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趙麟斌:論中國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

 
華人號:華人頭條-薈萃文坊 作者 趙麟斌

 
  (趙麟斌先生爲福州市鼓樓區委原書記、福州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兼文明辦主任、福州師專原校長、閩江學院原副院長,經濟學博士、二級敎授、博士生導師。)
    【編者按】不久前福州首次被聯合國評爲全球可持續發展的五個城市(中國唯一),作爲在福州政界、敎育界服務四十多年的趙麟斌先生欣慰之餘,又感嘅萬千。25年前他在職就讀于福建師大經法學院時所作的畢業論文即《試論可持續發展與福州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導師陳徵、郭鐵民敎授),該文全文刋登在《中國改革報》1998年11月28日,同時發表在《福州師專學報》2000年4月第20卷第2期上。此後他又撰寫了《論中國經濟建設與可持續發展》一文,發表在《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2月第20卷第1期上。這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術成果能夠應用到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中,作爲學者的他,也可欣慰與釋懷。
   今天,我們重新編發這兩篇論文,除了富有紀念意義,也能對探索今後的新的發展有着一定的借鑒意義。祝願我們偉大的祖國日益強大,福澤人類。
   摘要:可持續發展作爲新發展觀意義深遠。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可持續發展以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爲基礎而關鍵在于科敎興國。
   關鍵詞:經濟建設;可持續發展;科敎興國;國民素質
   中圖分類號:F1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600(2004)01-0111-06
   可持續發展作爲一種新發展觀旣是人類對歷史發展實踐的總結也是人類對新的發展實踐的一種構想它表明瞭人類對社會全面發展的認識日益科學和深刻。胡錦濤同志于2003年11月8日在中共中央召開的黨外人士座談會上強調指出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由此可見加深認識和認眞硏究可持續發展問題具有現實和長遠的意義。

   自“國際環境和發展委員會”1978年正式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和1980年聯合國大會向全世界發出“確保全球持續發展戰略”呼籲以來可持續發展問題就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關注。1992年6月在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可持續發展被確立爲當代人類發展的共同主題其內容涵蓋了“子孫後代的需要、國家主權、國際公平、發展中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自然資源基礎、生態抗壓力、環境保護與發展相結合”等主要方面。
   實際上古老的中華民族我們聰慧的祖先早就形成了樸素的可持續發展思想和進行過嘗試性行爲。追溯歷史中國古代哲學于先秦時期即發明瞭“天人合一”的學説這一觀念在歷來被稱之爲“五經之首”的《周易》中得到了典型的體現。《周易》“廣大悉備”、“與天地準”它“廣涉”和“旁及”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多個領域。雖然它所藴含的思想豐富多彩甚至可以説是異常龐雜但其基本思路在于把天地人看作一個整體肯定天與人的歷史延續性。《系辭傳》説:“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謂易”。通讀《周易》經傳可以看出其不厭其煩地説明“易”道之廣大、深遠、恆久根本精神就在于把整個宇宙看作是一個自我生成、自我演變的普遍的生命之流。它不僅眞實説明瞭宇宙本來面目深刻闡釋了生命的由來和演進更重要的是揭示了生命本質即生生不息、剛健有爲由此發現了宇宙變化的最深厚根源和內在動力説明瞭人類社會變化也如自然萬物一樣循環反復永無止境。人類社會可以傚仿自然綿延持續恆久存在。按《周易》的思維邏輯人類社會發展的持續性在義理上是可能的在實際上也是能達到的。
   其中著名的“三才之道”値得一提。“三才”即是天人關係。《周易》作者已認識到人與天、地、自然之間存在一種內在生命聯繫:相輔相成、溝通與和諧。它清楚地吿訴我們人生於自然但又作用于自然自然撫育了人但也制約着人。人類活動和社會的延續、發展都建立在此關係基礎上。《易傳》篇中還首次提到“人文”一詞泛指人類文明認爲人不能違背、擺脫自然規律而只能在處理好二者關係中去改造與創造這就是“人文化成”。“裁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之宜”表示人類活動只有在尊重客觀規律並很好地運用它才能取得成功。《周易》啓發我們合理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保護並優化生態環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協調與統一有利于保持經濟和社會良性運行與可持續發展。從這一層面看加深認識和積極硏究可持續發展問題也具有中國古代哲學的基礎和久遠的歷史意義。
   中國自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已廣泛使用可持續發展概念但在1994年中國國務院發表《中國2l世紀議程》前中國並沒有眞正闡明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及其對策。中國共産黨第十四屆五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綱要的建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八屆四次全體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的綱要》把實現經濟體制從傳統計劃經濟模式轉變爲市場經濟體制將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變爲集約型的增長方式把科敎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一起列爲中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基點並將其作爲中國實現跨世紀發展戰略的關鍵性措施可持續發展這一概念所包含的主要內容才較爲全面而系統地被普遍認同和接受。
