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出海!4.1億元!以恩施的名義!

恩施發佈 2024-04-30 湖北

 
4.1億元! 這是恩施茶葉2023年直接出口貨値的數據
   這一片葉子 何以穿山越海香飄萬里 讓世界愛上中國恩施茶 興盛于清末民初的中俄萬里茶道,創造了近代國際茶葉貿易的輝煌,如今,又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煥發出新的生機。
   這條百年茶道,也是恩施州首條與世界連接的經濟動脈。沿着它,穿巴山、出峽江、過莽原,直抵歐洲腹地,恩施由茶而始,與世界相連。


   晨霧繚繞的鶴峰縣走馬鎮木耳山茶園,這里被譽爲“萬里茶道發源地”。楊順丕 攝
“一帶一路”共建10年 硒茶出口增長7倍

4月28日,晨霧氤氳,碧波連天,鶴峰縣走馬鎮木耳山茶園正是一年中最繁盛的春天。
   茶園一隅,“萬里茶道發源地”石碑無聲地訴説着它的輝煌:作爲“宜紅茶”的發源地和主産區,鶴峰縣茶葉出口歷史可追溯至清代。據縣誌記載:“本縣茶葉爲地方唯一外銷貨品,其産量在清末民初已達百萬餘斤。”
   當年,恩施茶由古茶道至宜昌,下漢口,過中俄邊境,又從莫斯科、聖彼得堡到歐洲其他城市,沿着1.4萬公里的茶道在歐亞大陸上書寫了自己的傳奇。
而今,根植于歷史,面向未來的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已提出10餘年。對於恩施,意味着什么?
   恩施硒茶書寫了一篇跨越山海的大文章。
   參與共建“一帶一路”10多年來,恩施州堅持“品牌引領、集群發展”思路,實施質量立茶、科技興茶、品牌強茶戰略,推進全域緑色化生産、全程標準化提陞、全産業鏈融合互動,爲國際茶葉貿易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恩施州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持之以恆拓市場,通過組建茶業集團、跨區域合作招商引資打造龍頭企業,加速茶葉外向經濟發展,提陞産業帶動力。茶葉資源價値、緑色生態價値、民族文化價値在與國際市場對接、合作中不斷實現增値,茶産業國際貿易優勢突出、特色鮮明、成績斐然。
   2013年,恩施州茶園面積僅110.39萬畝。2018年,以利川紅、恩施玉露爲核心的恩施硒茶“一紅一緑”相繼成爲武漢東湖國事活動用茶、武漢軍運會唯一指定用茶後,恩施硒茶聲名鵲起。
   以茶緑、湯緑、葉底緑爲特點的恩施玉露。恩施玉露是中國蒸靑、針形緑茶的典型代表,恩施玉露製作技藝被列入聯合國敎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録。


