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其他城市

   
 

“黃河流碧水”功臣—朱顯謨

 

朱顯謨先生簡介
   朱顯謨(1915.12.4~2017.10.11),出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今上海市崇明區)。1940年畢業于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先後在江西地質調查所、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硏究所、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硏究所工作。1949年後,朱顯謨在中國科學院土壤硏究所任職。1959年,爲支援大西北建設,他到楊凌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硏究所(原西北生物土壤硏究所)工作。1991年當選爲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院士) 。1998年,朱顯謨轉爲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陝西省第五、六屆人大常委會委員。2017年10月11日,朱顯謨因病醫治無效在西安逝世,享年102歲。
朱顯謨,中國著名土壤學與水土保持專家,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地學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水土保持硏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硏究所博士生導師。朱顯謨曾先後獲得5項國家及省部級成果奬,並獲得首屆中科院竺可楨野外工作奬。
   朱顯謨傾盡畢生智慧和力量,先後從事了華南紅壤成因、黃土區土壤、黃土中古土壤、土壤侵蝕、黃土和黃土高原形成及國土整治等方面的硏究,總結提出了一系列有重要科學價値的理論,極大地推進了土壤科學的發展。


誤爲“離經叛道”,實爲創新發展
   朱顯謨高中畢業後,考入中央大學農業化學系,同時又考入浙江農業大學農學系,後擇定在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南京大學)就讀。1940年大學畢業後,考入江西省地質調查所,後轉入重慶北碚中央地質調查所土壤硏究室工作。隨指導老師侯光炯先生赴四川銅梁縣調查,後至貴州、廣西、湖南,抵江西泰和地區調查,先後在江西堅持工作六、七年之久,對江西的土壤進行了普遍的調查和分析,並做了紅壤改良試驗。在工作中除了完成土壤調查製圖報吿外,還撰寫了多篇專題試驗硏究論文。
   侯光炯的指導對朱顯謨後來嚴謹學風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當時,侯先生吿訴學生,在野外調查工作中必須從土壤剖面的形態入手,深入瞭解它們形成的環境條件、具體發生過程及其演變規律。這是硏究土壤發生分類的基本功,一定要細心體會牢牢掌握。同時提醒,做土壤調查工作必須做到“四到一問”,即:走到、摸到、看到、訪問到和最後問一個爲什么。這也養成了朱顯謨不迷信書本、凡事都要探個究竟的習慣。他在土壤發生和地理分布、土壤侵蝕及其防治方面不斷提出過自己的見解和觀點,旣不符合傳統,也不適應潮流,曾被稱之爲“離經叛道”或被斥之爲“標新立異”。經過實踐檢驗,他提出的許多觀點都被證明是正確的。
   比如,前蘇聯著名土壤學家威廉斯提出的成土過程與風化過程同時同地進行的理論,曾經是指導中國學者進行土壤發生學硏究的理論基礎,但朱顯謨對它不迷信,而是在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中發現了威廉斯理論的局限性,即該理論僅適于塊狀岩體上進行的與陸生生物進化相一致的原始成土階段。朱顯謨一些關於原始成土過程的硏究,發展和豐富了威廉斯關於土壤形成過程的理論,被稱爲“朱氏成土學説”。


確定硏究方向,獲豐碩硏究成果
   從50年代初開始,朱顯謨到東北三省考察,對改良土壤提出了重要建議。他深入長江流域、新疆托木爾峰、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進行了土壤考察和硏究,又先後參加了水利部黃委會組織的水土保持勘探隊、中國科學院組織的黃河中游水土保持勘探隊,帶領靑年科技工作者踏勘了黃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各種類型區。多年來他以治理黃土高原爲科硏主攻目標,曾廣泛地實地調查,不斷探索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水土保持和改良土壤的硏究。
   通過大量的硏究,朱顯謨先後撰寫發表了200余篇學術論文,著有《塿土》《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黃土高原土壤與農業》等專著,還參加編寫和審定了我國土壤科學界的重要著作《中國土壤》及其他一些著作,發表論文150余篇。培養從事土壤發生、土壤地理、土壤侵蝕、土壤資源評價等碩士硏究生5人,博士生6人。
   他對黃土區土壤侵蝕分類系統的硏究,獲陝西省1978年科學大會奬;對陝西省土地類型及其發生演變的硏究,獲陝西省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奬;以他爲主的對新疆托木爾峰綜合考察硏究,獲197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成果二等奬;參與編寫的《中國土壤》,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奬和陝西省1978年科技成果奬;參與《中國土壤圖集》的編著,被評爲中國科學院1988年十大成果之一;《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圖片集》,獲198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三等奬。曾先後被評爲中國科學院硏究生優秀導師,陝西省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中國科學院首屆竺可楨野外工作奬獲得者,全國水土保持先進工作者等殊榮。


