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著名楹聯家旅美作家撰聯祝賀中新社成立60周年

 
 

      爲慶祝中國新聞社成立六十周年,中國著名楹聯家、詩人韓松宇與旅美作家、紐約商務出版社總編輯冰凌合作撰寫長聯《中國新聞社60周年大慶賀聯》,以表達對中國新聞社的祝賀與敬意。
    《中國新聞社60周年大慶賀聯》上、下聯各60個字,以對應中國新聞社60周年社慶。


上聯是:中國圖強,屹立東方。九州三萬里縱橫,有多少人間偉業驚世壯舉,引海外華人揚眉吐氣無限自豪。憶往昔正道滄桑,鶯歌燕舞,最喜赤縣繁榮,黎民康樂。
下聯是:新聞務實,遍傳西極。幾代六十年努力,寫不盡筆下鴻風電訊洪波,令寰球僑界加額折腰諸般贊譽。看今朝英才薈萃,鳳集龍翔,更鑄功勛卓著,驕子輝煌。


    2008年,爲了迎接北京舉辦奧運,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新聞社聯合舉辦了“國家電網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全球華人迎奧運徵文”活動,收到亞、歐、非、美、大洋洲等五大洲的201個國家和地區的各類徵文作品45萬餘件,覆蓋了國際奧委會205個成員國和地區的98%。其規模之大、成果之豐富、影響之廣泛,是世界奧運史上前所未有的空前盛事。
    著名楹聯家、詩人韓松宇的2008個字的參賽作品《北京奧運長聯》,受到徵文評委會的高度評價,終審評比被評爲“國家電網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全球華人迎奧運徵文”一等奬。
    旅美作家冰凌作爲海外終審評委,參與和見證了整個過程,同時在“2008北京國際新聞中心”舉行的頒奬新聞發佈會上,冰凌在介紹評奬工作時還專門提到了韓松宇的獲奬作品。
   時隔四年,韓松宇通過網絡博客聯繫上了冰凌,兩人談及四年前的往事,感嘅萬千,特別感謝國家電網公司和中國新聞社當年舉辦的全球華人迎奧運徵文盛事。適逢中國新聞社成立60年社慶,兩位作家合作創作了《中國新聞社60周年大慶賀聯》。
(申 馭)

     
   
 

