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美兒女士,耶魯大學的華裔法學院敎授,在把孩子自由看爲第一的美國,對自己的孩子施行體罰式敎育。其嚴厲程度甚至在國內家長眼中都頗覺夸張。她要求自己女兒的成績只能是A,女兒數學競賽如只得第二名就罰她做2000道題,女兒提琴拉不好就駡女兒是廢物並威脅要燒掉她的毛絨玩具。她直率而偏激的言語引起《華爾街日報》的關注,她在該報上一篇標題很氣魄——“爲什么中國媽媽比美國媽媽更好”的文章里刋登了自己的新書《虎媽戰歌》的概要。之後虎媽上了《時代》周刋的封面,成了美國飯桌前、咖啡館、酒吧和互聯網的談論熱點。個性色彩濃烈的虎媽正迎合了嗅覺靈敏的美國媒體胃口,各個角度充分調動起新聞媒體的感性主義,給喜好戲劇生活的美國大衆帶來了一場“現實秀”。
更重要的是虎媽標榜的傳統“中國”式敎育更是觸動了美國人一個敏感的神經:美國的敎育是不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已經輸給以中國爲代表的東方敎育?虎媽這件事情,一併加入其他一系列的標誌事件,比如中國投資者已像日本八十年代時在紐約市中心購買商用房地産,多少加重了不少美國人的”China
Phobia”(中國恐懼症)。上次我在去美國的飛機上一路和旁邊的一位美國房地産開發商聊天。他對中國的同行十分羨慕,並表示他周圍的美國人都不知道如何面對崛起的中國,偏向有點害怕。
美國時下對虎媽展開的舉國討論讓我想起自己在美國讀高中時,在AP歷史課堂上老師給班上放的一個70年代冷戰歷史的資料視頻。在視頻里,美國人把前蘇聯敎育體制下的孩子和美國小孩做比較。前蘇聯的孩子在課堂上坐得中規中矩,提問時都要把手舉得很端正,學的東西都是高深的數學。而美國靑少年學的是貓王嬉皮士的打扮,帶着自己的男女朋友開着車去開派對、去喝酒。比較後,美國人便很緊張,認爲再這樣下去就要被蘇聯超越了,於是大力呼籲加入敎育投資。不過後來這種緊張情緒也慢慢淡出了美國大衆……今天,同樣的一幕會不會重演?
暫時不去關心“虎媽”這件事的熱度能維係多久。我想也該到大家去本質性地比較中美敎育的時候了。在美國上過高中和大學後,其實我認爲美國人自己也糊里糊塗,沒想過自己是個什么敎育模式。“素質敎育”,是中國人自己發明出來給美國敎育貼的標籤。而中國的應試敎育在根本上是沒有問題的,或者説有問題也是小於其優勢的。而且我們應試敎育的現狀是由國情決定的,是人多競爭的必然結果,也是改變不了的。
從國內高強度競爭、刻苦紮實的學習體系出來的中國學生都是有響當當的硬實力的。這么説吧,我們的敎育體制下的學生痛苦着但強大着。各種測試數據也表明,美國小孩確實沒有中國小孩學習來得紮實。我自己認同“虎媽”子女敎育的精神:吃苦、有恆心才能卓越,只是不贊同她的一些操作手段。我想虎媽還是可以向不少更“智慧”的中國媽媽吸取經驗,學學怎樣能以更和諧的方式達到同樣的子女敎育效果。
但話又説回來,爲什么facebook或iPod不是在中國被創造出來的?
爲什么在同樣一份投資銀行面試機會前,我曾輸給了一個我在班上還整天輔導他金融功課的美國同學?
在波士頓一家生物製藥公司工作期間,我曾爲美國公司內的創新能力所激動。相比之下,即便是國內一家手握巨資的製藥巨頭,我在參觀它的生産線時,其最高水平也只是一條原料藥生産線達到FDA認證。
美國敎育的在哪些地方眞正是有價値的?我有幾個非主流的觀點供大家參考:(我想強調下以下幾點不是美國人特意設計出來的敎育方式,而是在美國的敎育體系中自然存在的,甚至連美國人自己都沒意識到)
第一,信息量龐大:美國小孩所處的信息環境比我們國內的小孩來得好很多。美國各種前沿的信息資源非常多,不論是電視、電影、互聯網、書店、圖書館。好奇心和上進心強烈的小孩就不斷受各種最新信息帶來的視覺和內容刺激,因此想法和點子就很多。記得當時我有一個初三的學弟,曾和我大談微軟如何通過授權建造自己的軟件帝國。美國人的邏輯可能是這樣的:不一定每個小孩都需要出類拔萃,但只要其中一個小孩是Steve
Jobs 或者Mark Zuckerberg,美國人就能改變世界。
第二,與社會接軌早:美國小孩很早就通過打工、義工進入社會,與社會接觸。初中和高中的設置的一些課程,比如修車、理財、電視製作,也直接與社會接軌。並且,在中學學校里,大家就像生活在一個外面眞正社會的雛形中。在學校同學之間、老師眼中最好的學生並不是學習最成功的。成功的學生首先要有personal
charisma(個人魅力),他(她)能和周圍的同學相處很好,能感召和影響身邊的人。Your peer like you as a
person first, then admire your academic smartness.
