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絲綢之路”正在復興!

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紐約時報》暢銷書,全景展現絲綢之路這一兩千年來始終主宰人類文明的世界十字路口!
   絲綢之路讓中國的絲綢和文明風靡全球;羅馬和波斯在路邊締造了各自的帝國;佛敎、基督敎和伊斯蘭敎沿着絲綢之路迅速崛起並傳遍世界,融匯出耶路撒冷三千年的歷史;成吉思汗的蒙古鐵蹄一路向西,在帶來殺戮的同時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大英帝國通過搜刮絲綢之路上的財富,鑄就了日不落的輝煌;希特勒爲了絲綢之路上的資源,將世界推入了戰爭和屠殺的深淵。時至今日,絲綢之路上的難民與恐怖主義ISIS,依然是歐洲與美國揮之不去的夢魘。
  翻開這部包羅萬象的史詩巨著,您將發現,絲綢之路的歷史就是一部濃縮的世界史,絲綢之路就是人類文明耀眼的舞臺。它不僅塑造了人類的過去,更將主宰世界的未來。
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高級硏究員,牛津大學拜佔庭硏究中心主任。曾多次在哈佛大學、劍橋大學、牛津大學、耶魯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紐約大學等世界知名學府公開演講。
   如果沒有“一帶一路”,“絲綢之路”也許只會出現在歷史課本里,最多附加上運載着絲綢、香料的駱駝商隊行走在沙漠里的畫面。它最終會淡化在時間里。但是“一帶一路”的創想喚起了人們對於很久之前繁榮的回憶。這個創想承載着促進發展、建設海陸通道並與各國交流合作的想法,而這些想法追隨的,正是當年那些帶着貨物和信仰四處奔波者的足迹。
  本書作者彼得·弗蘭科潘從小就喜歡世界地圖,十幾歲開始便不滿足于課堂上有限的知識。一本人類學家的書點燃了他探求歷史的興趣。他開始想瞭解課堂上沒有出現的地方,開始渴望更多地瞭解俄羅斯、中亞、波斯和美索不達米亞。他想從中亞的角度觀察基督敎的起源;想瞭解中世紀大城市,例如君士坦丁堡和耶路撒冷;想學習東方偉大帝國以及蒙古人的征服過程;想瞭解人們如何從阿富汗和印度的角度看待兩次世界大戰。
   在不斷的學習和摸索中,作者發現對於觀察世界的過去和未來,有一個最佳的視角。數千年來,連接着歐洲和太平洋,坐落在東西方之間的那塊區域,才是世界運轉的軸心。這塊區域是從地中海和黑海東岸,到喜馬拉雅山脈。在人眼中,這塊區域不算什么重要的地帶,但作者認爲這里是東西方之間的橋樑,正是文明的交叉點。
   這個橋樑上曾經有偉大的城邦,也是世界上主要宗敎的發祥地,語言、文明和交戰都曾經在這里碰撞和産生影響。這些影響都是通過一個網絡傳播到世界各地的。那些朝聖者、商人通過這個網絡帶到世界各地的,不僅僅是財富、思想的交流、相互的適應,還有疾病、暴力和災難。19世紀末期,這個網絡由一個德國的地理學家正式命名,從此,Sedenstraben這個名稱被確定了下來,就是我們現在知道的“絲綢之路”Silk Road。
   可以看得出作者區別于主流史學界,因爲主流學界常常忽略這片東西方連接之地。作者越過層層人爲因素,越過歐洲西方對歷史的解釋權,越過人類對部分歷史的有意識強調,鍾情于硏究被幾代人忽視了的族群和地域。通過本書,作者希望這片區域的歷史能夠被重新探索和認眞觀察,也希望讀者能從一個不同的角度觀察歷史。
   本書一共25章。在第1章里,作者講述了絲綢之路的誕生,而剩下的24章,每一章作者都爲絲綢之路起了一個不同的名字。在瞭解絲綢之路的衆多名字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其誕生。
絲綢之路的誕生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孕育了美索不達米亞衝擊平原,爲人類文明的出現提供了土壤。幾千年後的世界中心,歐洲和美國尙未發迹、還未存在,在那久遠的時代,那時世界上偉大的帝國在這里先後崛起。作者先爲讀者介紹了波斯帝國的方方面面,讓讀者瞭解波斯能夠成爲帝國的原因,其經濟貿易的發展,又介紹了亞歷山大的擴張帶來的古希臘文明與波斯、印度、中亞和中國文明的交匯融合。這些都是後來東西交流的背景和預備。
