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辛辛那提消息 

 

哥城玉兔喜迎春-第四屆俄州中國節小記

 

       金虎辭舊歲,玉兔迎新春。2011年二月十二日,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九天。俄州哥城的早春二月,冰雪初融,但室外依然寒風凜冽。而在哥城近郊Westerville 的Central High School內, 卻是一片春意盎然。在這里,第四屆俄州中國節,隆重拉開了帷幕。
           俄州中國節緣起于哥倫布現代中文學校每年一度的春節聯歡晩會。2008年春節期間,由已故全美中文學校協會名譽會長王建軍博士倡議發起,首次陞級爲有俄州多個城市參與、內容涵蓋中國文化的各個領域、爲時一天的慶祝活動。從那以後,每年都有大量的志願工作者很早就緊鑼密鼓,開始籌備。在傳統的中國春節前後,中國節隆重推出,成爲哥城的一大景觀。今年2011年的中國節,已經是連續是第四屆。 令人欣喜的是,中國節越辦越紅火,引起主流政界,媒體的廣泛關注。爲了配合中國節,哥倫布市和維斯特維爾市市長分別宣佈二月十二日爲中國日。好幾個地方報紙如Westerville Weekly, Dublin News等都提前在網站和平面媒體頭版刋登消息,宣傳中國節,吸引了大量熱情的各族裔民衆。

       早上七點左右,志願者就陸陸續續來到學校,開始緊張的準備。大門入口處,是一個由紅的氣球搭成的拱門,歡迎來客。寬敞的大廳中央,懸挂着一副大紅的對聯: 四海歌盛世白雪紅梅辭舊歲, 八方聚哥城歡聲笑語迎新春, 把過年的氣氛,渲染得濃濃烈烈。這一天,豐富多彩的文藝,體育,娛樂和學習比賽活動,讓遊人目不暇接。大家穿着節日的盛裝,紅紅緑緑。好久不見的朋友,寒暄問候,互致祝福。許多人都是攜老扶幼。友情親情,分外溫馨。這里是中國人過年,也是美國人過中國年。許多好奇的非中國客人,拉着服務人員,問這問那。這一天的活動包括大型文藝演出、中國文化展示和講座、體育和棋類比賽、兒童娛樂游藝、攝影、繪畫藝術展覽和競賽、中餐廚藝美食,中文認字比賽等,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興趣的來賓的需要,讓大家吃得滿意,玩得過癮,學得高興,並全方位地體驗一下濃濃的中國文化的氛圍。
       光臨現場的貴賓有亞洲節創辦人魯永振敎授、維斯特維爾市市長、奧特伯恩大學校長、全美中文學校協會會長廖啓紅女士等。美國華人著名社會活動家、曾任美中事務委員會主任、現爲美國華人全國委員會主席、奧巴馬競選團隊亞裔事務顧問薛海培先生也專程從華盛頓前來參加。


