北京的官員明住,被派到陝西當知縣。明住赴任後,帶了老婆和小老婆,把八十一歲的老母親獨自一人留在家里。在陝西任上一年,逢朝廷規定的寒食、冬至、端午、中秋幾個假期,明住寧可出外旅遊,也不回北京探望老母親。乾隆聽説後,龍顔大怒,傳旨吏部,撤銷明住在陝西的職務,讓他立馬回京侍候母親,並且十年內不許任何人保舉他做官。
     爲了讓官員們有條件“常回家看看”,乾隆制定了一些制度。比如,無論是京官還是地方官,只要“歷俸三年以上”,每年在正常假期之外,再“歸家定省”一次,而且這期間的工資照拿。對一些高官則規定家中父母有一人在七十歲以上且是獨生子的官員,只要不是大學士、軍機大臣、各部尙書,最好“開缺歸家”,也就是保留職位,工作先由別人替你干,你回家一心一意地去照顧父母,直到老人全部去世爲止。
      總而言之,乾隆保護孝道的動機和一些規定還是頗値得稱道的,儘管他是用了壓制和強逼的方式。這和我們今天立法規定“常回家看看”是有本質區別的。
許多時候,我們感覺生命就是像一條潺潺的小溪,左岸是高山挺拔的父愛,右岸是靑草芬芳的母愛。親親的父愛母愛,繪就了一幅幅人生的山水畫卷。父愛與母愛都是蝕骨柔情,有牽有挂,無怨無悔,全部給予了子女。而身爲子女,應該及時領悟和報答那一份如山一樣宏遠厚重的父愛,和似水一樣繾綣滋潤的母愛。常回家看看,從現在做起,從我、從你、從他做起。

作者:張國中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