   以瑪瑙紅、花蜜香、冷後渾爲特色的利川紅。利川紅是恩施州公共品牌,榮膺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特等金奬,其制茶技藝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名録。沈祥輝
   2023年,恩施州茶園面積發展到182萬畝,佔全省茶園面積三成以上,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全國地市州級産茶區中位居第四位。全州茶葉直接出口1.3萬噸,佔全省茶葉出口總量的54%、全國出口總量的3.5%;出口貨値4.1億元,同比增長24.4%,佔全省茶葉出口貨値的28.9%、全國茶葉出口貨値的3.3%。10年間,茶葉外貿出口量增長了7倍,我州茶葉出口被列爲“全國茶産品出口成功案例”進行推介。
茶葉出口,成爲恩施茶産業最大亮點,帶動茶産業整體提陞——
   宣恩縣、咸丰縣成功創建“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範區”,恩施、利川、巴東、宣恩、咸丰、來鳳、鶴峰七縣市被評爲“全國重點産茶縣域”,巴東縣入選“茶業投資價値新鋭縣域”,來鳳縣被授予“中國藤茶之鄉”。截至2023年底,恩施茶産業綜合産値突破248億元,佔全州農業産値的一半以上。
   茶農因茶致富,茶區因茶揚名。2023年,恩施茶農人均收入7771元;栽種“利川紅1號”的畝産値達到2萬元,茶農人均年收入突破1.68萬元。
   “一帶一路”何以是減貧之路、增長之路?恩施硒茶,給出了生動的回答。
鐵海聯運新出口新通道開闢新商機
   1703年春天,江蘇無錫著名文學家顧彩遊歷鶴峰縣,所著《容美紀游》里留下了關於萬里茶道的珍貴記録。而今,他筆下那個“亂石嵯峨、岡欒回互,人馬皆惴”的古茶道早已被飛越天塹的現代立體交通所代替。
   昔日“宜紅”也已換了更響亮的名字——“恩施硒茶”,奔赴一個更遠大的世界。
   中亞是恩施茶的傳統出口地之一,主要靠鐵路運輸。2022年1月,恩施硒茶開啓搭乘中歐班列走出國門的歷史。據測算,茶葉搭乘中歐班列前往海外,時間僅爲海運的二分之一,成本不到空運的六分之一。
   今年新春伊始,宣恩宜紅貢茶有限公司34噸精製緑茶通過公路運至宜昌鐵路貨場,搭乘中歐班列,通過鐵路沿“一帶一路”發往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尙別。2024年新春,該公司新增訂單800噸,出口中亞五國和俄羅斯,較去年同期增長50%。
   作爲湖北省茶業集團的外貿基地,宣恩宜紅公司擁有5000噸精製茶生産線。恩施的出口緑茶因品質優良、價格實惠深受中亞消費者的喜愛,宣恩宜紅公司對塔吉克斯坦、烏兹別克斯坦等國的茶葉出口量逐年提陞。目前,該公司緑茶出口量佔中亞地區對湖北緑茶進口量的四分之一。


生機勃勃的宣恩縣有機茶園。梅珂 攝
把目光投向海那邊的非洲大陸——

   恩施硒茶受阿爾及利亞等非洲國家靑睞,但山海相隔,外貿出口運輸困難。以往恩施茶葉出口需用散貨車公路運送到宜昌、武漢、寧波等地中轉,進行二次裝箱出口,影響出口貨物的質量和時效。
   2023年8月,州商務局與寧波港鐵路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通恩施至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班列,運輸時間縮短約5小時,每櫃可節省成本約2500元。
   今年1月19日,恩施州首次開行至寧波舟山港鐵海聯運列車,標誌着我州成功開闢東南沿海外貿出口新通道。當天,一列滿載鶴峰縣凱榮實業發展有限公司出産的312噸鶴峰茶的貨運列車駛出恩施站。3天後,這批茶葉運抵寧波舟山港,再“乘坐”海船發往非洲。
   爲降低成本,在海外設厰成爲茶企又一選擇。
   2016年,靑翠源公司在摩洛哥投資設厰進行茶葉分裝,成爲鶴峰縣率先在海外設厰的出口茶企。經過多年發展,如今靑翠源公司在摩洛哥的生産線已增至5條,工人70多名,帶動鶴峰茶葉出口創匯600多萬美元。
   截至目前,恩施州在海關備案登記生産型茶葉出口企業47家。其中,17家茶企獲得直接出口經營權,3家企業在國外建辦事處或分裝厰。茶葉年出口量超過4萬噸,佔恩施茶年産量的三成,産品銷往摩洛哥、澳大利亞、俄羅斯、比利時、阿爾及利亞等國家和地區。
擦亮生態底色以高水平産業體系對接市場
   3月23日,恩施市芭蕉侗族鄉春茶還未開園,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客商已在高拱橋茶業有限公司守了兩天,等待搶購今年第一批恩施玉露。
   去年,八馬茶業在全國的銷售門店已超3400家,高端茶銷量全國第一。借由這個渠道,“全國人都能喝到恩施茶”讓高拱橋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蘇流朋十分自豪。
   可“什么時候恩施茶也能像八馬一樣賣遍全國、全世界”,也是這位老茶人內心的追問。


