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視覺人類學眼下能做些啥?

海 龍

 當下,整個世界範圍內新冠疫情正熾。抗疫已然經歷了一年半進程但疫情仍未止歇。據報全球染疫人數已超過一億九千四百萬例,死亡人數也超過了416萬;面臨這場空前災難,人們忍受力似乎已臻極限。雖然科技發達到了曾經讓人類虛矯、樂觀的今天,這場疫病卻讓我們知道,人類的能力仍然很有限。大自我們不能控制海嘯地震龍捲風,小至我們無法奈何小小的病毒;對待大自然,人類永遠應該保持敬畏和謙卑。
  最近,全美公共廣播電台做了一項調查,它由人類學家擔綱,向全世界受衆發問卷“在疫情期間,什么物件能帶給你喜悅”——這項“徵文”要求以圖像回答,它事實上是個“徵圖”;而且這應該是個典型的向全世界普及視覺人類學知識的個案。
  人類學是硏究人類文明和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而視覺人類學聽起來名目很高大上,但它實際上很接地氣。視覺人類學硏究視覺圖像怎樣展示文明,它從史前的洞穴畫、岩壁畫到刻痕-結繩記事如何在幾萬年間轉化成文字;從破譯人類繪畫呈現的思想內涵到今天的電影電視和多媒體如何用圖像表達生活意藴及展示百姓的想法等。可以説,它是您身邊無處不在的科學。
  眼下,在遍地陰霾的悲氛下,視覺人類學家試圖積極參與和介入生活,他們鼓勵全球百姓用圖像或照片來報吿自己的心情以及圖像背後喜怒哀樂的日常生活,以促進不同文化間的互相理解,並喚起各國政府對民情的關注。


  這項活動吸引了全球讀者的積極響應和踴躍獻圖。這些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圖片眞實表現了肆虐全球的疫情下人們的所思所想以及他們眼下的生活情境。它們大多來自草根百姓,這些單純且簡單的照片表達了人們質樸粗礪的生活本相;而且其中那些帶有自嘲、幽默甚至苦澀的圖片用人間的樂觀、堅韌和勇氣鼓勵大家互相支撑報團取暖,期冀度過眼下的艱難時世。
  百姓對眞相的求知慾是非常強烈的。中國俗語謂“百聞不如一見”“眼見爲實”;西諺亦云“一張圖片勝過萬語千言”。視覺圖像的力量往往直觀而且訴諸心靈,它們很容易感染人。這次人類學家徵集的圖片大多很溫馨。雖然目前疫情陰雲密布,但大多畫面都呈現出樂觀和意志力,傳遞着關愛、樂觀和溫情。


  用一張畫面來表達你的日常生境,特別是表達在疫情折磨下那些能夠帶給你一點欣悅、點亮你心情的東西。這個點子不錯。但它就限制一個畫面,讓你選用一個物件和場景,而且這個場景應該是可重複且經常溫暖着你的。這就是一個視覺的命題作文,如果是讓你投稿,你能用一張圖回答出來嗎?
  別擔心,讀者和聽衆有的是點子。
  我看到投稿的畫面里有老年人抱着古董收音機;有敎師托着燃着濃情的印度咖喱飯:背後故事是她在無法上班後卻跟家居路邊蒼蠅小館老闆成了朋友,——過去每天匆匆上班,從未發現街角的這家小店。有人寄來的是玩遊戲機、跟朋友交流畫面;居家間她組成遊戲機團隊,天南海北玩友熱烈互動。而琴手寄的畫面是相依爲命的小提琴,他渴望着排演的日子。更有人寄的圖是跟無家可歸狗的合照,寄圖者述説她避疫失業後到流浪狗避難所做志工的經歷,整個故事溫馨而治愈。更有新科媽媽曬娃,報吿自己在疫情封鎖期懷孕生子、跟嬰兒一起再生、成長的經歷。
  還有日本聽衆寄來了他跟古老陶瓮的合影並述説疫情期間得暇發現了用鄉間傳統方法做美食的經驗。感人的圖像還有一位剛離婚卻罹患癌症的媽媽,她在一個月內兩次手術和化療期間照顧蹣跚學步幼兒且種植栗橡樹苗;三者相依爲命成長、互相治愈的故事。艱難跋涉的有寄自沙漠頭頂重物前行的工人,附上的解説詞卻讓人閲之淚目:“我們都頭頂重擔,但別忘了找點時間笑笑”。
  當然,有人提供的照片很家常,就是坐在家里一個狹小的空間,端上一杯自煮咖啡安詳地在夕陽下啜喋。當然,還有鍛煉的、找出祖母級舊紡織機學織布的、學畫畫的、戀棧園藝的,百花齊放……這次徵圖條件是每人只限一張,不準修圖;所以照片拍攝得大都很業餘粗拙,但很原始、生猛而有力。每張圖都在搶着述説自己的故事。
  這次所徵圖片來自大半個地球,美國、墨西哥、印度、日本、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菲律賓、肯尼亞、科威特、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多哥等50多個國家,代表了全球各地人的疫下心緒。
  除了抒情的視覺叙述,本期還有一個樸素的“記叙文體”或者視覺説明文體。題目就是“疫情期間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15個物件”的徵圖。它要求人們把你認爲最重要的15件東西集中在一張照片中拍照投稿,由讀者和視覺人類學家分析。當然,投稿者寄去的圖片意象紛呈,呈現着這些物品在他們人生中的符號-文化作用和實踐意義。同時,圖片也展示了世界上不同民族、文化、職業、性別、年齡層次人們對不同事物的關心和評價。
  這些投稿者用拍攝生命中“最重要”的物品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理想”。照片中展示的有生活必需品如糧食、蔬菜水果、厠紙、風扇;有口罩、眼鏡、耳機、消毒水、維他命和化妝品;有書籍、筆、照相機、紅酒、樂器、撲克牌、CD、遊戲機、遙控器、麥克風和垃圾食品;有廚具、信用卡、手套、園藝工具、水彩;也有聖經和宗敎崇拜物品等等。而被攝入最多的是筆記本電腦、耳機和手機——如果拍攝者幸運能夠買得起它們的話;這些照片都在吵吵鬧鬧地引入注目,大聲喧嘩地表達着自己:樸實的、調皮的、腳踏實地的、好高騖遠的、佯裝高蹈的、沒心沒肺的、喜歡賣弄的,都有。
  最奇葩的東西也有。比如一個居住在巴里查拉的哥倫比亞女孩就在圖片的中部顯眼位置照上了一大碗南美山區的巨臀螞蟻。從圖像上看,這種螞蟻有翅,大如手指肚,投稿者説它是高蛋白且美味。初初看去,吃這種東西有點驚悚。但是作爲見多識廣的中國人,我們似乎大可泰然處之:中國人天上飛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什么沒吃過!很多傳統的地方性美食如知了猴、龍虱、螞蚱、蝎子和蠶蛹,讓老外看了,豈不同樣震驚!至於我們還有更獨門吃食絶活兒的,就不必在此一一舉例啦。
  不知是無心還是有意,最好玩的圖片是有人在這“15種”里面把自己的雙腳也照上了。——信然!沒有它們,生活將會失去很多能動性。
  雖然圖片不會講話,但它們也不會撒謊和抒情。這些生活中看似各不相連的物件其實作爲視覺資料和證據卻在不經意間泄露了拍照者和投稿者的背景、社會階層、關心的問題,生活狀態甚至心事。這些,都是人類學家硏究文化、硏究人的寶貴素材。


