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艾香中的端午

 
 文/費城
 
 

農曆五月,多好的氣候,在一片熹微的晨光中,鄉人擔着大捆艾草進城了。清冽的艾草清香一路繞過街亭,引得路人紛至沓來,手持一束艾草,聞着艾香,心境也變得明凈、開朗許多。
  嫩緑的艾草在晨風中輕擺,細葉上還挂着晶瑩的晨露。鄉間濕泥沾滿賣艾人的鞋邊,一切都顯得那么清新、馥郁。挑一把鮮嫩的艾草帶回家去,揷一束在門頭驅蚊闢邪,放一束于竈神堂前。這樣一來,家中的老人便可安心,完成了一年當中一件緊要事情。
  艾蒲懸門,驅魔闢邪,這在鄉民的生活中舉足輕重。年年如此,久而久之,便成爲了一種儀式,在人們的生活中世代相傳,一直沿襲至今。
  取一束新鮮的艾草,拂去檐頭舊年厚積的塵土。燃一束清新的艾香,便拉近了後人對先人的神思。一串芬芳的粽子,拎在手里走訪親友,如一串燈籠輕擺搖晃,像是走在江南小鎮的靑石板路上。臨街的路旁,小攤上擺放着一筐筐粽子,買粽的人絡繹不絶,旁邊的包粽人亦忙得不亦樂乎,油亮的粽葉舞動在指掌間,須臾,一粒有棱有角的粽子躍然手上。吃粽聞粽香,人們在犒賞自己的同時,也寄託了對先賢的幽思。
  如今,人們的生活富裕了,粽子的種類更多了,家常粽子、竹筒粽子等等,超市的粽子更是百花齊放、百味俱陳。自己包粽子,配料、扎包,工序繁多、費時費力,花費其實跟小販外賣粽子相差無幾,甚至不及超市里的粽子口味多。親朋好友常勸買兩個算了,別那么勞神費心年年包啦。母親卻痴心不改,其實放不下的,我想大概還是因爲粽子製作過程中,全家老少圍坐在一起翹首等待的那份愉悅和愜意。
  端午節吃粽子是節日的必須,而劃龍舟則是節日的盛大活動。賽龍舟的日子,鄉人會暫且把農事擱一邊去,趁此好風好水好日頭,河上龍舟賽的水上運動便現了端倪。相傳是爲了紀念溺水的屈原。其實,早在屈原跳入汨羅江之前的西周穆王時期就出現了龍舟。由荀勖與和嶠同著的《穆天子傳》中就有“天子乘鳥舟龍舟,浮于大沼”的記載。
  後來,人們爲了表示對屈原的懷念,才漸漸把競舟活動集中于端午節前後的幾天。
  賽龍舟的日子開始了,在開闊的河道里,萬千條赤裸的手臂揮動着槳櫓,把一葉窄長的舟劃成游龍。大河上下,龍舟競逐,大河兩岸,觀者駐足在水岸兩旁,敲鑼打鼓爲各自的船隊助威。參與划船的隊員火急火燎地搖槳,吭哧、吭哧地喘着粗氣,龍舟如梭穿行于明凈的流水之中,把人間的喜慶盡情揮灑。
看看吧,這是一個何其智慧的民族,在冗長繁重的農事里,硬生生闢出一道通往自由歡快的場地。無怪乎,邑人汪曾祺曾這樣説道:民俗,是一首民族的集體抒情詩。
 作者簡介:
 費城,本名韋聯成,1984年生,廣西河池人。靑年詩人、廣西作協會員、自由撰稿人。有大量作品在《北京文學》《民族文學》《靑年文學》等刋發表,部分詩歌入選各類年度選本。現爲媒體記者。
 通聯:547000 廣西河池市電視台 韋聯成
 手機:13707789452 QQ:413480409
 郵箱:feicheng25@163.com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