   綜合利潤偏低、市場佔有不足、品質管控較難……一系列問題制約着恩施硒茶闖關出海,我州茶業資源優勢和産業優勢轉化成出口競爭優勢任重道遠。
   守住“生態”這個底色,再針對痛點各個擊破,方爲突圍之道。
   在各級政府的引導下,無數次闖市場的經驗和敎訓已讓恩施茶人、茶企達成共識:唯有守住緑色底線,才能讓恩施硒茶品牌擦得更亮、走得更遠。


   恩施大峽谷風景區管理中心前山村是國網湖北省供電有限公司能源革命試點之一。去年以來,該公司對茶園實施全電氣化改造,安裝太陽能電驅蚊、電驅鳥裝置,有效保護茶園生態。
   “德國、法國等歐盟國家的客戶,不僅對茶葉的清爽口感、甘甜回味讚不絶口,更對有機生産方式表示滿意。”4月25日,宣恩縣伍台昌臣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鄭時兵介紹,去年,他帶領團隊參加德國科隆國際食品展覽會,客戶對宣恩茶連連稱讚。今年以來,公司已向法國、德國、美國出口貢茶1200噸,銷售額500萬美元。
   作爲我州茶葉對外貿易的先行者之一,鄭時兵帶着伍家台貢茶頻頻走進世界各國博覽會,根據國外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公司生産發展方向。多年來,公司對標歐盟和有機茶標準,依託伍家台村良好的生態優勢,建設有機茶基地,切實提陞茶葉質量,先後通過國內中緑華夏有機茶認證、歐盟有機産品認證、美國雨林聯盟認證等重量級標準認證,擦亮宣恩貢茶品牌,得到客戶認可。
   作爲利川紅的老家,利川市正大力推進茶葉生産全域緑色化。目前,該市茶樹種植良種化率達90%以上。2023年,利川紅品牌價値達10.35億元,5年內將邁入中國高端紅茶第一方陣。利川紅在全國41個國家地理標誌紅茶中排名第十位。
   利川市忠路鎮胡家塘有機茶園。忠路鎮是忠路貢茶原産地,因明朝年間進貢明成祖朱棣而得名,忠路貢茶也是恩施州入選中國茶葉博物館的兩支名茶之一。


鶴峰縣走馬鎮楊柳池茶園。
   如今,恩施州已成爲湖北省第一大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建成國家級緑色食品、有機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77.85萬畝。鶴峰縣成功創建“全國茶葉全域有機示範縣”,宣恩“伍家台貢茶”入選第二批中歐地理標誌協定保護名録。
   隨着恩施硒茶品牌擦亮,我州茶企“走出去”的底氣增強,紛紛組團拓展“朋友圈”:參加楚茶論壇、杭州茶博會、北京茶博會、廈門茶博會等有影響力的展會,不斷開拓新的銷售區域。
   除開武漢“主戰場”,恩施硒茶在北京、上海、西安、烏魯木齊等城市爲主陣地的銷售店或體驗館不斷增加。全州線上茶葉交易商戶達311家,線上年交易額超過8.4億元。
  與此同時,針對一系列出海“痛點”,我州各級政府正加快培育龍頭企業,帶動統一品牌和渠道抱團出海,以規模化發展降低生産成本。建立實施“區域公共品牌+茶葉出口基地+茶生産企業+出口服務茶産區”運營機制,以茶葉品質提陞鞏固傳統市場。鼓勵企業提高技術創新和精深加工能力,精準對接歐美、日韓、澳洲、西亞等國家和地區消費習慣,有序開拓市場。
   旣要精品化、品牌化,更要規模化、標準化,放眼全球市場,恩施硒茶還有着更大的突破空間。一片葉子,正跨越山海,奔向更廣闊的未來!
恩施日報全媒體記者:黎袁媛 劉怡 實習生:梁珍艷
編輯|黎袁媛 審核|張曉玲 簽發|鄒 瑜


