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六月杭州,風和日麗,山清水秀,風光迷人。2024年6月18日至21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僑務辦公室、杭州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辦,上城區僑辦、僑聯,余杭區僑辦、僑聯和富陽區僑辦、僑聯對此承辦“2024年海外華文媒體杭州行採訪活動開啓儀式”,在杭州新僑飯店舉行。
.jpg)
杭州是浙江省會和經濟、文化、科敎中心;長江三角洲中心城市,重要風景旅遊城市,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延伸交點和“網上絲綢之路”戰略樞紐城市。
杭州市轄上城、拱墅、西湖、濱江、錢塘、蕭山、余杭、臨平、富陽、臨安10個區,建德1個縣級市,桐廬、淳安2個縣。杭州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中國著名七大古都之一,以“東南名郡”著稱于世。跨湖橋遺址的發掘顯示,早在8000多年前,就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距今5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被稱爲“中華文明的曙光”。
.jpg)
美國伊利華報中國首席記者艾文先生,隨採訪團先後參訪:“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清河坊歷史文化街區”、“余杭區鸕鳥鎮蜜梨園區”、“余杭區前莊村未來鄉村區塊和共富工坊”、“浙江省未來鄉村省級“藝術鄉建”典型案例一
黃湖鎮靑山村”、“古今千年發展軸”余杭城市中軸線規劃區”、“富陽區·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黃公望隱居地”、“未來鄉村、古韻新村—東梓關村”、“龍門古鎮”、“德壽宮遺址博物館”,經過深入上述地區採訪,步履所至,杭州城鄉的巨變,不僅讓我感受到城鄉發展一體化跳動的脈搏更讓我感概萬千。
採訪第一站:
《傳百年中藥老字號胡慶余堂》
.jpg)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爲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 胡慶余堂,始建(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間。
2006年“胡慶余堂中藥文化”入選首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目録,是杭州規模最大、目前國內保存最完好的晩清工商型古建築群。
.jpg)
杭州胡慶余堂,由晩清“紅頂商人”胡雪岩于1874年創立,不僅是一家中藥堂,也是一座中醫藥博物館,保存了完整的清末商業建築群,作爲杭州歷史文化街區清河坊的一部分,被譽爲中國傳統商業文化之精華。
胡慶余堂建築風格,古樸雅致,金碧輝煌,呈現出典型的徽派特色,建築群佔地3000平方米的地方保存完整,內藏珍貴文物160余件。
胡慶余堂以其獨特的中藥文化而聞名海外,形成了獨一無二的中藥文化。它繼承了南宋官方指定的太平惠民和代理局方的原則,通過收集秘方、驗證處方以及結合臨床實踐,製作了400多種藥物,被譽爲“江南藥王”,並與北京的同仁堂齊名。
.jpg)
胡慶余堂的中藥堂很有特色,設有中藥手工作坊、養生保健門診、藥膳廳,在中醫傳統養生保健理論指導下,爲廣大顧客提供兼有藥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在享受美食的同時讓大家得到身體的滋補與調養。
近十年來,胡慶余堂將百年傳統中藥的優勢特色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創建了的中藥硏究機構“浙江省中藥現代化硏究開發中心”,挖掘“胡慶余堂集成方”,以名老中醫驗方、秘方爲基礎,借鑒現代醫藥和國際天然藥物的開發經驗,不斷創新,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中藥新産品,以滿足不斷發展社會需求。
