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二老婚慶鑽石日 兩代華裔美國情

圖\文:浦瑛
 

在當今的美國,有數以百萬計的華人生活在遍布這個國家城鄉的各個角落。在他們當中,有剛剛踏上這塊土地的新移民,也有些是已經在這里生活了幾代人的華人後裔,不知有多少人還能夠記得自己的祖先是怎樣漂洋過海來到這里的,又有多少人希望也能夠將自己的傳統文化傳給自己的後代?
     據説在1848年2月,也就是加州發現金礦消息傳出第二個月,倆名中國男子和一名女子乘坐美國鷹號海輪,從廣州抵達加州,而二年後就有2716人登陸並留居在“金山”開始了華人第一代來美國淘金人。
     如今華人移民在美國的歷史已經有150年,就每一代人的思想,價値觀和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可和改觀,已經隨着時間的變遷而大大改變。可以説這些改變成就了不少華人從漂洋過海“金山”淘金開始到今天,已經在美國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藝術等舞臺站立腳跟放出異彩, 成爲所有在美國華人心中的自豪。但還有許多華人默默無聞,頑強求生、爲打造新生活和自己的後代艱辛付出。在這些華人心中,保留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保持和繼承華夏文化在他們心目中有着至關重要的地位,而對於自己的子女和後代,旣盼望他們在美國出人頭地,又希望他們能夠保留住一些例如聽話和孝順等等那些從祖先那里得來的東西。這里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家兩代華人在美國的生活和經歷的故事。


 

幸福婚姻 來之不易
   住克里夫蘭附近的一對老人張志輝先生和余瑪麗力女士,他倆在美國已經走過婚姻的60年(稱鑽石婚)他們過着平靜簡單的生活,問起他們保持和諧婚姻的秘訣,張志輝先生他以微笑和無聲回答了我,因爲微笑不需要付任何代價,他的太太余瑪麗給我更好的回答,沒有一條路走不通,只要你不往死衚衕走。
    有人這樣解釋婚姻的定義:夫婦互相感激對方的陪伴與付出,就會有幸福婚姻,同時婚姻是男女雙方相互間的一種寬容,忍耐和接納。不論你在踏入婚姻的紅地毯的那一刻,是多么地幸福、多么地甜蜜,但如果雙方之間缺少了一種眞誠的寬容,忍耐和接納,你的婚姻將只能永遠被一種怨恨和打斗所充斥,幸福是自己定位的,只要事事往後推一步,給他多一點空間,把我放的小一點,這樣相互執手偕老、一生一世就不是一件難事。
    張志輝和余瑪麗的女兒張和承是如何評論她的父母親以及她自己的婚姻呢?因爲我們的父母親和我都經歷太多的事情,加上中西方文化環境和個人生活習慣的差異,使得婚姻可能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甚至危機,而每一個人的一生都有可能走許多彎路,也會留下許多遺憾,但是犯錯是讓人更加成熟,只有認識和改正錯誤才能使得婚姻的航船不至沉沒。我父母親的婚姻能夠走過60年,是因爲我的媽媽有耐心,有愛心,有熱心還有同情心,我有一個很好的媽媽。
     張志輝先生是1945年由中國政府第一批派來美國工作的工程師中的一名。他最近剛剛度過了他93歲的生日,他的太太余瑪麗則出生在美國,今年已經81歲了,看到這對攜手半個多世紀的伴侶,我想着美國只有200多年的發展史,他們這對夫婦則剛剛慶祝過他們的60年的鑽石婚,他們在美國的經歷按照時間長度也算記載了一半的美國歷史了。
    我是在2007年第一次在寶龍認識了現在克里夫蘭大學敎竪琴演奏的張和承敎授(Jocelyn Chang)和她的先生李思松(Michael Leese),Michael 是一位作曲家和長笛演奏家。第一次見面張和承就聊到她的父親張志輝先生,張和承吿訴我她父親是1945年中國政府第一批派來美國工作的工程師。當時我就十分有興趣對張和承説能不能找一個機會採訪她的父親,她説她的父母與外界很少交往,看看以後有沒有機會。這一説就已經一年多過去了。
    今年(2009年)的5月1日是張和承父母親結婚60周年,眞巧又逢她父親93歲生日,張和承終于説服了她的父母親同意我去她家採訪,我眞是喜出望外,帶上了生日氣球去認識一個已經在美國居住了有將近一個世紀的華人之家,想來她們這家一定有轟轟烈烈的故事!
     我一進她家門,看到了張和承的父母張志輝和余瑪麗身穿唐裝,別了胸花,早就做好了接待客人的準備,我心頭一熱,深受感動。接着我們大家一起圍着蛋糕和氣球爲倆位老人唱了生日歌和祝福他們長壽。隨後大家開始隨意和諧地聊開了往事。


