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倫布的中文夏令營,我們六位老師全部來自俄亥俄現代中文學校(李婷、陳惠、趙慧思、趙劍、吳孟奇、楊曉莉)
。如何營造一個早九晩五的全中文環境,吸引二十多個只學過一年中文的美國中學生(母語非中文)的興趣,對我們來説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首先是語言敎學。在夏令營,學生們每天要學習一段對話。有時他們會覺得對話內容太簡單,感到乏味;有時他們又會覺得太難學而感到沮喪。爲此我們這些老師可以説是絞盡腦汁,爲敎學內容設計變化多樣的場景和道具,讓學生學會在不同的場合環境中應用學到的內容,力爭讓敎學鮮活、有吸引力。
其次是文化活動。夏令營畢竟不同于平常的學校敎學,要強調寓敎于樂,讓學生在各種遊戲和活動中學習中國語言、中國文化。我們爲這些美國學生提供的中國味兒的活動包括:打太極、抖空竹、下像棋、圍棋、打撲克、跳皮筋、做廣播體操、拔河、包餃子等等,特別是邀請嘉賓展示的茶道和書法表演活動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讓學生最興奮的還是下館子(中餐館)和逛超市(中國店)。
爲了辦好中文夏令營,所有的老師都傾注了滿腔的熱情和心血。李婷老師負責開始四天的敎學計劃安排。俗話説:“萬事開頭難。”爲了合理地安排每一個時間段,讓學生勞逸結合,使一天的敎學收到最好的效果,李老師費盡心思,她的努力使後面的老師在安排日程時輕鬆了很多。陳惠老師是整個夏令營的“大管家”,每天早來晩走,細緻周到地管理着夏令營的日常事務。陳老師還拿來自己家的裝飾、象棋、圍棋,並從慈濟借來了空竹、毽子等供夏令營使用。她還請來慈濟人做了一場精彩的茶道表演講座。懷孕在身的趙慧思老師工作起來沒有絲毫倦怠,爲了做好每天的語言敎學,她總是精心準備大量的道具、圖片,精心設計場景。常常她會工作到下半夜,她的媽媽心疼地責備她:“你這么拼命,還要不要孩子了?”
趙劍老師認爲在文化方面,應該讓學生瞭解不斷發展變化中的現代的中國。爲此,她建議在文化講座中增加北京奧運會的內容。她還帶來了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會的DVD,學生們在欣賞歌舞、京劇、雜技、武術等節目的同時,也領略了中國電視節目製作的精美。吳孟奇、楊曉莉兩位老師負責每天的中國文化專題節目,在這十天里,她們給學生們提供了一道道精美的文化大餐:從中國的飲食文化、服飾文化、漢字變遷到當代中國的中小學敎育和北京奧運會。吳孟奇老師有一副令人羨慕的“金嗓子”,敎唱中國歌非她莫屬。在她的指導下,這些美國學生居然能夠在兩三天里把一首《茉莉花》唱得字正腔圓,而且能夠分聲部唱。楊曉莉老師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在她的指導下,學生們學習用毛筆,蘸墨汁寫下自己的中文名字。所有的老師爲了一個共同的目標---
辦好這第一中文屆夏令營而努力工作。常常在深夜十一、二點的時候大家還在通電話、發電子郵件,商量第二天的工作。誰有好的點子、誰準備了好的敎案都會無私地與大家分享。
在夏令營的最後一天,全體同學爲他們的家長進行了一場內容豐富的彙報演出。學生們表演了大合唱、小品、唐詩朗誦、打太極、抖空竹、跳皮筋、做早操等十多個節目。四十多位觀衆中旣有學生的家長,又有他們的兄弟姐妹和年邁的祖父母,觀衆們一陣陣熱烈的掌聲表達了對夏令營的充分肯定和感謝之情。
面對一群渴求學習中國語言文化的學生,我們這些老師深深感到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中文夏令營讓我們累,並快樂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