在歷史的長河中,胡慶余堂以其品牌、質量和信譽,深深根植于民衆之中。未來,他們將繼續弘揚百年老店精神,提陞百年品牌,爲振興民族醫藥、造福國民健康做更大的貢獻。
採訪第二站:
《江南銅屋”— 朱炳仁銅雕藝術博物館》
.jpg)
代表人物:朱炳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
1944年生於浙江杭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杭州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
.jpg)
他以獨特的銅雕藝術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藴,在海內外享有極高的聲譽。銅雕作品不僅展示了中國傳統銅文化魅力,還融入了現代藝術元素,展現了他對銅的材質的獨特理解和精湛的技藝。
朱炳仁的銅雕藝術博物館,是中國的第一座銅雕大宅,總建築面積近3000平方米。博物館內展示了朱炳仁及其子朱軍岷的銅雕藝術作品,包括銅書畫、銅壁畫、熔銅藝術、銅建築藝術等,展現了銅文化的獨特魅力和朱炳仁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jpg)
朱炳仁的銅雕藝術不僅在傳統與現代之間找到了平衡,還通過其獨特的“熔銅藝術”開創了新的藝術流派。他的作品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和贊譽,其中包括聞名遐邇的“杭州雷峰塔”、“黃帝故里”、“南京紫東閣”、“峨眉山金頂”等標誌性銅雕建築。
中國第一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塔,來自朱炳仁的創作。
藝術家以銅爲筆,借銅懷古,“熔”入自己的智慧哲思,重現世界各地的中國藝術經典。
朱炳仁的銅雕藝術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故宮、北京人民大會堂、台北故宮博物院、大英博物館、克利夫蘭美術館等館內等衆多機構收藏。
.jpg)
朱炳仁的成就不僅限于藝術創作,他還致力于銅文化的傳承與推廣。邀請銅雕技藝愛好者零距離接觸非遺傳統手工藝,感受中國傳統非遺的文化魅力。
通過“朱炳仁·銅”品牌,將傳統銅文化與現代生活相結合,讓銅文化回歸日常生活,爲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
採訪第三站:
《中國民間文化街—清河坊歷史文化名街》
.jpg)
2004年,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爲“中國民間文化街”。
2021年11月5日,杭州市清河坊文化街區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爲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遊消費集聚區。
2022年1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清河坊歷史文化街區入選爲首批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清河坊自古是杭州的繁華地段,有豐富的歷史人文遺産。
南宋時期,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是杭城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商賈雲集之地。
自古以來,這一帶仍是商業繁華地帶。杭州的百年老店,如王星記、張小泉、萬隆火腿棧、胡慶余堂、方回春堂、葉種德堂、保和堂、狀元館、王潤興,義源金店、景陽觀、羊湯飯店等均集中在這一代。
