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請對我們的孩子進行”玩“之敎育

史儉明
(翰墨情談“玩”之敎育)

 

    在當今的社會生活中,誰是最忙碌的人呢?毋庸置疑的説,是我們的孩子。現代人營造的社會氛圍,把我們的孩子變成了家里最忙碌的人。正是介于此,我們提倡:請對我們的孩子進行”玩“之敎育。
  由於受到經濟社會的衝擊,當今的人們過分追求“有用”的用處,而忽視了“無用”的用處。前段時間,英國BBC播放了一部關於家庭敎育的紀録片《我們的孩子夠強嗎?》,播出以後,這部影片引起了中英兩國民衆對敎育的廣泛討論與思考,相互之間通過交流與溝通,各有所得,各取所需。英國的民衆認識到“嚴師出高徒”的積極效應。他們認爲,在當今競爭非常激烈的社會,孩子要想成才,必須嚴加管理。這不正是好多年前我們的應試敎育思想嗎?想當年,學校的懲戒敎育是相當盛行的,學校對學生的管理制度那是實打實的嚴格,倘若學生在學校里違反了紀律,受到的的懲戒是非常嚴厲的。一旦在學校受到懲戒的學生,哭着跑回家向父母吿老師的狀,家長是不管三七二十一,馬上再訓斥一頓,甚至狠狠的揍上一頓。學生們再也沒招了,也就慢慢消停了,從此,再也不敢違反紀律了。那時的學校敎育規章制度雖然是嚴厲的,但課餘時間卻是快樂的自由的。孩子們想方設法的玩,總是能玩出新花樣來。
  中國的民衆現在的意識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儘管認識到孩子的敎育應該張弛有度,但在現實生活中,再也看不到小學生自己背着書包蹦蹦跳跳的上學情景了,取而代之的是家長來去的車接車送和漫長的等待。學生呢?一旦在學校里略微受點委屈,家長知道後,便發瘋似的沒完沒了的追究學校的責任,追究老師的責任。課堂上再也看不到老師嚴厲的目光,操場上再也看不到投標槍,投鉛球,跳木馬,玩高低杠的情景了。有的僅僅是鬆散的隊列行走,有的僅僅是缺乏陽剛之氣的舞蹈與體操。現在的孩子的“玩”儼然成了最嚴重的安全問題。“玩”是問題嗎?“玩”原本不是問題,它幾乎不需要什么成本,只需要一群孩子的無憂無慮與天眞爛漫。想想當年的孩子們,誰把“玩”當回事呢?玩本來就是非常正常的事啊。放學鈴聲一響,孩子們就像出籠的小鳥,嬉鬧着,跳躍着,奔向外面的世界。放學以後的時間大都是屬於孩子們的,家長們一般是不會過問的。廣袤的村莊里,爬樹掏鳥蛋,下河摸泥鰍、撈蝦、抓魚,渾身塗滿污泥僅僅露出兩只眼睛跑到生産隊里的瓜地偷瓜,搭人梯爬過比自己高得多的土圍墻上樹摘棗都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了。尤其是,三五成群的集聚在一起,有挎着籃子的,有背着背簍的,一窩蜂的到田野里去給自己家的豬羊薅草。唱着歌,蹦跳着,嬉戲着鑽進緑色的莊稼地。莊稼地里有啥吃啥,有啥玩啥。挖洞烤玉米,炸豆子,燒紅薯,滿地里找豌豆角,挖鑽地鼠,下河抓魚。玩得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待到日頭要落山了,才發現只顧貪玩,還沒薅草呢。於是,喧鬧的氣氛瞬間靜了下來,高高的撅起屁股,一門心思的薅起草來。但畢竟時間太短了,草割的少,怕家長責備,怎么辦呢?孩子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樹枝撑起來,上面覆蓋上自己剛剛薅下的草,薄薄的靑草蒙上一層,自我感覺良好,於是,氣氛一下子又高昂起來,唱着歌各自回家。到家里直奔豬圈羊圈,把草取出來扔給豬羊,再把樹枝偷偷地扔掉。