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從“過客”到公民的道路上儘管每個人可能走在不同階段,但這條路新移民遲早都要走。我們必須要懂得自己的權益(Rights),知道亞裔數據(Data),記住我們的遺産(Heritage),並履行公民的義務(Duties)。
撰文:張小彥
現任百人會長吳華揚(Frank Wu)
敎授2018年發表的“新的中國移民”一文中提出的三個中國移民潮的劃分是很有意義的。二次世界大戰前來美的早期華僑多爲勞工和商人。這些先驅曾爲美國西岸開發和大鐵路的建設立下過汗馬功勞。但他們在種族隔離和《排華法案》時期遭到虐待,只得在中國城里抱團取暖求生存。戰後特別是1965年移民法改革後來自港、澳、台及東南亞的第二波華人主要是商人、學子和專業人才。他們憑資金、學位和專業技能在美國各行各業成績斐然。由各界華人成功人士組成的百人會中很多杰出人才就是這代人中的佼佼者。他們都曾親身經歷過美國社會對華人公開或隱形的歧視。
1980年以來,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數量激增,成爲新一代移民的主體。這個群體主要由來美求學或工作的精英組成。他們通過奮鬥獲得高學位,塡補美國人才缺口而搭上進入中産階級的快車。他們不僅在各自的領域開始展露頭角,更在培養下一代上出類拔萃,
通過敎育優勢爲兒女打造在美國社會發展的堅實基礎。
新一代移民儘管在職場和社會上受過歧視和難突破天花板,但與前兩波移民相比情况要好得多。這主要受益於幾個國際國內大環境的變化。首先,美國1960到1970年代聲勢浩大的民權運動和《平權法案》的實施改變了美國社會對有色人種和少數民族歧視的大環境。其二,1978年大陸的改革開放,1979年鄧小平訪美和中美邦交正常化給美國和西方帶來了擁抱中國的希望。美國社會對大陸新移民持好奇和歡迎態度。其三,大陸學子和學者來美後最先接觸的是思想開放包容的美國大學環境,至少公開的種族歧視沒有市場。當然,40年後的今天,當中國崛起之時,大環境又一次的變化造成將大陸新移民夾在中美大國政治之間的困境。
移民就是離開故國到新國家定居和發展的族群。像其他第一代移民一樣,大陸新移民對美國的認識由於個人的背景和來美時間長短而不同。來美15年以上的大陸新移民一般都已經過了求學、工作、辦身份、成家、生子、立業的經歷。爲了下一代和自身在美國的發展,都開始思考如何使華裔融入美國主流社會的問題。大陸新移民從過客到公民的政治覺醒三部曲由此而上演。
序曲:證明自己的存在
政治覺醒的序曲是證明自己的存在。爲了傳承中國文化,新移民或與老移民合作,或獨立門戶地開辦中文學校,舉辦春節晩會、文化節、餃子宴,表演獅子舞,成立旗袍協會等等,宣揚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統。現在幾乎在所有大陸新移民聚集的地方都有中文學校。每年春節期間,我們常接到多個春晩邀請而爲選擇去哪個犯愁。中國文化中心、藝術團、同鄉會、校友會等等組織更是層出不窮。再加上微信群等網上社交群體,更使人目不暇接。
新移民在個人、家庭、社區幾個層面都已經展示了才華和證明瞭自身的存在。但基本上還是“自己跟自己玩”。在政治參與方面,直到幾年前還處在朦朧的狀態,受到中國社會“不出頭、看熱鬧”政治智慧的遺傳。在內心里,很多新移民還是把自己當作“僑民”和“
過客”。
對中國傳統社會這種消極避世的態度,林語堂先生曾有過經典的評論:……消極避世在中國有明顯的‘活命價値’。中國靑年與外國靑年一樣,都有公衆精神。中國的那些熱血靑年與任何其他國家的靑年一樣都對‘參與公共事業’表示出極大的熱忱。但是大約在25~30歲之間,他們都變得聰明起來瞭(如人們常説的那樣‘學乖了’),獲得了消極避世的品德,從而大大有助于他們的老成溫厚等文化習性的養成。這種品德的獲得,有些人是得力于聰慧的天資,另一些人則因爲自己曾吃過一兩次虧。所有的老年人都很穩重,因爲所有的老滑頭們都學到了消極避世的好處,在一個人權得不到保障的社會,吃一次虧就夠嗆了。