 1952年10月1日,共和國的3周歲生日,中國新聞社正式成立。當天,經劉少奇同志定名,由廖承志等新聞大家在早年國際新聞社基礎上創建的中新社,向海外發出了第一篇廣播新聞稿《首都紀念國慶節舉行隆重閲兵式》。這一聲響亮的初啼,衝破了當時美國等西方勢力對新中國的輿論封鎖,向世界特別是向海外華僑華人傳遞了來自東方的“中國聲音”。
  六十年來,中國新聞社始終堅持中國立場、堅守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形象、弘揚中華文化,堅持貼近海外受衆、貼近客戶需要,在每一篇報道中踐行及時、準確、眞實、客觀、平衡之準則,由小變大、由弱變強,從最初的播音、郵寄、電傳等傳統發稿方式,發展到今天集文、圖、網、視、版、刋多位一體的現代化傳播體系,覆蓋領域不斷擴大、傳播能力不斷增強,用如椽大筆和辛勤汗水形成了“短、快、新、活、寬”,兼具國際視角與親和力的中新社對外報道風格,受到了海外華文媒體與華僑華人的廣泛認同。
  烽火抗戰間發聲
  從出生之日起,中新社即被賦予了搭建中國與世界,特別是與海外華僑華人溝通橋樑的艱巨使命。追溯歷史,中國新聞社與她的前身——國際新聞社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國際新聞社是1938年在周恩來的參與策劃下,由進步文化人士范長江、胡愈之等發起成立的愛國進步新聞機構。甫一創辦,國新社就向世界傳遞中華兒女不屈抗日的訊息。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時期,國新社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從事進步新聞事業,專門向國民黨統治區和海外華僑報提供通訊稿及專稿。
  1939年至1940年夏是國新社的全盛時期,桂林總社、香港分社和廣州辦事處發稿業務有:對國外發有英文《遠東通訊》,對海外華僑發有《祖國通訊》、《國新通訊》,對國內有《國際新聞通訊》和普發到國內外的特約專稿,採用國新社稿件的,除黨領導下的《新華日報》、《華商報》外,還有國統區的報刋和東南亞、印度、美國、澳大利亞、非洲的華僑報紙,共達150家以上。這樣的影響力,在戰爭年代彌足珍貴。自嘆爲“海外孤兒” 的華僑華人,時刻期盼能夠聽到來自祖國的信息,國新社就此架起了一座跨越萬水千山的信息橋樑,將來自家鄉的訊息傳遞給客居他國的炎黃子孫。
  百廢待興中突破
  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中國共産黨帶領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然而新生政權卻面臨着嚴峻的內外形勢——戰爭給這個國家留下了太多的瘡痍和苦難,祖國大陸與台灣尙未統一,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勢力不僅企圖在政治上孤立新中國,還進行經濟封鎖和軍事包圍。歷經戊戌變法至辛亥前夕、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以及二戰後三次發展高潮,新中國成立時海外華文報刋有97家,但政治背景各異,進步報刋約佔總數的五分之一。
  爲打破美國等西方勢力封鎖,使海外華僑報紙有祖國新聞的直接來源,開展新中國多項政策和建設成就的報道,中共中央領導人認爲很有必要成立一家直接向海外華文報紙提供稿件的通訊社,中國新聞社由此應運而生。
  1952年5月,中聯部部長王稼祥召集中央有關部門負責人,開始籌建中國新聞社。中新社聚集了一批具有獨特背景的新聞專業人士——有的是海外華文報刋的主筆、總主筆,有的是社論撰稿人,有的曾在香港從事新聞工作,他們旣熟悉海外華僑的心態,又具豐富的華文報刋工作經驗,對外發表了一大批具有相當影響力的新聞作品。一家傳媒機構調集如此衆多的海外華僑報人,這在新中國傳媒發展史上也是相當獨特的歷史現象。
  1956年3月,中新社召開了半個月的整編會議,明確了中新社是負責供應海外(包括港、澳)華文報刋各種稿件的一個“華僑通訊社”;成立了社務委員會和編輯委員會;建立了廣播、通訊、圖片、專稿四個編輯部和廣東、福建、香港三個辦事處。自此,一個通訊社的組織和業務架構基本建立起來。
  上世紀60年代,儘管遭遇國內三年自然災害以及國際上印尼、印度等國的排華風波,中新社的報道工作依然有新突破——開始報道國際新聞,加強了新聞、出版、圖片、畫報、電影、文藝和對外海華文報刋的調硏等業務。其中,1958年籌建的電影隊攝製了《齊魯英豪》、《北京漫遊》等多部風光、紀録片,並在香港取得了上映陣地;1963年首次派記者出國採訪,報道了在印尼舉辦的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
  初創中新社之時,作爲創始人之一的廖承志先生就明確提出了愛國主義的報道方針。他説,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敎育相結合,把愛祖國和愛當地人民相結合,這應該是華僑工作方針的主要內容。這個方針一直到現在,都有其深遠意義。
  “文革”動蕩里堅持
  “文革”開始後半年,伴隨着所謂的“一月風暴”奪權運動,除“中國新聞廣播”基本堅持記録新聞的廣播外,社級和其它各部室相繼陷入癱瘓。1969年初,國務院正式發出通知,撤銷華僑事務委員會機構,原來由中僑委黨組領導的中新社,後並歸新華社領導。
  中新社人永遠銘記敬愛的周恩來總理,是他對中新社撤銷與否親自做出安排。周恩來總理不同意撤銷中新社。合併後的中新社圖片業務由新華社攝影部承擔,廣播部和專稿部業務由新成立的“中國新聞組”,簡稱“中新組”承擔,該部門轄屬新華社對外部,但是發稿時仍用“中國新聞社”電頭,在“文革”的漂泊動蕩中,中新社保留了血脈與生息。
  1970年1月12日,新成立的中新組在新華社大樓606房正式辦公,開始發稿。《中國新聞》每天出版發行,專稿和圖片也恢復供稿。
  1974年6月至7月,中新組全面總結1970年以來的工作,就中新社對外報道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了爲時兩個月的討論,這次總結討論,將中新社的報道對象正式確定爲“四種人”:即廣大台灣同胞、港澳同胞、海外華僑和中國血統的外籍人。
