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州(Ohio),在美國是城里人覺得村,村里人覺得潮的地方。
如果不是曹旺德在俄亥俄的玻璃工厰故事被奧巴馬相中,國內人民群衆知道此地的恐怕不太多。
不過俄亥俄卻總有方法讓美國人都記住它,那就是因爲最代表美國平均國情且人口足夠多,從而在美國大選中有“得俄亥俄者得天下”的地位。任何想贏得美國總統選舉的人,得罪Ohioans就沒戲了。
10月15日,民主黨初選的第四次全美辯論大會,轉到了俄亥俄。根據前三次的情况來看,預感今晩Andrew
Yang(楊安澤)有機會發揮出色。因爲俄亥俄是他的政策很對口的地方。而每場辯論的主題,也會跟民主黨針對當地的宣傳策略有所配合。加上今晩主持辯論的,是對楊安澤相對友好的《紐約時報》和CNN。這幾個因素叠加,讓人充滿期待。
美東時間晩上8點,辯論開始。
辯題設計
開場從最具爭議的黨爭話題,彈劾川普開始,討論了15分鐘。結束卻是以“和爲貴”談論友情收官。這個設計用心良苦,是籠絡從基本盤到不溫不火選民的情商在線的選擇。但願這也是對美國政治從分裂走向癒合的一個預示。
這場也是目前辯題設計最周全,提問水平最高,節奏控制最佳的一次。題材最大程度地兼顧了從極左到中間派選民關注的方方面面。跟前三次一樣,有大量的民主黨選民關心的文化議題,覆蓋了控槍討論、女性生育的自主權、藥物和毒品成癮、網絡信息戰衝擊民主制度等等。進步之處在于,經濟議題突圍了大比重談醫療保健的單一化,對如何創造工作、階級固化社會分配不公、復興基礎産業、第四次工業革命和自由紅利(Freedom
Dividend, 即Univsersal basic income, UBI),都有了更深廣的討論。
選題上的這次改進,也讓楊安澤在參選時候的名言“不是我贏,就是我的主張贏”,恰一步步地成爲現實。而他説這個話的時候,推特粉絲還遠不如我們公號多。這一鳴驚人的一年,在美國競選歷史上也是一段傳奇了。
這場辯論,不單面向知識分子、都市精英們和文化圈小清新們,而且趨向撫恤全美民情、關注工薪階層生活發展。CNN也算聰明,之前已經單獨把氣候變化和LGBTQ兩個議題獨立提出來分別作了對應專題討論(Town
Hall,市議政廳形式的候選人與選民互動)。這樣的安排旣照顧了這兩個文化議題的關注者們的鋼需——他們基本都是民主黨的鐵盤,也讓有更廣泛觀衆基礎的全國辯論能把時間集中在討論其他更爲普遍關注的話題上去。
楊安澤的表現
對於“楊幫”(Yang
Gang)而言,就像追隨自己心儀的球隊一樣,每次辯論一場不落。精神堪比樂意花天價追NBA球賽的國內眞球迷。到目前,距離一開始送他上6月份第一次辯論的目標而言(點擊前文),Andrew越戰越勇的事實,已經收割了大批人的尊敬。
對於美國公衆來説,不少人把他的表現潜移默化成對亞裔政治人物的認識。何况,半個世紀——對於大部分人一輩子也就遇到一次——才出來一位競選總統的華裔這種新鮮事,相信無論是駡他還是挺他的華人,都不會錯過他的登台。
聰明的讀者朋友自己來給楊安澤的全程發言打分吧:
開場環節是討論彈劾川普,不同于有的候選人在聲討川普個人的思路里轉圈,楊安澤的發言秉承他務實的一貫風格。他表示支持彈劾,但同時指出彈劾即沒有希望成功,而且如果過度集中在只談論川普如何糟糕但缺乏對解決讓川普當選的那些問題的有效討論,會改變不了讓人氣餒的現狀。唯有從解決導致川普上台的社會問題入手,才會眞正避免類似人的再度當選。
本次辯論,楊安澤在搶答、揷話、正面交鋒領先的候選人等方面,都有了表現不俗的零的突破。包括CNN、《華盛頓郵報》、VOX
在內的多家主流媒體,都將楊安澤放在辯論的勝利者之列。