文藝表演 精彩紛呈
      和往年一樣,今年的文藝表演,還是重頭戲。而且今年的演出,節目的精彩,緊湊和受歡迎的程度,超過了以往歷屆!容納700多人的禮堂,幾乎場場爆滿,掌聲喝彩聲不斷。直到演出結束時,仍有大量觀衆意猶未盡,久久不願離去。
        上午10點50分,伴隨着四位中文學校的小主持人(把蔓沁、范玉美、林昊中、李凱文)的出場,文藝表演正式拉開了帷幕。第一場演出主要由俄亥俄現代中文學校的學生進行表演,一首歡快喜慶的“恭喜恭喜恭喜你”頓時將觀衆帶進了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中。隨後同學們還演唱了茉莉花、世上只有媽媽好、健康歌、讓我們蕩起雙槳、拍手點頭歌、正月歌、數字歌、生肖歌、春聯紅、潑水歌、泥娃娃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這些經典的兒童歌曲還讓不少台下的觀衆隨聲和唱。此外,小白兔、猴子撈月亮、拔苗助長、三個笨人等小品也向觀衆展示了海外小朋友中文學習的成績。這場精彩的演出在俄亥俄國際高中表演的龍舞中圓滿結束。小演員們的表演贏得了台下觀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和歡快的笑聲。今年的中國節因爲是再次加入非藝術班級的表演節目,所以使很多華人家長更加積極踴躍的參加了這次盛會。家長們的相機快門在劇場後台就已經按捺不住了,一張張照片記録下了孩子們成長的快樂,一段段歡聲笑語編織了同學之間的友誼,一個個身着中華傳統服裝的笑臉露出了孩子們對中華文化的驕傲與歸屬。演出結束後,老師們忙着給這些可愛的孩子發放紅包,更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後面兩場的節目,精彩迭出。分別由兩位著名華人擔綱主持。一位是10TV電視台主播之一、曾獲多項Emmy奬提名的Angela An。另一位是Promusica Director Janet Chen女士。與她們搭檔的何湘華、劉申揚以及OSU中文旗艦工程的學生博愛文、歐陽玲、和龍沙夏也表現不俗。全程報幕均以中英文雙語進行。
      第二場的第一個節目是WAH LUM的《龍騰獅舞》,只見十多位金髮碧眼的西方武士們身着盛裝,在台上表演最中國傳統的舞獅舞龍,一下子把中國春節的氣氛帶到了現場,將觀衆的情緒帶入高潮。他們訓練有素,武功高超,令人贊嘆。女高音歌唱家Debra Rentz 是聲樂敎授。她開始學習中文才幾個月,可她演唱的一曲《我愛你中國》字正腔圓,聲遏行雲,令海外游子的思念與自豪之情肺腑回蕩。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現在OSU攻讀聲樂表演博士學位的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莫先生爲聯歡會獻上了獨唱《天路》,歌聲雄渾華麗、高亢入雲、聲情並茂,表達了海外游子對故鄉山山水水的魂牽夢縈,感人肺腑,令人回味無窮。曾獲中央電視台中國音樂電視大奬賽銅奬及多種流行音樂奬項的任雪晴女士爲聯歡會出獻上了歌曲《懷抱》,把觀衆帶入瞭如夢如幻的靑春花季。著名琵琶演奏家吳寶榮,早年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係從事琵琶敎學,同時也是中央音樂學院樂團演員。曾于一九八○年“上海之春”全國琵琶、鋼琴邀請賽獲奬。她演奏的一曲《小月兒高》,表現出深厚的功力,給人以極高的藝術享受。 來自文化中心藝術團、OSU和華夏藝術團的張佳秋、楊灣灣、萬榮榮、金旭東聯訣獻上了戲曲聯唱。這個節目集哥城梨園大家于一台,融昆、梅、豫、京于一曲,引來聲聲喝彩。全美中文學校協會的前會長湯年發先生,年近花甲。他在舞蹈《洗衣歌》中扮演戰士,與藏族姑娘們嬉笑周旋于雅魯藏布江畔,身手矯健,氣概和魅力不輸少年。來自寶島台灣的翁千惠小姐,攻讀OSU鋼琴表演專業,在準備她博士學位最後答辯的緊張關頭,仍然到場爲我們演奏了名曲 《少女和夜鶯》,她的精湛演奏,美麗動人,贏得掌聲一片。OSU旗艦工程的石林,再次拿出他的絶活:快板書。一個老美,如此流暢地道的中文,清楚的口齒,令人驚艷,傾倒了全場的觀衆。最後,哥城中國文化中心合唱團的30多位演員,在著名音樂敎育家、鋼琴演奏家、指揮家鍾俐瑛女士的指揮下,由哥城的兩位著名女高音張佳秋和宋翔鳳女士領軍,以一曲氣勢磅礴的《長江之歌》, 爲2011年中國節的文藝演出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出許多‘無名英雄’的辛勤勞動和無私奉獻。文藝演出籌備小組在張鳴、孫燕、尹鳳琴、沈國紅、金萍、邱紅、趙侃、繆元林、鄧毅、遲蘭、凌大好等的帶領下,30幾位義工分成節目徵集、編排、後台管理、侯台、調度、燈光、音響、台詞、主持9個小組,大家傾心投入,各司其職、相互幫助。整個演出歷時6個多小時,涉及來自四城六校(哥、克、辛、雅,加上國際學校、OSU)的幾十個團體和200位演員,準備的時間只有兩個月,在沒有任何彩排走台的條件下,在完全陌生的環境中,操縱毫不熟悉的設備,三場演出居然如行雲流水,轉接無暇,一氣呵成。感嘆之餘,令人不能不爲這些幕後英雄喝彩!