前奏:爲切身利益發聲
大陸新移民政治覺醒的前奏號角是在有切身利益的問題上吹響的。首先是孩子敎育。中國家長最重視孩子的敎育,認爲只有學習好,上好學校才能出人頭地。這在異國他鄉尤爲重要。標誌性的事件是華人家長積極參與2014年加州SCA5提案的聽證和抗議,以及因此而延伸出的亞裔細分,敎育平權,和藤校録取等議題。其次,在維護華人權益事件中大陸新移民異軍突起,在各地組織遊行示威,合力發聲。引人注目的有梁警官、陳霞芬、郗小星等維權事件。另外,最近新移民在反對大蔴合法化和限制在華人社區開設大蔴店的運動中也表現突出。
大陸新移民參政議政時常愛以人劃線(如:支持或反對特朗普),或以事劃線(如:支持或反對亞裔細分);同意者是朋友,反之是敵人。這種極端的思維很可能與我們在大陸的成長環境有關。“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是一代人從小受的敎育。這種階級鬥爭思維方式的餘毒會對新移民參加美國政治産生誤導,引來前兩波移民的側目。而在美國政治中,沒有永久的朋友也沒有永久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有不少新移民抱怨美國很多法律不公平,由此得出結論美國的民主制度有問題。其實,每項立法都是各種社會力量在某一時間點達到的平衡。美國的民主並不保證每一項法律的公平,它只是提供了一個民主的立法、改法和廢除不合理法規的程序。因此,僅僅抱怨法律不公平是沒有意義的。公民必須通過集會、結社、政治參與來反對、修改、或廢除他們認爲不公平的法律。
新移民積極參政議政的表現證明他們正在超越中國傳統社會“消極避世”的“政治智慧”。儘管在參政方法上仍可見到“階級鬥爭”的陰影,但能學習和應用美國民主的法律程序爲本族裔爭利益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主旋律:積極參選參政
一批走在前面的大陸新移民已經奏響了積極參選參政的政治覺醒主旋律。他們挺身而出,爲了下一代,爲了社區從地方做起,
競選學區董事、地方官員、州議員。可以預測,在不遠的將來他們就會問鼎聯邦議員的席位。這條路是艱難的,而且常常是費力不討好的。這些先行者是値得尊敬的,他們認識到了參與是“硬道理”。他們爲下一代樹立了榜樣並帶動了更多大陸新移民投票和爲社區服務。在通過參與提高族裔地位和影響美國主流社會方面,猶太人的成功爲我們樹立了榜樣。
在一個數據驅動的民主社會里,不參與你就不存在。你投的競選人是否獲勝對個人和某個利益群體很重要。但你是否投票對整個族裔的政治地位更重要。這就是要通過水漲船高,改變華人形象,提高華人地位,達到全方位(政治、經濟、文化)融入美國社會的目的。
在政治覺醒的過程中,大陸新移民開始意識到美國政治與中國政治的不同。中國政治的最高境界是“求同存異”,做事要先統一思想、統一目標、然後統一行動。這在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由佔中國人口95%的一個民族爲主導的國家來講是有效的。但在美國這樣一個由多族裔移民組成的民主國家里,競選必須要爲整個社區服務,代表多族裔的共同利益。
不需要統一思想和統一行動,只需要統一目標,然後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分頭行動。因此我們要超越“求同存異”的思維局限,擁抱“護異尋同”的政治理念。一旦目標達到,各種力量將重新組合尋找下一個目標。異是永久的,同是暫時的。
不同代華人移民的溝通
大陸新移民在維權和政治參與方面應學習和借鑒前幾代華人移民的經驗。一百多年前華人維權先驅王清福就曾出頭爲華裔利益吶喊。同源會(Chinese
American Citizen Alliance-CACA)等早期組織在《排華法案》的陰影下仍堅持不懈地爲華裔爭取權益。後