   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戰略。經濟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它是經濟與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基礎經濟與社會的協調、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發展的目的與結果。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理解經濟的發展要求我們不僅僅單純謀求國民經濟的增長不能只追求短期的社會供求平衡和宏觀經濟運行的相對穩定而且還明確要求我們積極謀求經濟的增長和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從而實現經濟和社會長期的可持續發展其意義可謂十分重大。
   一方面可持續發展觀反映了人們對自己以往走過的歷程和今後所要尋求的發展道路認識的深化和發展它表明瞭人們對人類社會進入工業文明時代後所走過的道路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認識到了工業革命以來取得的空前的經濟增長和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奇迹是以沉重的社會體系、生態體系的損失代價爲前提的;原來的發展道路僅僅是通向必然王國的途徑它在本質上説是一條非持續的發展道路。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一條與傳統的工業文明發展不同的、全新的發展道路。找到並踏上這一條全新的發展道路應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一場深刻革命。
   另一方面可持續發展觀並不是單純地反映了一種發展狀態和發展目標、僅僅重視現有發展成果及其積累?同時也強調了這種發展趨勢的持久性和未來發展的機會與能力更加重視社會財富廣泛的來源。可持續發展無論作爲一種思想、一個戰略或是作爲一種發展模式其根本的要求都是力求保持並造就一種可以持續發展的機會和能力以保證社會發展具有持久發展條件的能力和目標。人類社會發展歷史已經用大量的事實證明瞭後工業文明以的經濟活動與社會發展行爲是一種最大化的追求物質財富的增長把GNP的增長速度作爲評價社會福利的綜合性指標與國民生活可能達到素質的衡尺難免只是一種片面的認識。
   事實上歷史的辯證法總是客觀公正地在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發揮着作用。當我們今天進入現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較爲快速的時期冷靜思索一下就會發現我們並未眞正地解決現實社會中普遍存在着的“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因此有效地克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缺陷探尋並走上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健康發展道路就應成爲當前實踐中的重大課題對於中國這樣一個發展中的大國顯得更加具有重大實踐意義。倘要眞正保證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應當解決好現代社會發展中的經濟發展的速度、效益的最大化與最大限度的降低生態代價、減少社會成本的協調和結合以及樹立社會發展“以人爲本”的嶄新理念等等。對可持續發展這樣一個帶有全局性的問題我們理應在實踐中認眞地加以硏究和探討。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指導中國可持續發展的理論基礎。中國共産黨第十六屆三中全會指出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方針積極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把握歷史的發展階段和基本國情是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出發點。中國是一個在經濟和文化比較落後的東方大國的歷史條件的基礎上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才走上社會主義道路的國家中國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底子薄我們考慮中國的事情、辦中國的事情都不能脫離這個“實際”。我們現在進行的事業是一項嶄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黨的十六大爲我們再次指明中國建設社會主義只能從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而不能從主觀願望出發不能從外國模式出發更不能從對馬克思著作中個別論斷的敎條式理解出發。
   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我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我們應清醒認識到中國仍處在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制約可持續發展的因素尙未發生根本性轉變。因此在制定和實施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時一定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與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現狀作爲客觀的依據我們才可能把握住中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和基本的要求才可能在實施中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過程中根據新情况、新問題、新任務對其進行及時的、適當的調整才可能保證其實踐操作中的準確性。
   發展是硬道理。可持續發展的中心環節是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我們必須抓住機遇加快發展力求走出一條旣有速度又有效益的經濟增長路子始終把實現中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作爲促進社會進步和全面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並將之確定爲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中心任務。中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保持經濟快速、持續發展有條件時要爭取發展快些力爭幾年就上一個新台階。這一要求應該成爲中國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中心內容。