體育競技 龍騰虎躍

        中國節的體育比賽,人氣最高的是羽毛球和乒乓球。其中羽毛球32對男雙選手,16對女雙選手,和25對男女混雙選手,共110人參賽。他們來自俄州10個大中城市和印地安那州的6個城市。比賽共六個項目,24個奬杯頒發給了優勝者。整個過程,高潮迭起,精彩激烈,許多比賽都是打滿三局。最後的結果是:男雙A組冠軍由Naoki Matsuo / Kakuto Toshiyaki組合奪得,Gary Gill / Hock-Tiong Seh 取得第二名。女雙A組由 Arianni Kurniawati / Kaori Morihara 封後, Wendyl Horning / Mingchu Lai 居次。混雙A組冠軍由Anoop Vasu / Yun Lee 奪得,亞軍是Surya Chakrabarti / Arianni Kurniawati 。其餘的奬杯獲得者是:男雙B組冠軍Krishna Tummalapali / Mahesh H,亞軍Tam Bui / Goy-Teik Lim;女雙B組冠軍Naoko Owada / Chinatsu Mizumachi,亞軍Chiew Lin / Yanyan Yang;混雙B組冠軍Sonu Singh / Linda Julijanto,亞軍Francis Wai / Gina Devadoss。
       乒乓球被稱爲中國國球,在華人屆也擁有最廣泛的群衆基礎。本屆中國節的乒乓球大賽,再次聚集來自俄州各大城市的強手,爭奪象徵榮耀與勝利的奬杯。首先開始的兩個年齡組的少兒組比賽,表現出相當高的水準。最後12歲以下組的前三名分別是Jacob Wang, Roger Liu, 和Daniel Song. 16歲以下組的Isak Spaniol擁有USATT 1800以上的實力,輕鬆贏得桂冠,Sukruth Prasad 和 Roger Liu分居二,三名。分量最重的市際團體賽,克里夫蘭隊以微弱的優勢,以三比二擊退哥倫布隊,榮居榜首。哥倫布隊獲得亞軍。決定勝負的一場比賽是克里夫蘭的女雙選手在落後的情况下艱苦反超,笑到了最後。男子單打A組隊冠軍是Darren Tang,他在比賽中贏了Ma Long, 報了在團體賽中輸給對手的一箭之仇。 這組比賽的亞軍是Girrish Angajala, Ma Long 獲得第三名。 參加女子單打比賽的選手水平接近,勝負往往就在一兩個球之間。經過緊張爭奪,Li Fang 和 Lisa Huang 分別取得冠亞軍。公開賽B組參加的人數最多,分爲八個小組,每組只有一個出線名額,稍有閃失,即遭淘汰。最後,Shing Yook Yu 和Hongya Zu 分獲冠亞軍。公開賽C組的前兩名是Zhuang Wu和Marianna Dulkin。