來在李文和、陳霞芬、郗小星等冤假案上,曾有不少來自港、澳、台的第二波移民和美國出生的華人律師以及政界要人,社區領袖出來伸張正義並義務奉獻。
前商業部長和駐華大使駱家輝(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在參選和從政上,前幾代華人也多有建樹。聯邦層面有商業部長和駐華大使駱家輝,能源部長朱棣文,交通部長趙小蘭,國會議員趙美心、劉雲平、孟昭文等。地方政府層面有特拉華州副州長吳仙標,加州蒙市第一位華人市長陳李婉若女士,加州財長江俊輝等一批州、縣、市民選官員。他們的經歷和貢獻給大陸新移民政治參與開拓了先河和做出了榜樣。
由於文化政治和背景以及來美後經歷上的差別,不同時代華人移民在交流上有一定障礙。障礙會造成誤解和偏見。大陸新移民需認識到華裔的共同利益超越時代差別和歷史背景,並需主動地與前幾代移民進行溝通。溝通帶來理解,理解引出尊重,尊重産生尋同的慾望,共同的利益和目標將形成華人社區團結的基礎。
實現多族裔共享的美國民主
大陸新移民在政治覺醒中需要與前兩波華人移民溝通和團結才能使五百萬華人形成一股政治力量,與其他亞裔聯手才能藉助兩千二百萬人口的力量引起主流社會的重視。我們的共同目標是實現符合人口比例的政治代表性(population
proportional representation)。我們要坐到桌邊參與決策。
雖然亞裔在各個領域都涌現出一批杰出人才並得到社會的尊重,但在政治代表性上仍是倒挂。根據2015年數據,亞裔佔5%的人口,交納7%的稅收,而僅有1%的政治代表性。
按人口普查局的預測,2043年白人佔總人口比例降至50%,而亞裔人口比例將上昇到10%(見下圖)。達到符合亞裔人口比例的政治代表性意味着屆時應該有10位聯邦參議員,44位聯邦衆議員,700名以上的州選的議員,300名以上的郡縣長。同時在今後20-25年我們也應該至少有一位亞裔總統的當選。
可能有些人認爲,亞裔人數太少左右不了選舉結果,投不投票無所謂。這在1965年移民法改革之前亞裔人口不足1%的時代是事實。半個世紀後佔人口5%的亞裔已成爲被兩黨爭奪的選票新資源。亞裔佔國會議員選區人口的比例正在迅速增長(見下圖)。2016年亞裔人口已在165個選區超過5%,78個超過10%。從歷次選舉結果看,很多選舉的勝負差額在5%以內。也就是説亞裔的選票在很多選區都能直接影響選舉的結果。
在市場經濟爲主導的民主社會里,一個族裔經濟地位的提高必然引發政治地位提高的訴求。同時,市場也會通過各種方式對高收入的消費群體抛出橄欖枝。這就是“錢包的力量”(power
of the
purse)。根據2016年的數據,亞裔的中位線(median)收入已經超越白人名列第一。亞裔的消費能力已經使大財團,公司和好萊塢刮目相看。這就是爲什么近幾年來商業廣吿中亞裔人出現率上昇以及電影《瘋狂的亞洲富豪》能打破票房記録的原因所在。
華裔二代楊安澤出來競選總統是一個鼓舞人心的事件。如果沒有歷代華人和亞裔對美國社會貢獻的鋪墊,亞裔人口比例從1980年的1%?(350萬)到2016年的5%(2200萬)的激增,以及美國正在經歷的經濟結構(人工智能替代傳統人工)和社會結構(進入沒有主體種族的多元社會)的大變遷,就不會出現一個亞裔問鼎美國總統的氣勢。這就是時勢造英雄。同時,一個年輕有爲的亞裔後代敢於出頭向美國主流社會展示領導者的遠見和能力必然會激起華人和亞裔民衆的參政熱情。這就是英雄造時勢。
不管你是否支持他的政策和觀點,也不論最後的結果如何,楊安澤的競選都正在改變亞裔的“啞裔”形象。每個華人和亞裔都會直接或間接地分享水漲船高的效益。我們應爲他的勇氣而自豪。亞裔實現人口比例的政治代表性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第一代移民要爲後代奠基鋪路。楊安澤爲下一代做出了榜樣,也使我們這代人看到了希望。你是否投他的票是個人選擇,但如因他的出現而能提陞亞裔2020年大選的投票率(見下圖),則是族裔的勝利。
