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OSU舉行的國慶中秋慶祝晩會上,由中國文化中心華欣藝術團合唱團獻上的開場戲——大合唱《靑春舞曲》和《天路》,演出效果相當不錯。説好評如潮,那是官話,可確實是逢人便聽到讚揚聲。咱打他個七折,他説特好,咱們算他是很好;他説相當好,咱們給劃到很不錯的範疇。再説咱們也可以自己比較演出前排練和正式演出的水平,應該説是比原先預料的好很多。有誰在演出前敢打保票説能唱好?還就得説咱們在關鍵時刻不掉鏈子,撑得住。
這呀炮是打響了。長出一口氣,回過頭來看看這個合唱團,是不是更增加了親切感?
大伙兒都説,看不出一群來自哥倫布各個角落的業餘華人,還眞的唱出點專業水平。要説信手捻來的娛樂就屬唱歌了。不管什么人,哼哼出聲兒就可以娛樂自己了。連東北土匪還動不動唱兩句“提起宋老三,兩口子賣大煙”。現代的卡拉OK讓普通的業餘的老百姓也能體驗一下歌星的感覺。不過大家都漸漸體會到,單俠行空,獨來獨往,確實單調,時間長了也枯燥。合唱,可不是鬧着玩的,講究的是配合和協調,聽到和聲了,才能眞正體味到音樂的強大魅力,合唱團就是我們尋求那種天籟之音的途徑。
大伙兒又説,想不到哥城還有如此規模的合唱團。其實,這里眞是海外華人的藏龍臥虎之地,人才濟濟。只可惜過去各自爲政,資源分散,內耗易生,實力難顯。可喜的是這次不管是從大陸來的也好,從台灣、香港來的也好,不管原先中文學校合唱團的檯柱也好,還是華夏藝術團的領軍人物也好,大家都是爲了共同的興趣和爲海外華人服務和爭光的目的走到一起來了。從中國文化中心合唱團成立至演出的短短的五個星期里,已有六十多人報名或示有興趣,第一次上台就達近四十位。而且大家都抱着一個團結協作的願望,每個人都在一定的位置起着一定的作用。我們能在較短的時間里,經過有限的幾次排練就取得了成功,證明瞭這個合唱團是個團結、和諧,和成功的集體。我們要特別感謝華欣超市的大力贊助。
俗話説,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誰都知道,一個合唱團要是沒有一個好指揮,那是白扯。恰恰我們有一個有專業水準,又有長期指揮經驗的指揮,鍾俐瑛女士。説起鍾指揮,不禁要問,有誰很清楚地見過她的眼睛?大概很少。鍾指揮説,是不是我的眼睛太小,看不見?不是,是鍾指揮從來都是笑迷迷,眼睛迷成一條縫,上哪兒去看眼睛?按她自己的説法,就是不會“兇”啊!兇,才會瞪眼睛,笑,就要迷起眼睛。鍾指揮的和善是衆口稱讚的,即使在我們頑固地唱錯的時候,也只是笑得沒那么燦爛而已。鍾指揮的音樂造旨更是令人嘆服,團員都是業餘愛好者,聲樂基礎參差不齊,經鍾指揮每次30分鐘,簡單的“啊、伊、麻、莫”吊嗓子,有趣的唱電話號碼,居然衆合唱團員們都感覺到從運氣和發聲,到音準與和聲的水平都有相當程度的提高,這就要感謝鍾指揮的精心和耐心的專業栽培了。
還有一位不能不提的,大家看在眼里,感謝在心里的,就是團長助理張鳴了。説實話,就我們對張鳴的瞭解,組織協調一個合唱團,對他來説,那是張飛吃豆芽,只能算是一盤小菜。可這盤豆芽讓他調拌得如此有聲有色,井井有條,不得不佩服他的工作能力。再説了,張鳴還在華人敎會里擔當着一攤總務的事情呢。出于張鳴之手,合唱團已經有了一整套健全的組織機構條例,這正是合唱團正常運行的保證。
該表揚的當然不只這兩位,鋼琴伴奏黃芊蓉家里有個吃奶餓孩子,可每次都保證爲練習伴奏,從不間斷;施惠康花了非常多的時間爲不識五線譜的團員翻譯成簡譜;邢金沙爲女團員們製作佩戴胸前的花;田順一次又一次地爲大家録音;宋翔鳳等多位女士每次爲大家帶來可口的點心;等等,不一而足。
要説眞該夸奬,其實人人有份。合唱團的業餘團員們都是各專業領域中的中流砥柱,又積極參與社會服務,有的是中文學校的義務管理人員,有的是美中科協的組織者,還有不少在敎會事奉,可是每次排練一次不拉。爲了參加演出,有的團員將從大陸返回時間提前,有的團員將回台灣探親的旅程推後。一句話,看得出來,大家是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才使得我們的合唱團取得了頭一次演出的滿意和成功。相信將來在全體團員的繼續努力下,我們的合唱團能夠不斷地修養,爲華人團結合作作出進一步貢獻,同時不斷提高藝術水準,爲豐富華人的文化生活增添更多的精彩。
我們也熱忱地歡迎你成爲合唱團的一員,除了演出以外,平時的排練、講座、和聚會交流也一定令你受益匪淺,如果你有興趣加入,請與張鳴聯繫(電話:614.257.9865,電郵:ccl-chorus+owner@googlegroups.com).
(王立國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