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 贈《伊利華報》五周年厚禮

文/图 浦瑛

 

   《伊利華報》在風風雨雨中走了五年,就在它將要舉辦慶祝五周年的那天,我收到了一通電話,這通電話帶給我一個驚喜,同時也是贈送給華報的一份意想不到的厚禮。五年的華報將要走上另一個新的台階,它不僅僅是一份跨州的報紙,它將是一份國際的報紙,打這通電話和改變華報命運的人就是《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先生。
    十月十二日上午十點半,那一時刻我正與加拿大排版人BEN一起在做晩上祝賀五周年活動的宣傳資料,電話鈴響起,對方説他是《國際日報》董事長熊德龍,説實在的,那一刻我是受寵若驚,熊德龍先生是報業界前輩,著名企業家和慈善家,在電話中他説:浦瑛找你的電話眞不容易,我是通過香港文彙報張萍小姐打電話到上海,你的媽媽吿訴我你美國家里的電話,當他知道今晩是我們舉辦五周年活動時,他馬上對我説:

   他代表美國、印度尼西亞、泰國、澳大利亞的《國際日報》全體同仁祝賀華報五周年。同時在電話里他還勉勵和鼓勵了我,他説:“辦報是一份十分艱巨的使命,中國現在天天在發展進步,我們辦報的目的就是連接中美兩國文化和經濟的橋樑”。他一句句滾燙的話激動着我,挂上他的電話,我給我的總編元華和好朋友KITTY 打了電話,讓他們分享我的喜悅。
    熊先生創辦的美國《國際日報》(International Daily News)是全球第三大海外中文日報,其總部位于美國加利福尼亞的洛衫磯市。每日在洛衫磯、紐約、休士頓和舊金山四地同時向全美髮行,同時在泰國、澳大利亞發行,《國際日報》在印度尼西亞是第一大報。現在他要支持伊利華報,要讓伊利華報讀者可以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日報》海外版,香港《文彙報》和《國際日報》它們將與伊利華報同步發放。

   華報廣大讀者們,您們將從一份小小的克里夫蘭華文報紙,一下可以閲讀到世界上其它地區的華人消息,這是一個多么大的跨越,五年來華報在您的愛護下,它像一個小小的蠟燭照亮了周邊。華報現在是一月二次,我們在《國際日報》熊德龍先生的支持下,擴大發行的同時,我們也在策劃不久的將來本報將每月發行四期。同時我們華報同仁也積極配合,爲周邊城市來自大陸、台灣和香港近十萬華人提供一個經濟文化交流的平台,打開弘揚中華文華的窗口,華報是一個無形的紐帶,我們要努力用它的親和力把大家凝聚在一起。
    五年的《伊利華報》已經贏得很多華人朋友的關心和支持,當我在十月四日發放報紙的時候,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在合豐超市,他高興地對我説:“我在廣州電視上見到你,見到伊利華報,我把我的全家人都叫到電視機旁,吿訴他們這就是我在美國生活的那個城市的華人報紙……”一份報紙能讓當地華人喜愛、並以此爲驕傲,作爲一個親身經歷走過五年創業的辦報人又是多么的欣慰。讀者的熱情參與和本報全體同仁的齊心協力是我們的樑柱。
    10月12日晩,我們正在辦慶祝五周年晩會,晩上八點半熊德龍先生再一次打電話祝賀本報創業五周年,因爲我剛從廚房走出,來不及將話筒對準電話筒,讓所有賓客一起享受這一祝福。他的賀詞是:我們的祖籍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神速、日益壯大,又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偉大成就。衆所周知,在海外創辦華文報紙十分艱難,《伊利華報》肩負着弘揚中華文化的重任,創業五年了,十分希望在今後的日子里,努力向上,與世界華文傳媒的各界同仁攜手,媒體是橋樑,讓我們共同的聲音傳遍全球,讓我們華人華僑在世界經濟繁榮、生活富裕的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在我挂上電話之前我問了熊先生,您怎么就選擇今天我們在慶祝五周年之際給我打電話:他説這是天義。
    最後我再一次重溫《伊利華報》在第一期創刋號上給讀者的承諾:我們會以專心耐心和愛心來做這份良心工作,願讀者您和我們一起以合心、互愛、和氣,齊心協力把華報辦得更加有聲有色。 2

 
 

