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其他城市

   
 

楊瑾的“琵琶行”

 

    楊瑾的“琵琶行”音樂會,于2019年10月19日,在Bellefield Hall舉行。匹兹堡華人社區著名主持人陳星,宣佈了音樂會的開始…。
   從觀衆站起來鼓掌歡呼的響聲,就知道這一次楊瑾的“琵琶行”音樂會,有多么成功!
   是的,楊瑾舉辦的琵琶音樂會,每一次都很成功,並且一次比一次更成功!
楊瑾的成功,不僅是在她的琵琶、古箏、中阮、二胡等中國傳統樂器演湊藝術方面的成功,而是她多年來在追求提高自身藝術水平的同時,追求把中國傳統藝術和西方音樂藝術的交匯、融合方面的成功!
    創新不僅是在科學技術方面,文化的創新,音樂藝術的創新,其現實意義一樣巨大!
    老朽一直認爲,文化藝術是沒有任何界限的,這個界限包括種族、國家、地域,甚至意識形態的界限…。常常説在文化藝術的範疇里面“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話就是指文化藝術達到最高水平的時候自然會被全人類所公認和接受、欣賞。
    從深層次講,文化藝術的融合,對於“和諧”這個紛爭世界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這個世界上,經濟、科學、技術、意識形態都會發生紛爭。而只有文化藝術,在達到一種高水平的程度上,不會紛爭,只會融合!


    今天楊瑾老師以一曲琵琶彈奏“琵琶行”開場。“琵琶行”是中國唐朝大詩人白居易的著名長詩。
    詩里通過描寫一個琵琶女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飽受打擊的宦途,喊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
    詩人與琵琶女的“相逢”,通過“送客”、“聞聲”、“尋訪”、“暗問”、“移船”、“邀見”、“千呼萬喚”…一系列的動態描述,最後琵琶女“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出來相見…。
     又通過琵琶女自訴身世後,用琵琶彈曲揭示她內心世界,忽而“弦弦”、“聲聲”的憂思;忽而“如私語”、“如急雨”的訴説;“時而“水漿進”、“刀槍鳴”的控訴;時而“珠落玉盤”、“鶯語花底”抑揚頓挫的韻律,訴生平不得志、盡心中無限事,令詩人和琵琶女産生心潮起伏的共鳴…。
     而楊瑾以她靈巧的手指和對這首詩深刻的理解和對詩中主人翁的同情,在她爲止奉獻一生的琵琶弦上,把白居易的情感盡情地發揮出來,把一衆華洋男女,帶入的一千多年的前的此情此景中去…。
    呵呵,老朽也要喊一聲:“同是天涯淪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識!”
    楊瑾用古箏表達的,又是別一樣的風格。古箏在一般的認識中,善於表達如“高山流水覓知音”清高流淌這樣的情感,將是一種輕盈柔曼的旋律。但是楊瑾的一曲古箏岳飛《滿江紅》,由杜肯大學鋼琴敎授Joe Sheehan操盤彈奏鋼琴來伴奏,用激蕩急促的旋律把人帶入一種高亢、悲壯、激烈、的悲劇英雄的情景當中…。
我對古箏又有了另一種欣賞角度。
    也許我們對於中國傳統樂器的二胡,會跟“二泉映月”、“良宵”這樣的傳統中國民族樂曲聯繫起來,但是今天由“楊悅”小姐用二胡演奏的一曲西方音樂“查爾達什”,能讓你顛覆對二胡的固有印象。
     查爾達什Csárdás”是意大利作曲家維托里奧·蒙蒂最著名的兩首小提琴曲之一,展現出一幅匈牙利人民生活的生動畫面。而“楊悅”的二胡演奏,讓人領略到兩根弦的二胡其音色一點也不必四根弦的提琴遜色,更能夠體現“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個道理…。
    如果説,這幾個節目讓人初步感覺到中國傳統樂器和音樂與西洋樂器和音樂的結合的美妙之處,那么楊瑾的一首以“中阮”彈奏的“山歌”,令人耳目一新。一位顯然是非洲裔的女士,用不太標準的華語一聲高亢悠長的“唱山歌噯…、…、…”,引出了中阮旋律,在中國山地民族的旋律中,這位女士翩翩起舞,動作非中非西,卻天然混成,與悠然美妙的中阮旋律演繹出一幀原生態的中西合璧的風情畫。
    一首兩種共鳴箱,不同傳統,琵琶和吉他八根琴絃的合奏,“七個瞬間的隨想”由7個短小精悍的樂章組成。這些樂章風格迥異,個性十足,旨在表達作者內心中對藝術單純而美好的追求。更體現不同傳統的文化在音樂領域,可以達到渾然一體的境界…。
    這位吉他演奏家是John Marcinizyn先生,他是著名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吉他敎授。據知,他與楊瑾老師經過無數次非常認眞的排練打磨,才把這個中西樂器合奏的音樂,做到人琴合一,琴曲合一、人人合一的境界…。
    中場休息之後的幾個曲子,進一步演繹了中西音樂傳統的和諧和融會貫通。
    “Manifold”原爲作曲家王璐爲Pitts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Firsts而創作。王璐是楊瑾老師的同學,也是布朗大學作曲系的敎授。他的這首“Manifold”經由十位音樂家共同演繹的這首跨界音樂,似乎把人令人了一個新奇空靈的境界,感到與一種陌生又熟悉的神靈同在,驚訝又享受…。
    “Aziza(阿齊扎)”是阿拉伯世界家喩戶曉的一首民歌,歡快明亮,各聲部間的旋律與伴奏交相呼應,其節奏變化豐富,音樂聲漫天飛舞。琵琶、二胡、伊朗揚琴與古典樂器的交融,呈現出卓爾不同的魅力。
    “Libertango”是“探戈之父”阿斯托爾.皮亞佐拉的代表作。他將古典音樂、民族音樂與現代音樂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具有明顯的南美音樂風情,旣大衆又高雅。特別是琵琶和二胡的參與,令這首樂曲更豐富了柔美嬌脆的音色,讓人沉迷其中,如痴如醉。
    是的,觀賞過楊瑾老師以中華民族傳統樂器和音樂與西方傳統樂器和音樂相結合的音樂演出,每一場都有更進一步的發展和創新。
    欣賞楊瑾老師的音樂會,不僅是對一餐中、西音樂藝術盛宴的品味,也是一場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欣賞,更是全人類和諧精神的實踐。
    從苦行的琵琶女、飄零的詩人、悲劇的英雄、古樸的山民,到載歌載舞的人群,人類世界應該就是這樣的良性發展…。
    讓一切爭斗都見鬼去吧!人類需要的是和諧、融合和混爲一體的愉悅!

匹兹堡一老朽計冠光(海老KK)
2019/10/20 于匹兹堡自寓小閣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