2000年,市政府頒佈《杭州市清河坊歷史街區保護辦法》,清河坊街區在杭州舊城改造過程中被得以保留建成了河坊街主街,體現旅遊、購物、餐飲、娛樂、休閑功能,成爲“旅遊者必到、杭州人常到”的商貿旅遊特色街區。年接待海內外遊客1000余萬人次。
.jpg)
以清河坊歷史街區爲中心,依託鼓樓、胡雪岩故居、胡慶余堂、南宋御街、吳山休閑文化廣場、城隍閣、雷峰塔等歷史古迹和景區,有機結合的盤景式緑地。並貫以"燈光、小品、流水、小憩"等手法,集觀賞性、藝術性、文化性、商業性于一體,形成古文化商貿旅遊特色區域。
.jpg)
該街區的建築風格以南宋盛景爲主,清末民初爲輔。商業業態以老字號商鋪、傳統食品、街居小作坊、民間工藝品、酒店、茶樓爲主體,業態結構突出6字:"老字、古字、小字、雜字、吃字、俗字",其次,清河坊歷史文化特色街區像太極茶道的茶文化、吳越人家的藍印花布、賣炭翁的竹炭、王星記的扇子、景陽觀的醬菜及多家有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都廣爲人知。
由於該街區具有南宋御街歷史古迹商貿旅遊歷史文化特色,也是作爲杭州市保存較爲完整的舊街區,以她其“南宋余韻、市井風情”特有韻味和文化氣息吸引世界各界人士來訪視察參觀而名揚四海。
採訪第四站:
《余杭區鸕鳥鎮蜜梨園區》
.jpg)
榮譽:評爲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浙江省精品果蔬展覽會金奬、浙江省農博會金奬等。
余杭區鸕鳥鎮蜜梨園區,浙江省“蜜梨之鄉",有其近萬畝的蜜梨種植面積和豐富的農文旅活動而聞名。
鸕鳥鎮的蜜梨園區不僅是一個大規模的蜜梨生産基地,也是遊客休閑觀光的好去處。
.jpg)
園區內,遊客可以乘小火車遊覽梨園,體驗蜜梨IP主題樂園的樂趣,並參觀蜜梨科技小院,體驗蜜梨小實驗。
園區還舉辦蜜梨旅遊活動等農文旅結合活動,爲遊客提供了豐富的遊玩和體驗。
鸕鳥蜜梨因其優良品種和獨特的口感而享有盛譽,擁有翠冠、西子緑、新世紀、黃花、變異黃花等20余個優良品種。蜜梨個大形美,肉質細膩,汁水豐盈,鬆脆甘醇,是杭州地區的知名特産。
.jpg)
鸕鳥鎮的蜜梨産業不僅在産量上取得了顯著成績,鸕鳥蜜梨成功入選浙江省第二批名優“土特産”百品榜,並被評爲國家地理標誌農産品、浙江省精品果蔬展覽會金奬、浙江省農博會金奬等。
鸕鳥鎮還積極打造數字鸕鳥智慧農業雲平台,應用現代化數字信息技術手段到蜜梨的生産管理中,全面建立農安碼追溯體系,保證質量的上乘品質。
余杭區鸕鳥鎮的蜜梨園區不僅是一個具有豐富農文旅活動的旅遊景點,也是浙江省乃至全國知名的蜜梨生産基地,以其優質的蜜梨産品和豐富的文化活動吸引着大量遊客前來體驗。
.jpg)
自2020年起,鸕鳥鎮積極與浙江大學開展校地合作,引入浙江省首家農業(蜜梨)科技小院,深入開展以蜜梨爲主導的産學硏合作。“科技小院共富工坊”聯手“蜜梨工坊”,助力蜜梨增産、梨農致富,目前全鎮蜜梨生産規模達625公頃,年産量達1.5萬噸,年産値達2.8億元,30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鸕鳥蜜梨連續6年獲得浙江省農博會金奬;同時協同開發多種類蜜梨加工産品,帶動就業崗位近400個。
.jpg)
採訪第五站:
《余杭區前莊村未來鄉村區塊和共富工坊》
.jpg)
“富餘勞力轉化爲富裕動力”,如何打造特色“共富工坊”戰略,是中國式新型城鎮化的創新之舉。
來到這里,我們瞭解到,“共富工坊”以“政府+企業+村集體+農戶”的新模式,推動産業進鄉村、農民大就業、農民大培訓,走出了一條新農村、新農民、新産業爲特點的“三新”之路,其宗旨就是爲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共同富裕,追求的最終目標。
該鄉村,以打造産業融合之路,根據農村本身所特有的資源優勢、地域優勢,因地制宜發展自己的特色産業與城市工業服務業等實現有效對接,並創新農産品銷售模式,建設農村電商平台,延長農村發展産業鏈。
其中,“鸕鳥鎮蜜梨”、“中泰街道紫荆笛音”、“余杭街道禹上稻鄉”等共富工坊、都是深入挖掘當地農村的特有資源,通過“政産學硏資用”等方式,形成“農文旅”融合的産業鏈,藉助區內數字經濟優勢,健全適用農産品網絡銷售的供應鏈體系,依靠發展電商經濟新業態,做好“共富播坊”這塊大蛋糕。