         棋牌類智力項目的競賽,從來都是中國節的重要組成部分。首先,參加人數較多的圍棋比賽,再次成爲關注重點。和往年一樣,比賽吸引來了不少遠道而來的愛好者。特別是來自肯塔基州路易維爾的四名棋迷因路途較遠,頭天晩上就驅車來到哥城。比賽分爲兩組。公開組的比賽,來自大陸的年輕留學生崔博一四段以全勝戰績,無可爭議地榮登榜首。前兩屆的冠軍,辛辛那提的Carl Wei 五段負于崔四段,屈居次席。哥城主隊的何大江三段名列第三。B組的前三名分別是Rohit Prabhavalkar, Asha Nagaiya,和Justin Giglio。値得一提的是,參賽棋手大多數爲非華裔的美國人士。他們水平高低不一,但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圍棋非常熱愛,鑽勁十足。他們虛心求敎,認眞復盤討論。高手們也熱情爲他們講解指點。中國象棋,今年人數較少,採取擂臺賽的方式,最後老將童增祥奪冠。參加國際象棋比賽的四名棋手年齡雖小,卻已是赫赫有名的國象明星。在各自的年級組,他們在俄亥俄州排名至少前三。經過三輪緊張激烈的角逐,Andrew Mao(毛安德) 以全勝的戰績奪得了冠軍,Christopher Shen 以一勝一平一負的成績奪得了亞軍。國象比賽吸引了不少愛好者駐足觀戰。比賽結束後,有些參賽選手還與一些小棋手下了指導棋。
       橋牌是一項極具魅力的智力競技活動。近年來哥城華人的橋牌隊伍日益壯大。今年是首次在中國節舉辦橋牌友誼賽,參賽者有來自克利夫蘭,德頓,哥倫布等市的選手。參賽年齡從30多 到70多歲。經過叁個多小時的激烈爭奪,圓滿落幕。結果南北方第一名是:Gongyou Wu/Qiuxia Zou,第二名是:Sam Den/Ted Chem。東西方南北方第一名是:Mr. & Mrs. Obara 第二名是:David Sah/Chang-Shi Lu。
      跟其他賽場緊張激烈的氣氛形成鮮明對比,麻將桌前顯得輕鬆隨意。組織者本着傳播中華文化的宗旨和“娛樂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特意制做宣傳資料介紹麻將的基本知識,設備和規則,並向感興趣的朋友進行耐心的講解。許多人即學即用,當場上桌試了把手氣。參加者從20多歲到70多,從中國人到從未接觸過麻將的老美,無不興緻盎然。
     除了以上傳統項目外,今年的中國節還有新設置的24點比賽。24點是一種數學計算比賽。大多數中學都有這種比賽。學校的前2名參加地區比賽,地區前2名參加州比賽,州前2名參加全國比賽。這次舉辦24點比賽的主要目的是讓大家知道這個比賽和比賽的方法。 這次報名人數相當踴躍,共有參賽人數33名. 最後冠軍由Mulan Hua 奪得。亞軍和季軍分別是Raymond Zhang 和 Yuwen Guan.


文化活動 斑斕多彩
     中國節的宗旨之一,是用這個平台宣傳介紹中國文化的方方面面,以此促進美中人民的互相瞭解和彼此之間的友誼。在場外大廳,走廊和活動室里,來訪者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展覽,講座,和展示,包括攝影、繪畫、文化、風光、手工藝等,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茶道、書法等現場展示則更是令中外來客駐足流連。在書法展示現場,許多人或揮毫試筆,或尋根究底,或拜師求藝。一位爸爸扶着女兒的手描紅;一位洋先生顫巍巍寫下“我要學書法”五字——顯然有過學習的經歷。當地學區的總監則讓書法家李兆良博士寫了他的中文名字“約瑟夫”,並高興地合影留念。


