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布、匹兹堡及各地消息

 

導演山佳弘:在紀録片里追逐光影

劉 慧

 

山佳弘,姓山佳名弘,爺爺賜給他的這個本該姓崔的名字,就這樣獨一無二地誕生了。這位95後新鋭導演、攝影師,游走于地球的各個角落,游弋在世界的各種舞臺,亦如他無數次在國內外獲奬的作品一樣——無問東西,橫跨中外,穿越古今,遼闊無界。


01
   無論極夜還有多久,你想要的光亮總會來——堅強的意志和毅力是因爲山佳弘心里有夢想。
   値得關注!近日山佳弘執導的紀録片《追龍的扎西頓珠》在2022年第55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評選中,榮獲了紀録片雷米奬。
   値得信賴!休斯頓國際電影節作爲世界矚目的電影節之一,與紐約電影節、舊金山國際電影節並稱爲北美地區三大評選性質的電影節,被譽爲“明星導演誕生地”,也是斯皮爾伯格、喬治盧卡斯、李安等世界著名導演作品首次獲奬的電影節。
   値得一提!紀録片《追龍的扎西頓珠》已在亞洲、美洲、歐洲、澳洲多個電影節中獲奬,其中包括了聖佩德羅國際電影節,環球國際電影節等國際重量級奬項。此番入圍,是國際對於中國紀録片的又一次認可,將提陞中國紀録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追龍的扎西頓珠》是一部與西藏傳統文化相關的紀録片,以一名叫扎西頓珠的藏族男孩爲主線。記録了男孩的藏戲追夢之旅——一個純粹,簡單,卻不平凡的故事,是有關於高原上的精神信仰,有關於現代潮流與傳統文化的碰撞,也有關於對自然與生命的熱愛。
   故事的開篇,那位名叫扎西頓珠的拉薩男孩,沒能得到雪巴拉姆藏戲團到靑海演出的機會。落選的扎西頓珠感到很失落,因此決定到納木措朝聖,去尋找關於小時候和爺爺見到的能帶來好運的——龍。
   在母親的鼓勵下,扎西頓珠帶上他的滑板出發了,但在崎嶇的路上意外腳骨折,但一切都沒有影響他的朝拜。
   到達納木措後,他雖然沒有見到幼時記憶中的那條“龍”,但這歷經500公里的朝聖之旅,卻讓他探索到了自己的精神世界。
他回到拉薩之後,再一次到藏戲團爭取,最終如願得到了去靑海的演出機會,所有的轉機都會出現在你想努力的此時。
   一條龍,一位少年,一個藏戲團——現實而超脫世俗的追夢之旅。

   起初,山佳弘扛起相機從西子湖畔出發的時候,本來是去跟踪一位藏戲專家的,不料卻被身邊做藏語翻譯的小演員扎西頓珠所吸引。於是山佳弘臨時改變主意:將鏡頭對準這位17歲少年。
   古老藏戲,年輕劇團,17歲少年,25歲導演,如此碰撞——
   如果生命迎來倒計時,你會以何種方式度過?如果愛無法走到終點,你又將如何選擇? 在紀録片《追龍的扎西頓珠》里,你會找到不一樣的答案。
   這部“最純粹”的紀録片,除了簡潔自然的畫幅,更令人震撼和觸動的是一位17歲少年追夢的身後,竟然還有這樣一群爲世界文化遺産——藏戲的傳承和光大而共同追夢的人。
   在山佳弘的鏡頭里,西藏同時也是一個包容的地方,這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這里現代文明和古老習俗互不衝撞。一方心靈凈土,讓人熱淚盈眶。
   當紀録片《追龍的扎西頓珠》一幀一幀地?隱現,你絶對會爲山佳弘鏡頭里的人和事點贊。他們集夢幻與現實于一身的追龍之路,吿訴了我們有關藏戲、生命和信仰的崇高。
   如是,西藏雪頓節作爲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藏族人民最重要的節日。同時也是雪巴拉姆藏戲團去靑海演出和朝聖的日子。爲了爭取去靑海的演出機會,17歲的藏戲演員扎西頓珠決定只身前往納木措。


