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唐同誥先生的心願

浦 瑛

  我在2013年認識匹兹堡唐同誥先生,那個時候,他吿訴我因爲他的太太是伊利華報忠實讀者,而他想讓更多讀者瞭解他的科技硏究,我們第一次見面,他給我第一印象就是一個埋頭做科硏、不問世間煙火的人,後來我們每一次見面,他都給我講他的硏究,報紙給他做了幾次報道。
   這二年他一直想回到中國去免費傳授他的硏究,由於他的護照是澳大利亞的,種種原因都沒讓他去成中國。最後我讓他從澳大利亞走,他成功了。
   2018年10月30日到11月4日,時隔32年,他可以從澳大利亞去上海做5天講課了,他好興奮。
   他介紹説,在上海復旦大學與同事們交流學術,除了介紹先進科技知識以外,出訪中國,我的主要意圖是交流思想與如下觀念:
A) 對學生而言
   只要扎紮實實學好書本的基礎理論,同時閲讀並硏究有關的國際最新最有價値的論文,你就可以在那個理論領域里逐漸達到世界最高水平。這與出國不出國沒有一定聯繫,國內的學習環境已經完全能做到這點。國內軟件所的大師唐幼稚松和周巢成的成長,就説明這點。(附帶説,導師的意義就在于指引你朝那個硏究方向攻尖。)
   出國考察,要學些什么?就是看看,根據這些已有的最新最有價値的理論,各國目前實際上眞正做到怎樣程度。知道了,你就可以定下自己有意義有價値的趕超目標。
(B)對上了年紀的人而言
   身體能動的人都可爲社會按小時計算地作出不同貢獻,那么這個社會的勞動力就會大大增加了。在科技領域里,老年人搞硏究有特定的優勢,基礎好又知識面廣,搞硏究可少走彎路,這就是爲什么博士硏究生的導師大都是上了年紀的人。缺點與不足之處是,偏向保守,思想被束縛。上了年紀的人不妨發掘自己的潜能與興趣,解放自己腦力,也有益於社會和本人。
   唐同誥先生的硏究“可視化D++語言不同于任何一種計算機編程語言”,它是一種全新的當代社會的自然語言與圖表相結合的計算機軟件設計語言(兼編程自動化系統)。當前,應用系統開發失敗的主要原因在于需求分析時程序員出現了偏差,因爲程序員對業務流程的把握不如客戶。可視化D++語言能把客戶的需要精確完整地記録下來,讓客戶配合軟件專業人員一起開發軟件,完美地解決該問題。    在中興出事的時候,我問過唐先生:大陸中國人的發明,別人都會問 “是眞的嗎?”是不是抄人家的:記得唐先生回答:中國要全面趕上世界頂級一流,某中國科學家前幾天親口對我説 “最根本是制度問題”。可能大家也這樣認爲。前幾天我同復旦大學原來管科技的人員聊天説起,若我現在是中國人,我解決了這個歷史難題 “電腦軟件大部分自動化”,世界就這個課題涉及的專業軟件硏究人員或業餘感興趣人員,以及使用人員之多,創造價値之高而言,是中國大學敎師幾十年來獲得最大成就。我不追求什么,但我承認事實也確實如此。
   有位在美國的復旦大學老敎師問我“中國的芯片落後,同時用于芯片的軟件更落後。你能幫中國的用于芯片的軟件,實現自動化技術嗎?”。 我回答説“這類芯片的軟件的自動化,我曾考慮過。我不是不幫中國,而是我沒有能力幫。我不熟悉社會,沒能力解決一系列與社會聯繫事項。”
   唐同誥先生説:在1997向他工作的超級大公司FDC,建議並申請創建一個對本公司價値破千億的軟件的自動生成系統。這個申請,當時得到分公司技術負責的Mr. Gary Laxton 的支持,並表示願意合作開新公司。後來, 我覺得這類大公司的大軟件的結構清晰不複雜,我就是對它們實現了“軟件自動化生産”,其他軟件科學家會認爲,這類“軟件自動化”沒有廣泛的代表性。於是, 我轉向,先去硏究結構最複雜的微軟 的 “視窗企事業的經營管理”軟件。接着我 又去搞幾個最熱門的軟件領域:例如互聯網Server 全套軟件自動化,和安桌手機APP應用軟件自動化。這些大都解決了後,我從技術普及敎育脫身出來,將進行高級技術向經濟效益的逐步轉化工作。
    目前我宣佈,我將去解決僅留下這些超級軟件公司軟件自動化問題,其實他們擁有軟件技術很高超,因而實現自動化並不複雜。
   我搞軟件自動化的大概經歷大概如此。目前環境是,即使心里很不平靜的洋人軟件公司人員,已沒興趣問“你的 軟件自動化有無用?”,而是心里在嘀咕“我公司靠人工製作軟件産品,你們幫我公司搞成軟件自動化工具系統,要付多少million 錢?”
   11月13日,唐同誥先生與我在電話上談到他對中國的感受:中國進步很快,中國人非常勤勞好學,你去看中國的圖書館1樓到5樓全是各類書籍,中國人好學,一定有希望,他説,他也看不到中國就會變成最強國,因爲目前的中國人最愛的是錢和不愛國,下面這封信是他寫給他的黨委書記的,和大家一起分享。

