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端午節,人們就會想起食粽子、賽龍舟、飲雄黃酒、戴香囊等習俗。但有種習俗大多數人是不知道的,這就是採藥。它可是最古老的端午習俗之一,戰國時期的《禮記·夏小正》載:“此日蓄採衆藥,以蠲除毒氣。”我對這種採藥習俗卻記憶深刻。
孩提時代的某一年,我身上起了些小紅疙瘩,癢癢的,就想撓,撓破了,從里面淌出了許多黏液,實在是難受極了!母親在村衛生室拿了些藥膏,塗在患處。惱人的是,按下葫蘆起了瓢,原來的剛結疤,接着又起了一些新的。
端午節即將來臨,母親對父親説:“小二長了這種小黏瘡,舊的好了,新的又來了,怪急人的。聽上一輩的老人講,端午節這天,採集一百多種不同的藥草,熬成湯泡澡,能治很多病,還能預防小孩生癩。要不咱按這種方法給他治一治?”父親説:“好吧,端午節俺上山刨藥去。”
端午節到了,天還沒有放亮,父親就起床了。他背起筐,扛上鐝頭,朝山上奔去。我們這里群山連綿,到處都是羊腸小道,蜿蜒崎嶇,父親深一腳淺一腳地走着,弄不好,就會打個趔趄。採齊這一百多種藥草,談何容易!他翻山越嶺,不知爬過了多少山頭,走過了多少路,也不知身上被蒺藜刺過了多少回。他握着鐝頭,彎下身子,拼命地刨着。有的藥草長在石縫里,鐝頭夠不到,就徒手去扒,手上磨起了血泡。一直挖到中午,才湊齊了這一百多種藥草。他背着滿滿的一筐藥草,又累又餓艱難地一步步挪下山來。
母親到河邊把藥草分批清洗乾凈,回到家掏出藥草,放進大鍋開始熬藥。藥湯熬好了。母親從西屋里滾出一口大瓷缸,放置在一片樹蔭下。她揭開鍋蓋,蒸汽氤氳,熱氣騰騰,一縷縷藥草的香味撲面而來。母親把黃褐色的藥湯舀出來,倒進大瓷缸里。滾燙的藥湯漸漸涼下來。母親揷進手,感到不怎么燙了,就讓我脫下衣服。一個旱地拔葱,把我提起來,慢慢地試探着放入缸中。我蹲下身子,泡起了澡。一個多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母親把我從缸里拔出來,擦干身上的水,給我穿上乾凈的衣服。
第二天,母親把藥湯溫了溫,讓我再次泡澡,如此一連三天。這些藥湯,也許是融入了父母濃濃的關愛之心,眞的起了療效,我身上的皮膚病很快就痊癒了。這年端午節,我過得好開心好開心!
作者朱旭:山東省靑年作家協會會員,費縣作家協會理事,至今在幾十家中外報刋發表了二百多篇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