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的葡萄熟了……”,“跑馬溜溜的山上……”循音而去,一個簡易搭起來的舞臺,在來來往往的人海中似孤島般立着。幾個身着五彩服裝的中國小姑娘,盡情而認眞地在上面跳着各種中國民族舞。身在異國園囿,聽到這熟悉的曲調,看着陽光下小姑娘們燦爛純眞的笑臉,心里會陡然生出一種感動,覺得眼窩熱熱的。這幾個如凌波仙子的小姐妹們,在克里夫蘭已小有名氣,她們就是當代中國文化協會(中文學校)舞蹈班的女孩子們。
小姐妹中最大的是現讀十二年級的湯簡。她六歲學跳芭蕾舞, 後隨姐姐湯吟學跳中國民族舞並參加編舞。
自2000年起,她就跟隨舞蹈班代表CCCCA(當代中國文化協會)參加伊利湖區大小城市的各種社區文化活動。兩年前,
她和幾位朋友一起創建了一個充滿活力的亞洲街舞組合”A-PoPhasis”, 現負責該組合的編舞和演出活動。
十六歲的Julia
Gay來自江西一家孤兒院。她從小學習體操,進舞蹈班學習並參加演出已五年。她説中國民族舞是她與華裔社區聯繫的紐帶,讓她不會忘記自己的故鄉。
李盈和李斕是兩個親姐妹。她們四歲就開始學習芭蕾、爵士舞、現代舞。李盈參加的現代舞和爵士舞在去年舉行的VIP等舞蹈比賽上獲最高奬(Patinum)和二等奬(High
Gold)。她們的母親梁樺,一位化學博士,因從小熱愛舞蹈,一路跳到來美國留學,現爲舞蹈班的一名指導老師。多年來她帶着女兒們風雨無阻地參加演出活動,很多時候,有的小姑娘因故不能到位,她就跟女兒們同台演出。在她的影響下,兩個女兒不僅自己喜愛中國民族舞蹈,還在學校Talent
Show上向同學們介紹,樂此不疲。問她們爲什么喜愛中國舞,她們説因爲喜歡她的風格多樣的音樂和舞姿,五彩繽紛的服裝,當然還有那“秀”的感覺。
近兩年,幾位年紀較小的女孩子在大姐姐們帶領下,也積極參與舞蹈班的學習和演出活動。剛入中學的曹雨婕、汪安莉、曾燁崚,
倪佩珊每人都有五到六年的學舞經歷, 學習中國民族舞已三年, 積累了一定的舞臺經驗。九歲的王睿佳是最小的成員,也有三年的舞齡。
湯吟,這群小姐妹們的孩子頭。這位熱衷中國文化傳播和交流事業的女孩子, 四歲來美國,學過八年的芭蕾舞, 在Kent
State大學進修過編舞,1999年起便在當代中文學校舞蹈班任指導老師。她經常利用暑假回國旅遊的機會,採擷不同體裁的民族舞蹈元素,並在重慶師從專業民族舞蹈老師。她擔綱組織了2010年克城首屆亞洲節的演出活動,並爲亞洲節設計了徽標。
人們通過她們的舞蹈和服裝,慢慢地走近中國人,瞭解中國文化。小姑娘們在翩翩起舞中悄然長成窈窕少女,中國文化也深深地根植在她們的心里。未來的路很長很長,但風景一定很美。
金盞銀台回眸處,伊利湖畔是仙鄉。願她們爲自己從小就成爲東西文化使者中的一員而感到驕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