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到8月27日,19天內走了幾千里,中國大江南北,講演《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大航海環球測繪的重要證據,與專家們交流,也參觀學習了很多有關的博物館。全程緊張,興奮,也有些奇遇。歷經北京,鄭州,洛陽,登封,偃師,杭州,南京,深圳,香港,九個城市。比較大型的演講有北京三場,杭州兩場,南京兩場,深圳兩場,另外許多小型討論,基本上大家對《坤輿萬國全圖》與明代鄭和下西洋的關係有了新的認識,對我的硏究方法與結論有了一定共識。這是關於世界史的一次歷史性會面。
除非歐洲人能提出更新、更可靠的歷史證據,目前的基本結論是:《坤輿萬國全圖》是明代大航海的歷史成就,是中國古代天文地理科學的總結,是中國對世界文明全球化啓端的偉大貢獻。這三點結論,同時推翻了世界史上幾項一貫認爲是經典的學説:1.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2.利瑪竇爲中國帶來世界地理和世界地圖;3.
明代鄭和大航海止于東非洲。事實上,明代鄭和下西洋不止到達西半球,而且測繪了第一份比較正確的世界地圖,即《坤輿萬國全圖》的原本。中國的地圖學和世界地理知識逐漸流入西方,引起歐洲人西進,殖民美洲。以上的結論來自幾百成千項中西方地圖,文物與文化現象的比較。
歷史必須是眞實的才有敎育意義。科學是客觀的,眞相是可以科學驗證的,尤其地圖的斷代,地理坐標的經緯度差異可以量化比較,證明《坤輿萬國全圖》的美洲信息不可能來自西方,眞正作者是鄭和時代的中國人,推翻地圖學西學東漸的舊説,還原了被誤讀600年的世界史,增強了華人對中國科技史的認識,提高了文化自信。普及科學推理在日常生活的應用,如何判別信息眞僞,是信息時代必須的生活能力。更正世界史沒有狹窄民族主義的意圖,不是改變地緣政治的手段,是科學地還原事實眞相的合理訴求。
美洲鄭和學會副董事長洪學天安排所有在華日程,一路陪行,其間還要來往北京-深圳處理重要業務。美洲鄭和學會與素友會提供赴華來回旅費,中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負擔在華主要費用,各地方單位負責落地接待。爲此,我衷心感謝所有接待單位和朋友的熱烈支持。
8/9:
抵達北京。住好友劉大姐家,羊肉衚衕,一如旣往,受到如親的照顧。北京一程完全由網友劉珍玲護送,幫忙拍照,光是北京就拍了三百多張,辛苦了。
8/10:
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中國地圖史學術報吿會”曁《測繪科學》地圖史《坤輿萬國全圖》學術沙龍。地點:中國測繪大廈。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的官方網站已經發佈會議的報導。
“中國科學院院士高俊做了題爲“學習地圖史的啓示——地圖是空間認知的工具”的報吿。高俊從我國地圖學史的特點、機構、期刋、人物、成果等方面對現代地圖學史做了全面梳理。他認爲早期硏究地圖史的大多是地理學家和文獻目録學家,隨着測繪科學技術及其生産管理體系的出現,地圖作爲測繪業務的最終産品,其發展進步的歷史引起了測繪專家的重視。後來,地圖的文化和藝術特徵又激發了人文學者的興趣,圖文同源,圖畫共生。目前,地圖是空間認知工具的觀點逐漸被學術界認可,這是腦科學和人工智能的核心問題之一,有可能從內容到式樣改變傳統地圖的生態。高俊強調,近年來,我國的地圖學史硏究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新作輩出,百花齊放,形勢喜人”(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官網)
“李兆良從世界範圍的視角,縱觀古今,以豐富的歷史文獻、各國地圖和史料以及地名比對,向大家深入介紹了《坤輿萬國全圖》的淵源。….
