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起民間流傳“十羊九不全”之說,言屬羊的不吉利。不少孕婦趕在馬年生產,有的婦產醫院接生數量超過往年百分之五十,甚至翻倍。據專家考證,“十羊九不全”之說,出現在清朝咸豐年間之後。晩清時,民間有人反對屬羊的慈禧太後當政,便稱她的屬相誤國。此外,曾國藩、李鴻章都屬羊,再加上清朝末年吏治的腐敗,使百姓更加憎恨屬羊的王侯將相。此後在民間流傳下來。
從這里可以看出,“十羊九不全”之說是近代出于政治的需要,與人的命運並無必然聯系。要說,慈禧太後、曾國藩、李鴻章不都是健全之人嗎,且位高權重,享盡榮華富貴。
“十羊九不全”之說流行,提醒我們有必要知道屬相文化和羊文化。十二生肖的產生,有着天文學的背景。觀天者發現月亮盈虧周期可以用來丈量歲的長短,發現十二次月圓爲一歲,這一發現,是初期歷法最精度的成果之一,“十二”便視為傳達天意的“天之大數”。天干需地支爲伴,日月相對,天地相對,就非“十二”莫屬了。
《周禮.春官.馮相氏》載:“掌十有二歲,十有二月,十有二辰,十日,二十八星之位,辨其叙事,以會天位。”時間的分割以十二累進,一紀十二年,一年十二個月,一日十二時辰。
部分學者認為生肖起源于原始時代的動物崇拜,在原始社會生產力低下、認識自然能力極其有限的情况下,對與自已生活息息相關的動物產生一種依賴感,對危害自身安全的動物產生一種恐懼感,對一些超過人類的動物器官功能產生崇敬感,便有了對動物的崇拜。十二種生肖動物便是人們在動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響下產生的用來紀年、紀月、紀時的獸歷。這樣,也方便記憶,具有了豐富的自然與人文意義。
不少人將《論衡》視為最早記載十二生肖的文獻。《論衡》是東漢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的名著。《論衡.物勢》載:“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醜,牛也。……巳,蛇也。申,猴也。”以上引文,只有十一種生肖,所缺者爲龍。該書《言毒篇》又說:“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這樣,十二生肖便齊全了,十二地支與十二生肖的配屬如此完整,與現今相同。
古代歷來以天爲主、地為從。十天干又叫十母,對應的十二地支則別稱十二子。漢代蔡邕《月令章句》:“大橈採五行之情,佔斗綱所建,於是始作甲乙以名日,謂之干;作子醜以名月,謂之支。干支相配,以成六旬。”大橈是黃帝時代的大臣,這里的配成六旬,即六十甲子,取了天干十和地支十二的最小公倍數。干與支按順序相配合,由甲子乙醜……一直排至癸亥為第六十對,正好干、支均用最末一位,再排便是重由甲子開始,這一循環稱為一個甲子。其中,每個天干出現六次,每個地支出現五次。
十二種生肖動物與十二個時辰的順序如何搭配上了呢?據清代劉獻《廣陽雜記》引李長卿《松霞館贅言》:“子何以屬鼠也?曰:天開于子,不耗則其氣不開。鼠,耗蟲也。於是夜尙未央,正鼠得令之候,故子屬鼠。地闢于醜,而牛則開地之物也,故醜屬牛。人生於寅,有生則有殺。殺人者,虎也,又寅者,畏也。可畏莫若虎,故寅屬虎。卯者,日出之候。日本離體,而中含太陰玉兔之精,故卯屬兔。辰者,三月之卦,正群龍行雨之時,故辰屬龍。巳者,四月之卦,于時草茂,而蛇得其所。又,巳時蛇不上道,故屬蛇。午者,陽極而一陰甫生。馬者,至健而不離地,陰類也,故午屬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申時,日落而猿啼,且伸臂也,譬之氣數,將亂則狂作橫行,故申屬猴。酉者,月出之時,月本體,中含金雞之精,故酉本屬雞。亥時,豬則飲食之外無一所知,故亥屬豬。”