早年赴美 巧遇良緣
    張志輝介紹説他早年畢業于中國浙江大學,在他27歲那年,中國政府派了300名行各業技術人員出國,他是一位鋼管制設備和冷彎型鋼軋,設計模型的工程師,他先後去了紐約,華盛頓,最後在匹兹堡(Ambridge, PA,)安家落戶,他在匹兹堡居住期間,因爲是單身,需要經常去洗衣房洗衣服,當他見到一位名叫余瑪麗小姐也常在自己家的店里幫父母幹活,倆位年輕人一見鍾情,開始了自由戀愛。
    再説余瑪麗小姐,她是1927年出生美國,出生後,就隨母親回廣東。1938年中國開始了抗日戰爭,那年余瑪麗十二歲,她和她的全家人都到了美國。到美國就開始上學和幫助家人在洗衣房幹活。余瑪麗小姐還記得那個時候,由於洗衣房條件很落後,她就幫忙洗襪子和叠襪子,每天有做不完的工,天眞活潑的余瑪麗累得常常在敎室里睡着了。不過余瑪麗十分感謝她的父母讓她一直接受敎育。因爲和張志輝相愛,余瑪麗沒有讀完大學就和張志輝結婚了,後來倆人又有了愛情的結晶。這以後由於工作的原因他們離開了匹兹堡,來到了環境安靜的小城鎮     Youngstown,他倆萬萬沒有想到的是,1949年時的小城鎮Youngstown,竟然因爲種族歧視而沒有人願意將公寓租給他們居住。有智慧和民族骨氣的張志輝先生,和他善良勤勞的太太請了人,一起在Youngstown 自己動手造了自己家園。勤儉治家的張志輝夫婦,他們還在花園種了蔬菜。1950年,張家第一個女孩誕生了,她就是我們今天介紹的竪琴演奏家張和承女士,從此他們一家人在Youngstown 開始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艱苦童年 銘記在心
     Youngstown 是個安靜的城鎮,張和承忘不了她的童年,記得每一個周末,媽媽都要帶着她去匹兹堡見外婆,幫助外婆洗衣房幹活,因爲那時她才五,六歲,人都不夠高,只能做些叠襪子等簡單的工作,可是她見媽媽動作利索,媽媽是在洗衣房干最後一道工序的,從燙完領子和折襯衫,媽媽只需要1分鐘。從小在張和承的記憶中,長輩們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十分艱苦,洗衣房的樓上有睡房,那里只有二個床,所以大家需要輪流睡覺。
     由於Youngstown學校敎學還不夠完善,張志輝發現女兒的學校將一年級學生和二年級學生放在同一個班級敎室里上課,而且只有一名老師。同許多華人家長一樣,對孩子的敎育是張志輝家最頭等大事。張和承記得她父親對她説,人最重要就是這里(指頭腦)敎育,你有錢買土地買房産和所有你認爲有價値的其實都不重要,因爲它們帶不走;看看你的外婆家在廣東有土地有大樓,打仗了,地和大樓能帶走嗎?只要你好好學知識,只有它(指頭腦)你到那里它就跟到那里。張和承説在家里我們都聽我們的父親,而父親最聽媽媽的話。因張志輝工作的需要,他們全家又搬家到了Lakewood ,那里屬於克里夫蘭大區,據説當時克里夫蘭在美國也是有名的工業文化城市.Lakewood給張和承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華人在美國無論是哪個年代,即使是五十年代它也和今天一樣,孩子的敎育總是放在第一位,除學習好以外,就是音樂和藝術,學習鋼琴小提琴等樂器,不讓孩子浪費時間。張和承和他的弟弟張允承從小到大學習總是學校第一第二,而且在學校是十分安靜的學生,她説有時我們在敎室和不在敎室人家都不知道,又因爲她學習很好,她也記不得同學對她有沒有歧視,主要是她也不和同學來往,尤其到了高中更是看到女生們早早有目標,讀不讀大學不重要,重要今後一定要有很多錢,而張和承對錢從來就沒有概念,她除了學科就是喜歡音樂,因爲她的父母親對音樂也有極大的興趣愛好,媽媽愛唱歌,爸爸會拉二胡。從小在張和承心里就深知她的父母親善良慈祥,刻苦勤儉,對子女的敎育看得很重,除了要求孩子們學習成績好,同時也希望他們也有音樂的才華。


展露才華 進入耶魯
    張和承回憶他爸爸媽媽的時候説:因爲爸爸是單身到美國來,他知道一個人遠離家人的孤獨感受,在她上大學之前,她們家每逢過節時,爸爸都會開車將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接到家里和他們全家人一起過節,媽媽則在家忙着烤鴨包餃子,做饅頭,做地道的中國菜肴,然後大家一起有唱有笑度過歡樂的節日。在張和承的記憶里,他們自己一家人從來不到外面飯店吃飯,在她上大學之前,她都從來沒有去過電影院看過電影,而且每天看電視都要規定多少時間。爸爸媽媽十分節省,節省的錢都存到銀行(這也是中國人的美德),但因爲家里有存款,反而使得在她被耶魯大學時録取,就申請不到Financial- Aid。張和承説她是第一批耶魯大學在全美國招收的50名女生之一,因爲當時她的數學成績是滿分。但給張和承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時耶魯大學竟然連女厠所都沒有,她們女同學只能“借用”男厠所,如有女生進厠所時需要在門口臨時貼上“女”字,以防男生誤入。她還説她是到耶魯大學才開始學習拿刀叉的。
    張和承進耶魯大學是因爲她的數學好,老師家長把她當數學天才,可是她覺得她更喜歡音樂。她在耶魯大學主修一年半數學後,出于對音樂的熱愛,她毅然放棄了繼續留在耶魯大學對數學的深造,她來到了克里夫蘭的一所音樂學校。在她心里從來沒有名校和普通學校之間差別的概念,她唯有選擇做一個I DO WHAT I BELIVE的人。不過這里她説她感謝她的父母,雖然這次她們不贊成她做出的選擇,但也沒有全力阻止她的行動。


