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論語、小魚和神筆馬良

長城課後中心中文閲讀老師

您一定感到奇怪了,論語、小魚和神筆馬良,風馬牛不相及嘛。不錯,但是,這確實就是我們上星期的中文閲讀與朗誦課所學習的內容。
論語
      給孩子們講“論語”,開玩笑吧,這些在美國出生、成長的孩子,能聽得懂那些高深的道理嗎?其實,哲學家的理論,未必就那么高深、遙不可及,它本身也是從現實生活中提煉出來的,講解的時候,只要回歸生活就是了。讓孩子們瞭解一點中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敎育家的思想和警世名言,是我蓄謀已久的,如“魚我所欲也”,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再如“溫故而知新”,“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等等等等。
       這一次,我講的是孔子《論語·述而》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先把這句話寫在黑板上,然後請小朋友讀出來。“必”有人讀錯,而“焉”就沒人認識了。我吿訴大家這個字是個語氣助詞,只要知道這個字讀“煙”就好了。隨後我問小朋友“三人行”的“行”字是什么意思。一個小朋友很快説是“能夠、可以、很棒”的意思,嗯,這個字確實有這個意思,不過在這句話里可不這么講。我提示,Bike 的中文是什么,有個同學的中文眞好,“單車!”,我窘了一下,也對,還有個三個字的名稱。終于有小朋友説了,“自行車”。好,從這個詞里能看出“行”的意思嗎?“是能夠、可以的意思”,得,又繞回去了。這時,另一個小朋友説,“Travel,旅行的意思”,嗯總算着邊了。隨後,我解釋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三個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會有我的老師。課堂靜默了一會,然後有孩子恍然大悟了,這里説的老師,是指我們可以向他學習的人,——正解。隨後我們就在課堂上任意組成3人小組,讓大家各自講講可以向另外兩人學習什么,最後發展爲大家熱烈地給每個同學提優點,“他鋼琴彈得好”、“她中文講得好”、“她網球打得好”……“他很聰明”,“打住,這個聰明好像沒辦法學吧?”我笑起來,“鋼琴、網球、中文做得好,除了天賦,更多的應該是刻苦練習吧,我更願意聽到小朋友説,要學習其他小朋友的樂于助人、懂禮貌、上課認眞聽講這樣的優點。”大家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不過,很快就有不同意見了,“我有個同學上課從來不聽,可是每次考試都得滿分,他就是聰明”。“那就説明這個孩子已經不適合在那個班學習了,他應該跳級”,我半開玩笑地説,“沒有一個人,哪怕他是個天才,能夠不學就懂的。現代社會,每天都有新的知識不斷涌現,單靠聰明而不學習,是不會進步的”。嗯,這下大家都認同了。
       在敎課過程中,我經常能夠感受到,在美國成長的小朋友,思維活躍,而且勇于表達,樂于辯論,這其實就是一種追求眞理的可貴品質。(小朋友問,爲什么是三人行,而不是二人行呢?即使只有兩個人,在另外一個人身上也會有我可以學習的呀。各位朋友,您怎么回答小朋友的這個問題呢?)


跟錯媽媽的小魚
      《跟錯媽媽的小魚》是一篇兒童故事,我覺得寫得挺有趣,就拿來請一個同學讀給其他小朋友聽。故事講的是,鯽魚媽媽發現自己的一個娃娃長了鬍子,就給他吃藥,但沒有效果,就想用剪子把鬍子剪掉,她問孩子怕不怕,孩子爲了跟兄弟姐妹一樣,就勇敢地讓媽媽幫他把鬍子剪掉了。可是沒多久,鬍子又長出來了,鯽魚媽媽只好帶這個娃娃去看病。在路上遇見鯉魚媽媽在發愁,因爲她的一個娃娃一直不長鬍子,最後,當然啦,兩位媽媽發現,這兩個娃娃跟錯了媽媽,因此,她們把孩子換了回來,各自回家了。
     故事到這兒就結束了,小魚們到了新家會遇到什么呢?魚媽媽們又會怎么想呢?我啓發小朋友們,把這個故事繼續編下去。
     一個年齡不大的孩子搶着要發言,並且跑到黑板前寫下“小魚又認錯媽媽了,媽媽know what to do”,他意思是,再有類似的跟錯媽媽的情况發生,媽媽們不會去剪鬍子,也不會發愁了,她們知道該怎么做了。
     坐在下邊一個較大的孩子反對,“這個故事這么接下去一點意思也沒有,不好聽。”小孩子頂回去,“你有好聽的,講啊”。大孩子滯了一下,“兩條小魚來到新家,都很不習慣,經過了一段時間,在兄弟姐妹的幫助下,才慢慢習慣了。”她講了兩句,聲音漸漸低了下去,不響了,大概她也覺得不怎么好聽。其他孩子見這個大孩子都沒詞兒,各個都閉着嘴做沉思狀。我問平時很活躍,現在卻一直沒説話的L和O有什么想法,倆人都眨巴眨巴眼睛搖頭。“這樣吧,想象一下,L和O的媽媽忽然發現兩個孩子跟錯了媽媽,所以,一會兒下課,L就要去O家,而O就要跟L的媽媽走了。”話音一落,兩個孩子臉上頓時呈現痛苦狀,“That’s sad” 。大概是一下子有了切膚之痛,孩子們猛然間才思滾滾,“兩條小魚來到新家,雖然家里的爸爸媽媽和兄弟姐妹對自己都特別好,但他們還是想念‘假媽媽’家。所以有一天,長鬍子的娃娃把鬍子剪了,給沒鬍子的娃娃粘在嘴邊,然後各自回到了原來的家。但剪了鬍子的娃娃沒多久又長出了鬍子,而沒鬍子的娃娃粘上的鬍子過不多久就掉了下來……” 思路一旦打開,故事就順順當當地,又曲曲折折地進行了下去……


神筆馬良
     神筆馬良的故事在中國可謂家喩戶曉,在美國的孩子聽過這個故事的倒不多。講故事時,我有意淡化了農民與財主、皇帝的矛盾和仇恨,而轉化爲勤勞的人與貪婪、懶惰的人之間的對比。
     講完這個故事,我最想問的就是,“如果你有馬良的神筆,你最想畫的是什么?”小男孩神秘兮兮地湊近我的耳朶,“我想畫一個DS。”呵呵,據説他申請要一個DS,但爸爸媽媽一直沒答應給他買,難怪他想畫一個,這樣就不用求爸爸媽媽了。“你呢?”大女孩略帶羞澀地低聲説:“我想畫一個大房子。”我稍稍有點驚訝,“你家現在住的房子還不夠大嗎?” “嗯……我是想,等我們課後班越來越大,同學越來越多,現在這個房子裝不下了,就可以搬進我畫的這個新的大房子。”
     孩子已經不再只爲自己想,而能替課後班這個大集體着想了,我不禁感動而欣慰。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