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中文學校的美國孩子和家長

     看看桌上這一篇篇工整的漢字, 讀一讀那一本本用漢字寫成的日記, 誰能猜出來這些都是出自于一些八-九歲的美國小朋友的手呢? 他們是克里夫蘭西湖中文學校文化班的學生。
      八年前,克里夫蘭西湖中文學校專門爲領養中國孩子的家庭開設了文化班。文化班從當初的8人到今天40多個學生,在中文學校已佔有舉足輕重的比例。 文化班的學生中 除了領養的中國女孩以外, 還有藍眼睛黃頭髮的地道的美國學生。雖然這些可愛的孩子有不同的個性, 背景,但他們每個人 都有一個中文名字,一個自己的故事。在家里沒有中文環境,一個星期又只有一次中文課的情况下, 學中文對他們來講的確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安芳剛來中文學校時才五歲,連筆都不會拿。她是文化三班里最小的學生,也是離學校最遠的。她住在Hinckley, 開車單程至少就要35 分鐘。因爲路途遠, 星期六要早起, 常常到了學校還睡眼腥松的。看了讓人覺得又可愛又心疼。爲了學中文, 她和她的父母總是犧牲星期六早上的懶覺。幾年過去,她已能用漢字寫句子了。


     迎海的父母都是地道的美國人,可爸爸會做一手的中國飯, 連廣東早茶的各種點心也不例外。 聚餐晩會上他帶來的竟然是地道的麻婆豆腐。不知是不是因爲吃了地道的中國飯,迎海的中文在班里總是名列前茅。老師提問時,她的手總是舉得高高的。每次上課她都能得到很多奬票。
    美瑩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孩子。 剛入學時有點吃力還常愛發脾氣, 她媽媽想盡了各種辦法幫助她。那種艱辛是一般人體會不到的。媽媽工作特別忙不能送美瑩時,就由80歲的老奶奶開車接送孫女。工夫不負有心人,今天課堂里的美瑩總是那么高高興興的, 還特別喜歡發言。她還參加了學校里的幾乎所有的選修文化課。她媽媽説她在家就喜歡練中文。
     一頭漂亮金髮的凱蒂,是那種極有修養和靈氣的女孩子。她有一個從中國領養來的小妹妹。每次用奬票換禮物時, 她都要給妹妹挑個稱心的東西。 儘管 她有很多活動, 星期六常常因爲有比賽而缺課,可她的學習成績一點也不差。她上課總是非常認眞,內容基本上能當堂掌握 。回家還帶着父母和妹妹一塊學中文。
文化三班里有三姐妹: 瑪麗是個金髮小姑娘,特別喜歡寫漢字,字寫得也很漂亮。 才九歲的她, 用漢字寫日記已經寫了好幾本了。她的小姐姐小龍在一歲左右從中國來,記憶好, 發音也不錯。 別人忘記的字她常記得。瑪麗的大姐叫藍,是地道的美國女孩兒,她到文化三班比別人晩兩年,可她是一樣的認眞, 努力。 她們還有一個小妹妹在文化二班。一到星期六, 姐妹四人和媽媽一起來學中文。
    文化班的家長都是中文學校的熱心人。瑪麗的 媽媽Mrs. Devito爲中文的事到處奔走, 幫助周邊學校建立中文課,付出了難以計算的時間和精力。思源的媽媽Mrs. Pruitt是文化班家長里的元老, 也是衆所周知的學校主力。她總是活動于老師和家長之間,傳遞信息,加強溝通。堪稱家長的楷模。孩子們的進步離不開家長們的心血。文化班的家長對子女敎育的執着,熱情,和投入有的早已傳爲佳話,更多的則鮮爲人知。他們對中文學校的支持和參與極大的推動了學校的發展。在學校家長會上, 文化班的家長是一景, 出席人數遠超過了華人孩子的家長。眞讓人覺得這是一個社區會議。校長常常納悶, 我們的那些一向重視敎育的中國家長呢? 是啊, 連美國人都這么熱心于中文學校的事物, 那么我們這些華人家長又怎可無動于衷呢?


本文章和圖片由克里夫蘭西湖中文學提供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