      在書法演示現場還出現了一個有趣的小揷曲。一位名叫Thurman Colyer的美國老先生帶來了他珍藏了六十多年的寶貝,讓我們給他太太解説上面的中文。原來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參加空軍,駕駛 B24 轟炸機幫助過中國打擊日本。這是他們出征時攜帶的吿示,以備遇到不測時好讓中國軍民救助。我們很高興地向他太太解説,並誠摯地感謝他爲中國戰勝日本所做的貢獻。正好本地的市長也來到中國節上。我們的工作人員便向市長介紹了這位英雄。她很以有這樣的市民而感到驕傲。
        和以往一樣,孩子們得到了組織者的特別重視。豐富多彩的兒童游藝活動,讓孩子們流連忘返。今年少兒遊戲奬品特別受小朋友喜愛。其中最受靑睞的要數“特別大奬”系列。有的小朋友爲了得到自己喜愛的奬品,先來給叔叔阿姨預定。然後繼續投入到遊戲中去,努力多得奬票。小姑娘懷抱軟融融的紅色心形小枕墊,小男孩手拿積木愛不釋手。看到孩子們興奮地在遊戲室和奬品台之間往返穿梭,歡聲笑語充滿了整個少兒遊戲空間,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感到自己的辛苦勞動得到了最高的奬賞!
      春節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講到春節就不能不提餃子。 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一直受到老百姓的寵愛。究其原因:一是餃子形如元寶。人們在春節吃餃子取“招財進寶”之音。二是餃子有餡,便於人們把各種吉祥、喜氣的東西包到餡里,以寄託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中國人再窮, 過年一定要吃餃子。 沒有餃子就不是過年。大年初一,一家人團聚有説有笑的包餃子,圖熱鬧,吉祥。爲了讓更多的外國人瞭解中國過年的傳統習俗,品嚐到中國的民間美食,中國節主辦單位決定在這次的中國節上讓餃子做爲一個亮點,使各地來的遊客不僅可以品嚐到手工餃子,還可以在現場觀看飽餃子的製作過程。俄州婦女聯合會(OWO)爲積極配合此次活動早在中國節的前兩周就開始着手準備包餃子。1500個豬肉白菜餡手工水餃由10幾位媽媽們用了7小時的時間包成。皮薄餡大,白麵餃子形狀甚似銀色元寶, 喜慶漂亮。感謝華新超市贊助包餃子的部分材料。在中國節的當天OWO將1500個豬肉白菜餡餃子全部售完。剛出鍋的熱騰騰的餃子配上餃子醬油或辣油味道更鮮美。由華新超市捐獻的海鮮餃子也備受歡。


認字比賽 閃亮登場
      爲激發學生學習中文的興趣,鼓勵大家多讀多認,今年的中國節增加了一個全新的項目:由俄州現代中文學校舉辦的第一屆中文認字比賽。比賽通知一發出,就得到了全校師生的熱烈響應。十個年級一百多位學生報名參賽,報名人數遠遠超出了組委會的預計。爲滿足所有有興趣參賽的學生,組委會增派了志願者、增設了比賽場地、並增加了奬項。
     比賽按年級分四組進行,參賽者兩人一隊。比賽採用的是淘汰制,也就是説,只要讀錯一個詞就出局了。比賽現場的氣氛可謂緊張刺激、競爭激烈。參賽學生的水平更是出乎了評委老師的意料。許多並不簡單的詞,他們竟然能認出來,好幾輪下來,竟然無一人被淘汰。所有年級組的比賽,都持續了三、四十輪以上才決出前三名,其中五到六年級組更是進行了一百多輪才決出勝負。在八到十年級組的比賽中,最後的冠亞軍決賽幾乎窮盡了預先準備好的詞卡,評委老師不得不使出“殺手鐧 ”才決出雌雄。
       四組冠亞軍分別由A組:李思涵/楊天妤、黃昊旸/余浩洋;B1組: 魯谷皓/陳可、金志美/李一雋;B2組: Victoria Wu /William Wu、李杰茜/把曼沁;C組: 王倩倍/徐普照、張竟文/周之湄獲得。讓評委們贊嘆的,不僅是參賽學生的水平,更是他們對比賽的重視和那股認眞勁兒。不論年齡高低,不論輸贏,他們自始至終態度認眞,遵守比賽規則。許多學生爲比賽做了認眞的復習準備。最可愛的是那些低年級的小學生們,不僅毫不怯場、落落大方,而且發音標準、字正腔圓。
     這次比賽取得了比預期更好的效果,大大激發了學生們學習中文的興趣。有的參賽者比賽一結束就問下次什么時候再比。許多家長也表示比賽給了孩子們學習的動力,激勵他們復習了學過的東西,給了他們成就感,讓他們覺得中文更有意思了。