下午的學術沙龍活動,與會嘉賓針對《坤輿萬國全圖》的淵源暢所欲言,提出了各自的觀點,現場氣氛熱烈。大家認爲,李兆良埋頭十餘年默默從事《坤輿萬國全圖》硏究,以自己的一己之力,開拓出中國地圖史、中國文化史和世界交流史的新天地,値得大家借鑒學習”(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官方網站)
謝謝牛汝辰總編,把我在《測繪科學》的五篇論文彙集成冊,分發給與會嘉賓。他爲了出版這五篇“爭鳴”論文,付出了許多努力。牛老師辦事效率奇高,從7月22日決定召集會議到8月10日召開這冠蓋雲集,有歷史意義的會議,只用了18天籌備。
高俊院士與我合照,手持我書寫的《坤輿萬國全圖》三項總結。高俊院士托牛汝辰老師轉吿:“認識了國內地圖學史的大家,豐富了知識,擴展了視野。請轉吿李先生,向他學習,特別是他的執着精神和對中華文化的尊崇,我將在文章中給予宣揚和支持。”
高院士在央視《國家寶藏》介紹南京博物院的《坤輿萬國全圖》。廖院士爲我的書寫序言,動用了他在加州休假時間,廖院士評論説:“感謝李兆良先生爲論證鄭和最先發現美洲大陸和坤輿萬國全圖爲明代中國人繪製所作的長期不懈的努力和執着精神,爲匡正明代世界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希望李先生再接再勵,不斷獲得新的發現。”。梁啓章敎授是中國測繪科學院主辦這次硏討會的發起人,他評論道:“聽了您的報吿收穫很大,謝謝了。更期盼世界古地圖博物館早日建成。古地圖由古人創作,可以展示中國古人的貢獻及其在世界上地位。歷史地圖由現代人根據古地圖編輯的,兩者區別很重要。”
喜相逢,爲我的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簡體字版《坤輿萬國全圖解密》一書,犧牲在意大利休假寫序言的毛佩琦敎授(人民大學歷史系敎授,《百家講壇》主講人)。毛佩琦敎授對硏究成果的評價(口頭大意):《坤輿萬國全圖》已經證明不是利瑪竇繪製的。
與梁啓章敎授一見如故。
幸會資助我中國之行的中智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杜豪先生。他在衆多項目百忙中從鄭州抽身參加測繪科學院的硏討會實屬難得。他還把許多演示片拍照,發給不能來參加的朋友。
正威國際集團戰略與文化委員會江道祥主席特地從深圳趕來會議,他説:“上午大家提到建地圖博物館的想法很有意義,望各位專家獻計獻策,本公司願作深入硏究,助力達成願景。”
正威國際集團是世界企業500強第111名。
一起合影的有中國測繪科學院副院長吳嵐,《測繪科學》總編輯牛汝辰,李兆良,人民大學歷史學系毛佩琦敎授。陳振杰,北京鄭和與海洋文化硏究會副會長,是多年前與鄭明故榮譽會長一起的舊相識。劉鉅波,數字中國聯合會秘書長。
半導體所姬揚敎授,我在科學網的得力支持者,寫書評,在自己網頁置頂,每逢我在北京演講必到。還召集物理界朋友主持了另外一個講座與晩宴。
2018年8月10日下午在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的《坤輿萬國全圖》學術沙龍,會後合照。合影有:許盤清,梁啓章,廖克,牛汝辰,毛佩琦,高俊,李兆良,劉紀平,曾憲章,張江齊,張海濤。許盤清敎授是南京三江書院古地圖專家,爲了從南京來北京參加測繪科學院的會議,取消了原來準備很久的新疆之行,許老師主持多個有關重要項目,彙編了多部重大古地圖學考證典籍,他另外安排了南京的講座。他評論説:“李博士,您的辛勤勞動一定會得到世人的公認的。”劉紀平敎授是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副院長,在2017年美京華盛頓的國際地圖學會議上見面。曾憲章博士是爲美國華人爭取權益的“百人會”會員,他給我的微信中説:“謝謝您邀請參加這重要的報吿會,您的講演讓我學到很多,向您的認眞投入與貢獻祝賀”
(翻譯自英文)。張海濤敎授一直在坤圖硏究群里鼓勵、支持我的硏究。張江齊敎授是新知。
8/11:下午2時。中科院半導體所
。姬揚老師召集、主持報吿會,來了許多物理系,信息科學菁英。最前面是武夷山敎授,科學網資深博主。
北京物理界精英招待晩宴。一同合影有:餘永亮,曹則賢(物理學界大咖),李兆良,姬揚,劉劍,趙明,王開友,陳涌海,潘穎,劉珍玲(超級義工,在北京全程照顧護送,攝影),李穎業(爲參加此會特地從廣西趕來的詩人遠客),吳寶俊(物理科普影視名流),張蕾(金融博覽記者,曾寫過訪談我的文章),苗光耀。(大部分朋友是新相識,恕我未能一一介紹)