在第三個環節的問題,討論自動化和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衝擊中,Andrew駁斥Sanders的“政府保證工作”的説法,犀利指出,美國沒多少人喜歡由政府安排工作,同時這樣也容易帶來官僚機構臃腫的弊端。而他的UBI主張本質上是一種由下至上的刺激經濟的政策,能給家庭和社區帶來繁榮。
Andrew的UBI,得到了Tulsi和Castro的當場背書,在高手過招、相互費盡心思懟翻對手的舞臺上能出現如此和諧的一幕,也足見UBI勢不可擋的趨勢。
當討論到消除社會分配不平等的話題的時候,楊安澤主動挑戰Warren。這個問題,之前著名經濟學家曼昆(Mankiw)已經在《紐約時報》上爲楊安澤打過一場前陣(點擊前文),今天楊安澤有理有據,發揮自如。他點明Warren的富人稅在荷蘭、丹麥、瑞典等歐洲國家都紛紛遭遇失敗,而他主張的增値稅(Value
?Added Tax, VAT)則在全球150多個國家,包括這些歐洲國家都順利施行,已經有成熟可行的經驗可供參考。
在做結束陳詞時,楊安澤回答自己最難忘的一次友情,是在競選中認識了坐過牢、2016年投了川普的朋友,卡車司機Fred。這更是讓電視機前正在觀看辯論的Fred眼圈發紅,激動得跳了起來。
UBI獲得主流討論
楊安澤和楊幫的草根運動終于改變了美國政治生態。從一開始無人問津、十八線都排不上的政壇圈外人,到現在自己的主要政見UBI佔據一個完整的提問環節,並成爲經濟類議題辯論的兩個主打話題之一。這充分體現了競選制度的靈活性。即使一開始楊安澤被冷落,但是隨着他的競選不斷贏得人氣,籌款額度飛升,系統開始在民意面前俯首稱臣。
UBI本質上是一種讓全民脫貧,增加社會保障的流通性和多樣性,同時不傷害人的勞動積極性的政策。與傳統福利相比,UBI相當于融合了多種形式,人拿了可以自由支配,去買食物、付學費、就醫買藥、創業......一網打盡各種繁雜的福利項目,節省大量行政開支並避免接受福利的人遭歧視。因爲人人都拿的平等性,特定人群被抹黑的事會大幅減弱。在美國族裔人口結構漸變的過程中(預計2042年將沒有一個族裔超過人口的一半),這樣的膚色平等(color
blind)有益於減少族裔之間的摩擦。
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越發達國家的國民,任何人一輩子都可能換幾次工作、轉行幾次。UBI是一種與現代經濟發展軌迹相結合的革新,對於緩解高節奏生活的壓力具有突破性。一種給整個社會減壓,給人人相當于一筆“天使投資”一樣的政策,能激發的精神健康和社會創造力潜力極大。
儘管UBI沒有經歷過大規模系統性的實驗,已經有的一些實驗不是斷續就是只有地方性的嘗試,拿到的結果也是喜憂參半。但是,如果楊安澤能選上或者走得足夠遠,UBI獲得眞正大範圍操作的可能性就越大。其實很多政策都是在不可能有成熟先例的情况下展開的,包括一些著名的成功案例。譬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羅斯福總統的新政(New
deal);五十年代艾森豪威爾總統指揮的“基建狂魔”項目,當時美國車輛擁有率還並不高,修豪華寬敞的州際高速公路體系在當年也是“華而不實”的工程;還有一直因爲“天價”預算而爭議不斷的肯尼迪的“登月計劃”,要花佔年度GDP
5%的銀子,結果卻促成了NASA的發展和後來的internet革命(點擊前文)。這些氣勢磅礴的國家政策一次次證明,沒有之前的同規模實驗,並非就等於政策一定不好。不少遠見卓識的決定都需要魄力去推行。而且美國總統四年一期,如果實際效果不行就會被趕下台或被國會叫停。
其他議題許多也是十幾甚至上百年的爭端話題,選民早就對兩黨説辭的可行度心里有數。2020年首要問題依然是經濟,只有把經濟主張説得深入人心,文化議題爲輔的候選人,才有希望問鼎白宮。
辯論花絮
這場辯論是歷史上同場登台候選人人數最多的一次,各花入眼,筆者説説個人感受。有些屬於颱風比內容更讓人記得住,不知道對於候選人算喜訊還是憂愁?