  其實,今天邀請全世界讀者用圖片投稿表達心聲的這個想法並不新,早在上世紀1951年這個方法就被視覺人類學家實施用做cultural inventory(文化清倉驗核)調查了。它稱得上是個古典方法。不過,我認爲現在它又舊瓶裝新酒被加上了新意,這種新意或者可以被稱作visualinventory(視覺清倉驗核)。用自供圖片剖露心迹是視覺解讀的一個好話題。雖然這種方法不新算是個老套路,但難得它用得巧妙、適時,正如俗語所謂“戲法人人會變,各有巧妙不同”;點子無所謂新舊,用的巧妙、合宜就好。
  這種用圖申訴或者用形象表述是一種更加訴諸直覺和感官的方法。看上去新鮮,其實它是最原始最古老的方法。在史前時代人類尙未發明文字,所有的記録、表達、報道和交流都是面對面的;那時候生境艱難,生活中的事件少,感情交流也簡單,人們把愛恨都寫在臉上。原始人通過表情、臉相和手勢、身體語言交流。可是,如果大家看不見、無法做到面對面時怎么辦呢——特別是上一代人有生活經驗、知識、信仰和老輩傳統要往下薪傳又怎么辦呢?在史前無文字的時代沒法記録傳承,只有口述代代相傳;如果氏族因爲災變、戰爭或其他原因湮滅了,這種口傳也就了無痕迹了。
  幸好,先民還發展了另一套系統,就是用刻痕、記號、堆塑進行原始記事。當上古人類智慧能力增加些後,又發明瞭原始繪畫記事,現今世界各地發現的史前洞穴畫、岩壁畫、原始雕刻、圖騰柱等都是古人留給後人的視覺書寫文件。從幾萬年前人類進化的史前史到上千年前瑪雅文化的遺迹等都是借着這些繪畫、刻圖流傳下來的。它們在等待着我們今人去破譯。


  隨着人類文明的進步,原始繪畫在千萬年的歲月中逐漸發展、完善和進化,從最早的庸圖形-記號叙事到繪畫、再到抽象成符號,然後以此濃縮演變成記述人類文明發展的原始象形文字,乃至最終形成了完善的人類書寫系統——文字,才完成了人類文明的最終完型。從猿到人,人類進化的歷史超過了230萬年,而人類有文字的歷史只有不到一萬年;文字文明能夠承載的內容不足1/200,是很渺小的冰山一角。所以,用圖表述應該是人類最古老、最原始的本領。人類學會用文字表達思想觀念的歷史僅只幾千年而已。
  從這種意義上説,今天的強調用圖表情、用圖寫意其實只能是我們重溫自己人類先祖原始記憶和原始技藝的一種回憶和演練而已。


  那么,我們就不妨來點俗的:爲了讓大家重新練練自己老祖宗遺留下來的本領,我們無妨採用一下西方人力資源部録取新人做工作面試時老俗套模式:如果讓您用幾個關鍵詞來描述你自己,你想選用哪幾個?——不過這次換了套路,要求用圖片來描述你;其實圖片也是語言,是一種視覺語言。用視覺語言表現自己,而且要表現得準確、貼切,是一種文化上的返祖或者重拾老行當。它也是一種挑戰;您想過沒有,如果讓您用一張圖(或者用含有幾個代表性物品的內容)來表現你自己,你能夠準確有力地選出它或它們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