復旦大學共産黨紀委書記: 你好!
   我是唐同誥,1963年數學系留校敎師。曾于1969年在復旦籌建校辦“電子計算機製造工厰”任厰長十年。1970年建立“計算機敎硏室”任敎硏室主任。在復旦任職期間,我工作認眞,曾獲得敎學一等奬,學術成果顯著,我的硏究成果刋登“中國科學”。因此有幸于1986年,經新加坡華僑資助,去國外工作。目前,我已經是“軟件工程自動化”領域里,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科學家。
   有所獲得時,我也希望能回報祖國對我的培養,因此,一直在尋求機會能自費回國做相應的介紹。經過多年努力,終于在今年10月成行,受復旦大學邀請,我自費周轉來國內爲母校計算機技術與科學院的硏究生們做了一次學術講座。
此次成功回來後,當年的同事和學生們熱情組織了聚會,在聚會上,我才得知多年來我始終未能順利回國做貢獻的一些蛛絲馬迹。聚會上,同事們吿訴我:
1) 當年六四事件時期,有人舉報我,説我曾向復旦大學黨委發了有反李鵬,反鄧小平的言論的紙質信件和 Email,我作爲反面人物曾多次在學校內部會議中被提及。
2) 雖然我已回國,最近仍有流言説我是不能回國的,復旦不會批準我回國。
聽到這樣的消息,我是震驚的,因爲這根本就是無中生有之事。事實上,在六四時期,我從來沒有向復旦大學黨委發過任何信件和 Email,更何况我根本不知道復旦大學黨委的Email 地址,從何而來的郵件呢?
   由於當時我已在國外,並沒有能及時得到消息,從而及時闢謡,導致這種不實傳言流傳長達30多年,甚至對我在國內的家人的正常生活也産生了影響。
   作爲一個科學硏究人士,我的精力從來都是在學術硏究上,未曾想在六四已經過去近30年的日子里,校內和黨內依然有個別人仍在群衆中散佈不經證實之言,對我加以譭謗。恰逢此次有機會回來,我不得不尋求組織的幫助,希望組織能公平、公正的調查和處理此次事件,我相信那些材料都是莫須有的,要求檢舉人把他們揭發“給黨委的信和Email 的複印件”交由你們,我願就當年被舉報的材料進行對質。我的訴求很簡單:
1) 在校內和系內,替我撥亂反正、重塑名譽、消除影響。
2) 我兒子因我牽連,一直被復旦大學保衛組阻止正常戶口的申報,與家庭戶口與妻子孩子住在一起希望不再受到影響。
3) 及時得到調查的通報,讓一個80歲的老人心安。

相信組織不會讓群衆失望。
此致順頌!

唐同誥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