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读者来稿:

 

 

書房的變遷

湯雲明
 

記得小時候,我們一家5口人擠在一所38平方米的屋子里,根本不敢奢望還有一個叫做書房的地方,每天,哥仨個只能圍坐在一張書桌上寫作業。
長大在一家企業工作以後,也只能是住兩個人一間的集體宿舍,我的書就堆積在床上、床底下,一個床頭櫃就算我的書桌了。喜歡讀書、寫作的我,無比盼望哪一天能有一間屬於自己的、能夠放牧心靈的小小的書房。
    我嚴格意義上的書房是從結婚以後才有的。當時單位分了一套9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房子,正好可以留出一間來專門做書房。里邊擺上書桌、電腦、書櫃、還有一張單人床。從此,我這個讀書人總算有了自己的天地和以舞文弄墨來實現人生價値的場地。
    其實,比起古人的書房,我們現代人書房的意義已經實現了從具體到概念的轉變。現代的書房已經不以誰的存書多爲榮了。
    古人的書房以筆墨紙硯和書籍爲主,有錢、有才的人家可能還會加上琴棋書畫。而現今的書房出除了紙和筆必不可少以外,還多了電腦、打印機、U盤、光碟等等。甚至可以説,現代的書房可以沒有書桌、沒有書本、沒有筆墨紙硯,但不能沒有電腦。
   古人的書房,常常以收藏的書籍多而有面子,更顯得主人有文化、有才學。而對於現代人來説,古人的那些書根本算不了什么。由於印刷技術的原因,古人書上的字很大,一本書可能不及現代同等厚度書上收録文字的十分之一。特別是漢代以前,文字多數是刻或寫在竹、木或甲、骨上,有錢人家多到“汗牛充棟”的書,可能不比現代一套書上包容的文字多。那時的學生背一背籮的書,可能也就相當于現代人的一兩頁紙。
     與現代人相比,古人的書眞正是用來讀的,而今人的書往往是用來做裝飾,或者説是讀書人的一種書生情結、一種底氣、一種象徵。現代網絡上的知識,可以説是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圖書館都豐富、也更新得更快。以前寫文章要查個名人的生卒年或一句古詩的作者,可能要翻閲很多的書本、筆記,所以讀書人要收藏的書很多,要做的筆記也很多。而當今在電腦上查資料卻是輕而易舉的小事。
      有一位知名作家帶我們參觀他的書房,這個書房還算不錯了,有三四十平方米大小,雖然也收藏了不少的書,但我就發現,大部分的新書連包裝的塑料薄膜都沒有拆開過,更不要説閲讀了。當然,這並不表明這位作家不讀書,因爲現代人的讀書和古人的讀書在意義上是有區別的,現代人獲取知識、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
      但不管怎么説,作爲一個讀書人,眞讀也好、擺設也罷,經歷了從具體到概念的變遷,書房依然很重要。我買房、裝修房子,都會認眞的考慮我書房的大小和位置。畢竟,讀書、寫作、思考還是我人生最大的樂趣和理想。書房依然是我心靈的慰藉和港灣。

作者湯雲明 雲南省作家協會會員。至今已經發表作品1400多篇。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