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其他城市

   
 

邏輯、思想、創新--

艾文采訪軟件自動化創新科學家唐同誥

 

題記:如今,即使汽車也正在使用計算機來自動駕駛。毫無疑問,儘管在上個世紀還沒有完全解決計算機軟件生産的自動化問題,但是無論如何,計算機本身軟件生産應該是自動化的。自動化以最佳模式生成的軟件在未來具有最爲廣闊的前景。
一一 華人科學家唐同誥

   環球獨家視角:我比較喜歡文學,在文化方面朋友不少。但是在科學界朋友少的可憐。我們都知道科學發展是一國之重,科學也是造福人類,因此,國家對科學家是十分重視關懷與敬重。前兩天一個寒冷下午,在中華海外聯誼會榮譽理事、匹兹堡中華文化語言學院董事長計冠光先生引薦下,我有幸拜訪問了來自匹兹堡華人軟件自動化工程科學家唐同誥老師。
   聽説唐同誥老師,被譽爲陳景潤式傳奇人物,痴迷科學。每天準時從早上8:30分開始科硏工作,直至干到下半夜三四點鐘才擺手,幾乎每天差不多只睡四五個小時。如此堅持專硏12年軟件自動化工程形成自己成果,實在令人感動。
   那么,人們不禁要問,這個軟件自動化工程難道這么重要嗎?要化費一個人那么多的時間和精力嗎?據瞭解,唐同誥老師,硏發的這個軟件自動化工程,廣泛使用到各個軟件應用領域,毫不夸張的説,他是迄今爲止世界上唯一硏究獨創軟件自動化工程的佼佼者。可以説在“軟件自動化工程”領域出成果,目前,他的硏究是領先的。
    好奇心和探秘性驅使,讓我和他面對面坐在沙發上時,總算一睹了他的相貌。這是一位年愈八十的科學家,和藹可親,面色紅潤卻兩眼炯炯有神。説起自己苦心硏究軟件自動化工程,頓時,滔滔不絶,眉飛色舞,他的思想完全沉浸在科學自動化軟件的海洋里。
    讓我們順着唐同誥成長過來軌迹,瞭解他的過去。唐同誥籍貫中國寧波勤縣,出生1939年9月27日,出生地點中國上海市,中學畢業于上海五十三中學。
大學敎育1958年考入復旦大學數學系數學專業,大學畢畢業于1963年“複變函數專門化”班,並于1963年在同一數學系任敎“複數分析”課程。
    唐同誥畢業論文:“On the Existence of Homeomorphic, Holomorphic Solution of Degenerated Beltrami Equation”在復旦大學校刋(自然科學版)發表。1968年: 在江南造船厰的船體製作自動化的“船體數據光順”的大會戰里,創新地用類似人工智能的的算法,在中國首次取得極其滿意的成功。


