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漫話元宵節

陳棟林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中華民族的重要傳統節日。
   元宵節的起源,可追溯至西漢時期。漢惠帝劉盈死後,太后呂雉獨攬朝政,呂氏家族勢力膨脹、權傾天下。呂雉死後,周勃、陳平等人鏟除諸呂,擁立劉恆爲帝,是爲漢文帝。因勘平諸呂時値正月十五,所以漢文帝特將這天定爲元宵節,以示慶祝和紀念。
   兩千多年來,民間過元宵節的活動不斷豐富,形成許多習俗。
   元宵賞燈自漢朝即已有之,至唐代,更加普遍和興盛。唐人張祜有詩句描繪元宵夜景説,“千門開鎖萬燈明,正月中旬動地京。三百內人連袖舞,一進天上著詞聲”,可謂燈影如海、歌舞歡騰、極爲熱鬧。
   “猜燈謎”始于南宋。最初,有好事者于紙條上書寫謎語,貼到彩燈之上供人猜射。後來,響應和模仿者日衆,漸漸成了元宵節活動的重要元素。南宋詞人周密所著《武林舊事》對此有記載:“元宵佳節,帝城不夜。春宵賞燈之會,百戲雜陳。詩謎書于燈,映于燭,列于通衢,任人猜度。”再後來,更有人組織起了謎社。謎社在清代頗爲流行,如光緒年間有竹西後社、射虎社等燈謎組織;謎手經常雲集于茶樓酒肆,或交流探討,或懸燈設謎、招人猜測,猜中者可獲贈禮品。
   元代,一些地方還時興“走百病”活動。元宵節這天,婦女相約而出,或登高,或過橋,或行走墻邊,或漫遊郊外,有的還前往寺廟焚香禱吿,爲的是祛除病災。明代周用有《走百病》詩曰:“都城燈市由來勝,大家小家共節令,諸姨新婦及小姑,相約梳妝走百病。”由此可見,當時“走百病”之風相當興盛。
   在中國古代,元宵節也是情人節。元宵夜賞燈遊玩是靑年男女相見的良機。歐陽修的詞作《生查子·元夕》寫道:“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先是回味去年約會的浪漫,繼而訴説今年不遇的悵惘,令人不勝唏噓。
   元宵節也是闔家團圓的日子,自古許多人借此抒發思鄉之情。晩晴台灣愛國詩人丘逢甲在詩作《元夕無月》中寫道:“三年此夕無月光,明月多應在故鄉。欲向海天尋月去,五更飛夢渡鯤洋。”在無月的元宵夜,詩人心中涌起濃濃的鄉愁,恨不得向着海天深處飛去,回到魂牽夢繞的故土。
   古時還有正月十五祭厠神的風俗。厠神是傳説中的司厠之神,主要供奉對象是紫姑。相傳紫姑是唐代人,姓何名媚,不但容貌出衆,而且聰明好學、善良知禮,先是嫁給一伶人爲妻,後被壽陽刺史李景看中;李景害死其夫,將其納爲侍妾。何媚遭到李景大老婆的嫉恨。大老婆于元宵夜將她殺害于茅厠中。何媚冤魂不散,經常啼哭喊冤;玉帝得知其遭遇,很是同情,遂封她爲厠神。在民間,每年元宵節晩上,百姓按何媚的樣子扎成紙人或木人,以之作爲厠神的象徵,迎放于茅厠之內,行禮祭祀。祭祀時,人們會禱吿説:“子胥不在,曹婦亦去,小姑可出。”子胥指李景;曹婦,指李景的大老婆;小姑,即指何媚。據説紫姑頗有靈氣,若以之爲厠神占卜諸事,能預知禍福。
   説到吃元宵,有人認爲元宵就是湯圓。但是,雖然兩者用料和外形差不多,實際並非同一物品。元宵和湯圓均由糯米麵做成,餡料和製作工藝卻不一樣。元宵大多是甜味素餡;製作時,將小塊餡料蘸水,然後放在盛着糯米麵的器皿里滾動,再蘸水再滾動,如此反復多次,直至滾成圓球。湯圓是用糯米麵糰包餡而成,餡料可葷可素。
   關於湯圓,有這樣一個傳説:1915年12月,袁世凱復闢帝制,自稱皇帝。正式登基前,北京警視廳通令全市,要求凡賣元宵者必須將“元宵”改稱“湯圓”。原來,“元宵”與“袁消”諧音,袁的親信們認爲不吉利,所以發此命令。對此,民主革命者景定成曾作詩予以諷刺:“偏多忌諱觸新朝,良夜金吾出禁條。放火點燈都不管,街頭莫唱賣元宵。”
   隨着時代的發展,元宵節習俗不斷增多,諸如踩高蹺、扭秧歌、舞獅子等陸續收納進來,使這一傳統節日的文化底藴日漸豐厚。

作者簡介:陳棟林,系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濱州市作家協會會員。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