共富工坊,堅持緑色發展,樹立山、河、林、田、湖的生命共同體理念。由於有了良好生態環境的支撑,依託自然資源,打造山溝溝國家4A級景區、房車露營公園等,建立了以“鸕鳥蜜梨”爲主題浙江省旅遊風情小鎮。
.jpg)
在打造“鸕鳥蜜梨”金名片過程中,創意起到很好作業。鸕鳥被譽爲“蜜梨之鄉”,蜜梨是特色農業産業。爲解決蜜梨發展所需的政策科技人才等方面的需求,鸕鳥鎮與浙江大學開展校地合作,引入浙江省首家農業(蜜梨)科技小院,深入開展以蜜梨爲主導的産學硏合作,取得顯著成果。
“科技小院共富工坊”,聯手“蜜梨工坊”,助力蜜梨增産、梨農致富,全鎮蜜梨生産規模達625公頃,年産量達1.5萬噸,年産値達2.8億元,30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鸕鳥蜜梨連續6年獲得浙江省農博會金奬;同時協同開發多種類蜜梨加工産品,帶動就業崗位近400個。
余杭區自實施“共富工坊”建設以來,全省已新建或改造提陞“共富工坊”3700多家,累計吸納就業24.5萬人,其中低收入農戶達2.6萬人,打造各類“共富工坊”55家。
余杭街道禹上稻鄉、中泰街道紫荆笛音、仁和街道三白潭魚池、瓶窰鎮鳳都共富車間、徑山鎮茶仙子、黃湖鎮靑山藝坊、鸕鳥鎮蜜梨7家“共富工坊”獲首批星級“共富工坊”稱號,吸納低收入農戶就業3000餘人,村集體增收達到2000余萬元,人均月收入增加3000多元。
.jpg)
以“旅”爲介的區域公共品牌體系産生作用,使産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産品變商品,共富工坊,走出了一條適合現代新農村新農民共同富裕的先行區的康莊大道,也激活了新型的農業文化旅遊産業發展。“共富工坊”的余杭實踐,雄辯證明,堅持走鄉村振興共富路,才是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
採訪第六站:
《浙江省未來鄉村,省級“藝術鄉建”典型案例—
杭州市余杭區黃湖鎮靑山村》
.jpg)
位于余杭區西北部,三面環山,是典型的山區村落。此地文化歷史悠久。
境內多名勝古迹、澗流飛瀑。築有中型水庫三座。靑山村附近兩座水庫氣勢不凡— 其中著名的龍塢水庫區是杭州地區無污染源區之一。
.jpg)
龍塢水庫和石扶梯水庫雖有點山路,但不崎嶇風光、碧波、緑竹,令人心曠神怡。而石扶梯水庫靠近王位山森林古道,沿路流水潺潺,風景如畫。
來到這里舉目環望,路邊的群山、田野、藍天,風光秀麗,而眺望遠方,碧波緑竹,更是一幅美麗畫卷。
.jpg)
黃湖鎮靑山村,一個集靑山、稻田、水庫、溪流、文創爲一體的美麗鄉村 。
.jpg)
2015年,黃湖鎮開啓藝術賦能鄉村之路。相繼引進融設計圖書館、西湖綢傘、1826攝影博物館、靑山劇場、靑山自然學校等20余家藝術産業項目入駐靑山村吸引培育了近80名以設計師、文化志願者、建築師、攝影師、手工藝匠人等爲核心的藝術鄉建人才,形成以美學敎育、非遺手工藝硏學爲代表的産業集群。
黃湖鎮因勢利導,圍繞“傳統之上的未來”藝術鄉建思路,加強鎮級文聯建設,建立“靑山民藝社”和“靑山共富工坊”,在幫助村民增收致富路上,村集體經濟近三年年均增長超60%。靑山村還相繼獲評浙江省未來鄉村、浙江省美育示範村。
.jpg)
原先,靑山村里有很多老舊建築,比如大禮堂、廢舊工厰等,該地進行藝術改造閑置空屋,將老房子融合現代美學,經過藝術改造,散發新魅力,成爲一大特色。
其中融設計圖書館現收藏全國各地,各民族傳統材料上千件,並開展生態環保材料及傳統手工藝主題硏究,推動藝術家與傳統手工藝匠人合作創作,每年融設計圖書館的訪客達到2萬餘人次。
.jpg)
藝術引領鄉村規劃。確立就地取材、物盡其用,以實用主義藝術鄉建理念,傳統工藝爲基礎,對公共空間、沿路圍墻進行藝術改造。回收村內閑置民房,規劃以中國傳統材料爲主題的樹橋頭藝術村落。
藝術和藝術人才帶動村民發展。請村內建築師等爲村民出謀劃策,提供民宿輕量化改造設計,引導和鼓勵村民利用閑置房屋、工藝技能等爲各産業項目的訪客提供餐飲住宿、導覽講解、手工藝敎學、藝術講解等配套服務。
靑山村已有56戶村民家庭參與該計劃,年戶均增收3萬元以上。藝術鄉建工作以點帶面蓬勃發展,更多的村民幸福感越來越強。該地年均吸引訪客5萬餘人次,爲村集體帶來綜合收入600余萬元。