8/12: 媒體聚會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衆智傳播匯
這次媒體交流,主要是胡曉蘭,陳迎煒兩位聯繫的功勞。
晩上,洪學天的胞弟震源(學人)在自己開的飯店招待豐盛的珍饈海味晩宴。
8/13: 鄭州。中智源 - 洛陽 – 洛陽博物館,參觀定鼎門。常一鳴全程陪送河南各地。
8/14 :
參觀洛陽天子駕六博物館。往偃師,市長接待午宴,參觀偃師商城博物館。(偃師文物局後來贈送重達2.6公斤的《偃師碑帖選粹》,中智源公司空郵到美國)。到達登封觀星台已經下午4:40,超過閉館時間,望門興嘆。晩住河南天地粵海酒店。
8/15:
再赴登封觀星台,11:30巧遇曹學敏老師在解釋天文測量,早晩15分鐘,我們就無緣碰面了。曹老師是《吿成觀星台天文測量與探究》一書作者
,我當場買了一本珍貴的書,正好補充我還沒有涉獵的《坤輿萬國全圖》天文部分。也遇到登封市文物局觀星台文管所所長安麗。參觀鄭州河南省博物館。
8/16: 參觀黃帝故里。新鄭博物館。
8/17: 因颶風,往杭州航班取消。休息一天。
8/18: 鄭州-高鐵至杭州 。香菇大王韓省華接待,近30年前在香港生物科技硏究院時幸會,興趣相投,老友聚舊,談書畫,生物科技創業。
當晩住漂亮的現代建築 - 浙江音樂學院。
8/19: 參觀浙江科技學院,2001年成立的學院。《科學與人文》講座。
參觀司徒雷登故居,衛匡國墓,京杭大運河起點,武林門碼頭。住杭州大廈。
與浙江科技學院師生一起。毛建偉院長頒發浙江科技學院客座敎授聘書。我左方黑衣者爲韓省華,右方爲毛建偉院長。
8/20: 杭州科協、九三學社杭州市委主辦,“杭州大講堂”第133講《破600年驚天奇案,樹華人科技信心 –
解讀鄭和環球更正世界史》。
“杭州大講堂”第133講《破600年驚天奇案,樹華人科技信心 – 解讀鄭和環球更正世界史》。演講地點:杭州市科技交流館爲歷史性建築。
杭州科協何志偉副主席頒發紀念牌。
8/21: 杭州- 南京。三江學院歷史地圖硏究中心主任許盤清敎授招待。住丁山賓館。
8/22: 南京 。上午:中建安裝投資建設公司(世界企業第23強)員工大講堂專題培訓。 工會主席唐誠接待。
在中建公司簽書活動。
下午3:00:南京鼓樓白雲亭文化藝術中心《鄭和下西洋改變世界史–坤輿萬國全圖解密》講座,鼓樓圖書館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主辦,鼓樓圖書館與南京新華書店承辦,南京市鼓樓區作協協辦。
下午3:00: 南京鼓樓白雲亭文化藝術中心《鄭和下西洋改變世界史 –
坤輿萬國全圖解密》講座,鼓樓圖書館與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主辦,鼓樓圖書館與南京新華書店承辦,南京市鼓樓區作協協辦。南京鼓樓圖書館講座,許盤清敎授介紹講者。
在南京白雲亭文化藝術中心,南京“書香鼓樓”公益大講堂解密《坤輿萬國全圖》。在鼓樓圖書館簽書活動。詳見《書香江蘇》網站。
8/23: 南京
三江學院歷史地圖中心主任許盤清敎授主持報吿會,硏討參與者:宋競(歷史地圖中心),張宏遠(連雲港淮海工學院),顧勇(南京師範大學社科院),時菁(一木,
金融互聯網),徐東波(南京農學院)。參觀明故宮。
8/24: 南京 – 深圳
8/25: 深圳正威國際集團大講堂2018年第2期 《坤輿萬國全圖與明代開啓世界文化經濟全球化》,江道祥主席主持。午宴。
正威國際集團大講堂 - 《坤輿萬國全圖》與明代開啓世界文化經濟全球化。
合影人員有:張曉明(正威大學校長),徐先忠,劉殿靈,閆建華(前面三位爲正威國際集團文化事業群項目總經理),沈粒(深圳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江振祥(澤台精密總經理),洪學天,李兆良,江道祥(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副主席),曹輝(正威國際集團文化事業群項目總經理)。
參觀正威國際集團總部(世界500強第111位)左起:洪學天,李兆良,正威大學校長張曉明。
8/26: 深圳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粒女士招待午宴,座談。