楊安澤的競選使我想起了當年的李小龍。他在美國傳揚中國武術時,曾被有些華人視爲“傲慢和狂妄”,甚至舊金山老一輩講究門戶的武術界要出來敎訓一下這個破壞門規,外傳國術,自創新拳,與各國武術取長補短的年輕人。結果正是大逆不道的李小龍改變了華人“東亞病夫”的形象,在美國確立了中國武術的地位,並將“中國功夫”寫進了英文字典。直至今日,當提到李小龍的名字時,難道有哪個國人不引以爲自豪嗎?
楊安澤在白宮出席奧巴馬召集的會議。(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在“從過客到公民”的道路上儘管每個人可能走在不同階段,但這條路新移民遲早都要走。我們必須要懂得自己的權益(Rights),知道亞裔數據(Data),記住我們的遺産(Heritage),並履行公民的義務(Duties)。
大陸新移民的政治覺醒使其成爲華人和亞裔公民參與(投票、參選、參政、社區服務)的一只生力軍,
爲推動在美國社會實現多族裔共享民主貢獻力量。實現多族裔共享民主不僅符合亞裔和所有少數民族的共同利益,也順應了美國社會人口結構變化的大趨勢,更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偉大貢獻。
致謝:本文初稿得到很多朋友(包括王建平、黃倩、姚微明、孫曉光、殷余民、陳樹榮、宋智達、孫惠民、朱小棣、王華等)
的閲讀反饋,對文章提出很有價値的修改意見。在此一併感謝。
注:
1.Wu, F.“The New Chinese Diaspora:Embracingthe Model Minority and
Perpetual Foreigner”,History & Perspectives,The
Journal of The Chinese Historical Society of America,
pp.99-108,2018.
2.林語堂文集:吾國與吾民第一部分,背靜-第二章-“中國人的性格”。http://www.yljxzy.com/ebook/lytwj/
3.New American Economy,“Power of the Purse:How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Contribute to the
U.S.Economy”,October 2017.
4. "Asian-Americans account for 5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but only
1 percent of state legislators.”
www.governing.com, "Why State Legislatures Are Still Pretty White",
By Teresa Wiltz, DECEMBER 9, 2015.
5.New American Economy,“Power of the Purse:How Asian Americans and
Pacific Islanders Contribute to the
U.S.Economy”,October2017.
作者簡介:張小彥,社會學博士,美國匹兹堡大學客座敎授。美國智能決策硏究所所長。美國多彩軟件公司董事長兼數據科學家。1996年創建凱特智能決策公司,將社會科學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開發社會管理和決策支持軟件系統。曾先後爲美國聯邦政府和二十幾個州政府設計、建立了毒品濫用預防活動管理信息系統。2007至2010年,被美國衛生部聘爲國家級顧問。2012年以來多次回國交流並做了有關大數據、數據可視化、數據科學的專題演講並成爲財新網站“決策智能”專欄作者。
撰文:張小彥 本文由作者授權原創首發于《美國華人》公衆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