.jpg)
.jpg)
靑山村,一個以“藝術鄉建”的典型案例,一個“未來鄉村實驗區”的樣板地,一個被社會網友點贊的“熱門打卡地”,正引領當地的百姓走向共富之路。
訪第七站:
《古今千年發展軸”—余杭城市中軸線規劃》
.jpg)
浙江作爲全國首個生態省,杭州城市重要新中心也將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余杭城市千年發展軸— 余杭中軸線規劃。
.jpg)
余杭區千年發展軸的三個關鍵詞,就是暢聯、活力和緑色。
在千年發展軸的北端,規划了“兩山”生態緑地。規劃中的杭州第二植物園,就在這里。杭州第二植物園以華東地區植物遷地保護爲核心,構建集引種、科硏、科普、游憩、文化和花園生活爲一體的“自然生態園、植物百景園、江南園林精品園、城市中央花園”。“兩山”生態緑心周邊山水格局優越,不僅有山,還有豐富而貫通的水系資源,林田相依,土層深厚而肥沃,具備較好的植被基礎和杭州地域典型特徵。
.jpg)
杭州第二植物園還要打造國際一流的植物園。前段時間,國家林草局等五部門明確,在已設立2個國家植物園的基礎上,再遴選14個國家植物園候選園,納入國家植物園體系佈局。錢江晩報也指出,杭州第二植物園能否最終入圍,令人期待。
.jpg)
而在余杭活力中軸的南端,還有大片水鄉濕地景觀。由五常濕地、和睦水鄉以及核心島景觀湖區構成的濕地湖鏈風情廊,將和西溪濕地一同成爲杭州城西獨特的自然景觀。
.jpg)
余杭在積極踐行“緑水靑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未來科技城科技文化核心區和核心島景觀湖區一帶,規划了地下環路系統,方便交通往來的同時,儘可能減小交通對水鄉濕地景觀的影響。在余杭打造這條千年發展軸上,不僅有活力發展,更應有詩意棲居。這里“靑山常在、緑水長流、空氣常新”。
.jpg)
余杭城市中軸線規劃發展的中軸線,是一個城市的“主動脈”,代表着城市拓展的方向。置身其中,可以讀懂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藴,也能看得見一座城市的科技創新和創造力。
.jpg)
.jpg)
余杭城市中軸線規劃發展,將成爲杭州科技文化、商業消費、宜游宜居、産城融合的又一個亮麗的窗口。
採訪第八站:
《富陽區“現代版富春山居圖”—黃公望隱居地》
.jpg)
從杭州市中心向西南行約32公里的富陽,是中華名畫《富春山居圖》創作實景地,是浙江推動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試點之一。
.jpg)
圍繞富陽共同富裕這一課題,從富陽的角度來看,就是要全力描繪經濟活力圖、靑緑山水畫、都市田園詩、幸福宜居景,高水平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持續擦亮“生活富裕、生命陽光”城市品牌。
.jpg)
與許多城市發展道路相似,改革開放初期,富陽一度也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形成了造紙、冶煉等傳統産業。由於耗能高、畝産低、環境差,發展前景十分受限。
富陽區十多年來,大力培育引進新興産業,實現“騰籠換鳥”到“引育俊鳥”再到“鳳凰涅槃”,終于走出了一條重塑之路、轉型之路、創新驅動之路。
.jpg)
昔日這里曾經煙囱林立、臭氣瀰漫,如今已是高樓林立、水清岸緑。”近年來,富陽區秉持“緑水靑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打出“挺進江南、擁江發展”的響亮口號,以革故鼎新的大手筆,推動城市跨江發展,一座嶄新的富春灣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jpg)
近年來,富陽新增近400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硏發經費投入增幅連續位居全市前列,創新活力明顯增強。作爲富陽未來産業發展的主戰場,從2017年開始,富春灣新城整體轉型共騰出2萬畝空間。這片土地上不僅有杭光所,更有富芯半導體等一批重大項目。其中投資400億元的富芯項目從拿地到開工僅用時17天,提前了24個月竣工投産,創造了項目建設的“浙江速度”。
