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读者来稿:

 

 

 拜年史話

陳棟林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而于大年初一這天拜年,則是其間不可或缺的習俗之一。關於這一習俗的由來,有個傳説:遠古時期,有一種叫“年”的猛獸,每到除夕之夜,它便跑出山林,呑噬人和家畜。人們不堪其害,便將肉食置于門外,供其享用,然後關門避災。初一早晨,“年”飽餐後離去,人們才敢開門出來,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光陰流轉,漸成拜年之風。
    關於拜年的文字記載,最早出現于春秋時期。《詩經·國風·七月》寫道:“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這首詩兼用周歷和夏歷,夏歷十月即周歷十二月,屬歲尾;詩句記述百姓年節之際聚會歡慶,用酒食祭祀神靈。“萬壽無疆”是慶賀用語,也就是拜年話。《左傳·文公四年》載:“昔諸侯朝正于王,王宴樂之,於是乎賦《湛露》,則天子當陽,諸侯用命也。”此處所説“朝正”是指諸侯正月里朝見天子,屬過年時的團拜活動。那時,拜年還主要是官方活動,中央王朝及諸侯國都要舉辦,並且大多以團拜或慶典的形式舉行。
     漢代以降,朝廷的“朝正”愈加隆重,地方官府及民間的團拜活動也多有發展。南朝梁人宗懍的《荆楚歲時記》説:當時荆楚人正月初一鷄鳴而起,先燃放爆竹,後“長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賀。”這與如今的拜年習俗已非常接近,只是仍然不夠普及。
    “拜年”習俗在民間的普及,始于宋朝。宋代文人孟元老在所著《東京夢華録》里對當時開封府的拜年情形作了記述:“十月一日年節,開封府放關撲三日,士庶自早相互慶賀。”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録》説:“正月朔日……士大夫皆交相賀,佃民男女亦皆鮮衣,往來拜節。”可見,此時的拜年之風已盛行于社會各階層。
     至於拜年的具體方式,自古即有口頭問好、作揖、鞠躬、磕頭等多種。至宋代,文人雅士覺得登門拜年頗費精力,相距遙遠的親友更是難以當面致意,便以投遞名貼的方式代替登門。此法簡便易行,遂競相傚仿。賀年名貼大多讓僕人或驛站送達,時稱“投刺”、“送賀謁”、“送飛貼”或“送門狀”。
     明代,通過“送賀謁”拜年的情况,在普通百姓間已經非常流行。文徵明在一首題爲《賀年》的詩中説:“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憎情簡不嫌虛。”由此看來,投送賀謁在當時非常時髦。
    清康煕年間,民間盛行把賀年的喜慶文字書寫在紅紙上,然後投送到親朋好友家中,這時的賀年名貼叫作“紅單”或“賀年帖”。如今常説的“賀年片”或“賀年卡”,是辛亥革命後才出現的稱謂。
     隨着技術的進步,拜年的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和快速便捷。時下,除了傳統的拜年方式,電話、手機短信、網絡視頻、電子郵件等方式越來越普遍,尤其手機短信,除夕和初一這天可謂鋪天蓋地。“走賀紛聞歲龠更,素非識面也關情。”無論何種拜年方式,都承載着中華民族厚重的人文歷史,也寄寓着人世間的切切情誼。


作者陳棟林:現居山東濱州,供職于一家企業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