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克里夫蘭華裔女鋼琴家張安麟小姐榮獲相當于電影奧斯卡金像奬的格萊美音樂大奬後,她一下就成爲了全球華人的驕傲,因爲她畢竟是繼大提琴家馬友友之後世界上第二位獲此殊榮的華人。本報一直想再爲她做些什么,讓朋友聚會請客慶祝一下,還是能辦一個更有意義的活動?安麟是克城的知名人士和本報的公衆人物,經常參加華人社區和公益活動。記得2003年我第一次寫了介紹她的文章“琴絃上的佳人”,以後又多次報道她在克城參與的各種活動和她在藝術上的成功,安麟也將自己和華報聯在了一起。2005年她幫助華報主持活動歡送著名克城交響樂團華人指揮林望杰,後來又和華報一起組織歡迎著名華人鋼琴大師郞朗來克城演出,等等等等......
安麟是一個有情有意的人,她是克里夫蘭大學鋼琴系的敎授和系主任,但她總是那樣隨和,那樣平易近人。安麟不僅是我個人的朋友,是伊利華報的朋友,她還是華報讀者和克城華人的朋友。一直以來,我和華報都在爲她祝福,期望她在藝術上有更大的突破。當我聽到她得奬的消息時我高興的流淚了,一旁的女兒還問我:媽媽,她是您的親人嗎?當我問安麟:你現在是名人了,你會離開克里夫蘭嗎?她説:有你在這里,有許多關心我的人,我不捨得離開......就這樣,第二屆伊利杯就開始做策划了。
目標定好以後,下一步就要行動。二月二十八日本報宣佈要爲安麟舉行一個慶祝活動,接下來的一步是找場地。想找價格好的,又要條件好,眞不好找。好不容易找了一家免費的,正在慶幸,但又聽説要付保險費,僅鋼琴一項的保險就要六百美元,還是沒有談成。俗話説的好,廣結善緣,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一位猶太人JUDI,她曾經看了她們猶太社區的報紙寫我的故事就來我的辦公室找我,因爲當時她正在籌備中國鋼琴家的演出,她説她需要支持,我就支持她了。沒有想到這次在我最需要的時候她幫了我的大忙,介紹我租場地等,介紹我到特別的奬品店購買奬杯,還給這個活動提了許多建議。
我還清楚地記得,當第一屆伊利杯活動(每次都有不同的主題,上屆是華人足球比賽)結束時,在談組織這次活動的體會時候我講到,能給別人帶來快樂的人,其實最快樂的就是你自己。看到大家的喜悅,心里眞有説不出的激動。這次在準備伊利杯活動的過程中,對我打動最深的就是每一個家長對自己孩子來參加這一活動的那一份關心和責任感和他們對孩子的殷切期望,這讓我深受感動。
這里我要感謝來自辛辛那提的宋先生,匹兹堡的朱先生和ANNIE,還有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本報版面編Ben程先生,他們特地從遠道趕來。參加我們的伊利杯活動。更讓我們感動的是伊利杯的消息發出後,報紙在克城發報不到半個小時,原中華會館主席歐陽永兆先生就打電話説他要報名參加這個活動,並且還要帶幾個朋友一起來。華報每天都接到許多讀者報名和詢問,其中有一位來自北京的劉元懿先生,他1994年到美國,原住克里夫蘭,2005年搬家到印地安那,現已經退休,無意中看到本報這期報紙,但他也堅持要趕來參加這次伊利杯活動。我們這次伊利杯活動可以向來賓提供食物,在這里我感謝提供食品和贊助的商家,我也爲伊利華報在克利夫蘭和在整個華人社區的聲譽和影響力感到驕傲,當我向餐館提出希望他們爲本次活動提供食物贊助時,大家都立即慷慨解囊,沒有一家拒絶。我看到了華報的希望。
再一次感謝大家對華報的呵護和支持,感謝張安麟小姐爲今年的伊利杯活動帶來令人難忘的主題。
最後還要吿訴大家的是,舉辦這次伊利杯活動目的不是在于比賽,而是要通過這樣一種形式能把華人大衆凝聚在一起,給大家提供一個讓互相學習交流的場地和機會,同時讓孩子們感受父母們無私的愛和對他們的深切期待:下一位奪取格萊美音樂大奬的華人將會是誰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