實現夢想 熱愛藝術
        張和承她跟着她的夢想走,她從小喜歡音樂,她選擇藝術作爲她未來的職業。當時她父母親擔心地説,搞音樂也許連飯都吃不飽……不過張和承想的是;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富過,窮我不怕,她感謝她的媽媽的理解。當大家聊到這里時,我順口問了坐在一旁的媽媽,您當時同意您的女兒放棄耶魯大學,去從事藝術?老人説“這是她的前途,只要她喜歡”。張和承補充説:“我的媽媽從小喜歡唱歌,在我媽媽讀高中的時候,她的老師來勸我的外婆説,學校可以給您女兒奬學金讓她去深造唱歌,當時我的外婆堅決反對,説學唱歌沒有飯吃,因爲那個年代的孩子,她們是沒有能力和權利去選擇自己要走的路,而我媽媽尊重我自己選擇的路。”


      張和承在CIM潜心學習西洋音樂竪琴(Harp),幾年後,大學畢業了,她以優秀成績被台灣文化大學聘請爲第一位竪琴老師,在台灣敎了整整四年竪琴,她説那時很多事情令她很感動,她記得,她的最小的一個學生每周坐飛機從高雄出發,然後坐出租車到她那里上課。張和承她對音樂始終如一的熱愛,她也是最早一位爲台灣樂壇上能有竪琴這種樂器做出貢獻的人。


     張和承對音樂執著和一如旣往的熱愛也是和她和她的先生Michael Leese有着密切關係的。他們是志同道合,是在音樂上互相欣賞和密切配合的藝術伴侶。張和承説她和Michael結婚到今天快20年了,Michael雖爲西人,但身上具備了東方人的優點;尊老和體貼,謙虛和好學,刻苦和勤儉,但更重要的是音樂讓他倆産生共鳴。


     音樂是給社會大衆正面的精神食量,同時也是給我們的社會文化增色,但存在于太多的主觀和客觀因素及附加于音樂之上的現實價値觀念。我們常常可以聽到人們説搞藝術=飢俄,除非那些搞出名堂的大藝術家才能去談藝術價値。而張和承以自己最純正的心去感受音樂,其實這就是音樂本身帶給人最珍貴的享受。


相互包容 和諧生活
     通過張志輝一家人,讓我看到了一個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家庭在美國生存的足迹和縮影。和許多美國傳統華人家庭一樣,可以説沒有多少變化,或者説變化很少也很慢,但是還是在改變。唯一原因是時間在走,時間在決定一切。在美國生活的近一個世紀里,他們用勤勞和智慧默默無聞過着平平凡凡的生活。他們儘量保持着中國式的生活習慣,但這或多或少隔絶了他們溶入當地主流社會的道路。在他們的心中認可着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但這影響了他們对西方文化的認同。他們有着中華民族的仁义理至孝信的傳統美德和道德準繩與價値觀,但這也會引起早期中國傳統文化信仰對生活和婚姻問題上帶來的固執和偏見,甚至在20年前,當他們的女兒張和承决定要和西人女婿Michael Leese結婚時,他們都感到在一定程度上的無法接受。他們這樣的做正確嗎?老人們説對,年輕人説不對,這就是二代人,前輩們保持着典型中華民族文化傳統,後輩因婚姻和東西方的文化習俗相融而可能比較快和容易接受西方文化。當第二代華人與他們的第三代人又發生文化、生活和信仰上的衝突時,我們又應該怎樣解釋呢?


      看着張和承演奏用的竪琴,我發現竪琴的有很多琴絃,而每一根琴絃都有着不同的長度,但彈奏時卻能夠發出美麗和諧的聲音,演奏出動人心弦的音樂,也許不同更能夠帶來和諧?我更注意到張和承的先生Michael Leese演奏的是長笛,我想,如果他們演奏的都是同一種樂器竪琴,奏出的音樂效果能向現在一樣和諧嗎?當我看到張志輝一家人和女兒以及身着唐裝的洋女婿和諧地生活在一起時,我感到时代變了,我們在變,他們也在變,华人在变,洋人也在变,大家都在不斷改變着自己,變的越來越接近了。如果大家都能够这样互相包容与和睦,或許有一天這個世界眞的能變成一個大同世界

 

照片说明:
   张和承还有一位弟弟张允承,他也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他和著名大提琴家马友友是哈佛大学同学,至今也是很好朋友,张和承的弟弟最后没有从事音乐,他当上了一名眼科手术医生,他也十分热爱他的职业,他以用许多业余时间常常参与旧金山乐团室内音乐会。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