   “兩手抓”應是中國可持續發展的基本方針。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進步一起抓在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程中大力促進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們不但要始終把生産力的可持續發展作爲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中心任務同時也強調要重視生産關係與社會關係方面的可持續發展並努力促使生産力與生産關係兩者在可持續發展上相統一的實現。這是社會主義大國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內在要求也是中國區別于資本主義發達國家和地區、區別于其他發展中國家自身所具有的特色和特點。
   中國把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爲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作爲中國經濟建設和現代化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可以肯定這里的精華主要在于把在落後的經濟、文化歷史基礎上誕生的社會主義同馬克思主義創始人和經典著作家們所設想的脫胎于資本主義歷史基礎的社會主義加以嚴格區別從而衝破了人們對傳統的、本本的社會主義計劃經濟模式的崇拜和對市場經濟的束縛。同時它也要求我們應當充分地學習借鑒、吸取和利用(被發達國家社會化大生産條件下所證明是切實可行和行之有效的)市場經濟這一現代社會調控經濟運行的模式最大限度地解放生産力和促進生産力的發展加快中國經濟現代化發展的進程。這不僅揭示了中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發展趨勢也揭示了當代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規律及其發展趨勢是馬克思主義思想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創造性貢獻。
 

  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實踐已經證明並將繼續證明選擇市場經濟的目標模式是正確的。當然我們也應清醒地看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同時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也承負着社會層面上客觀存在着的、仍在滋生和蔓延的社會問題。就市場經濟對促進我國經濟的增長和對社會進步的影響而言效應是巨大的其對人們的思想道德觀念同樣地也將産生巨大的衝擊而且由於市場經濟本身固有的弱點和可能産生的負面消極影響客觀上也必然地對社會思想道德文化領域、社會心理的層面産生影響。這一切都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相結合的問題擺到了我們面前提上了中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議事日程。
    由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對市場經濟發展具有重要保證和促進作用也由於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進程中出現和産生了種種矛盾碰撞都要求我們必須處理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兩者的協調發展着眼于一手抓經濟建設、抓改革開放、堅持對外開放和對內搞活經濟;另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設、抓政治思想工作、抓法制建設、抓嚴厲打擊經濟犯罪和各種刑事犯罪、抓懲治腐敗。這不僅事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成敗而且也成爲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的關鍵所在。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者有機發展與內在統一符合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增長必須和社會文明進步協調發展的規律爲保證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保證。可喜的是中國共産黨十六大及十六屆三中全會都再次明確地把實現社會全面發展擺在了重要戰略位置把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了中國中、長期經濟和社會發展戰略規劃中更加突出的地位爲中國發展之路進一步指明瞭大方向。
   在經濟建設中把握可持續發展應注意幾個問題:
   首先經濟發展在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體系中起主導作用。可持續發展應該是生態、經濟、社會領域三者統一的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具有生態的、經濟的、社會的、綜合系統的、運動着的可持續性在可持續發展整體系統運行中其基礎是以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爲主要內容的可持續性其主導內容是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社會發展旣是目標又是動力。因此在認識可持續發展的三個主要組成內容之間的統一性時還必須把握住經濟發展在可持續發展體系中的主導地位與作用儘管這種主導地位與作用是建立在與其他兩方面可持續性相互適應和協調發展基礎上的。
   其次經濟發展在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是有條件的。現代經濟增長的任務不是單純地去創造一個以速度表現出來的形式上的發展而是考慮如何降低甚至要解決不以付出生態環境和長遠的經濟發展的效益代價去實現經濟的增長和消費的提高力求達到經濟發展的適度性與持久性的統一使經濟的發展旣能保證當代人也能保證後代人的社會生活需求能得到持久地滿足。經濟的發展應該同生態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和相協調不僅需要國民經濟各部門、各環節、各層次的相互協調而且要使這一系統內部的協調性建立在生態環境良性的循環基礎上經濟的發展一定要嚴格地控制在生態有支撑的承載能力範圍內達到經濟的發展能保持其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相互協調發展的狀態。經濟的發展也必須建立在依靠科技進步、科學管理、結構優化、集約經營等基礎上在控制和提高經濟運行質量的同時也必須優化和提高生態環境、資源質量以及利用效益不斷改善和提高國民生存和生活質量以實現經濟發展效益、生態環境效益、社會生活效益的最大化的優化組合。因此經濟發展雖是可持續發展系統中起主導作用的因素但其發生作用的程度、方向是有條件的。