Pete出現在大選的舞臺上,給人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他的履歷和那些議員州長都截然不同:一個中部小城市的市長,一個Rhode
scholar,還是在阿富汗服過役的老兵。無論是被採訪還是辯論中,回答都有深度,還常有急智,是個有政治天賦的人。在不少候選人立場發言向左猛衝的形勢下,他堅持理性,更顯示政治上的成熟自信。
Booker的風格則就如同大合唱了,人高馬大侃侃而談,貌似都挺高大上的,但是仔細一聽大部分內容不是把政壇一貫的調子舊瓶換新酒,就是與現實總有那么一層兩層隔靴搔癢的距離感。競選主張旣沒有什么與衆不同之處,辯論發言也沒有亮點,倒給人有點不合時宜的感覺。
Harris,總感覺這人有綿長的不悅要傾吐,不愧做過職業檢查官多年,説起話來咄咄逼人。所有候選人中,要是和川普面對面懟的話,她的氣場最強大。可是前場辯論中對前副總統Biden的攻擊,是典型的身份政治,在許多選民中失分。也難怪即使在她的主場深藍的大加州,她的民調也一路下滑,被楊安澤毫不客氣地趕上來了。
Amy沉穩而務實,希望通過此番競選後能成爲民主黨的重點栽培對象之一,平衡當下政治網紅化、兩極化的現象。少一點標新立異,滿嘴跑火車,多一些低調靠譜。
81年出生的Tulsi在台上,跟82年出生的Pete是兩道養眼的風景線。她舉手投足頗具大將風度,沉着冷靜的靚麗形象給人印象深刻。Tulsi的愛國情懷,爲國奔赴前線的經歷,充滿能量的朝氣,敢想敢做的行事氣勢,加上直言不諱的風格,無論將來仕途如何,民主黨都需要這種諍友型內部人士平衡,避免被極左搞翻車。
這種場合的辯論題設也是足夠夠狠,得饒人處絶不饒人的風格。對於三位年齡超過70歲的長者,Biden(78)、Sanders(78)、Warren(70),個個都領到了直敲腦門的問題:如何看待年齡對勝任總統這種高強度工作的影響。只要是選民關心的,哪怕人剛從醫院手術檯下來,也別想逃過拷問。
雖然美國歷史上也有過幾次總統、副總統在競選前或者任期內犯心臟病的事,但是在這個媒體加自媒體360度無死角爆料的時代,Sanders的競選應該事實上已終結于他兩周前的心臟病發作了。這一場,連主持人都沒有如此前一樣對他頻頻發問,他的累計發言時間也掉出了前三。最受益的是Amy,第一次成爲發言最多的三人之一。
Sanders整夜表現最突出的是幽默一刻,對旁邊的副總統Biden調侃一句:“你把我當成普金了”。兩人隨後在台上相擁片刻,引發觀衆們會心一笑。這旣是感染全場的自然的肢體語言,也更是兩位長者作爲對手,相互之間的惺惺相惜。就讓這位老人的政治生涯以這種輕鬆幽默的方式,漸漸謝幕吧。Sanders以自己對revolution(革命)的執着追求,大大推動了美國政壇進步思潮的興起,尤其在年輕一代中掀起波浪壯闊的影響力。這位老驥伏櫪的78歲老人,基本走完了他雖敗猶榮的競選征途。所有有理想並爲之奮鬥一生的人,都値得人致以敬意。
如果民主黨能保持打出響亮的解放工薪階層的口號,關心國內生活不夠如意的人群,加上文化議題上少一些不着調的風向,2020就能贏。
這場辯論讓人眼前一亮,看到了曙光大展的前進的路。
作者:琥珀風箏,感謝奚凡的補充和修改。
陌上美國客觀快捷的時評,和美國生活資訊。歡迎掃碼或者點擊開頭藍字關注。請加我們的轉發工作號,微信ID:moshang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