可見,十二種生肖動物與天文有關,與動物的生活習性有關,與人的命運扯不上。
羊年又怎么樣呢?羊與未聯在一起的原因,是未時在下午一時到三時,羊在這時吃草,會長得更壯。故《松霞館贅言》説“羊嚙未時之草而茁,故未屬羊。”
歷史上認為屬羊是安定、富裕、美好的象徵。古代常用諧音,羊,陽、揚通用。含有這三個字的成語甚多。如洋洋得意、喜氣洋洋、揚眉吐氣、百步穿楊、陽春三月、揚長避短、揚名立萬。而最為常見的莫屬三陽(羊)開泰,常用以稱頌歲首或寓意吉祥。
三陽(羊)開泰之典,出自《周易》。《周易》稱爻連的為陽卦,斷的為陰爻。十一月爲復卦,一陽生於下。十二月為臨卦,二陽生於下。正月為泰卦,三陽生於下。冬去春來陰消陽長,有吉亨興盛之象,故稱三陽開泰。中國古代陽與羊同音,羊即爲陽。“三陽”依照字面來析,解釋為三個太陽比較直觀,旣早陽、正陽、晩陽。朝陽啟明,其台光熒;正陽中天,其台宣朗;夕陽輝照,其台騰射。均含勃勃生機之意。
“泰’是卦名,乾上坤下,天地交而萬物通也。我們見到“泰”,總是大吉利。開泰以“求財”來卜,就是大開財路;以“求婚”來卜,就是大開愛門。羊,即祥也。古代宮廷中小車多稱羊車,即取意吉祥。人們常說的“三羊開泰”為吉祥話之一。
“三羊開泰”是吉語,五羊呢?南國就有一座城市,得五羊之吉。據傳,羊是給廣州帶來吉祥的五穀之神。《太平御覽》引晉裴淵《廣州記》五羊傳說。至清初,五羊故事仍為當地人所津津樂道,屈大均《廣州新語》記,古時南海有五仙人,各穿不同顏色的衣服,分別騎着不同顏色的羊來到廣州,將穀穗贈給人們,並祝願永無饑荒。隨後,五仙人騰空而去,五羊化為石。五個仙人五只羊,帶來五穀豐登的祝福。廣州稱羊城,簡稱穗,均源于五羊傳說。如今,市內的越秀山公園矗立着五羊石雕,爲廣州城標。
古代有不少寫
羊的詩,多表達欣歡喜慶氣氛和生氣勃勃景象。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唐.李白)“太平之瑞寶鼎,樂協之應玉羊。”(南朝梁.蕭統)“等閑對酒呼三達,屠羊殺牛皆自在。放心為樂笙歌攢,壯氣激作風霜寒。”(唐.盧仝)這些是因羊而有的欣歡喜慶。“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北朝民歌)“雲邊雁斷胡天月,隴上羊歸塞草煙。”(唐.溫庭筠)“麋入神羊隊,鳥驚海鷺眠。”(唐.元稹)“暮煙已合牛羊下,信馬林間步月歸。”(宋.文同)這些是因羊而有的美妙景色。“玉羊東北上,金虎西南昃。”(唐.施肩吾)是描繪天象。“羊孑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南朝梁.劉孝綽)“牛羊下來久,各已閉柴門。”(唐.杜甫)皆是借羊營造寂靜清悠的意境。
也有顯得有點另類的詩,如,“牧羊驅馬雖戎服,白發丹心盡漢臣”(唐.杜牧 )“萬羊亦是男兒事,莫學狂夫取次嘗。”
(唐.史鳳)“稍喜長沙向延閣,疲兵敢犯犬羊峰。”(宋.陳與義)都抒發了作者以身報國的心聲。羊雖為溫順之物,但他們卻借羊抒發豪情壯志。可見,萬物皆自然客觀之物,其意義的賦予全在人的心態。
以此觀之,古人是用樂觀、積極的心態對待羊與羊年的。羊也帶給了人類無數的食與物,更給予了不盡的精神力量,文化營養。我們盡可以享受羊文化提供的美餐,不必為坊間流言困擾。“十羊九不全”流言也提醒人們,我國數千年的優秀文化傳統,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値得享受,也需要學習和繼承,不要人云亦云,道聽途說。
作者雷海基: 中華詩詞學會會員、北京市朝陽區詩書畫硏究會副秘書長。在海內外四十餘家報刋發表詩、文數百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