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子為中醫溫熱藥之首,將其列之為毒藥似乎有失公允,不過在臨診治療的過程中,確實有許多醫生因其毒性而愄之如虎。韓劇《大長今》中,長今之母便是被強灌“附子湯”而死。對於附子被視爲鳩毒一類的毒藥,自古以來便有許多不同意見。
中醫對附子的應用從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便已開始。《詩經》、《莊子》等先秦時代的著作中皆曾有過對附子的記載。中國第一本中藥本草學典籍《神農本草經》中更詳細記載了附子的性能與效用。附子是毛茛科植物頭的側根。通常認爲烏頭的母根稱烏頭,附著於母根的幼根稱附子,不生幼根者則稱為天雄。這三味薬異名而同出,功用類似,所以亦有本草典籍認爲“冬月採為附子,春月採為烏頭”。晉代著名道士葛洪的《肘後方》中載有“三建湯”,所謂“三建”即指烏頭、附子、天雄三物。
中醫認爲附子有回陽救逆、逐寒燥濕的功效,可通行十二經,內溫臟腑骨髓,外暖笳肉肌膚。道敎中更認爲附子可起腎中龍雷之火,溫通心脈。現代醫學認爲附子有強心作用,與此不謀而合。古今許多名醫,以擅用附子而聞名。但是古今典籍中因附子而中毒的案例也有不少記載。所以近代著名的中醫理論學家惲鐵樵曾言“附子最有用,亦最難用。”
附子所含有的烏頭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非結晶性生物鹼。現代硏究口服烏頭碱0.2mg即可發生中毒反應,3-5mg即能致死。中國古代戰爭中的毒箭、毒槍等見血封喉的兵器,有許多便是以烏頭類藥物熬汁煎煮,或制膏敷塗兵器刃鋒等処製成。這也是附子被傳為毒藥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作爲藥用的附子,自古以來在炮製與用法上便有許多禁忌規則,依法用之,出現危險的可能性極其微小。其炮製方法有:烘烤、炒制、煮制、蒸制、姜制、甘草制、礬制、黑豆制等等數十種。而且當附子與其他藥物同用時,通常先煎,即煎煮時間較長,以令毒性減輕。同時,在服用附子類方藥後,有時會有一定藥用反應,不可誤認爲中毒。例如《金匱要略》中記載:“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其人如冒狀,勿怪!”
古今善用附子的中醫不少,積累類豐富的臨床經驗。在運用這些經驗的同時需要注意,病人的個體差異與環境差異,四川出產附子,許多人自小便有服食附子所制佐菜的經歷,對其毒性有一定抵抗力,用量需大。而北方居民從來未接觸過附子,用量一定由小開始。體健者量可稍大,體弱者量可稍減,正如漢代醫聖張仲景所言:“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附子是中醫囘陽救逆,溫腎助陽的第一要藥,絕不可因噎廢食,以其有毒性便棄置不用。道敎流派的醫書曾言:“一灸二丹三附子”為“保命要法”,灸,是指針灸中的艾灸術;丹,是用中藥硫磺所煉製的金液丹;附子,即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囘陽第一藥”。可見,附子在中醫藥學中的重要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