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簡單四字受用終生 —武漢大學首屆新聞系瑣憶

黃新心

 
武漢大學新聞系正式成立後的次年,即1984年,招收了第一屆新聞學專業本科生,同時應國家廣播電影電視部的委託招收了一個兩年制的“新聞干修班”。這個班的學員全部是南方10省(區)的廣播電視新聞從業人員,通過全國成人高考的方式録取的。其中:湖北 28 人、湖南 4 人,貴州3人、四川、安徽、陝西、江西各 2 人、河南、廣西各 1 人。我有幸被録取到干修班,當時任長沙人民廣播電台總編室主任,因此被系里指定爲第一任班長。這樣,我比其它同學有了更多接觸系領導和老師的機會。將近40年了,回想起進校的情景,我最先想到的是兩位老師講話中用的兩個詞。簡簡單單四個字,卻讓我受用終生。
“受 衆”
   當年新聞系敎授何微先生,是劉道玉校長親自寫信、發電並多次派人赴西安請來南下執敎的,一到校就創辦了武漢大學新聞硏究所並擔任所長。我們的《新聞理論》課自然是由他講授。何老的第一堂課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用了“受衆”這個概念。以往我們在提到新聞媒介接受者時,都是分別使用“讀者”“聽衆”“觀衆”這樣的説法,而“受衆”一詞,將信息傳播的接收者全概括了,宏觀上是一個巨大的集合體,微觀上又是多樣性的人。當時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提法,覺得旣新鮮又實用,聽課完了以後,便趕緊寫了一篇文章,發表在長沙的廣播電視報《空中之友》,文章着重介紹了這位新聞界的老前輩:先後擔任過新華社山西分社、北京分社、江蘇分社社長、《陝西日報》總編輯等職。同時還轉達了何老關於“受衆”的提法,認爲値得認眞琢磨。
   後來才知道,新聞傳播活動中,究竟是傳播者爲中心還是接受者爲中心,一直是衆多學者硏究和討論的焦點之一。到二十世紀初,“受衆社會理論體系”逐步形成。而到二十一世紀,網絡的興起使得“受衆”的範圍越來越大,隨之而來的“受衆即市場”的傳播理念有着極大的局限性,甚至帶來負面效應,以至出現了電視媒體的“唯收視率論”。回頭來看,何微先生作爲資深的新聞工作者,全國第一家新聞學術理論刋物《新聞硏究》的創辦人兼主編,有着對新聞理論很深的硏究和敏鋭的觀察。而當時正是“受衆”二字,使從事新聞工作多年的我,明顯感到自己專業知識尤其是理論修養的不足,値得從頭認眞學習。自那時起便對新聞理論的動態格外留意,而畢業後照樣密切關注新聞傳播理念的變化和發展,不敢懈怠。即使退休後被湖南省廣電局聘爲“閲評員”,仍注重這方面的繼續學習。
   何老的《新聞理論》課共有五大講:一.新聞學是一門獨立的科學,二.新聞事業的性質,三.新聞,四.關於新聞的眞實性,五.新聞價値。每一講又設若干章節,有概述,有分論,有史料、有例證,引經據典,娓娓道來,讓我們入心入腦,受益匪淺。而作爲年近七旬的老人,他説:“我來武漢大學,一不爲官,二不爲名,三不爲利,爲的是把武漢大學新聞系辦成全國第一流的新聞系,爲的是把我們的學生個個都培養成合格的新聞人才。”這樣的精神追求,更是讓我至今仍對他老人家無比敬佩和深切懷念。


何微敎授1984年與我的珍貴合影
   畢業前夕,何老給我親筆留下的贈言是:“廣播電視是人民的事業,爲人民而刻苦鑽硏艱苦奮鬥,其樂也無窮!”
“後 勁”
   武漢大學新聞系首任系主任是從中文系請來的吳肇榮敎授。吳老師溫文爾雅,書卷氣十足。記得他第一次對我們干修班學員講話時,希望我們通過學習,增強後勁。對“後勁”二字,我當時並不知道最初出現在《左傳·宣公十二年》且有多重解釋,只偶爾聽飲酒的人提到過。吳老師卻用得如此變通,而又十分貼切,讓我眼前一亮,豁然開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畢業回長沙後,在召集市電視台和電台的新聞部記者首次會議上,我也“照葫蘆畫瓢”用了“後勁”的説法。
  吳主任不光這么説,而且還帶領全系的老師們,從課程設置到敎學環節,都奔着讓我們“增強後勁”的目的,儘可能地讓我們拓寬知識面,強化吸收力。吳老師自己開的課是《當代文學》。其他老師的課,印象比較深的有:系黨委書記兼系副主任吳高福老師的《美學概論》、系副主任樊凡老師的《新聞寫作》、曹光瓈老師的《中國新聞事業史》、周運清老師的《社會學基礎》、李敬一老師的《古典詩詞欣賞》、邵建華老師的《寫作》、劉晨鋒老師的《歐洲文學史》、徐德寬老師的《旅遊地理》。還有《新聞採訪》《古代散文》《現代漢語》《英語》等。干修班的同學們除了學習涉及面廣泛的各科課程外,還經常到別的系去旁聽自己喜歡的課,去參加學校舉辦的專題講座。正是這種如飢似渴地對知識的吸收與接納,通過兩年學習回到原單位之後,大都顯露出強有力的“後勁”,成了工作中的業務骨幹或者領軍人物,有的甚至跨界嶄露頭角。
  畢業一年後的1987年5月,我收到了吳肇榮老師惠贈的新作《中國現代作家型記者》,不由得心頭一熱,涌上難以言狀的感動。我是1979年底入職任記者的。這之前的1975年,我的小説處女作《長在屋里的竹笋》就在全國引起討論。1976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厰將我就此小説改編的同名劇本攝製成我國第一部水墨剪紙片,1978年獲得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奬。1979年3月,我成爲了中國作家協會湖南分會會員。1982年,我編劇的中國第一部幼敎題材的電視劇《楊老師》由湖南電視台拍攝,獲得全國優秀電視劇“飛天奬”。這些情况,我入學後吳老師或許都知道。在他眼里,我也算得上一名“作家型記者”了,所以他單獨送了我一本。


 

吳肇榮敎授1987年惠贈的學術專著(圖)。


“新心藏書”印系車英敎授1986年友情雅篆。


  拜讀完吳老師22萬5千字的專著,除了對其中的一些論述感同身受之外,也引起了對自己的職業走向的思考。兩年之後,我調入省廣電,成了一名專職編劇。爾後,我編劇的作品,有兩部在全國優秀電視劇劇本評奬中獲奬;有9部電視劇、1部廣播劇獲“飛天奬”“金鷹奬”“五個一工程奬”等國家級大奬,其中電視連續劇《大學女孩》還被中宣部列爲“五十年大慶”十部重點獻禮劇目之一。此外,還出版了兩本報吿文學:《老兵好帥》(袁隆平序,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大愛媽媽》(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每當我重新翻閲吳老師的罕見的跨學科硏究專著時都想,這或許夠得上吳老師所希冀的“後勁”吧?感激之情,不盡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