朱顯謨院士的科硏成果與學術貢獻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系統硏究了黃土地區土壤侵蝕類型及其演變規律,擬定了黃土區土壤侵蝕分類系統,並根據溝蝕嚴重的特點,將土壤抗侵蝕性分爲土壤抗蝕性和抗冲性兩部分硏究,爲本區土壤侵蝕硏究奠定了基礎;
   對土壤發生、分類以及演變規律進行了多年的硏究,更正了國內外一些學者以往將黃土高原黑壚土、土婁土、褐土劃爲栗鈣土的觀點。根據對群衆經驗的總結和硏究,提出了將黑壚土、土婁土應該建立獨立土類的意見,並得到廣大學者的認可;
   他最早提出:南方紅壤主要是古土壤和古代紅色風化殻的殘留,以及冲積、洪積物的堆積,而不是現代生物氣候的地帶性土壤;東北有棕壤而無灰壤,並認爲灰化層不是淋溶層,而來源于生物反饋的硅質澱積物,還認爲儘管岩體風化和土壤發生兩個過程同時同地發生,但它們是二相矛盾的,即前者爲富鋁化而後者富硅化,土壤一切性徵就是這二相矛盾過程在時空上相對穩定的出現;
   對黃土中古土壤進行了硏究,比較全面地提出了黃土中古土壤的存在及在黃土堆積期間一些生態環境的交替變化;在原始土壤成土過程硏究中,他以大量科學資料提出了原始成土過程的四個時期。
科學論斷全新,提出黃土高原治理方略
   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給朱顯謨的硏究工作注入了活力。那時,朱顯謨在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工作,他服從組織安排,到黃土高原工作。
   1959年,爲了支援大西北建設,朱顯謨毅然吿別了生活和工作條件優越的南京,舉家到地處西北農村的中國科學院西北生物土壤硏究所,即現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硏究所前身。對此,國家最高科技奬獲得者李振聲院士曾動情地説:“朱老爲了國家的需要,舉家西遷楊凌小鎮,獻身于黃土高原土壤科學硏究,深深感動了當時年輕的我,使我堅定了紮根楊凌同樣可以做出世界性科硏成果的信念。幫朱顯謨先生搬家的經歷,影響着我一生的科學事業。”
   在黃土高原工作的50多年中,朱顯謨實地考察了黃土高原的溝溝坎坎20多遍,三次跨越崑崙,兩度入疆。在硏究中,朱顯謨通過對黃土-——古土壤性徵的對比及其形成機理以及植被繁生與土壤滲透性和抗冲性的鞏固提高等作用的硏究,根據孢粉、石器、歷史地理以及水土流失的定位觀測資料,提出了全新看法。他認爲,黃土高原本是黃土物質由西部給源地被季風攜帶至黃河流域上空,通過黃土粉末自重降落、凝聚降落和雨淋降落三種方式沉降堆積而成,是250萬年以來高空泥攔水、水截泥而形成的黃土沉積,即西來塵暴和東來濕氣相遇交鋒的結果。
   在其著作《中國黃土高原土地資源圖片集》中,他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沒有季風就沒有黃塵的降落;沒有植被的及時繁生也就沒有黃土高原”的科學論斷,對黃土和黃土高原的形成提出了風成沉積的新理論。
   多年來,朱顯謨心中一直有個夢叫“黃河清”。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是中國古代文明的搖籃。但因位于黃河中上游的黃土高原每年13億多噸的水土流失而使之成爲顔色鮮明的“黃河”,特別是公元8世紀以後,黃河下游氾濫、決口、遷徙次數增加,災害頻繁,成爲一條害河。新中國成立後,我國治黃建設成就斐然,但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並未得到有效控制,水患未根本消除。
   朱顯謨一貫認爲治黃問題實質上是黃土高原的土地合理利用問題。“黃土高原嚴重水土流失造成了長期以來‘廣種薄收,薄收更廣種’,下游河堤‘越加越高,越高越險,越險越加’‘河床愈高,斷流上溯愈快,歷時更長’的惡性循環。”爲此,朱顯謨積40餘年黃土高原土壤侵蝕規律與水土保持、國土整治等科學硏究成果並結合群衆的實踐經驗,于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了“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其內容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米糧下川上塬、林果下溝上岔、草灌上坡下坬(下簡稱“28字方略”)。其重大科學意義在于:它以黃土的形成和發展的理論爲基礎,反映了用科技促進區域生態經濟建設的思想,是黃土高原脫貧致富的科學依據;同時,這一理論從原始土壤演變過程的形成機制上形成了“土壤水庫”學説。 “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的思想,旣能充分發揮水土資源的潜力,又能從根本上消除地面超滲徑流而防止水土流失的危害。
   朱顯謨曾先後“六論”黃土高原國土整治“28字方略”,逐步發展與完善了其內涵。“雖然大家都有各自的成就,但現在看來,只有朱先生一人把黃河中游水土保持綜合考察隊大家的心願和希望,通過‘28字方略’表達出來了。其原因,一個是他50多年來對水土保持硏究鍥而不捨的科學的專注精神,另一個是看起來似乎和科學專注相矛盾的群衆智慧的吸收。”國家最高科學技術奬獲得者劉東生院士如此評價。
   朱顯謨心中“黃河清”這個夢,實現路徑是黃土高原整治“28字方略”,其核心是全部降水就地入滲攔蓄。“黃河不清,我死不瞑目!重建黃土高原土壤水庫是治理黃河的根本……”爲了這個夢,已是耄耋之年的朱顯謨從未停止過對黃土的硏究。
   朱顯謨的學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副校長吳普特説:“經過國家實施退耕還林(草)等工程,黃土高原基本變緑,黃河流失土壤泥沙由13億噸減少爲3億多噸;依據國內外硏究黃河流量與泥沙運送量的平衡値爲8億噸來講,黃河已經變清,先生的夢已經實現。”
   朱顯謨先生於2017年10月11日隨漫漫黃 沙,永遠離開了我們。但他精深的學術造詣、高尙的爲人風範、眞摯的愛國情懷,以及他爲黃土高原治理與開發作出的巨大貢獻將被世人銘記。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