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有意思,有的時候老天就是跟您開玩笑,越是你不喜歡沒有興趣的事情越是跟你跟得很緊,我從小對體育沒有興趣,
更糟糕的是我一點都不懂球類,就説看奧運會我最多就是看開幕式和閉幕式,有趣的是我還認識一大幫專業運動員還有從事武術氣功的朋友,而偏偏我自己對武術只知道點皮毛。本報8月1日舉辦慶祝華報十周年正式啓動就是爲了迎接來自中國的武術大師們來參加武壇楊曉東舉辦的一年一度國際錦標賽比賽,這個華報啓動活動讓我認識一對父子,他們爲弘揚中國武術默默奉獻。
提起張茂昌先生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爲他在近幾年里,爲伊利華報爲克里夫蘭華人表演了無數場變臉和螳螂拳表演,就去年伊利華報還把他的變臉帶到首次來克里夫蘭團聚的飛虎隊隊員和家屬的慶祝活動上,
他的演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響。張茂昌先生話語不多,但他是一位十分誠懇而且極有禮貌的年輕小伙,最近由人民日報出版社爲他出的新書《摘要拳》太極梅花螳螂拳系列叢書第一本已經問世,我才知道張茂昌先生是太極梅花螳螂拳第六代傳人,他1987出生於靑島,畢業于上海體育大學武術學院,中國武術六段,中國武術國家一級裁判,他還是靑島太極梅花螳螂拳武術館館長,年紀不大,在武術界已經小有名聲。
張茂昌先生自6歲開始學習武術,從師靑島武術名家張所春學習長拳,後跟隨父親張維福學太極梅花螳螂拳,深得其父眞傳,並跟隨美國愛克隆武壇創始人八級拳大師楊曉東先生學習八級拳,他還拜世界魔術大師吳蘇雄先生學習魔術絶技,他連續參加五屆中國靑島國際武術錦標賽,奪得每屆的螳螂拳和螳螂劍冠軍,如今張茂昌先生經常被邀請出席國內外各種武術比賽,展示梅花螳螂拳的風採,同時他也被邀請當裁判。近年來張茂昌參與中國國際傳統武術大會,美國國際武術名人堂武術錦標賽,ICMAC國際武術錦標賽等大型國際武術比賽,他積極傳播中國傳統武術文化,讓世界體會中華武術精華。
再説張茂昌的父親張維福先生,他現任中國武術協會委員、山東省武術協會副主席、靑島市武術協會副主席、靑島市市北區武術協會主席兼法人、靑島市太極梅花螳螂拳武術館館長兼法人、靑島市魔術協會主席兼法人。張維福先生1953年出生於靑島,自幼習武,在多次國際武術比賽中獲螳螂拳第一名、螳螂劍第一名。1973年參加靑島市市北區武術隊任副隊長,1975、1976、1977、1978年擔任靑島武術比賽裁判員,裁判長。1995年獲中國武術一級裁判,他自己還參于組織、承辦了1998年、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9年共七屆中國靑島國際武術比賽;1999年開始次率隊參加在美國舉行的國際武術比賽、他爲中、美武術表演交流,弘揚中華武術做出了貢獻,被美國俄亥俄州坎頓市市長授予美國坎頓市榮譽市民稱號。
8月1日伊利華報舉辦慶祝華報十周年正式啓動,來迎接他們第11次到美國來參加比賽,本報社還特意邀請坎頓市長William J. Healy
II
和夫人張東航女士參與了當晩慶祝活動,市長和夫人在百忙中和我們大家一起聯歡同時和張維權父子和楊曉東大師們熱情交流並拍照留念,原來市長和楊曉東兩家相距才10分鐘,當晩市長歡迎他們再次到美國來參加比賽,希望他們比賽獲勝。
8月4日,張茂昌父子和來自中國的表演藝術家爲錦標賽的開幕做了精彩的演出,尤其令我感動的是氣功大師也是伊利華報朋友的王炳文先生連夜從中國山東專程到美國來爲第17界國際錦標賽開幕表演,凌晨楊曉東弟子開車到底特律才把王炳文接應到比賽現場。王炳文先生顧不上旅途的疲勞爲大家做了精彩表演。
8月14日中午我爲張維福先生在克里夫蘭30th
食坊送行,他8月15日一早要回中國,他對美國十分感嘅,他是90年代開始來美國,他喜歡美國的乾凈和自由,雖然他自己在中國有他從事的企業還有他喜歡的武術,但他由衷希望武術精神能弘揚于美國弘揚于世界,他在中國靑島創辦的世界武術比賽就是爲了這個目標,他有遠見,他相信未來的一天武術會走進世界舞臺。他十分幸運他的兒子喜歡武術,一代勝過一代,兒子更強,除了幫助他策劃中國的國際比賽他還有更大更高的理想,兒子張茂昌希望有一天中國武術能走進奧運會的舞臺,我吿訴他只要有目標這一天不會太遠。