熊德龍  我有百分之百的中國心

   我們每一個人到地球上走一趟,最後都要死,死了就跟一根草一樣,還要被埋在野草從中,但一個人有一點能力,他能爲別人,爲社會做一點貢獻,那活的就有意義了。假如有一天我變成了沒人知道的小草,但熊德龍科技館,熊德龍學校,熊德龍大橋永遠還留在那里! 
        ―――熊德龍
    “我雖然是‘老外’的長相,沒有中國血統,但我對中國有特殊的感情,我有一顆百分之百的中國心和一腔百分之百的客家情。” 熊德龍先生曾經對媒體這樣介紹過自己。
    熊德龍的龍的情結,與他的身世有着密切的關係。那是一個令人不堪回首的日子。1947年11月,在印尼的一個漆黑的夜晩,一個小生命伴隨着嘹亮的哭聲來到了這個世界。但是襁褓中的他被像包袱一樣地遺棄在孤兒院的門口。
   也許是命運的安排,一年後,當華人熊如淡夫婦來到孤兒院,想收養一個華人的後裔時,他們突然發現小傢伙的目光正緊緊地盯着他的夫人,那目光在期待中含着希望,就在那一瞬間,她離不開他了。他們改變了主意,抱起這個“洋人”回了家。從此,他擁有了一個溫馨的家,也有了一個中國的名字--熊德龍。
   也許像所有天下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的熊氏大婦,把所有的情愛都傾注在德龍身上,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啓發他,培育他,造就他。希望他成爲一條光宗耀祖的騰飛的龍。
    熊德龍沒有辜負養父母的期望。16歲開始,他就單獨出外闖蕩謀生,18歲當上小老闆,開始經營泡沫塑料,從最軟的海綿到最硬的鋼鐵,他的性格也在鋼性和柔性中捶打。性格決定了命運,他逐漸崛起于印尼工商界。如今,他己擁有煙酒製造、金融、房地産、旅遊、新聞媒體等行業,企業遍布美國、加拿大、中國內地、香港、印尼等國家和地區。
    事業有成的熊先生一直以他的滿腔熱情來支持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經濟建設事業,早在八十年代初期,他就到雲南、貴州、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偏遠、貧困地區投資建厰,如貴州省畢節市的啤酒厰就是熊先生投資興辦的全省第一家外資企業。當時,有人問他,這些年在中國投資那么多,究竟賺了多少錢時,熊德龍説,我到中國不是爲了做生意、賺錢,爲的是實踐自己的諾言,讓世界瞭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我的“家”在中國,我要宣傳中國,回報我的“家”。我希望中國早日富裕起來。
    熊先生還捐助了許多公益事業,如雲南大學“德龍科學館”;昭通市“德龍職業學校大理農業學校”;“大理農業學校”;貴州工業學校;長春市少年中心;長春市口腔醫院;吉林四平市國書館;瀋陽市少年宮;廣州中山大學學生活動中心;湖南省地區希望小學等等。爲了更好的弘揚中華民族文化,他還在美國創辦以反映中國建設成就爲主的中文報紙《國際日報》;多年來,他支持中國建設共捐款達五千萬美元以上,同時他還邀請了廣東、雲南、貴州、吉林等地的近千名國內各界人士前往美國考察、培訓、訪問。
中國是我的家
    熊德龍先生的養父母晩年葉落歸根,回到了祖籍地廣東梅州定居。從此,熊德龍先生在中國又有了自己的“家”。1979中的一個秋日,熊德龍先生攜華裔妻子到澳門度假,當他和其他遊客一樣,花1港幣用出租的望遠鏡眺望澳門對面的大陸珠海時,他突然萌發了回養父母的祖國去看一看的念頭。他辦了一個臨時簽證,第一次從拱北海關踏上了不知聽養父母講過多少回的“家”。一過海關,熊德龍先生突然倏地雙腳跪在地上,怎么也不肯走了,他對中國的愛,不是靠血液,而是用感情。
   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他出資組織美國加州華人、華僑和中國留學生共萬餘人,舉辦莊嚴的升國旗慶祝活動,在熊先生的主持下,首次以民間集會的方式,在美國上空升起了五星紅旗,在海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和廣泛關注。這次活動的有關圖片,現陳列在梅州市華僑博物館,成爲愛國主義敎育的生動敎材。
    在香港回歸之日,熊德龍又在美國組織了盛大的歡慶慶典。當他看着五星紅旗冉冉升起之時,他竟激動得熱淚盈眶。可以想象,在異國他鄉,在那種特殊的環境里,熊德龍要表達他對中國的熱愛,是何等的艱難,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氣和魄力。熊德龍先生以實際行動證明瞭自己的話:“我身體內流動的雖然不是炎黃子孫的血,但我胸膛里跳動的始終是一顆中國心”。
   1999年12月20日,熊德龍先生在出席澳門回歸的儀式上親眼目睹了他的小孫子代表海外游子將一個裝有象徵澳門的托盤親手交給中國代表團,他又一次流下了熱淚。當記者問及爲何叫小孫子去完成這樣一件神聖的大事時,熊先生飽含深情地説,爲的是讓每一個海外鄉親的第二代、第三代……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家”。 (伊利華報綜合整理)

 

    07年9月2日,我在成都世界華文媒體論壇上認識了熊德龍先生,10月12日第一次通話他給我一個驚喜,10月16日他又決定專程到克城看一看《伊利華報》,他對我説不要再稱《國際日報》是熊先生的報紙,現在在俄亥俄也是你浦瑛的報紙,現在是“你”《伊利華報》中有我,我《國際日報》我中有你。這是熊先生給華報的一份五周年厚禮

 

感恩張萍小姐

   我在第四屆世界華文媒體上認識了香港媒體《文彙報》國際部總監張萍小姐,在這里我十分感謝她,因爲是她爲《國際日報》熊德龍先生與本報牽線搭橋,她對我説,在我的身上她看到了熊先生的影子,她説我倆人都是敬敬業業做報業的人,年輕人有奮鬥目標如果邊上有一個媒體長輩的指點,會提高得更快。張萍説:“熊先生是一個商人,做報是他的精神食糧,在香港回歸時熊先生的公司在香港丢了6億港幣,常人不一定還爬得起來,但熊先生又站起來。更可貴的是熊先生在美國做報紙多年來虧了三千三百多萬美元,到最後每月印報,熊先生只能出售他加州豪華公寓里的一間一間屋來維持。幾年前,熊先生的女兒對張萍説:誰要《國際日報》一美元拿去。熊先生不捨得放棄,因爲他深知他的《國際日報》給廣大讀者送的是精神食量。
   今天熊先生能面如春天,是因爲他印尼的《國際日報》已經成爲第一華文大報。張萍也給了我一個五周年的祝賀:《國際日報》創業多年有今天的陽光明媚,是因爲熊先生一如繼往把報業視爲他的精神食量,但熊先生是位有實力的商人,他有一幫人馬,而你創辦《伊利華報》白手起家,沒有經濟基礎,又是媒體外行,碰碰撞撞五年,你走的比熊先生更辛苦。張萍希望我把握好這一機會,我在電話里再一次感謝張萍小姐,她也是我的上海同鄉。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