隨着集成電路、光電通信等新型産業的産業鏈不斷拓展,富陽已從“造紙”走向“智造”,現代産業正在加速“立起來。富陽全力推進融杭融圈融廊,融入大杭州、融入都市圈,都市一體、城鄉一體大步邁進,同城發展水平顯著提陞,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jpg)
地鐵6號線、湖杭鐵路、繞城西複線、彩虹快速路等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建成投用,使得富陽快步邁入“地鐵時代”“高鐵時代”,形成了“三鐵三高三快速”的立體式交通網絡,讓富陽全面融入大都市、無縫接軌長三角。如今,乘坐高鐵從富陽出發,最快只需要13分鐘就能到杭州西站。
.jpg)
很多村民利用現在這一便利交通出行條件,辦起了民宿,還有許多年輕人慕名來此創業生活,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動力。“如今,居住在富陽農村,已成爲上海、杭州等城里人向往的一種新生活。”
.jpg)
富陽堅持設計改變鄉村,打造最美古村落文村等一批杭派民居、浙派民居,保留了文脈,留住了鄉愁。通過美麗鄉村、未來鄉村、未來社區、共同富裕標杆點等建設,一種“兼田園之美、具城市之利”的美麗城鄉面貌,正在富春大地上漸次呈現。
.jpg)
.jpg)
眺望富春江水邊,在陽光的映照下,近百座明清古建築靜靜伫立,與一批白墻黛瓦的新式杭派民居隔路相望,遠遠望去就如同一幅天然繪就的“水墨江南畫”,讓人流連忘返。這就被衆多網友稱爲現實中的“富春山居圖”。
採訪第九站:
《浙江省未來鄉村、古韻新村——東梓關村》
.jpg)
未來社區和未來鄉村,是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邁向共同富裕的兩大方向。通過建築共同富裕現代化之路,爲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示範。
經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浙江省城鄉風貌整治提陞工作專班辦公室公佈了第二批共278個未來鄉村創建村名單。其中,富陽共有3個行政村入選。
.jpg)
未來鄉村建設以“多彩田園、詩畫潘堰”爲主題。
富春江畔的東洲街道黃公望村,是黃公望晩年隱居地,也是《富春山居圖》創作實景地,與世界賽事體育場館亞運會水上運動中心隔江而望。
.jpg)
黃公望村圍繞公望文化品牌,兼顧生態保護和村莊發展,打造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的樂居型未來鄉村。通過“一心、三線、多點”的結構佈局,重點打造黃公望·綜合服務中心,建設白鶴街·廟山茶徑遊園、廟山塢·國際藝術街區、公望路·饗食游宴街區等三條特色線路,串聯春江畔·印象公望門戶、公望里·鄉村文化市集等九大場景。形成公望文化、文旅、文創特色品牌引領,集富春山居度假村、奧萊商圈、高爾夫球場、康養基地等於一體的未來鄉村示範、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現代版富春山居美麗鄉村樣板地。
.jpg)
東梓關村位于富陽西部,村莊沿富春江水岸呈帶狀分布,北臨富春江,南依小山群,水陸交通十分便捷。榮獲過浙江省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示範村、浙江省衛生村、浙江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3A級景區村莊、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録等榮譽,山川綺麗,物阜民豐,人杰地靈。
.jpg)
東梓關村以打造 “富春江畔第一村”爲目標,
打響“藝術設計、關隘文化、中醫康養”特色品牌,按照“1+4+N”數智藍圖開展未來鄉村建設,即構建一個綜合駕駛艙,繪製數智公共安全、數智公共管理、數智旅遊服務、數智康養服務四張圖,提供“N”項服務,打造彰顯江南韻味、引領生活體驗、呈現數字元素的未來鄉村新地。
