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廈門大學南門,就可看到神秘幽雅的南普陀寺前的靑荷塘與放生池,萬壽塔對峙,七小塔拱衛,梵宇琳宮山藏古寺,新構堂捨金碧輝煌。禪林法界,奉祀觀音,南普陀寺爲閩南著名古剎。寺初名普照寺,後改稱泗洲院,宋代易名爲普照寺。因爲寺院是觀音菩薩的主要道場之一,又在中國佛敎名山浙江普陀山之南,故稱南普陀寺。
走到山門前,步入天王殿,迎面映入眼帘的是由趙樸初先生題寫的匾額。前有端坐的彌勒佛,後有站立的護法韋馱,兩旁塑立四大天王。彌勒佛慈眉善目,耳垂雙肩,袒胸鼓腹,笑態可掬。有句“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的楹聯描繪了他皆大歡喜的情懷,也使人明白一個道理:心寬方能體胖,大度方得笑口開。殿後兩側鐘樓與鼓樓分列;大雄寶殿妙相莊嚴,大悲殿前菩提垂蔭。南普陀寺內梵音悠揚,人流如潮;佛殿建築顯閩南特色,燕尾飛檐,刻聯畫壁。
南普陀寺,依山而建的建築,形成了層層向上莊嚴肅穆的氣勢。香火很旺,虔誠的人閉着眼見口中唸唸有詞不知道在念叨着什么。一個小池子低布滿了硬幣水面票着一些紙幣,暗想着一年能撈出多少啊。一個巨大的佛字面前留影的人絡繹不絶我們也難免要湊個熱鬧。順着人流來到大悲殿,殿內有四尊觀音,正面爲雙手觀音,端坐在蓮花座上,神態文靜自若,和善可親,其餘三面爲四十八臂觀音,每只手臂掌中各雕一小眼,手上各摯神物,神器各不相同,姿態亦不一樣,表現觀音有不同的渡衆悲願。
寺後五老峰東西亦有兩峰,狀如鐘鼓,稱作鍾山與鼓山,鐘鼓山與鐘鼓樓遙遙對峙,相映成趣。過了大石埕,便是大雄寶殿,殿中供三世尊佛,各高3米余。其他塑像與一般寺院無異。但佛殿有其特點,爲別處寺院所無。其一,釋迦佛前有一尊千手千眼觀音;其二,墻上繪有佛祖誕生的故事;其三,佛殿屋脊呈卷棚式弧形,燕尾式飛檐如紫燕凌空,佛殿顯得莊重;其四,以閩南古建築傳統技法,採用各色瓷料,剪貼鑲嵌各種飛禽走獸,經久不變;其五,就地取材,多用花崗岩石建築,特別是石柱、石梁、石礎、石埕、石路、石斗拱、石欄乾等,無不以石爲材,獨具特色。出大雄寶殿,第三座殿閣即爲建于明代的大悲殿,內供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有兩株珍貴的菩提樹,屹立在石階之上,高約20米,枝葉扶疏,分植兩旁。殿內祀奉的觀音菩薩,正面是雙手觀音,其餘三面爲48臂觀音,掌中各雕一只小眼,手上持多種神器,姿態各異,獨具神韻。最後一座殿閣爲藏經閣,高兩層,上藏文物,下爲法堂。上層爲玉旨寶殿,珍藏緬甸玉佛28尊和宋代古鍾、香爐,明代銅鑄八首二十四臂觀音,清代瓷制濟公活佛以及中外佛典經書數萬卷。其中較爲珍貴的有《磧砂藏經》、《明大藏經》、弘一法師的手稿《佛説阿彌陀佛》以及日本外務省贈送的《日本大藏經》等。
出藏經樓,閣後有摩崖石刻多處,其中有一方大石,鎸刻着高4米多,寬3米多的巨大"佛"字,幾乎佔滿整個石面。此字爲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釋振慧所書,筆劃豐滿,剛勁有力。岩式側有景峰和尙與喜參和尙墓塔,右側有轉逢和尙墓塔,均爲紀念他們對南普陀寺有所建樹而立。沿此而上,即爲五老峰山麓。山腰之間,重建了兜率院,此外原爲弘一大師讀書處。"須摩提國"和太虛亭等景點均集中在此。山後有抗倭名將兪大猷的詩章石刻。山上有漫山遍野的相思樹。從藏經閣後面拾階而上,就是連綿起伏的五老峰,恰似五老凌霄在坐山觀海。道旁石巒,如鼓似鍾,歷代題咏,佛翰雅韻,恍若行進于“書法石林”之間。寺後崖壁刻有高一丈四尺,寬一丈的“佛”字,筆力遒勁,一氣呵就,系清光緒年間振慧和尙所書。近旁有“心即是佛”、“靜趣”、“慈航恩溥”等題刻,還有景峰和尙、喜參和尙的墓塔;左側過石徑,有轉逢和尙墓塔,崖壁有葉恭綽奉題“法性常留”,再穿岩隙豁然開朗,有陽厚生敬題“爲善最樂”,妙在“最”字寫成“白取”,寓意深刻。半山腰除了兜率陀院外,還有須摩提國、阿蘭若處等亭臺樓閣。白雲蒼狗,世情冷暖,我們路遇橫崖題“法界”處決定返回,下山不依原路而行。岩壑幽美,遍植相思,壁間有明萬歷題刻“龍洲臥崗”,還有法莫道不消魂國觀音寺沙門釋眞常的梵文題記。出口在閩南佛學院的大草坪,最早創辦于1925年。左側有弘一法師的雕像和“悲欣交集”的題刻,林木繁茂,環境幽然。寺宇周圍保留衆多題刻,著名的有明萬歷陳第、沈有容題名石刻和清乾隆御制碑。寺後崖壁“佛”字石刻,高一丈四尺,寬一丈。寺後五峰屛立,松竹翠郁,岩壑幽美,號“五老凌霄”,是廈門大八景之一。登臨遠眺,山風海濤,盡收眼底。
南普陀寺里的香火最爲旺盛。煙靄縈繞,梵音四起,撲面而來,使人的心靈,頓感肅穆,充滿景仰。雖然聽不清也聽不懂那些詞曲音律,但那種梵音實在是美妙動聽,它象在訴説着什么,又像在規勸着什么,更像在潜移默化地敎化着人們什么。木魚磬磬然敲着,一下接着一下;佛語喃喃有聲,一聲緊接着一聲。我聽不懂這些梵音佛語,但我相信一點,那就是它們必然會觸及人的思想和靈魂。我想,在這喃喃細語和磬磬然妙音中,紅塵中信佛之人必定會找到一絲心靈的慰籍和靈魂的皈依。
作者林國強: 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主任記者。作品散見國際國內百餘種報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