恩施州茶産業簡介
  恩施州是我國茶樹原産地和“萬里茶道”源頭之一,自唐代起就是著名的貢茶之鄉,有文獻記載以來約3000多年的飲茶、制茶、種茶歷史。目前全州茶園面積182.81萬畝,年産優質茶13.17萬噸,綜合産値突破248億元,産業基地總規模居湖北省第一位,在全國地市級産茶區中居第四位。
   得天獨厚的茶産地。恩施州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降水豐沛,雲多寡照,最適宜茶樹生長。全州森林覆蓋率在67%以上,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是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清新空氣負氧離子含量標準的20倍;所有河流水質經檢測均在三類以上。碧波萬傾的森林、百鳥啁啾的天籟、沁人心脾的空氣,成就了恩施“鄂西林海”、“天然氧吧”的美譽。
  清雅雋秀的茶品質。恩施硒茶外看湯色明亮、香氣馥郁、滋味鮮爽、回甘悠長,清歡之意油然而生。從內在看,是緑色、有機的品質加持。我們持續不斷的大力推行全域緑色化生産,整州創建國家農業緑色發展先行區和國家級農産品安全示範州。成功創建全國有機農産品(茶葉)基地5個(恩施、利川、咸丰、鶴峰、宣恩)、全國緑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生産基地5個(恩施、利川、咸丰、鶴峰、來鳳);通過“三品一標”認證的面積佔全州茶園總面積的60%以上。
   獨具一格的硒特質。恩施州擁有全球唯一的獨立硒礦床、世界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被譽爲“世界硒都”。恩施茶天然含硒豐富,含硒均値達到0.21毫克/千克,高硒區含硒均値達到6.42毫克/千克,最高値達到66.66毫克/千克,是全國最大的天然富硒茶基地。茶以硒爲貴,硒以茶聞名,茶與硒的邂逅,造就了恩施硒茶和而不同的獨特品質。恩施硒茶被國際茶業委員會授予“世界富硒養生茶”榮譽稱號。
  淵遠厚重的茶文化。恩施州是巴楚文化和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保存了原生態的民族茶食、茶飲、茶俗、茶事、茶禮,創造了絢麗多姿的恩施茶文化。繼承傳統蒸靑技藝的“恩施玉露”,蒸靑、針形、眞味,歷經十一代人的傳承創新,現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録和聯合國敎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録。與世界經典民歌《龍船調》齊名的“利川紅”,通過品種改良和技藝創新,形成了“瑪瑙紅、花蜜香、冷後渾”的品質特徵,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特別金奬産品。茶界白富美“咸丰白茶”,白化度高,高氨低酚,冲泡後葉白脈翠、清香持久、滋味鮮爽,猶如一朶朶爭相盛開的蘭花,兼具“高價値”和“高顔値”。特種茶“來鳳藤茶”,是由植物“顯齒蛇葡萄”的莖葉製作而成,在“植物總黃酮含量”“硒元素含量”“營養成分的全面性”三個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土家人把“油茶湯”作爲接待賓客的特色美食,民歌《六口茶》是年輕小伙傳情的醉美情歌。
  歷史上,恩施硒茶沿着茶馬古道遠銷歐美;在當今,恩施硒茶沿着“一帶一路”香飄世界。
恩施硒茶簡介
一、 恩施硒茶簡介