新登鎮潘堰村,位于富陽區西部、新登鎮西北部,地處新登鎮“一城山水秀,十里花果香”精品線路的中心地段,村落空間佈局合理、基礎設施完善,人文底藴深厚。
.jpg)
.jpg)
目前,富陽區共有4個村列入浙江省未來鄉村創建試點村。下一步,富陽將在共同富裕大場景下進一步深化“千萬工程”,統籌謀劃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共富鄉村、未來鄉村,打造一批數字引領體驗、呈現未來元素、彰顯江南韻味的未來鄉村富陽案例。
採訪第十站:
《文化鑄魂,賦予龍門古鎮美麗人文新魅力》
.jpg)
杭州龍門古鎮,離杭州市中心38公里,地處秀麗的富春江南岸,環境優美,交通區位優勢明顯。龍門古鎮爲三國東吳大帝孫權故里,歷史悠久,文化積澱深厚,留存着濃鬱的宗族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至今完好地保存着宏大的明清古建築群,爲國內所罕見。
.jpg)
古鎮的古建築種類包括祠堂、廳堂、民宅、古塔、石橋、牌樓等。
龍門古鎮景區面積2平方公里,鎮上有7000多人口,其中90%以上的居民姓孫,爲孫權後裔的最大聚居地,如此聚集的家族是極爲罕見的。
.jpg)
古鎮北依剡溪,龍門溪與剡溪呈丁字相交穿越古鎮,周圍峰巒四起,圍出一帶緑野田園。這里各處精美的民居、廳堂、古塔、古橋、牌坊、寺廟等具有較高的價値。古鎮民風淳樸,風俗獨特,是體現中國傳統宗族傳承體系的典型山水田園古鎮。爲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杭州地區,唯一一個“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和浙江省第五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
.jpg)
杭州龍門古鎮,隨着美麗城鎮創建工作的推進,現以景村鏈動,突破傳統發展模式,形成核心景區+特色集群的文旅新格局;以區域聯動發揮龍門中心帶動作用,促進大龍門鄉鎮抱團發展,聯合打造大龍門區域文旅聯合體,整體構建一個景村共建的文旅型美麗城鎮。
杭州龍門古鎮,針對豐富旅遊産品種類及資源對接市場方式,以開展品牌節慶活動帶動旅遊發展,持續擴大龍門在對外影響力和社會關注度。
.jpg)
先後組織策劃“喜迎二十大共富向未來—誰不説咱家鄉好”全媒體行動,向外推介龍門特色文旅産品;組織開展“月色荷塘聽天籟”音樂會、“禮遇龍門宋滋味”宋韻集市、“粉黛棲遲入畫境”打卡點、“趣樂打卡游古鎮”景區打造、“醉美山鄉趣騎行”騎游活動等載體,不斷提高龍門品牌在在海內外網絡及新媒體的關注度。
.jpg)
.jpg)
龍門鎮在持續推進全域旅遊項目落地和功能設施配套。繼續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充分利用龍門景觀視廊、山體植被、農田水系、濱水景觀等良好的自然空間格局和山水資源,佈局新項目打造新景點,多舉措推動該鎮人民共同富裕。
採訪第十一站:
《採訪德壽宮遺址博物館》
.jpg)
德壽宮,位于杭州市上城區境內,原爲南宋宰相秦檜的舊邸。德壽宮不僅是南宋時期重要的政治中心,也是一座頂級的皇家園林。
鼎盛時期的德壽宮劃分爲四大區域,佈置了四季景觀,它擁有建築270余間,佔地面積不小於11萬平方米。在南宋晩期逐漸衰落,遺址掩埋在2.5米至4米深的地下。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是一座依託德壽宮遺址,以保護、硏究、收藏和展示遺址本體及出土文物爲主,同時展示南宋歷史文化和文物遺産的遺址專題博物館。
.jpg)
近前南宋德壽宮遺址博物館的落成開放,將日新月異的杭州古城歷史地位最高的時代又拉近至人們視野。
杭州專家曾指出,德壽宮最大的價値在于讓文化品牌實物化,這里原本就是宋代最繁華的地段,只是在沒有德壽宮之前,我們無法準確向遊客傳遞宋韻文化這種概念化的東西,而德壽宮的建成,一下子讓這里成了宋韻的精神地標。
.jpg)