   紀録就是行走
   一路跟踪,一路拍攝,一路思索。
   “同時我們也被驚到了!風大的讓我們睜不開眼睛。地上的牛羊和狗都在冲着天空低吼,平時很靜的聖湖也掀起了巨浪,天空中一條足有30米長的“龍”劃過 ,只有短短幾秒,便消失在天邊。
   此時此刻,山佳弘仿彿從隨風飄颺的各色經幡中找到答案:如火的紅色,如天的藍色,如哈達的白色,不就是17歲少年扎西頓珠眼中的龍,不就是藏民族的理想和信仰!
   也許,正是雪巴拉姆藏戲團選角色的會議上,邊巴斯暖團長那句“現在的人太多了,要不他就算了吧。”激起了扎西頓珠的勇氣。
   蒼穹之下,追龍的路上,扎西頓珠獨自滑着滑板,即使摔傷的腳打着石膏,也決不放棄。
   “上初二的時候,爸爸已經去世了。”扎西頓珠説,爸爸曾給他買過一本倉央嘉措的書,雖然那時不懂得詩里的含義,但讓他感受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你見,或者不見我,我就在那里;你念,或者不念我,不來不去,不增不減。”扎西頓珠覺得這就是他開始尋找信仰的啓蒙吧!
   一路跟踪,一路拍攝,一路思索。
   十分古老而又十分年輕的藏戲,被譽爲藏文化的“活化石”,它用特有的舞蹈、聖歌和戲劇來講述這個不朽的故事。
   講述故事,山佳弘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的眼睛和記憶,他用鏡頭詮釋《追龍的扎西頓珠》就是因爲敬畏自然的力量。
   短暫而漫長的兩個月里,當片子拍攝完成吿別藏戲團時,山佳弘好像是落在了夕陽的後面。發現自己的身影混在了扎西頓珠追趕落日的余暉里。
   歷史與人性是兩條長河,眞正的記録者能同時趟過。
   你或許看見,片子的最後,鏡頭中層雲叠嶂的天空緩緩遠去,大山大川穿過西藏高原,藏戲團的人生,幾十載眨眼間。
   紀録片《追龍的扎西頓珠》吿訴世人:比起服從,堅守更重要。比起日子,信仰更重要。
   也許,這就是山佳弘和扎西頓珠當代年輕人的人生哲思。