      本次比賽由於鴻遠、吳曉音兩位老師和家長委員會學生活動負責人范易偉發起組織,並得到了許琳校長、黃良東敎務長等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劉莉、張 曉艷、馬璇、殷艷伶、余穎惠、趙玉薇、盧冷芳、陳蕙、管燕、張翼、閻恆、閻緒平、潘凱立、王雲揚、Simran Khaira、蒲怡秋、Amber Yi等老師和同學爲比賽做了大量的工作。由於是第一次組織這樣的比賽,一切都得從零開始、從頭做起。從注冊登記到製作詞卡,從制定比賽規則到擔當評委,當初一個小小的想法是靠了所有志願者們一個多月的辛勤工作才成爲現實的。其中勞動強度最大的,要數製作詞卡了。在吳曉音老師的帶領下,十幾位老師花了幾十小時的時間,將二十多冊課本中的生詞輸入電腦、打印、篩選、排列成比賽用詞卡。有些老師不僅自己動手,還發動家人和孩子幫忙。這些詞卡不僅可以在今後的比賽中再次使用,而且作爲electronic file放在學校的網站上,供全校老師和學生敎學和學習用。
      兒童繪畫競賽共有近300幅畫參展分爲四個年齡組.每組設十個鼓勵奬,3個三等奬,2個二等奬,1個一等奬。參賽水平比預期更高,充分體現我們中文學校的敎學水平。4-6歲組一、二等奬獲得者分別是黃佳音和金家華; 7-8歲組一、二等奬獲得者分別是葉文沛和宋瑋妮; 9-10歲組一、二等奬獲得者分別是陳凱龍和Katie Yao/ Emily Chen; 11歲以上組一、二等奬獲得者分別是Cindy Liu和Zach Zhou / Doris Wang。
      俄州第四屆中國節圓滿落幕了。貴報已在上期刋登了我們的鳴謝!這里還要再次感謝許多熱心公益事業和社區文化建設人士的慷慨解囊,爲本屆活動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保障。也要感謝來自俄州各地辛勤工作的組織人員和表演人員。更要感謝許許多多的義務工作者辛勤努力:中國節的領導們在節前曾三次冒着大雪踏勘場地。負責佈置的志願者霍學文、陳靑杰、孫燕、范錫波、鍾明燈、黃良東、金茂林夫婦、沈國紅、陳希有、易小兵、趙侃、趙義強、崔志崗、劉莉、李忠、賈洪濤、趙芳、陸燕萍夫婦、兪濟琳等和負責羽球場地的Derek Lee、王振賀等節前的晩上干到半夜。兪濟琳老師一如旣往,不顧年高,費心操辦中國風光展示。宣傳廣吿、節目單等的設計均出自曾曉輝之手。邱紅負責Sponsors和VIPs的聯繫。 李衛東、Jan Lie等不顧勞累,負責乒乓球卓的搬運。爲確保湖南衛視的報道而辛勤工作的李敏儒等。籌款、廣吿通訊、宣傳聯絡、兒童活動、設備安全、後勤總務、攝影攝像、舞臺調度、各項體育比賽,文化展覽等等,各個方面都有一大批志願者在幕後默默地工作着,保證了活動的完滿成功。


    令人興奮的是,中國節的影響,日益擴大:人民日報海外版提前刋登中國節消息。 中國節當天主要的地方電視台Channel 10 等作了報道。哥倫布Dispatch也報道了中國節。中國影響力很大的湖南衛視國際頻道還爲中國節做了一個專題節目于2月22日在全球各地播放。美國圍棋協會的官方網站在新聞頭版報道了中國節的圍棋比賽。許多中國節的來訪者表示,他們通過中國節增加了對中國文化的瞭解,在這里度過了美好的時光。他們的熱情讚揚,就是給這些志願工作者辛勤勞動的最好回報!
      今年花勝去年紅,相信明年花更好!爲把明年的中國節活動活動搞得更有聲色,組委會人員徵塵未洗,即馬上啓動了下屆活動的籌辦工作。也希望各位僑胞、各界人士和各位朋友能夠繼續獻計獻策出錢出力,爭取讓明年的中國節活動再上一個台階。讓我們在此相約,明年春節哥城再會!

(何大江、李國慶、于鴻遠、李娜、劉莉、鄭幕文、許琳報道)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