  “文革”後期,鄧小平復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在他大刀闊斧進行整頓工作,落實黨對知識分子政策的背景下,中新組從1974年11月至1975年3月,組織記者採訪了一批老知識分子,共計40多位,如哲學家馮友蘭、美學家朱光潜、史學家顧頡剛、語言大師王力、翻譯家楊東蒓、科學家盧嘉錫、生物學家童第周等。如此集中地報道知識分子,是“文革”以來的第一次,引起強烈反應,港澳和海外華文報紙紛紛刋登。
  被譽爲“世界第八奇迹”的秦始皇兵馬俑是二十世紀考古學上的重大發現,最早報道這一發現的,就是中新社記者藺安穩。1974年春天,回家探親的藺安穩在得知臨潼出土了一批秦代陶俑後,隨即採寫了《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該報道後來得到李先念副總理的批示。由於中新社的報道和中央領導的批示,在“文革”經濟極度困難的時期,國家還是撥出巨款將這一珍貴文物保護了起來。
  改革開放時振興
  1978年1月,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恢復成立。同年,中國新聞社恢復建制。1981年,中共中央宣傳部發文明確,中新社是國家通訊社,中新社開始第二次創業。老同志歸隊,各方優秀人才慕名而至,充滿朝氣的大學生不斷調進,通稿、專稿、攝影報道逐步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一直影響到現在。
  帶電頭的電訊通稿,是中新社對外報道的旗幟,“實、寬、短、快、活”的獨特風格,重視選題、角度、細節和現場感,貼近海外讀者的需要和閲讀習慣,被業內稱爲“中新體”。
  專稿報道則是中新社對外報道的另一重要形式,在總結因時、因地、因報制宜等歷史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面向中間,反映現實”的專稿報道方針,專稿報道進一步轉向重大現實題材領域,以此爲標誌的業務結構調整,使得中新社專稿工作在復辦初期至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得以蓬勃而興。
  隨着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深入,中新社也在各項常規及戰役報道中成長起來,向海外受衆展示出一個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國形象。
  重大政治報道如黨代會和全國“兩會”,中新社從未缺席,通過事先的精心策劃,開掘報道題材,豐富報道內容;通過組織採訪包括省委書記在內的地方政要、高級別開放度小的部門、各個領域的專家,回答海外讀者最爲關心的問題。中新社平實、活潑、不拘一格的文風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報道風格。
  建國五十周年、港澳回歸等重大時刻,經由中新風格的報道凝固了歷史瞬間;經濟報道更加貼近市場,聚焦新經濟,拓展經濟評論;科敎文衛報道、體育報道、重大突發事件報道、僑務僑鄉報道、對台報道及國際新聞報道多點開花,在改革開放進程中得到長足的進步與發展。
  新世紀的新發展
  新世紀前後,中國新聞社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這也是中新社的第三次創業。
  伴隨着網絡技術的蓬勃發展,中新社建成衛星專線通信系統,對新聞採編系統進行更新改造,並于1999年1月1日正式開通運行了中新網,成爲亞洲上網最早的中文傳媒之一;新成立的新聞圖片網,兼有採編和銷售功能,適應了每天24小時滾動播發即時圖片的要求;除了創辦初期在廣東、福建、上海、廣西四大僑鄉的分支機構及香港設立的辦事機構之外,新建新設了多個境內外分社,擴大了新聞採集的規模和能力。
  成立于1996年的海外中心,是中新社突破傳統電訊通稿業務,向海外華文媒體提供報紙版面服務的一次大膽嘗試和探索。成立十多年來,海外中心將通訊社單純的“供稿業務”轉變爲“供版業務”,將“稿件落地”轉變爲“版面落地”,爲中新社對外新聞業務開闢了一條全新渠道。至2011年,海外中心年對外供版超過51500個,客戶總數達到60家,覆蓋美洲、澳洲、亞洲、歐洲、非洲五大洲的30多個國家以及台灣地區。
  新世紀的第一天,2000年1月1日,《中國新聞周刋》創刋號正式出版。周刋以其敏鋭、深刻、犀利、獨到的精神坐標,在國內新聞周刋中獨樹一幟。經過10餘年的發展,周刋在新聞操作和表現形式上日漸成熟,顯露出大刋風範,成長爲國內一流的時政類新聞雜誌。自2007年起,《中國新聞周刋》開始進行外文版的出刋發行工作,到2012年,實現以英、日、韓、意等4種外國語出版5種版本,在東亞,南亞,北美、歐洲等四大經濟圈發行。
  2001年9月,中國南京。中新社成功舉辦了首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此後,每兩年一屆的華文傳媒論壇成爲定制。作爲主要爲海外華文報刋提供多元化服務的通訊社,中新社成功地搭建了“世界華文傳媒論壇”這個開放性、國際性、高層次的舞臺,爲全球華文媒體探討海外生存發展,促進海外華文媒體之間及其與中國大陸傳媒界的溝通與交流,提陞海外華文媒體的整體質素和水平,表達海外華文媒體的心聲提供了平台。
  中新社第三次創業的助動力,始自2000年進行的一次社內機構、人事制度改革。面臨人員老化、缺乏活力、産業化水平低等諸多問題,中新社從那時開始了改革的步伐。領導幹部年輕化、部分採編部門産業化、全面實行聘任制等一系列措施凝聚了人心,調動了廣大中新社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中新社的發展也因此獲得了不竭的動力。
  中國新聞社六十年的發展歷程,旣有艱辛與荆棘,更有陽光與輝煌。回顧初創時的幾十人和口播新聞,中新社現已擁有46個境內外分社,在台灣設有駐點記者的新聞採集網絡;擁有兩千餘人的員工隊伍;擁有24小時不間斷的信息發佈系統;擁有文字、圖片、特稿、網絡、期刋、供版、視頻爲七大主幹的新聞産品體系;擁有廣泛覆蓋海外華文媒介的用戶網絡。
  今天,中新社已從新聞戰線的一支輕騎兵,壯大成國家外宣的一個重要方面軍。中新社正以其強大的影響力和凝聚力,逐步成長爲領軍世界華文媒體、服務全球華人社會、影響全球主流輿論的世界華文傳媒資訊中心。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