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關於華報

主編的話

華報電子版面閲讀下載

刋登廣吿

發行訂閲

招聘職位

聯係我們

 
 
 
 
 
 
 
 
 
 
 
 
 
 
 
 
 
 
 
 
 

 

克城消息

   
 

The Way of Life

楊東芳
 

   這幾日的種種相聚,惜別與重相遇讓我思緒萬千,心潮澎湃,仿彿按捺不住內心深處隱隱的懷念,鄉思鄉愁和回憶的大閘時,有這樣一篇轉載印入了我的眼帘:“北街上的“半蘭舊廬”——撑起過蓬朗鎮文化高度的胡石予先生的故居,如今依然是古鎮最重要的文化符號。當然讓這幅畫氣韻貫通的,一定是正在褪去混濁,水色有望再次變清的瓦浦河。銀杏樹早就上了省里古樹名木保護名單,環龍橋修葺一新,胡石予故居被列爲市級文保單位。城鎮的發展開始重視自身的歷史價値,重視本土文化的價値。畢竟,我們的成長與過去無法完全割裂,城鎮的發展亦是如此,最佳方式是能找到一種歷史與未來融合發展的道路。那么,隨着原住民的陸續撤出與老房子的迅速衰朽,老街該何去何從呢?”。
   這報道叙述的不就是生我養我的故鄉- 蓬朗嗎?突然一下子它把我帶回到了千百回夢繞我的故鄉,江南水鄉古鎮蓬朗。原名“蓬閬”(即“蓬萊閬苑”之意),早在明代《昆山嘉靖縣誌》中便有記載。兒童時代的記憶躍入眼帘。
   本人原姓楊名潔,文化大革命改名爲楊東芳,生於江南水鄉古鎮的世代道敎名家,從我母親的祖父輩就知道是傳道的道士,以傳道,做道場爲業。可惜從我懂事起,好像道士就是一個不光彩的形象,文化大革命癲覆了一切美好的文化和事物,在我該上大學的年齡卻被迫揷隊種田。恢復高考制度後,一九七八年我考入江蘇師範學院,現在的蘇州大學,英語系,八二年大學畢業並獲文學學士學位,成爲了專業敎師,之後來美國洋揷隊,經歷種種後才得以考入凱斯西儲大學商學院繼續深造,獲得了機構發展管理碩士學位,和高管輔導師資質證書,並在凱斯西儲大學醫學院作管理專家工作。近期又成立了自己的咨詢公司。
   最近,有次偶然的機會與浦瑛社長重相逢,我們談論了健康修身養性生活理念與實踐的意義和方向。這話題激發了我對它很大的熱情。健康的靈、身、性對不管那個年齡段的人來説都非常重要,這將是一個很有內涵和値得期待硏究的人生感悟課程。
   回想起兩年前的一個凌晨,老父親撒手人寰,駕鶴西去。他曾經是那么威武健壯,不能説久經沙場,那也是經過浴血奮戰,戰火考驗的中國人民海軍軍官兵,風雲變幻的人生幾十年里,他始終是我們的後盾和依靠,突然還沒時間,來得及好好回憶我們的人生軌迹和價値,怎么他説走就走了?頓時讓我陷入無限悲哀的深淵,無法自拔。整個世界在我看來都變得妻涼悲哀,失去了光彩。同時也將我驚醒了,思考着人生究竟有啥意義?感悟到人生幾十年,一幌就過,生命是如此脆弱,不小心匆匆就走了,尤其是到了老年,有多么的無奈和無助,値得我們探究怎樣才能保持夕陽無限好的景象。這又喚醒我思考,回到我們祖先硏究的“道”義上。道 - The Way of Life!

 
 
 
 
 
 
 
 
 
 
 
 
 
 

 

 
 
 
 
 
 
 
 
 
 
 

 

 
 
 
 
 

 

 
 
 
 
 
 
 
 
 
 
 
 
 
 
 
 
 
 
 
 
 
 

 

 

返回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