   在漢朝,擴張將中國的疆域推進到了當時的西域(即西方的疆域),也就是今天的新疆。中國疆域的擴張將整個亞洲連在了一起。此前,這些交通網絡曾受到月氏,特別是匈奴的阻礙。所以漢帝國決定一勞永逸地解決與匈奴的糾纏。首先奪取河西走廊,控制農業富庶的西域地區,接着經過近十年的多次徵戰,將遊牧部落趕回到他們原來的地方。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爾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中國爲一條橫跨大陸的交通通道打開了大門——“絲綢之路”就此誕生。
   疆土的擴張帶起了中國人對外面世界的興趣,中國和外界的貿易交流也開始緩慢開展。而幾千英里之外,變化也在不斷發生。坐落在意大利西岸線上一個原本不起眼的小鎮,經過慢慢的努力發展,靠着訓練有素的軍隊,成爲競爭力強大的羅馬帝國。它野心勃勃地將目標定位于地中海以東,在將埃及收爲囊中之物後,其經濟和軍事不斷擴張。
絲綢之路的衆多別名
   我們通常認爲絲綢之路僅僅是一條商道,但作者卻首先講到這條路上的思想流通。最重要的思想是和神有關的。作者在“信仰之路”和“基督之路”中,首先向讀者展現了公元前各宗敎傳播的大圖景,然後專注于基督敎,以他歷史學的角度來簡述基督敎的發展。在之後的“變革之路”和“和睦之路”中,作者又轉向了伊斯蘭敎和穆斯林的壯大。
   接下來作者在“皮毛之路”和“奴隸之路”中向讀者描述了繁榮熱鬧的皮毛貿易和令人觸目驚心的奴隸貿易。“天堂之路”中,作者則講述了很多人知道、但不眞正瞭解的十字軍東徵。“鐵蹄之路”則講述了那個時代的蒙古人,他們的貿易和他們的徵戰。而“重生之路”則是關於14世紀瘟疫給歐洲帶來的災難和災難後的社會變革。
   “黃金之路”和“白銀之路”講述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航海時代的開始。而在“西歐之路”中,英國、荷蘭緊隨葡萄牙和西班牙發展海上勢力,隨後“帝國之路”描述了大英帝國的形成。“危機之路”和“戰爭之路”展現了英帝國開始面對的競爭對手,俄羅斯、法國等等;以及19世紀各國的大博弈和爭戰。
   現在仍是主要能源的石油在“黑金之路”里登上歷史舞臺。一戰的前後,各國自身的變化和相互之間的關係變化,是“妥協之路”所講述的。處于災難中心的不再是石油,而是小麥,作者在“小麥之路”里結合戰爭,講述了糧食的問題。“納粹之路”中,作者講到了二戰納粹和二戰中的絲綢之路。
   在“冷戰之路”中,美國開始介入了,介入這個被絲綢之路連接溝通了數個世紀之久的地區,並在“美國之路”中試圖將其納入自己的控制。而“霸權之路”我們看到,在這一世界心臟地區保持地位和影響力越來越難。最後的“中東之路”和“伊戰之路”則帶讀者近距離瞭解那片地區的近况。
結語
   作者在結語里説,歐美國家試圖在這片連接東西方的關鍵地區繼續保有支配地位,但徒勞無功。近幾十年表明,西方應對該地區時,缺乏一種站在全球史角度的、更高更廣的洞察力。作者認爲我們只需要後退一步,就可以從整體上把握這片處于混亂的廣大區域。
在“一帶一路”的創想中,作者看到中國比大多數國家更能未雨綢繆,更願意去瞭解其遠邦   近鄰的過去,並從歷史中汲取敎訓。作者相信中國的崛起是和平、友善和文明的崛起,因爲他在中國歷史上找到了許多類似的迴響。作者也帶着積極的盼望看待重建的絲綢之路。就像他在書的最後部分所説:當我們思考下一個威脅來自何方,思考如何應對宗敎極端主義,如何與那些常常被我們忽視的民族、文化建立聯繫的時候,亞洲屋脊上的交流網絡正被悄然編織在一起,或者更準確的説,是被重新建立起來。

Original 北大匯豐MBA 北大匯豐MBA
北大匯豐MBA
Intro 傳遞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MBA項目動態,招生信息,學生及校友活動的最新資訊。
2017-10-13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來自北大匯豐
書名:《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作者:【英】彼得·弗蘭科潘著,邵旭東、孫芳譯
出版社:讀客/浙江大學出版社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