合影人員有:楊安(樂果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沈粒(午宴主人,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彭凱(愛普生有限公司),李兆良,羅甫(九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通訊産品事業部總經理),彭丹(博耀新材料有限公司市場總監),李輝煌(南南全球技術産權交易所副硏究員),丁建義(深圳康必達控制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洪學天(深圳市育山科技協會首席顧問,美洲鄭和學會副董事長),吳濤(廣東未來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8/27: 到達香港。舊友新知聚會:蔡先生, 胡偉星(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系主任,
香港海外學人聯合會會長)。記者郭詠遙。曹宏威(香港中文大學校友,生化同行、同事),李朝津(樹仁大學歷史系主任),謝炳堅(中華百年,當代文化出版社),林磊英(HKG報總編輯)。
結語
科學是客觀的,可證僞的,可重複的,無國界的,可量化的。
歷史不能離開眞相,眞相不會違背科學推理。
歐洲人稱《坤輿萬國全圖》爲“不可能的黑郁金香”,因爲根據他們自己的航海史,無法測繪這份地圖。《坤輿萬國全圖》驚人的精確度,直到二十世紀衛星遙測時代才實現,也是爲什么一直令人難以置信。但是事實俱在,不能否定地圖的存在,只是一向闡釋有誤。分析西方文獻和中國文獻,要有同樣嚴格的標準。“天圓地方”,“中國沒有球形投影,不能測經緯度”的成見一直是理解《坤輿萬國全圖》的絆腳石。事實上,當時西方世界地圖的經緯度不止地理差距大,而且東西南北命名混淆。我的書與論文用中文發表,西方還是比較注意,過去8年來有充分時間挑戰我的學説,結果無法作出有效的辯解。西方權威的地圖學史網站于2015年1月關閉,不留2005年前的存檔,默認過去對地圖學史的誤解。2005年,正是多幅西方地圖的高精掃描版在互聯網上開始發佈的年代,前此,印刷在書本里的地圖,一般人很難看到細節,歷史翻案的秘密正隱藏在地圖的細節里。
以鄭和爲首的明代大航海歷史被淹沒、誤讀600年。中國科技史,特別是地圖學史被誤讀誤解400年,以爲是“西學東漸”,其中線索千絲萬縷,若隱若現,牽涉16世紀的歐洲原文文獻、地圖(葡萄牙文,西班牙文,法文,拉丁文,意大利文,中古英文等),和中美之間的文化關聯現象,中國人很少有機會接觸。我兩本書共600頁,多篇論文,所有的證據達千項,互相交織,環環相扣,超越多種學科領域。2009年,我在美洲鄭和學會上講過:“明朝鄭和時代的中國人來美洲起碼有兩次,永樂時代有去有回,才能繪製《坤輿萬國全圖》,宣德時代有來定居美洲的,不再回中國”,加上文物與文化現象的證據,
鄭和船隊(不一定他本人)到達美洲的證據越來越清晰。衆多的證據不能在短短一兩小時的講演里叙述清楚,幾百年積累的成見還是比較深,除非摒棄成見,認眞全面深入,是不容易理解的,需要有識之士共同發掘,耐心向大衆宣述。
這次講座學習之旅,中美之間旅費由美洲鄭和學會和超過百年歷史的美京華盛頓素友會樂助,中國內地旅宿等由中智源科技有限公司和當地單位支助,特別感謝美洲鄭和學會副董事長、深圳育山科技協會首席顧問洪學天兄在緊急處理國際半導體工業的突發事件中,仍抽空來回深圳、北京、南京之間,全程安排,一路陪同照顧。中國測繪科學硏究院,浙江科技學院,杭州科協,南京三江學院,鼓樓圖書館,世界第23強中國建築公司,第111強正威國際集團,北京的全國性媒體,各地學術界、企業界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得益良多,獲取了很多寶貴意見,把《坤輿萬國全圖》的正確闡釋發展了一大步,進一步鞏固更正世界史的理念,大家開始認識過去400年來中國科技史被誤解誤讀。一支團隊正在形成,有望不久將來,將開啓實體性的項目,破除迷信,揚棄非科學、反科學的論述,繼續邁向科學治史,全民科普。
李兆良 (2018.9.2初稿,9.10訂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