   其三可持續發展是經濟、社會、生態三種可持續發展相適應、協調與統一的發展。實踐證明可持續的發展是生態、經濟、社會的三者動態的相互協調發展的有機統一即可持續發展是以生態、環境等因素爲基礎的可持續發展又以經濟發展爲主導推動社會進步;可持續發展又爲生態的、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能與保證。因此在可持續發展的理論硏究和實踐操作中上述三者的可持續發展之間相互聯繫、互爲協調的相輔相成的辯證統一是我們在認識可持續發展問題時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的又一個重要特點。
   其四對可持續發展的認同不能代替經濟和社會發展可持續發展戰略客觀上存在的由於各種原因所造成的差異性。雖然在基本內容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問題上沒有太多的認識差異但在其外延上卻顯然各執一詞這種差異的原因主要是源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制定、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旣定的前提性差異即已有的生産力基礎和社會發展程度的差異。馬克思曾在《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指出人類始終只能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因爲只要仔細考察就可以發現任務本身只能在解決它的物質條件已經存在或者至少是形成過程中的時候才會産生。所以我們在分析、借鑒發達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時旣要虛心學習他國的成功經驗又不能盲目地照搬照套;在制定和實施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必須實事求是地從基本國情出發從中國已有的或正在形成的綜合實踐能力的實際出發來設計自己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只有這樣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進程才可能在正確和健康的發展軌道上前行。

   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于科敎興國。中國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就必須把加快科學技術進步放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充分地認識和重視科技進步在當代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決定性因素。當今社會以科技實力和知識總量爲基點支撑着國際性經濟競爭這決定着世界上各個國家未來的地位和命運。我們應當使經濟發展眞正地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馬克思主義創始人早就從技術革命導致産業革命的歷史事實分析中闡述過科學技術對於生産力發展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他們已經敏鋭地洞察到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變革作用他們不僅把生産力看成是最革命的力量而且強調“生産力中也包括科學”。在和平與發展成爲主流的背景下我們黨洞察到當代世界從政治冷戰進入經濟熱戰的現實清醒地意識到世界範圍內的綜合國力競爭越來越體現爲科技水平的較量。對我國來説能否在這樣一場沒有硝煙的世界性戰爭中經受嚴峻挑戰關鍵是能否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科學技術並以此推動生産力的發展和經濟增長。鄧小平同志早就精闢地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生産力”的論斷反復吿誡我們“中國要發展離開科學不行”。
   科學技術必須與經濟建設相結合科技體制改革是與經濟體制改革相配套的系統工程新的經濟體制應該是有利于技術進步的體制應該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體制。科技人員和知識分子是先進生産力的實踐者不僅是我國工人階級的一部分而且是推動我國經濟和社會進步、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力量。要重視人才問題、要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應積極關注科學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時刻關注科技進步態勢在把科學技術作爲第一生産力時一定要“發展自己的高科技在世界高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不久前“神州五號”飛船發射成功向世界昭示了中華民族在載人航天技術上的進步也反映出中國科技的飛速發展充分展示了高科技的無限生機和魅力。
   科技對於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巨大作用表明科敎興國已成爲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黨的十五大、十六大在制定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跨世紀戰略目標時都作出了“實施科敎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正確決策強調指出“科學技術進步是經濟發展的決定性因素要充分估量高技術發展對綜合國力、社會經濟結構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響把加速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應該更加重視運用最新技術成果實現技術跨越發展。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要走科敎興國之路的思想已經在中國共産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實踐中有了新的演繹與發展其對於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現影響極其深遠。新一屆黨中央領導集體更是在這一方面加大運作力度科敎興國方略一定會更加顯示出它的無比正確性和不同凡響的效應。
   可持續發展要以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爲基礎。提高國民綜合素質強調人自身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觀的必然要求。當代許多國家在制定和實施發展戰略的過程中無不積極地挖掘、利用人類自身的知識和智慧的資源這就導致了一個現代社會以知識和智力資源爲基礎的社會文明趨勢的形成。以人與自然和社會統一協調發展爲核心內容的可持續發展的構想與實踐已成爲世界各國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十分關注的重要方面。
