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匹兹堡/哥倫布消息    

 

我愛讀《伊利華報》

 

文:哥倫布市 李敏儒

 
《伊利華報》發行五周年了,作爲一個忠實的讀者,我由衷地爲此感到高興,特此表示祝賀。
  我愛讀《伊利華報》, 她版面多彩,內容豐富,欄目衆多。每期有專題報道、文化敎育、海外華人、健康生活等欄目,每個欄目都與海外華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所編選文章,可讀性高,信息量大,讀者受益匪淺。更富有特色的是,每期都有本地新聞。在互聯網發達的今天,要知國內大事已非難事,卻較難得知本地華人社區新聞。《伊利華報》重點報道克城、哥城及匹兹堡華社消息,補此空缺。一報在手,國際要聞,本城新事,歷歷在目。《伊利華報》竭誠爲華人服務,豐富了華人的精神生活,爲華人海外生活留下珍貴的紀録,善莫大焉。
  我愛讀《伊利華報》,她個性鮮明,色彩濃烈。主編浦瑛,集招廣吿,選篇目,撰文稿于一身。半月一期,每期24個版面。爲趕着出報,浦瑛工作起來沒日沒夜。我敬佩她過人的精力,也愛讀她于百忙之中寫出來的文章。她的文章,內容充實,快人快語,直截了當,決非無病呻吟一族。最近一期,有篇她在參加世界華文傳媒論壇之際,遊覽四川九寨溝的文章。在描寫九寨溝大自然雋秀奇美的景色中中,也滲透了她的人文關懷。在奇山秀水中,她有一張照片,是一個在山里以背運貨物爲生,以此養活兩個兒子的婦女形象。儘管她的脊椎由於長期背運貨物已經變形,但在浦瑛的眼中,“她笑得和九寨溝的山水一樣美麗。”而且,和樸實勤勞的九寨溝人相比,上海機場穿名牌、戴鑽石、花枝招展的妓女卻醜陋不堪。浦瑛的文章,敢愛敢恨,充滿了對生活的激情,讀來深受鼓舞。
  我愛讀《伊利華報》,她帶給我快樂的心境及向上的樂觀精神。在《伊利華報》的專題報道中,我們讀到沈文裕的故事,這位天才鋼琴家,雖然這次來克城比賽沒有獲奬,但浦瑛不以成敗論英雄,照樣給予予全篇大幅報道。她看重的是他奮鬥的精神,是敢於有夢的心態。 文如其人,浦瑛自己也是如此,樂觀開朗。面對着辦報中的艱難困苦,她依然笑得燦爛。她的口頭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最後就只好消化。”一切困難,消化于一笑之中,然後繼續前行。她寫道:“每個人開心過是一天,不開心過也是一天。要學會在任何環境里都能夠坦然微笑,不要抱怨。”報上登出的一張照片,突出“勤、忍”兩字,揭示了浦瑛及其《伊利華報》在微笑之後的力量,也讓我們在海外奮鬥的華人得到啓示。
  我愛讀《伊利華報》,她幫助我認識了許多人,交了許多朋友。今年讀到她關於盲人凱文充滿激情的報道後,我深受感動。浦瑛寫道,“凱文她是個盲人。她從小生活在黑暗中,命運給了她太多的艱難和坎坷,她曾痛苦、迷茫、彷徨,但她抗爭、奮鬥、崛起。也是從那以後,她學到了一個眞理:‘雖然我折斷了翅膀,但我要用心靈去飛翔’”。。由浦瑛介紹,我有幸結識了凱文,得知她她要去中國去義務敎英文而沒有找到對口學校,我幫她聯繫到武漢去敎英文。謝謝浦瑛,凱文給我展現了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表面上黑暗,但內心充滿了光明的世界。我從她身上學到了許多東西,更深深體會到交友的快樂。浦瑛是好交朋友的,她在“生活敎會了我們什么?”寫道,“多交朋友,有空可以和我們今晩五個人一樣,無拘無束聊聊天吃吃飯,”快樂和幸福實在就這么簡單。交友要交良友,《伊利華報》就是我們華人在異國他鄉的良師益友。
   我愛讀《伊利華報》,她積極宣傳華文敎育,在北美開闢了一片新的文化天地,傳播、弘揚了中國文化。她使海外的中國人,有着華文的滋潤,有精神上的食糧。她作爲橋樑,將海外華人和中國緊緊連在一起,讓海外華人瞭解國內,也使國內瞭解海外華人的生活。作爲一個忠實的讀者,我對浦瑛及報社諸位同仁,表示深切的謝意。五年了,浦瑛和她的的團隊,把《伊利華報》辦得有聲有色,在海外中文新聞媒體的歷史中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萬事開頭難,浦瑛的《伊利華報》經歷了最困難的階段。在未來的日子里,我相信《伊利華報》會像浦瑛的笑容一樣,越辦越光輝燦爛。
   
   李敏儒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