02
   這個時代,其實人們越來越缺乏耐心了。
   紀録片在功利的現實面前,顯得渺小,輕如鴻毛。但總有人視它爲月光。
山佳弘,在時光的細縫中駐足。尋找自己,尋找跨界,尋找更多的機會。
   有時候,拍紀録片很慢。慢到你能聽到一個腳步聲,一滴雨聲落在荷葉上,還有人的心跳聲——好比一場追溯藝術源頭的求學之旅。
   令人驕傲!這是山佳弘的個人標籤:紀録片、電影導演、攝製;舞臺藝術策劃、創意;對外文化傳播;
   ——《天籟之聲》榮獲多倫多國際紀録電影節,好萊塢電影奬等專業電影節奬;
   ——《面魂》榮獲2019 DOC NYC 紐約紀 録電影節(奧斯卡資格賽)官方展映;
   ——《追龍的扎西頓珠》榮獲第55屆休斯頓國際電影節紀録單元雷米奬,美國紀録?和動畫電影節(奧斯卡資格賽),洛杉磯聖佩德羅國際電影節,環球(柏林)國際電影節等20余項專業電影節奬;
…………
喜歡就是熱愛
   令人羨慕!自幼受家庭環境燻陶,山佳弘對視覺藝術産生了濃厚興趣。初中畢業後,進北京中央美術學院附中學習,對造型藝術有了進步瞭解,並奠定了定的造型能。
   附中畢業後,山佳弘進英國倫敦藝術學舞臺戲劇設計專業學習。在校期間,曾多次參與倫敦西區各劇院的舞美設計實踐,從理論與實踐中,對造型藝術 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帶着時對影視藝術的夢想,山佳弘又考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紀録專業攻讀硏究生。在校學習期間,從學習造型藝術到參與創作實踐,成爲他極其重要的學習途徑。
   去尋找,去發現;去記録,去探索。
   山海蒼茫,人性柔軟人心。漫漫長路,山佳弘在光影的幻夢里認識了前所未見的眞實世界——這或許是山佳弘拍攝紀録片最純粹的打開方式。
   一次次行走,一次次實踐、一次次論證,不僅開拓了山佳弘對視覺藝術觀察的視野,而且充分打開了新的想象。
   這期間,結合學校佈置的藝術實踐作業,山佳弘拍攝了多部紀録片及微電影,在世界多個國家展映並獲得了多方面的奬項,累積了比較豐富的藝術創作實踐經驗。重要的是,山佳弘通過藝術實踐加深了對優秀民族文化的理解與熱愛,也對西方文化的發展過程有了?較深刻地認識。
   想什么呢
   也許,這就是山佳弘心中懷揣的藝術夢想:每一個瞬間都値得被記録,每一部紀録片都應該熠熠生輝。
   在山佳弘的心里,一部部用眞摯情感拍攝的紀録片,在不知不覺中遇見了許多陌生又熟悉的面孔。
   比如,佔有相當大比重的人物紀録片中,需要着重刻畫被拍攝的人物,通過對其生活狀態、內心世界、社會環境等方面的關注,反映被拍攝者內心最眞實的世界。
   不是嗎?人物紀録片所要展現的,就是打破個體所處的生活環境,通過影片讓觀衆與被攝者在情感上産生共鳴。


  ——《面魂》是山佳弘在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紀録專業攻讀硏究生時的作品。該記録拍攝了一位每年都受邀到美國紐約大都會表演的阿好哥——一位在唐人街擁有6家面館的華人老闆。
   “在這部紀録片里,面如生命一樣具有靈魂。”山佳弘用鏡頭講述了關於中國人阿好哥,如何在美國成家立業背後不爲人知的故事:阿好哥是上世紀80年代在“出囯熱”的驅使下,沒有辦理正規手續就前往別國的,在歷經千辛萬苦的兩個月後,他選擇在紐約唐人街定居,終于擁有了一家自己的中國拉面館。
   阿好哥,就是一代中國人的縮影。
   “我記録阿好哥,仿彿也看到了大多數當年中國人漂泊海外打拼的一生。”其實每個人都希望明天的世界能給出更好的答案。而身爲紀録片創作者,山佳弘想給世界自己的答案。
   有人説:生,是死的異鄉;客鄉,是家的異鄉;子女,是父母的異鄉。
而面館,就是阿好哥在異鄉的家——這個家會好嗎?
   所幸,山佳弘紀録片叙述方式最多的,是生活中的極苦和極甜——這苦與甜的比照中,觀衆看到了過去生活那種很圓滿的自給自足的狀態,不僅爲阿好哥的堅韌和樂觀鼓掌,也爲那一輩人、這一家人共有的勤勞和情義流淚。
   這碗麵,就是中國人飲食觀最好的表達方式。它隱藏在街巷,醖釀在家中,蒸騰在路上,植根于生活。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氣的“面子”,更是源自華夏文明的味道精髓。
   這碗麵,山佳弘説非常値得記録。從穀物到麵粉,從食材到食物,這條充滿智慧的創造之路,中國人豈止走了千年。
   不可想像,這位腳踏異國土地,肩扛大炮攝影器材,吃着漢堡的中國學子,用眞實的紀録方式吿訴自己:
  人們總執着于探索,生活對我們的苛刻,往往過了半生才發現,原來最想做的事情,就在身邊。

 

03
   其實,生活就是不停地吿別。
   距離,第一次遇見山佳弘己六年有餘。那天,在西子湖畔採訪杭州G20國際峰會開幕式藝演出《最憶是杭州》導演張藝謀,身邊微笑着的山佳弘只有21歲。