  恩施硒茶産自武陵山腹地被譽爲“世界硒都”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州是我國茶樹原産地和萬里茶道的源頭之一。有文獻記載以來約3000多年的飲茶、制茶、種茶歷史,自唐代以來就是著名的貢茶産區。恩施玉露、利川紅2018年成爲國事活動武漢東湖茶叙用茶,2019年成爲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獨家供應商。
  “恩施硒茶”是恩施州域公用品牌,旗下有恩施玉露、利川紅、宣恩伍家台貢茶、咸丰唐崖茶、鶴峰茶、巴東郡貢茶、建始煒豐茶、來鳳藤茶八大子品牌,涵蓋緑茶、紅茶、靑茶、黑茶、白茶及特種茶。
在近似原生態環境中孕育而生的恩施硒茶,滋味甘爽醇厚,香氣馥郁芬芳,緑茶翠緑如玉、紅茶紅艷明亮、靑茶湯色金黃、黑茶杏黃透亮、特種茶清新高雅。恩施硒茶富含“生命火種”硒元素、歷史文化積澱深厚,是大自然賜予現代人們的天然、時尙、高端、健康飲品。
  “恩施硒茶”獲2017最受消費者喜愛的中國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 ,2019年入選中國農業品牌目録2019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在2023年中國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價値評估中,恩施硒茶品牌價値大道25.47億元。
二、 恩施州産業情况介紹
  截止到2023年,恩施州全州全州茶園面積182萬畝,茶葉基地總面積位居全省第一位;在全國地市州級産茶區中位居第四位。
  全州茶葉産量13萬噸,農業産値64.5億元,綜合産値248億元。恩施市、鶴峰縣超過35萬畝,咸丰縣、宣恩縣、利川市超過20萬畝,恩施、利川、巴東、宣恩、咸丰、來鳳、鶴峰七縣市被評爲“全國重點産茶縣域”,巴東縣入選“茶業投資價値新鋭縣域”,來鳳縣被授予 “中國藤茶之鄉”。
三、 恩施州的硒産業
  “硒”又被稱作“月亮女神”,化學符號是Se,中文譯其爲硒。“月亮女神”的光輝一直普照恩施,迄今爲止“全球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在恩施,由此形成“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世界硒都”殊榮名副其實。
  天恩地施,以“硒”爲貴。自1994年湖北省地質部門在恩施市新塘鄉漁塘壩發現迄今爲止“全球唯一探明的獨立硒礦床”後,恩施又相繼被發現“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超聚硒植物堇葉碎米薺”兩大優勢資源。
  在恩施廣袤的土地上,硒元素遍布山間田野——全州含硒及以上耕地、園地、草地土壤分布面積617.2萬畝,佔農用地總面積的96.41%,其中富硒和極富硒土壤分布面積381.13萬畝,佔總面積的59.53%,恩施市漁塘壩橫欄村、屯堡鄉,咸丰縣小村鄉先後被中國地質學會認定爲全國天然富硒土地。
  全州富硒茶葉、煙葉、蔬菜、糧油、干鮮果、藥材等特色産業基地總面積突破700萬畝。其中最負盛名的恩施硒茶,茶園面積超過180萬畝。
  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硏究所于2009年對恩施境內富硒岩層和土壤、農作物展開調查,證實恩施境內出露的二叠紀十餘米厚的含硒石煤(含硒碳質頁岩)出露是造成其岩層分布區內土壤、地下水和地表水以及農作物中富集硒的主要因素。出露區的下游就是適宜耕種的農田,層層控制,形成立體分布的天然生物硒資源。恩施境內大量出露的含硒石煤經風化、雨淋、水遷徙進入土壤和水體,致使這些區域的土壤平均硒含量和面積、糧食作物、飼草飼料、畜禽産品、中草藥及山泉水中硒含量是國內其它地區的十幾倍至幾十倍,形成獨特的天然富硒生物圈。
  其中富硒出露區分布較高的有恩施市新塘鄉、紅土鄉、沙地鄉、白楊坪鄉、板橋鎮、沐撫集鎮,巴東縣江南的野三關鎮、水布埡鎮。咸丰和宣恩兩縣地質的硒含量也相對較高。
四、 恩施硒茶歷史文化底藴深厚
  恩施州是我國茶樹起源地和“萬里茶路”的源頭之一,歷經千年歷史沉澱,形成了底藴深厚、獨具特色的恩施茶文化系統。恩施州種茶歷史悠久,貢茶文化源遠流長,自唐代起就是貢茶産區,巴東眞香茗、利川霧洞茶、宣恩伍家台貢茶、咸丰唐崖茶都是皇家貢品,鶴峰“容美茶”出口到英國被稱爲“皇后茶”,美國制茶師稱“鶴峰紅茶爲上品”;恩施州制茶工藝獨特,傳承蒸靑製作技藝的恩施玉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録和“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産”保護名録,伍家台貢茶手工製作技藝被列入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録;恩施州茶文化與民俗文化交相輝映,以茶命名的地名比比皆是,以茶爲魂的茶歌“六口茶”廣爲傳唱,以茶爲食材的“罐罐茶”、“六道茶”、“油茶湯”是土苗兒女招待貴客的獨特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