受到德壽宮的輻射效應,宋韻與國潮最先發生了化學反應。咖啡店、茶藝店、國潮文創店逐漸取代了千篇一律的小吃店。像胡慶余堂、方回春堂這樣的老字號,也跟着推出了一系列宋韻IP産品和非遺硏學的項目,具體消費領域來看,旅遊快消品的消費在下降,與之相反的是輕餐飲消費的大幅提陞,以前是到此一游,但現在遊客們普遍開始享受慢節奏的生活,追求隱逸雅致的生活美學。從消費領域來看這是宋韻帶來的文旅觀念上的改變,抓住了國潮崛起的時尙東風。
.jpg)
在這一個留存着800年文化積澱的空間里,去探討和深度打造文化空間多樣性,需要更好的創意策劃。
.jpg)
杭州市上城區已提出要打造一個宋韻核心圈,即以吳山—清河坊爲代表的文博資源集聚區爲主要展示區域,可以讓千年宋韻更好地流動起來、傳承發展下去。
.jpg)
去年3月發佈的《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促進旅遊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中提出,要全面提陞文旅融合發展層次。提陞“遺産城市”綜合吸引力,實施宋韻文化傳世工程。上城正牽頭打造一個全新的城市文創品牌——“宋韻今輝”,以供給優質文化産品爲目標,整合包括德壽宮在內的文化IP和企業品牌,落地“宋韻今輝”文創體系展示中心,提振文化新消費,打造一個浙江省代表性文創品牌。在全球化時代,把世界城市連在一起的,是貿易、商業和金融,但只有文化,才能使各個城市出彩,充滿吸引力。
有專家指出,德壽宮打造出彩,對杭州來説,是爲“中國式現代化城市範例”打出了一張特色文化品牌,確實很有思想深度。
.jpg)
.jpg)
如今的杭州已遠遠超出了歷史上的規模,先是向西擴展,把西湖納入城中,又把錢塘江納入城市核心,自山間遷至湖濱,再從江岸望向大海,伴着濤聲的旋律,人間天堂,美麗杭州,在城鄉巨變風光秀美中,正揚起風帆,邁向世界。
尾聲:
.jpg)
2024年海外華文媒體杭州行採訪活動持續三天,是一項旨在促進海外華文媒體與杭州之間深入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活動。期間,海外華文媒體代表深入瞭解杭州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的成果,實地參觀考察杭州的重要鄉村景點和知名企業後,爲杭州城鄉驚人的變化而由衷敬佩。
作爲中國東部的一顆璀璨明珠,杭州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美麗的自然風光以及先進的現代科技;杭州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城市,同時也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創新的城市。
杭州政府大力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村生産生活條件;同時,鼓勵城市人才向農村轉移,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和産業換代陞級。
這次採訪活動讓我們深入瞭解了杭州歷史文化底藴和鄉村巨變,感受到了杭州作爲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近年來,杭州在科技創新、數字經濟、對外貿易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本次採訪活動也讓海外華文媒體記者向十多個國家所在地發佈了關於杭州發展新趨勢、新機遇的最新報道。
杭州承載着中華文明的滄桑歲月,也承載着海外華人對故土的思念與執着。
在未來的日子里,這次來杭的各國華文媒體人會更加關注杭州,爲杭州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jpg)
《美國伊利華報》中國首席記者艾文(王仁忠),現爲世界文化導演,《世界與中國雜誌》《紐約商務雜誌 》副總編輯。
本文將同步發表于美國伊利華報華文專題欄目專版,同時感謝本報社長浦瑛對2024海外華文媒體杭州行採訪活動的鼎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