山佳弘與張藝謀


   或許,“跟名導拍大片”是每一個紀録片人的夢想,即使現實的條件再窘迫,也無法阻擋他們前仆後繼的腳步。
   學會一個人走,不管有沒有人陪——山佳弘常常停下來打量他在世界各個角落里的人們。
   行走就是最好的紀録


   除了導演和拍攝紀録片,從杭州G20國際峰會開幕式,到全國學生運動會開幕式,導演山佳弘的得心應手,或許都源于他從英國倫敦藝術學舞臺戲劇設計專業學習,到美國紐約視覺藝術學院紀録專業攻讀硏究生打下的堅實基礎。
沒有一個經歷會白費。對山佳弘而言,每一束光影的折射,都仿彿在其中看到自己的生活狀態。
  也許,正是因爲多種藝術門類的綜合與跨界,才讓山佳弘的藝術潜能從舞臺美術設計、紀録片導演,攝影剪輯等具有更多樣式的元素呈現。
   生活的美,不是小資的小情小調,而是日常瑣碎里,每一刻對生活最本眞的堅持和表達。
   作爲導演,山佳弘鏡頭下的人物,始終在陽光下前進。他營造的豐富世界,永遠保有一絲光亮,用來引燃內心的陰影。


   —— 《記憶商人》是一部帶有科幻色彩的微電影。故事圍繞一位在一家遊戲設計公司工作的中年男人展開。由於這家公司充滿了年輕的工作者,男主麥克面臨了被邊緣化以及裁員的危機。麥克在一次深夜加班的時候,看見了一張寫有“出售記憶,換取你想要物品”的海報。麥克抱着懷疑的態度,去到了這家商店。
   因爲面臨裁員危機,麥克在和兩位小女孩店主交談之後,選擇販賣了自己嬰兒時期的記憶。在這一次的成功之後,麥克的慾望隨之加重,他一步步出售了自己靑年、中年時期的記憶,以換取更好的生活。爲此麥克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如果,一個時代能留給後來者什么東西,那么人性可能是其中最珍貴的。在時空推移中,導演山佳弘帶着金子般的品質滾滾向前,從不動心。
   也許,正是因爲心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切眷戀,山佳弘才會相信他爲大英博物館導演拍攝的紀録片《尋找中國》非常値得。
   中國從哪里來?如何走到今天?祖先在締造國家的同時,如何塑造了這片土地的精神氣質?


   文物,是最好的見證。
   衆所周知,大英博物館珍藏着數萬件中國文物,作爲全球三大博物館之一,大英博物館內藏豐富的中國文物精品。“我拍攝這部作品,敦促人回望祖國的豐厚遺産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在《尋找中國》的叙述中,觀衆們看到一個不曾見過,卻又一直在你我身邊的人和物。
   歷史中國是現代中國的源頭,追尋歷史中國的美。因此我們在《尋找中國》里看到了中國文物的精美……歷史中國的演進,就是中國文明的發展;中國文明的發展,就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變與不變
   學業有成
   時光,飛逝又來,山佳弘用了近10年的光景完成了在國外的求學經歷——跨越千山萬水,不只需要勇氣,還要一身本事。
   或許,明日太陽西下倦鳥已歸時,山佳弘已經踏上舊時的歸途,英國倫敦美國紐約的師生們只會在遠方遙遙相望。


師生合影留念
   這段回憶,如今提起,山佳弘仍會眼神閃躱,出神片刻。回望來路,必定也渺小過,苦悶過,追求過——千萬別小看了這個即將在“六一”兒童節迎來27歲生日的年輕人,看似單純卻又多思,充滿智慧的力量。
   提及眼下,導演山佳弘並未詳談太多細節,只是表達了會堅持自己的初心:用國際語言講好中國故事,讓全球更多的人瞭解中國。
初心,就是不忘來時的路!
   路有多么山高水長,夢想就有多么美妙!這位95後新鋭導演山佳弘要摘取夜空中那束最美的星光——
   獻給你!
   行走的力量
   放飛自我

來源:今日頭條 慧眼識大家
商務傳媒