其實,家長們心里很清楚,也就裝聾作啞過去了。到了夜晩,農村的夜晩是那樣的靜秘,黑沉沉的,倘若沒有月亮,簡直就是伸手不見五指。這樣的夜晩一般很少出來的,不過,要是遇到附近村莊有電影的夜晩,就會緊跟着大人們串村子看電影。有月亮的夜晩則是孩子們的天堂。捉迷藏,玩鞦韆那是必不可少的。星期天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最頑皮的日子。村與村之間的孩子們投砢垃,摔跤,沙堆上挖陷阱,冰面上滑冰,蘆葦蕩里玩捉特務,飼養室里在牛槽里撿炒豆子吃。每每到吃飯時間,家長們才會集體扯着嗓子喊回家吃飯。家長們的吆喝聲簡直就是農村最優美的交響曲。孩子們的玩是無憂無慮的,他們的成長是自由的。就在這自由的空間里,他們慢慢學會了自我約束,慢慢懂得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那時的敎育雖然冠名應試敎育,但孩子們卻是自由發展的,沒有家長的強制性的限制與束縛。或許這似乎就像是西方社會提倡的人權與自由。
  再看看現在的孩子呢?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學校門口總是車水馬龍,擁擠的往往需要維持秩序,甚至需要交警來指揮交通。放學鈴聲一響,各上各的車,各回各的家。孩子們除了在學校里和同學交流,出了校門就像又被關進了籠子里。他們在父母的關懷下學習、學習、再學習。無論星期天還是節假日,功課輔導班、特長輔導班排得滿滿的。“玩”對於孩子們來説成了一種奢望。眞學到效果了嗎?人雖然坐在那里,其實腦子全跑了。心里想的卻是玩電腦遊戲和手機遊戲。再也沒有原來的群體性“玩”的意義與樂趣了。孩子們與家長出現了代溝,很少説話談心。要出去親近大自然,不行,安全問題。要搞個游泳活動,不行,安全問題。要與同學搞個聯誼活動,不行,安全問題。一切又都是安全問題。過去的那種“玩”,突然變成了成本非常高的奢望。學校里課間活動也不再是自由的玩了,取而代之的有組織的統一的陽光體育大課間。不是要孩子們張揚個性、自我管理、快樂成長嗎?怎么無時無刻都在被學校、家長用一根無形的繩子緊緊的束縛着呢?孩子們成了家里、學校里最忙的人了。
  新的課改理念一直提倡減輕學生的負擔,讓孩子們自由快樂的幸福成長,張揚個性化的開拓進取發展。爲何不能放下孩子們的包袱,還他們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讓孩子們盡情的自由去玩呢?爲何一定要有組織的安排他們的課餘時間呢?爲何“玩”也要有理念,也要有模式,也要有建制,也要有品牌引領,也要有服務體系支撑呢?可憐的“玩”,想想當年的孩子雖然條件艱苦,但孩子們想方設法的知道創造自己玩的條件。玩出了許許多多的花樣,同樣也玩出了自我,玩出了自強自立,玩出了興趣與愛好,玩出了責任與擔當,玩出了自己的事業與前程。現在的孩子們就像籠子里圈養的小鳥,又像裝在套子里的人,更像是被關進牢房的囚犯。以爲他們在最美好的花季里失去了自我價値的展現。難怪他們除了只知道玩電腦遊戲、玩手機,只知道任性地索取。再也不知道如何就地取材去創造性的和小朋友自由的玩,更不知道付出與擔當。
   現代的敎育還是讓孩子們多些接觸現實生活的自主空間吧,孩子們會找到自己的樂趣,會形成自己豐富的品質的。把“玩”的權利還給孩子,請對我們的孩子進行”玩“之敎育。

作者史儉明:河南省濮陽縣子岸鎮中心校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