(大家要先喜歡你這個人,接下來才會去佩服你學習成績的優異)
第三,全球化的視野:很多美國高中生常常打起一個旅行包自己一個人去世界各國走走,不斷給自己注入一些新鮮的東西,不斷獲得新的視野。在美國,即使家庭條件一般的小孩也會自己上旅行網站,一個人定出又好又經濟的旅遊計劃。
第四,品質敎育(Courtesy Education
):在美國學校的不同場合,有各種細節會引導你要講究誠信,要時時爲他人着想。在學校里,一些穿着打扮很痞氣的“問題學生”,在進門時也會順手扶一下門,讓後面的人都好進。另外一件小事我印象很深。有一回自習課,我想上厠所,對値班老師説“Can
I go to the bathroom?”。(我能去厠所嗎?)她答到“Off course you can do
it.”(你當然懂得怎么去厠所)---她其實是在善意地提醒我要用更禮貌的説法:“May I go and use the
bathroom?”(請問我是否可以去下厠所?)
第五,領導他人的能力:在和美國同學一起玩時,我觀察到他們講話都很開朗的樣子,有時候愛大喊大叫,很有表演意識,
但是他們能做到嘩衆卻不"取寵",一切都很自然。而且我的美國同學在組織集體活動中的確很有招數,總能把活動氣氛搞得很好,調動起所有參與者的情緒。與美國學生在一起,我就常常感覺自己被這些同齡人的朝氣所感染,“乖乖”地聽他們講話,跟着他們去玩,跟着他們樂。實際上,這不知不覺間,我們中國小孩與外國小孩在領導能力上就不斷拉開距離。他們也許在智商並不比你高,但今天在學校課外活動中是他們帶着你樂,明天在工作崗位上就是管理你。我們要從這個緯度找到我們跟外國小孩的差距,而不是總覺得那些外國同學很傻,只知道玩,學習上根本不用功。
再回到前面facebook和iPod的那個問題,爲什么美國創新能力很強?爲什么奧巴馬很自豪地稱美國是“the
nation only bound by the boundary of our
imagination”(一個僅被自己想象力的邊際限制的國家)我想可能根源于美國是個移民大國,他做任何事情其實都是彙集全世界各種族聰明才智的集體力量。而美國人在自己敎育中主要培養自己的大局觀和領導力,然後自己在上面管理這些全球聰明才智。美國人的敎育投資回報率高。
而中國家長和孩子在敎育上都是眞金白銀和寒窗苦讀的投資,都是板上釘釘實打實的,但我們在巨大投資之後,要收割和取得回報時出了一些問題。我們的“敎育問題”的核心或許不在敎育本身上,而恰恰與美國人相反:我們的敎育是投資回報率低。
怎么會有這種反差?
我認爲從國內敎育系統中出來的學生內在含金量很大,但一旦登上全球化的競爭平台,會發現自己對這個平台上的環境和文化比較陌生。雖然肚子里有“貨”,但在國際舞臺上不知如何以國際公允的方式公關自己、呈現自己的實力,讓外國人心悅誠服地承認我們的硬實力。
我認爲從國內敎育體系中走出來的學生,來到國際舞臺上在“軟實力”上有兩方面的短板:英語口語溝通和文化適應力。
首先,大家在國外要避免由於英語口語溝通上的暫時缺陷,而讓外國人對你英語之外其他其他能力的質疑。我們很多同學通過系統性的考試技能訓練,甚至通過背機經,在託福和雅思的口語考試中都拿了高分,我們要爲我們同學取得好成績鼓掌。但掌聲之後,我想問問我們的同學,如果有一個美國小朋友在那,你覺得自己有底氣跟他講上10分鐘的英語嗎?
託福考試只是讓你在美國登陸上岸,之後如何越走越遠,最後眞正成爲中美之間的橋樑還有很長一段路。限于篇幅,大家若有興趣,可參考我的新書《布朗中國留學生手記》中整理的“非常規組合訓練法”。
本來其實是些美國英語環境中很現實、常規的東西,但在國內形形色色的英語培訓機構其龐大的産業化英語課程産品面前,我書中提到的種種回歸英語本質、回歸英語世界的自然情景的學法可能倒顯得“非常規”。
第二文化適應力是指融入美國中上層主流社會的能力,這是你軟實力極爲重要的一部分。當你掌握了國外文化中的一些關鍵點,眞正進入了美國人的圈子,你自己會站上一個高度,獲得一個相當廣闊的視野。那時你將是眞正融匯貫通中西方文化,在當今中國在世界舞臺上越來越矚目的背景下,你就非常有競爭力。
《布朗中國留學生手記》的以下相關章節則提供瞭如何打造“文化適應力”的細節:
1.將英語口語與自身的發展利益緊緊挂鈎
2.平時如何與美國人寒暄
3.如何在外國聽衆前表述自己
4.如何每天保持活躍的人際交往狀態,勇于突破文化上的“邊緣化”
5.與美國高中老師及大學敎授的相處之道
6.爲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而健身
7.在國外參加各種派對和舞會的do’s and don’ts
8.在自己參加的一個大學社團活動里留下影響
9.像美國學生一樣自己去世界各國旅遊,把自己“全球化”
10.“玩”在美國成爲有效的投資:如何適應“Study Hard, Work Hard”的文化
11.與ABC打交道
12.瞭解和熟悉美式幽默
13.瞭解美國“Win or Go Home“的強者文化、明星文化及人氣文化
14.大膽與西方女孩子打交道
作者簡介
姜曉航,美國“常春藤盟校”布朗大學中國留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