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伊利华报现在

 
看畫有感

水到無涯天作岸,白雲天際觀人間;
 岩經千載巨浪打,歷代彌堅護岸邊。

 

   我常常問自己伊利華報是怎么走過這么多年?我明白每天賬單以及不順心的事情讓我焦頭爛額。能堅持是因爲和我一起工作的同仁和關注我的朋友。我也明白,最可怕的事情就是我自己不能放過我自己,比方説,坐在電腦邊上因爲煩惱寫不出一個字的時候......就在一個月前,湖北十堰政府團訪問克里夫蘭,五星紅旗第一次升在克里夫蘭市政府大樓的天空,那一刻,我體驗到什么是滿足。
   時間流逝,帶不走你的聰明和智慧,我們都以爲永遠很遠,其實它可能短得你都看不見。歲月輾轉,生命就是一呼一吸。珍惜你値得珍惜的,因爲時間太快,過去的不再回來,留下的敎訓,會勉勵我們走得更遠,有一天你會明白:除了時間是無價,靈魂是伴侶,最後都成塵土,當下是你的唯一,放下讓你活得自在。
   2017年,一個偶然我在Kent華人超市認識了黎華趙先生,在9個月的頻繁交往中,我發現了他對音樂的執着,可惜10多年來,他竟沒有去碰一下他一輩子愛的樂器,按照他説的話,中國民樂所有的樂器,除了馬頭琴他不會,其他任何樂器他都會,過去他在樂團,任何一個琴師沒有來,他都可以馬上頂上去。他也給無數的名人包括已故的鄧麗君伴奏過,就在他快60歲的時候,不知道他的前途在哪里,他當了Kent大學的清潔工....
   我很有福氣認識他,看到他的善良慈悲,他還是一位音樂奇才。
   2007年1月8日中國音樂評論學會的官方網站《中國音樂評論網》發表旅美博士生黎華趙的文章《略論專著與論文的寫作及“抄書”等若干問題——以陳銘道三篇文章作討論》,黎先生批評中國音樂學院陳銘道敎授于2003年將其正在出版中的一本專著各章以文章形式重複發表于全國核心刋物《中國音樂》上,其內容大量抄襲剽竊國外著述,寫作規範上又存在諸多弊病。
   最後有人認定他黎華趙“得了精神方面的疾病,時常住院治療”、“時常語無倫次”、“不很正常”、“時常犯病”、是個精神病患者,因此黎華趙被當精神病人。在認識黎華趙先生九個月里,知道他喜歡喝酒,他總是對我説,他知道他喝醉是他找不到他戴的眼鏡。我吿訴他,你有沒有喝醉,這不是你自己説得算。不過,也讓我非常困惑的是,有的時候有能力的人,出現在不對的時間。

   黎華趙先生他一生的遭遇:骨癌折磨,事業未成,兩次婚姻失敗,這些讓他一敗塗地,好在他有勇氣讓他再次渡過難關。是金子,總會有發光的一天。
   與黎華趙先生交往9個月以來,他自己願意改變,他重新對音樂對詩歌充滿的信心,這是他這兩天寫的詩歌和他給我寫了一封信:

致浦瑛
   你是我這生所遇罕見有智慧、奇想的女子。你的勸吿、指正、催促、鼓勵使我走出陰暗、絶望、封閉,獨自活了十多年的自關苦牢,讓我恢復自信與動力,致能在短期內萌意奮然重新執筆,快速寫作這本曠世奇書。否則以我的拖延與不積極的性格弱點,想完成此書,恐將必拖拖拉拉延遲至十或二十年之後,此書若能問世,我衷心地將它獻給你浦瑛。
   這生中,李明,小雲,小瓊,圓圓,玉花與碧玲,俱無法理解我這人世罕見之怪物,但那是正常的, 因凡夫俗子豈能明白、理解天才型人物的思想、行爲與做法呢?
  除生平最好友(李)東華外,慶幸此生有緣,偶遇你這樣的奇女子。人生短暫,匆匆一世,晩生幸獲一知音,吾此生無憾矣。
   夜書此信,四周寂寂,痛哭再三。余此生得識東華與浦瑛,何奇幸哉?何奇幸哉?此生復有何憾哉?

畸臾瘋漢
楊(黎)華趙
敬上 2018年7月26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