   在新形勢面前中國的事情能不能辦好國家能不能長治久安從一定意義上説關鍵在人。構想以人的發展爲重要內容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不僅是對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的具體豐富與發展也是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大的歷史課題。生産力的發展也是人本質力量的發展把人的發展同社會歷史的發展聯繫起來看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實現保證社會生産力高度發展的同時又保證人的全面發展並且認爲人的全面發展是社會主義理想的價値目標。
   要在當代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並保持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沒有國民綜合素質的提高做基礎是不可能的。國民綜合素質是人們的體力、智力、文化、科技、政治觀念和道德觀念諸多因素的總和從中國實際情况出發尤其是在科學文化和道德素質方面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過程中在參與國際競爭的實踐中提高國民綜合素質越來越重要。中國要保持可持續發展順利地實現建設現代化強國的奮鬥目標就要認眞地硏究和解決好人的自身素質不斷提高的問題這不僅是可持續發展本身所要求的旣定目標之一也是實現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保障條件之一。
   提高我國國民的綜合素質旣是解決人與人、人與社會關係問題的需要也是解決人與自然、經濟與環境、經濟與社會關係問題的需要。中國國力之強弱、經濟發展後勁之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敎育搞上去了人才資源的巨大優勢是任何國家都比不了的。有了人才優勢再加上先進的社會主義制度我們的目標就有把握達到。中國目前國民綜合素質的狀况和提陞的速度都同可持續發展的實現有較大差距。我們一定要把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文化素質作爲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和要求作爲促進中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實現的世紀性工程來抓。
   此外我們還要抓好人口、資源、環境問題穩妥地打好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我們在制定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時要十分重視把控制人口的增長、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上來使人口的增長同經濟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的增長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國家大底子薄只有經過長期奮鬥才能趕上發達國家的水平。中國對人口增長實行嚴格控制是從我們的切身利益出發的這是中國的重大戰略決策。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如何協調地相互適應和發展是當今人類所面臨的重大課題。對中國來説隨着工業化的進長、資源低效率的大量使用造成的浪費、環境保護意識淡薄造成的環境惡化已成爲制約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因素。作爲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不僅要解決好所面臨的保持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歷史任務而且要解決好控制人口、合理開發和利用資源、加大環境保護力度的重大問題。只有當經濟的發展同這些方面的因素相適應、相協調發展時經濟的發展同社會的發展、當前的發展同長遠的發展、眼前的利益和恆久的利益才可能相統一相協調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全面進步才有了堅實的基礎。
   因此我們在實施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踐中一定要嚴格控制人口的增長堅定不移地執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努力實現中國旣定的人口增長控制目標並同時大力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爲實現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人口環境的基礎;在經濟的發展中一定要十分注意節約資源儘快地完善市場對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性功能努力初步建成市場經濟體制並在2010年使之比較完善力爭形成降低消耗、節約資源、增加資源、增加效益的經濟增長的良性運行機制使經濟增長眞正地轉到以提高效益爲核心、集約型的發展軌道上;要把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建立在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基礎上加程不斷加快和經濟增長進入快車道後人口的迅速增大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以增強全民的環保意識加大對環境保護的投入努力提高廢物綜合治理水平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和價格體制建立和完善資源更新和環境保護的經濟補償機制。只有這樣我國的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才有一個良好的人口、資源、環境的基礎。
   總之制定和實施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我們一定要以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從中國實際出發加以科學地設計和實踐並在實踐中認眞貫徹執行中國業已確定的正確的發展戰略步驟這樣我們就一定能夠順利地實現把中國建成現代化的社會主義強國的宏偉奮鬥目標。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規劃綱要[Z].
[2]汪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計劃綱要〉解答[Z].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1.
[3]中共中央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劉玉平.〈周易〉與可持續發展[N].光明日報2003-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