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歷史悠久、經久不衰的麻將牌起源于中國。如今傳揚世界各國,在海外凡是有中國人居住的地區都有一種喜聞樂見搓麻將的風俗民情習慣,久而久之,自然有癮頭。而且形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老一輩回憶它的歷史演變留下的印象和記憶。
當初麻將牌是官方一種賭與玩二者兼備的工具。玩的人並不多,他純屬封建王朝宮廷內貴族、太太和小姐們過奢侈生活中一種消閑聊天玩樂的活動。一般平民百姓吃穿住醫都艱難,哪有空閑神思玩樂的活動。民國時期麻將牌玩的功能性質沒有改變,同樣是政府高官要員和地主資本家太太和小姐們在奢侈生活中一種消閑聊天取樂的工具。但是搓麻將的人員結構産生變化,參賭人數增多,其成員的社會成分更爲複雜,相當部分是好吃懶做、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的人參賭。當時社會稱爲賭鬼。
全國解放後,人民政府採取嚴禁賭的措施,實行禁、抓,雙管齊下,目的是維護社會治安的穩定,
讓賭受到很大的抑制,金額也縮小了,但小範圍的賭依然存在。自從國家實行離退休制度後,玩麻將的人數日益增多,主要原因是離退休人員無職無位一身輕,空閑時間較多,心感寂寞無聊,爲調整心理適應環境,四人湊在一起,圍成一桌,擺長城,邊搓邊叙談,起到消閑增樂之功效,因此被公衆譽爲老年的玩具。我們常靑老年公寓耆老都很喜愛玩麻將,雖然麻將牌的張數和圖字未變,但是玩法花樣翻新,在玩時來點小刺激,目的是分輸贏、爭高低、分勝負、學牌藝,增興趣、得喜樂。但是打麻將想湊成理想的牌局也不容易,所以不論輸贏、勝負,提倡講文明修養,將牌風品性,講友誼團結。深知搓牌的本意是除寂寞增喜樂,發脾氣紅臉傷感情。要意和氣順,杜絶高興聚、不歡散的尷尬場面。
實踐證明對耆老來説,搓麻將牌是一種益智健體的遊戲,常動腦筋,能延緩腦神經的萎縮速度,
預防老年痴獃症。同時可測試頭腦的思維、分析、判斷力的衰退程度。雙手搓牌,促進血液循壞,舒筋活絡,預防手酸痛等。搓麻將還能減緩視力下降,有利于保護眼睛的靈敏、透明度。總之對耆老而言,它是一種適合體能,消閑娛樂,開懷益體的好運動。但是要適度,不宜坐得太久,更不能心血來潮,搓過通宵,超負荷,要避免樂極生悲,要切實牢記。
常靑公寓 任學武 2011年8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