短短幾天我和張維福張茂昌父子從相識到相知,我十分贊賞他們對武術事業的執着,張維福就要回中國,他又要去忙他的事業和他喜愛的武術,他笑哈哈地説:茂昌13歲就認拜楊曉東爲師,楊曉東那個時候就是茂昌的乾爹,我把兒子交給他乾爹一百個放心,再説茂昌和他乾爹關係融洽,茂昌13歲就獨自“闖蕩美國”,他投奔曉東了。張維福個頭不高,説話鏗鏘有力,其實張維福在中國已是師爺輩的人物了,他參加無數次武術大賽,他該得的奬都得了,並且投資幾百萬人民幣贊助了多屆國際武術錦標賽,他只有一個夢想:他出生在農村,他做夢都沒有想到靑島這個農村一下變成了國際大都市,他也要爲他喜愛的武術喜愛的螳螂拳讓世界瞭解。他來美國已經有10多次,但他第一次來伊利華報做客,他與我提到一位中國的神奇人物李土生先生,李先生對他弘揚中國武術,鼓勵贊助他,他也希望有一天李土生他能再一次到美國來傳授他的書法氣功和魔術(80年代李土生來過哈佛講課)因爲李土生早在80年代,他做過一個實驗,他將一只靑蛙解剖,將靑蛙的心臟放在一邊,李土生先生讓不動的靑蛙心臟用他發功的手讓靑蛙的心臟再次跳動,當時都説李土生是一個騙子,去年中國科學院經過20多年的硏究考證,眞實了李土生先生做的實驗是眞實,李土生先生拿到檢驗報吿,眼淚直流,多年的冤屈壓在心頭。我説這個世界無奇不有,我説華報可以邀請李土生先生來參加今年十月十周年報慶。
張維福十分高興説這次來美國收穫最多,在報社張維福十多年朋友他兒子的乾爹楊曉東也感嘅説:爲了中國武術他幾十年如一日敎拳,楊曉東的感言:中國武術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結合了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海外的武館,作爲重要的敎授武術的場所,在傳播技藝的時候,也傳播了中華文化和優秀品德,將武術的優秀精神發揚光大。自他創辦的武壇國際錦標賽自1997到今也有15個年頭。當日在報社張維福就問楊曉東和我願意不願意一起合作,我説看緣分。
武壇名人楊曉東(Tony)先生1950年出生台灣,屬虎,六歲開始和叔叔學習武術,他喜愛武術,傳授武術,硏究武術,他的專長是螳螂拳LangTangQuan。螳螂拳是中國著名拳種之一,是象形拳的一種。相傳梁武帝時,爲山東即墨人王郞受螳螂捕蟬等動作的啓發,,至今有三百餘年。在少林長拳基礎上,吸取螳螂快速、靈活的擊前足動作特長,創成此拳。創出的第一套拳名爲"崩捕"。螳螂拳是一類長短兼備、剛柔相濟、勇猛快速的術。
螳螂拳基本手型仿螳螂前爪,類似刁勾,名"螳螂爪"。主要手法有勾、摟、採、挂、刁、纏、劈、按,崩、扎、滑、截等。主要步型有虛步、四六步、麒麟步等。主要步法有滑步、跟步、踏步、拖步等。基本身型要求頂頭、沉肩、垂肘、活腕、擰腰、坐胯、扣膝。身法要求腰部和上肢靈活,臀以下要穩固,即所謂"枝搖根固"、"只動腰、不走胯"。勁法講究柔纏、剛發,脆快抖彈。一般都是纏圈與抖發結合爲用。發勁多通過幌腰抖臂,形於手指。其運動特點取螳螂擋車不畏,勇往直前之意,多短手快打,招勢連環。講究隨其勢打,尋其隙打,見空就打,出手打,回手也打,以打爲守,實劈硬砸。拳法有砸、彈、劈、挑、蹦、勾等。套路結構嚴謹,啣接巧妙。發勁剛而不僵,柔而不軟,短中寓長,快速敏捷,具有螳螂的形象。螳螂拳派別雖多,但都強調象形取意,重在取意,"重意"不"重形"。手法、步法、腿法、身法密連而巧妙,穩健而靈活,活中求快,快中求穩,穩中求精。楊曉東從高中開始學習和操練螳螂拳到現在長達40年之久,他愛説:練拳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通過平衡陰陽來達到健身強體,進而引導人向善、向上的目的。
楊曉東十多年前在愛克隆創辦了武壇,我與楊曉東先生認識很久,我發現他的乾兒子茂昌到是很象他,他們倆人都説話很少,不過他們都爲人正直,曉東很像小説中武狹人物,留着長髮,有幾分神秘。楊曉東爲了讓更多的人能瞭解中國功夫,共同分享這一傳統的中華文化,他默默無聞地去實現他理想的事業,對生活他要求不高,雖然清苦一些,但他十分自足。他愛他所做的一切。現在他的乾兒子張茂昌已經開始動筆,第一本太極梅花螳螂拳系列叢書已經問世,楊曉東先生現在更有信心,他愛的武術事業後繼有人。還有更讓楊曉東高興:因爲中國的武術已經越來越受到美國人的喜愛,各行業、不同年齡層中習練中國武術的人不斷增加。一些美國靑年,自費到中國的武術院校深造。一些美國中小學校,把中國武術納入敎學課程,讓學生們從小有所接觸。許多美國人經過學練,感受到中國武術可以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同時領悟到中國文化的豐富內涵。東西方文化在“以武會友”中得到交流。中國武術館在美國盛行,看着許多不同年齡的人,穿着印着武壇、中國武術字樣的練功服在那里學習訓練,身爲中國人,爲那些爲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授武術精髓的華僑感到驕傲,現在年輕一代已經起來,張茂昌更有使命,他將挑起兩個父親的囑咐傳承中國武術精神。
楊曉東父親楊伯伯一位90老人對人生的總結:世界上有三種人:1是風平浪靜2是乘風破浪3是興風作浪。我們大家一致認爲做人最重要被人喜歡,做一個可以和他人一起分享快樂的人,做一個能對得起社會爲社會創造財富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