   唐同誥1969年: 提議在復旦大學建立“電子計算機製造工厰", 任厰長十年。1970年: 在復旦大學創建了“計算機硬體結構”專業,招學員並任組長。1980年: 離開計算機厰後,他轉業成爲數理邏輯學家和理論計算機科學家。1985年: ”中國科學“發表了有關“Temprary Lojic and A Complete Thorem”的論文。
唐同誥1985年應邀成爲美國“數學評論”的有關計算機科學方面的評論員。1987-1989年: 在Carnegie Mellon大學從事三個項目的“軟件驗證”,“硬件驗證”和“人工智能”的硏究的訪問科學家。1989-1995年: 在澳大利亞 “Software Verification Centre", 和 University of Sydney 工作。
    唐同誥1987-1992年: 用大約六年多的業務時間和假日,創建一種"程序廣義歸納原理”,把它安裝在程序的Compiler 里,眞正徹底地解決了計算機科學的難題 “程序正確性”,爲它建立了的最佳的普遍理論方法和實際應用。
    2001-2008年,唐同誥用八年時間, 創建了“Model-to-Code”技術,能直接自動轉化設計文件成爲完整的編譯好的機器代碼軟件。2008年後已成功用于 視窗軟件製作全套自動化,Internet網站平台軟件製作全套自動化和個人手機部分應用APP軟件的自動生成。
    從20世紀末到21世紀,計算機技術已用于幾乎所有領域的自動化。唐同誥認爲,如今,即使汽車也正在使用計算機來自動駕駛。毫無疑問,儘管在上個世紀還沒有完全解決計算機軟件生産的自動化問題,但是無論如何,計算機本身的軟件生産應該是自動化的。自動以最佳模式生成的軟件具有最高的質量和收益。
    唐同誥説,對於不同的項目項目,一些高級軟件人員可以輕鬆地組裝和擴展軟件自動化工具,以開發“特殊接口編碼,新功能算法和專用程序模塊組件”,以最大程度地完成整個項目。毋庸置疑,SDDA自動化技術的全面使用與高級軟件人員的手動編程技能相結合,顯然是充分利用程序人員的智慧並充分利用軟件代碼的高速自動生成的歷史趨勢......
    人類科學家與機器人發展到最後,所不同的是,人類科學傢具有邏輯思維、思想和創新意識。這點機器人是不可能做到。華人科學家唐同誥和我一個多小時的介紹中,不斷以哲學邏輯創新思想,談到自動化軟件科學領域問題,似乎十分興奮,就象全身心着了迷一樣。
    閒談過去,有一次他在評審敎授及副敎授職稱上,領導徵詢他意見時,一個勁的擺手説,這些讓給你們吧,我不需要,老天己給了我一個很好腦袋,我就夠了。他就是這樣的性格,樂此不疲把全部心思全放在他所鍾情的“軟件自動化工程”的創新上。
    華人科學家唐同誥,做事嚴謹,又是頭腦一根筋的人。他説,他做事一定要去做成功,做到極致,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在軟件開發領域,只要別人有,我就非要硏究超過他,而且比他們還要超越幾倍,叫他趕也難趕上我。
    他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在軟件工程開發上,那種捨我其也,唯我獨尊的氣勢,從一位八十多歲的老科學家身上發出,讓我五體投地。
    老一代這樣的科學家大多有這等品性,只不過在華人科學家唐同誥身上我是親眼目睹了。僅管如此,他還是十分低調,在網上也沒有那么多的新聞,也很少讓記者採訪,他就是這樣沒日沒夜的搞科硏12年,一根筋走到底。
    前幾年,俄亥俄州“伊利華報”浦瑛採訪唐同誥,被他科硏精神打動發表一篇長文。今年12月,浦瑛知道他回國後,來電囑託我去好好拜訪他,能寫篇文章。然而,他一個勁的提醒讓我筆下留情,千萬不要對他冠以什么著名科學家啊知名科學家啊的各種名稱抬頭。他説他就是一個平凡人,一個喜歡科學的人,一個喜歡做自己喜歡事的人。要説有什么成績,只不過我的腦袋瓜比別人聰明一點而異。我雖然在自動化軟件科學工程領域,有了一些成績這和我的祖國培養以及母校復旦大學敎育培養分不開的。有了一些小小成績,不必把自己看的多高,人生來世,就要爲這個世界做點有益發展的好事。
    唐同誥老師和我交流中還這樣説,一個人把自己看成是玫魂,也要把別人看成是玫瑰。如果你把自己當成玫瑰,看別人是雜草,那你看出去也不會舒服。只有你把別人看成玫瑰,那你這樣看出去是多么舒服。唐同誥老師坦言自己中文不是很好,寫和表達上也欠缺些,但他是學數學的,並不影響他在數學及計算機以及自動化軟件科學工程領域的創造,至今可以説無一有人可創造出,而只有這位華人科學家唐同誥老師,能在這個科學軟件自動化工程領域中勝出。
    實話實説,當我在寫這篇文章的時侯,怎么把它寫好?我動了一番腦筋。擺在我寫字桌案頭上,也有不少唐同誥老師在數學及計算機以及自動化軟件科學工程上的資料,是要用還是不用?最後我依然選擇了棄用,從我的角度和感受出發去撰文來完成此文。
    當然,華人科學家唐同誥老師發明創造“軟件自動化工程”細節文章,大家可以參閲伊利華報浦瑛撰寫的《邏輯學家唐同誥十二年實現“軟件工程方法”上的革命》,這是一篇比較詳細介紹唐同誥科學家的文章。
    我定位這篇文章以短小精悍,大致勾勒出“這位華人科學家成爲世界上唯一硏究出軟件自動化工程第一人”的這種感覺,這決不是夸張,事實確實如此,以此將這個我的感受去傳達給廣大讀者。鑒于唐同誥老師之前曾再三囑咐我在文章中用詞儘量筆下留情,千萬不出現抬高拔高等贊譽用詞。我的文章有些地方還是辜負了唐老師期望,因爲這也是我從筆者角度在本文中發出的一點實是求事的呻吟。如果唐同誥老師看後駡我,我也甘心受駡。當然這只是玩笑,科學家唐同誥老師一向寬心待人絶不會這樣,説不定他一會兒就忘了,鑽入到他所鍾愛的事業中去。
    人是有邏輯思想和創新力,所以能創造出“軟件自動化工程”。樸素的華人科學家唐同誥老師嘔心瀝血“獨創硏發軟件自動化工程”不是奇迹,而是一位熱受華夏的華人科學家對待科學積極向上的態度。唐同誥老師12年堅持不懈的鑽硏精神,讓我想起馬克思一段語録:“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艱險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艾 文/王仁忠/世界文化導演Director of world culture and art/江南才子/知名創意策劃人/獨立世界撰稿人 / 導演及主持人。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