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漸行漸遠的火爐

張浩洪

提到生爐子,身居北方的人們都會想到,到了冬天,爲了抵禦寒冷,這是必須做的一件事情。尤其是家居農村的群體,從機關,到學校,再到村里農戶,一到每年的11月份以後,就該預備煤炭,購買爐具,挑火生爐子了。
    爐子,現在的靑少年們恐怕都比較陌生,不論是農村還是城鎮,已是少見之物。但是,作爲我們這些過來之人,對於它的印象非常深刻且具有相當深厚的感情。還是我們在學校上學之時(小學、中學),每年冬天來臨之際,作爲學生必做的有幾件事情,一是拾撿柴禾,在老師的帶領下,到大地里拾茬頭(玉米秸、高粱秸的斷頭),刨豆根(大豆秸根),撿樹枝,以作爲生爐子的引柴;二是從家里搬來磚或者土坯,在班里壘爐子。除此之外,有的還使用學校買來的生鐵鑄的馬蹄狀的爐子。不論什么爐子,必得買好用薄鐵板揻成的煙筒,一節一節的按上直通到屋外排煙;三是爐子壘好後,就要輪流値班生爐子了。當屋外天寒地凍、冷風嗖嗖之時,進到進敎室里面,在火紅爐子的烘烤下,滿身的寒氣頓時消失的無影無踪,使人有一股溫暖感覺。後來,隨着年齡的增長,離開學校,又走到社會上進了機關單位,每個辦公室和宿舍,也都是這個樣子,生爐子取暖。所不同的是再也不用自己動手尋覓點火引柴和安裝爐子了,所有的一切都是單位花錢雇人進行操作。談到各家各戶,也是大同小異。大同的是都得找引柴、預備煤、生爐子;小異的是大多數家里不壘學校和單位那樣的爐子,而是搭個與土炕連在一起的炕爐子,旣解決取暖的問題,又能將炕燒熱,還能在上邊做飯,眞是一舉三得的舉措。

   確實,有了爐子,取暖問題迎刃而結了,人也不用挨凍了,然而,有一個問題始終對人們加以纏繞,就是環境污染問題。當把爐子生着之前,滿屋黑煙翻滾,連燻帶熗,使人不敢在屋中存身,在爐子沒有旺起來之前,大都躱在屋外背風處,抗擊一段時間的嚴寒。由於整天的生火,細小的煙筒里很容易寄存煙子,如果不加以清除,擋了煙道,爐子就不好燒着,所以,隔段時間就得將煙筒拆下來,把里面的煙子敲打出去。這樣一來,爐子倒是好燒了,而折騰一次的人們,無不滿身煙塵,實在太髒了。
   隨着時代的前進,經濟的變化,不論鄉村城鎮,用煤炭直接生土爐子的已是很少。機關單位也好,學校也好,甚至農戶家中,每到冬天,大多是集體統一供暖或者是使用各種型號的空調,做飯也是各種應用電器,完全吿別了過去煙燻火燎、臟亂不堪的局面。過去的鐵爐子,煙筒、爐條等物,不是扔在各個角落,就是全部進了廢品站。如果説它們還有什么價値,就是曾在人類的歷史上佔有過一席之地,對於人們的生活與生産,發揮過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今天對它的提及,作爲我們這些過來之人,權當是在心靈上的回想和紀念吧。

作者張浩洪:河北省灤南縣地方誌辦公室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